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不過就下場來看,歷史上的平陽長公主比館陶大長公主更為凄慘。 都是死后兒女不幸的可憐人,但館陶大長公主好歹與陳午還算融洽地過了半生,晚年還有董偃那樣的小鮮rou陪在身邊。 而平陽長公主呢? 第一任丈夫病怏怏的,但夫妻二人感情尚可。第二任是夏侯嬰之曾孫,尚主不久就與庶母通jian而畏罪自殺。第三任衛青倒是個好丈夫,并且還為繼子的前程保駕護航。但是考慮到平陽長公主嫁過去時霍去病已去世,而李夫人的兄長有后來居上之勢,所以很難判斷她與小了十歲的衛青是因愛成婚,還是受漢武帝之命被迫入局。 第248章 李三聽著皇帝發出一聲嘆息,也是好奇皇家的這對塑料姐弟究竟有沒有正常人家的手足之情。 說來也是諷刺,自漢高祖后,歷代都是以孝治國,但偏偏皇帝這種生物是全天下最不想受孝道桎梏的存在。 如果惠帝足夠孝順高后,就不會隔三岔五地飲酒作樂。 如果文帝足夠孝順薄姬,就不會面慈心狠毒地哭死舅舅。 至于先帝…… 呵! 他孝順到臨死前都不忘逼著阿母隱退,好為劉瑞掃清掌權的最大障礙。 阿母如此,皇帝的兄弟姐妹就更不用提了。 畢竟在現有的記錄里,無論是花錢消災的館陶大長公主還是斷尾求生的梁王,都已算是善終的幸運兒派。 西周之后,各國的公子們不斷刷新自相殘殺的下限,以至于在五胡亂華前,春秋史與戰國史里就沒幾句稱贊人的話。 先秦的公子如此。 老劉家的皇帝亦是如此。 這般看來,劉瑞的兄弟姐妹們又怎能期待削藩削得血流成河的文景二帝所教出的劉瑞會對他們手下留情。 況且不看梁王和館陶大長公主的下場,得罪劉瑞的劉彭祖過著什么日子,大家可都看在眼里呢! 歷史上的劉彭祖確實很跳,也很敢對關中派下的兩千石大官狂下黑手,但是劉瑞派去擔任廣川國相的是軹侯薄戎奴,出任內史的則是晁錯的老師張恢。 如果在這兩位的壓住下,劉彭祖還能玩出驚世駭俗的花樣,那劉瑞派去廣川國問責的就不是老好人田叔或情商點滿的袁盎,而是鷹犬郅都了。 “畢竟是朕的阿姐,她想求個恩典就給她劃塊地吧!”不看僧面看佛面。劉瑞雖對平陽長公主沒啥感情,但她到底是信鄉長公主的同胞jiejie,而且其夫與衛穆兒的阿母曹夫人是遠房親戚,所以看在這兩位的面子上,稍稍滿足下平陽長公主的慈母之心也是可以商量的。 至于南宮長公主。 “兩位阿姐就一個孩子,沒必要拿兩間宅子吧?!比绻f平陽長公主是為親兒子不得不求關系疏遠的弟弟,那南宮長公主的求人動機是什么,劉瑞就得打個引號:“這種特例搞一次就夠礙眼的了,搞多了怕是所有人都知道朕是在偏心自家?!?/br> 李三揣摩著劉瑞的心思,微微一笑道:“誰家沒個求人的事情。尤其是與下一代相關的事,不求自己人又能去找誰來幫忙?!?/br> “你倒是圓滑?!?/br> “不是奴婢圓滑,而是民間一直有著甥兒類舅說法?!崩钊掌鹱郎系淖嗍?,努力不與坐直身子的皇帝對上視線。 “外甥類舅?”李三不說倒好,一說倒讓劉瑞想起沒個人影的霍去?。骸半抟膊磺笸馍麄儬帤?,只希望他日后別給朕找麻煩?!?/br> 不過就歷史的結果來看,平陽長公主的獨子曹襄的謚號為恭,隨第二任繼父衛青出征時盡職盡責,有功無過,所以也算富家子弟里的一股清流。 相較之下,衛青的三個兒子真的有點爛泥扶不上墻。 難怪漢武帝在汝陰侯去世不到半年要就把平陽長公主嫁給衛青。 難怪衛青放著三個親生的兒子不提拔,轉而提拔已經懂事的繼子。 這實在是…… 太悲催了。 想想衛家的最后結局,劉瑞忍不住嘆了口氣。 按理衛青的設計,他與霍去病接連去世后,有平陽長公主與曹襄保駕護航,戾太子也能復刻漢武帝的登基之路。 倒霉的是平陽長公主在衛青去后也一病不起,而曹襄比衛青和平陽長公主死得更早,所以這辛苦的布局也都竹籃打水一場空啦! 難怪戾太子最后只能借衛子夫的后印調動宮衛,以至于將長安城的黔首都武裝起來。 能帶兵的舅舅與表兄接連亡故,他所依靠的外戚也就只有已經失寵的阿母,說不上話的jiejie,以及把他從頭坑到尾的另一表兄公孫敬聲。 就這情況,你讓戾太子怎么拼,拿什么拼。 “平陽侯世子既是高祖之后,也是曹參公之后?!?/br> “如此,便讓太學府和武學院的好好教導吧!” 是的,你沒聽錯。 劉瑞除了陽陵縣那兒建了學府,同時也應武將們的要求,在霸陵縣那兒建了武院,以求后者逐漸發展為西漢版的黃埔軍校。 順帶一提,劉瑞在選武院地址時也曾在長陵縣與霸陵縣間猶豫了一會兒。最后考慮到大父的謚號是文,所以得在武力上中和一二。 而高祖的一生就是到處跑的一生。 應該說在劉皇叔之前,漢高祖劉邦絕對算是最能跑的皇帝。 因此為了照顧祖宗的“特殊愛好”,劉瑞決定在長陵建個跑馬場,務必讓三位皇帝死后還能熱熱鬧鬧的,不至于同枯藤老樹相依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