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突擊學習計然說的田叔那叫一個頭疼。 別說是古代,就是現代,你要黔首主動往錢莊里存在,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朝廷要搶我們的東西,要往我們身上刮油。 如今還沒信譽系統。 而關中最有信譽的莫過于子錢商人。 嗯! 別的不說,在收錢與利滾利上,他們是極有信譽的。甚至有人放狠話道:“除了未央宮,沒人敢欠我們的錢?!?/br> 然后他在劉啟收拾關內游俠時被送去代郡,在抵御匈奴的第一線上發光發熱。 劉瑞也看出田叔的為難,主動道:“錢莊的事先緩緩,還是把五銖錢的流通問題與舊錢的回收問題解決好,然后再集百家所長來解決此事?!?/br> 雖然沒有桑弘羊這個給漢武帝收拾經濟爛攤子的大管家在,但是諸子百家皆聚長安,總會有人想出辦法……的吧! 忐忑不安的劉瑞頭又開始頭痛了。 與此同時,他也想知道系統提供的穿越小說里有沒有前輩解決這個大難題。 第235章 十五日后,將第一次科舉的試題溫習完畢并聽完幾家公開課的公孫弘信心滿滿地前往茶肆,結果看到一條長龍。 “真的假的?消息可靠嗎?” “當然可靠啦!不然為何有這么多學子在這兒排隊?” “前面那個是申公最近收的弟子陽城王孫,其祖先是高祖任命的第一代少府令陽城延?!?/br> “陽城家的還不算,看到那位從豐縣趕來的黃老家學子嗎?那是蕭何蕭公的直系子孫,未來的酂侯??!你說黃老家的把蕭公的后人都請了出來是什么意思?還不是因為陽陵縣的……太學府嗎?” “太學府?是什么?難道陛下要效始皇建阿房?” “……你真的是讀書人嗎?太學府,太學府?!珜W’二字被你吞進犬腹了?” “這么說?” “沒錯?!?/br> 排在公孫弘前頭的學子語氣嚴肅,甚至帶了絲難以抑制的興奮:“我家夫子說了,這太學府就是大漢的稷下學宮。陛下要效田桓公建稷下學宮,許百家博士與國士議天下之事?!?/br> 稷下學宮??? 公孫弘的心臟跳得那叫一個快,整個人在沖昏頭的熱血下脖子一梗,大聲喊道:“善?!?/br> 前面的人回頭看著熱血上頭的公孫弘,并未因此斥責他在大庭廣眾之下大聲嚷嚷,而是與之拱手行禮道:“百家爭鳴,復興于今上?!?/br> “的確是善,大善?!?/br> 二者相視一笑,行李后便自報家門:“吾倪寬,授于歐陽生,習《尚書》《歐陽學》?!?/br> 是儒家??! 雖然儒家內部經常打成豬腦子,甚至在武德充沛,立法不嚴的戰國時期真的敢去政敵家里送溫暖,但是在百家興盛,儒學得不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后,他們內部居然有了微弱的團結力。最后在叔孫通被魯儒打臉,導致法家彎道超車,如今已占三公之一,九卿之二點半(郎中令酈寄半法半兵)后,儒家終于有人大聲喊道:“別打了別打了,人家都快偷家了,你們還在這兒內部消耗呢!” 什么叫統戰價值,這就叫統戰價值。 法家內部不打嗎? 黃老家內部不打嗎? 打,當然打。 但是他們比儒家更懂得“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的道理。 商鞅和申不害的弟子不服對方,同時對荀子之徒的韓非子弟有點意見,但不妨礙商鞅的弟子要看《申子》和《孤憤》《五蠹》,甚至把《神農》《野老》《墨經》《墨辯》都列入開門授課的必讀書單,并且在墨農復興,堆出新作后的第一時間購買閱讀,避免出任地方小吏的法家子弟不通建設,不懂農時,惹得旁人笑話連連。 黃老家的名字已經昭示了他們承認的圣人為黃帝,老子,但不妨礙莊子的支持者反駁老子對圣人的過度贊美,甚至在先秦時發出“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賫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這種在現代都算過于朋克的薄葬思想。 嗯! 黃老家是佛系。 但佛系的成功之處除了修身養性,導致黃老家的巨子們很能活外,還給他們打開了格局。致使《道德經》的發行量超越《論語》,成了咸魚們的精神家園。 于是乎,教條太多,還在打架的儒家變得十分尷尬。 法家:我討厭你但不妨礙必修課上學你,同時吸納墨農子弟,集合一切可集合的政治力量。 黃老家:啊對對對對!你說的都對。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咱兩互不干涉,所以吵架傷了自家和氣。 墨家:我都式微成這樣了你還指望我內部消耗呢! 諸子百家里的小派們如上。 當然,小說家這個寫作學派,讀作樂子人的特殊群體不在上述之列。 他們只會一邊吃瓜,一面感嘆:好多人吶! 然后在暗中觀察中寫出影響史實的《漢武故事》。 嗯! 因為劉瑞的存在,所以這《漢武故事》會變成什么樣,劉瑞也是很期待??! 不過想想老劉家的“優良傳統”與茂陵三寶的故事,他又沉默了。 現在與漢高祖他們進行切割還來得及嗎? 淦! 這幾人就不能自尊自愛,守點男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