第452章
第278章 壯武侯宋昌的話實在是太有道理了,以至于讓許昌在那兒緩了很久才繼續質疑道:“真沒舞弊?” 因為涉及到未央宮的那位,所以許昌也不敢說得太明白。 對此,宋昌只是輕描淡寫地瞥了眼對方,反問道:“就算舞弊了你又能怎么辦?他們一個愿打,愿挨,除非……” 宋昌故意拖了個長音,并沒有讓許昌感到為難,所以二者極有默契地看向試場,就當此事從未發生過。 “聽說陛下有意對南越動兵?”約莫是第九場前后,宋昌突然開口問道:“不出意外的話,衛夫人也會隨行,然后憑此更上一層?!?/br> 許昌不免心尖一顫。 衛穆兒已是夫人之位,再進就是…… “這不合規矩?!秉S老家的雖然沒魯儒那么魔障,但也屬于保守派中的溫和分支,所以對規矩還是講得很重的。 當然,要是一切都按規矩來,中國還在茹毛飲血,活人祭祀的上古社會里繼續齜牙呢!哪還會有今天的模樣。 宋昌作為文帝的老臣反而比年輕的許昌開明一些:“陛下喜歡,沒人反對,可不就順理成章了嗎?” 西漢不同于之后的王朝,冊立皇后只需長樂宮與未央宮點頭下詔。因此別說是三公九卿,就是代表劉氏長老的宗正來了也不好使,所以在漢成帝時,趙飛燕的封后阻礙不是民眾,也不是大臣,而是那位長樂宮里的王政君。 至于后世經常調侃兩漢的皇后是來參加大逃殺一事……只能說高風險,高回報。除了沒有皇帝之名外,太后的權力與皇帝一般無二,甚至能在詔書與正式場合里自稱為“朕”。 順帶一提,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廢除皇帝的太后就是漢高后呂雉,并且直到魏末都遵循著廢帝需要太后詔書的不成文規定。連董卓、司馬懿那樣沒有下限的人都遵循這一漢代傳統。故在漢朝,若是皇帝不夠強勢,則太后就是凌駕于皇帝之上的“老皇帝”。就連咱們萬分熟悉的豬豬也在登基后被竇漪房壓得死死的,導致他在太皇太后去世后果斷與親媽翻臉,避免再出第二個“老皇帝”。 至于皇后…… 兩漢的皇后被稱為“小君”,有自己的詹事,私兵,可調動少府資源并罷免她所看不順眼的官員。巫蠱之禍時,劉據就是靠衛子夫的詔書起兵……然后被公孫敬聲這個克扣軍餉的表親坑得血本無歸。 一想到大漢會有領兵打仗的皇后…… 許昌被那過于驚悚的畫面嚇得站了起來,喃喃自語道:“不行,我得去長壽殿,甘泉宮稟報太后,我得……” 許昌的話還未說完,就被宋昌一把拉下:“急什么,你以為太后和太皇太后不知道嗎?” “這……”許昌想想衛穆兒的對手與薄太后在上林苑常住的消息,不免露出遲疑的表情:“兩宮太后真的完全不管?” 太皇太后不管還情有可原,但太后…… 提到薄太后,就連宋昌都一臉無奈道:“你覺得那位能管事嗎?” 薄太后是薄姬的堂侄女,家里是在薄姬生了文帝后才慢慢變好的,但也沒有吃到外戚的紅利大頭,所以她家直到文帝登基后才勉強夠到富農階級。畢竟就家世而言,薄姬當年能嫁給魏豹是因為她阿母魏媼是魏國的宗室女,走母家的路子才進魏王豹的后宮,因此在各大文獻上也多次提到薄姬乃魏媼的私生女。 至于薄姬的阿父…… 史書僅以薄氏和追贈的靈文侯稱之,所以應和衛青、霍去病的渣爹一樣,是魏媼的家臣侍從。 由此可見,薄家就是徹徹底底的暴發戶,而薄太后作為暴發戶的旁系在入宮前一直都是老實本分的村姑。入宮后雖然學了點為后之道,但跟前幾任相比真的算是毫無作為,以至于在兒子登基后沉迷打牌,不想管事。 反正薄太后在先帝時就已看清了自己玩不過一群人精的事實,既然如此,她又何必瘋狂作死,而不是在升官發財死老公后享受人生? 許昌再次無言以對,于是瞧著遠處的小點出了神。 老天在這一刻變得陰沉沉的。 決出最終的勝負的那刻,天空中劃過一道驚雷,然后在眾人抬頭的那刻落下眼淚般的雨滴。 “變天了……”不知是誰突然說道:“咱們還是找地方躲躲吧!” 一時間,此地人頭攢動,很快變得空空如也,一片凄涼。 “變天了?!痹S昌回頭看了眼臨時搭起的觀戰臺,強調道:“徹底變天了?!?/br> 同樣變天的還有南越的朝廷。 趙佗雖然駁斥了讓太子出使的建議,但也不想任命那些蠢蠢欲動的南越貴族或秦人之后,所以在糾結一番后選了愛女趙誕為正使,同時讓呂家的兒子與一溫姓婦人輔助一二。 “這位是……” “龍部落的君長(首領),你叫她溫嬤就成?!蹦显皆谮w佗的大刀闊斧下逐漸接受中原文化,但也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傳承。 尤其是些與本土的神話息息相關的部落。 趙佗倒是想學周公旦把這些東西一并清理了,可滅神引起的反彈卻讓根基不穩的趙佗退避三舍,只能走起溫水煮青蛙的路子。 面前的老婦身材精瘦,膚色黝黑,很有上古神話里的大巫氣勢。而以本地政教不分家的理念來看,她也確實是龍部落的“大巫”,同時也是本地神話里的龍母——溫鳳嬌的直系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