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對此,劉瑞也不好趕人,只能等自己的皇子公主年紀大后再想法子。 果然,聽到王后搬出賈姬的劉勝立刻慫了,但還是在六年孝期的聯想下不情不愿道:“皇帝也就罷了,咱們兄弟里屬他受太婆的喜愛,所以他為太婆守孝是理所應當的事??晌覀冇譀]受過太婆的好處,憑啥強迫我們去全他的孝順?” 中山王后并不理會劉勝的抱怨,而是在歇腳的驛站里給賈姬寫了封家書,希望她能規勸劉勝,至少看著說話不經大腦的劉勝別在薄姬的葬禮上搞事。 搞笑的是,不僅是劉勝害怕劉瑞那個狠人真的會給前后腳去世的劉啟薄姬守孝六年,就連其他趕去關中的藩王,包括熟悉劉瑞性格的近臣都非常擔心皇帝真會這么做。 不幸的是,他們的擔心成真了。 幸運的是,劉瑞表示他不會拿自己的標準強迫他人。 對此,包括被薄太后撫養的劉寄劉越都有種想破口大罵的沖動。 兄弟,你這么孝順真的讓他們很為難??! 跟著拼吧!他們又不是那種清心寡欲或意志力堅定的硬核狠人。 不跟著拼吧!他們又怕自己成了皇帝的對照組,就此被他瘋狂拉踩。 劉勝這種愛抱怨的膽小鬼倒不敢當面說三道四,但是被薄太后撫養長大的劉寄劉越,以及跟劉瑞關系不錯的江都王劉非決定走薄太后或宗室的路子讓皇帝放棄守孝六年的瘋狂計劃。 “母后,您也得為皇兄的未來著想??!”年前大婚的劉寄苦著臉道:“不是我說皇兄,他都十九了,怎么膝下還沒一男半女?” “是??!不說劉勝那小子,就是被大父的孝期拖了許久的大兄二兄也不像陛下這般年近雙十都沒個消息?!眲⒎侵滥墚敾实鄣漠惸傅艿芙^對不是一般人,尤其是在親身嘗過男女之事,大權在握的感覺后,他對劉瑞除了敬佩便是難以言喻的恐懼。 就算是為名聲著想而裝模做樣,但你這也裝得太久了吧!真的不會把自己憋壞嗎? 弟弟??!你就沒有政務以外的個人需求嗎? 對于西漢的生產力趨近于絕望的劉瑞:沒有呢! 和劉瑞一般,薄太后對薄姬的感情很深,所以覺得劉瑞為薄姬守孝是理所應當的事。然而就和現代的爹爹婆婆一樣,薄太后也急著抱孫子。更不巧的是,她就生了一個孩子,并且真有皇位要繼承。 “哎!孤要是能勸得動皇帝,北宮至于空成那樣?”薄太后雖有點意動,但又不想對不起薄姬,更不想因此事留下不孝之名,所以只能轉而去罵不在得劉瑞:“那個混球別說是找女人生孩子,他連已經娶進門的衛小娘都沒看幾眼,恨不得把所有女人當小吏使喚?!?/br> 沒人來問倒好,一有人在薄太后面前談起此事,她便升起一肚子的怒火:“先帝生前也沒少從北宮挑了模樣俊俏的家人子去服侍那塊木頭,可那不開竅的混球把人扔到思賢苑里織布抄書,這幾年竟沒有寵幸一個女人?!?/br> “一個都沒有?!氨√髿獾靡延辛祟^暈目眩之感:“孤也不能耽誤那些思賢苑的姑娘,所以只得給了恩典讓其自行婚配?!?/br> 聽了這話,別說是年紀尚小的劉寄劉越都沉默了,就連已經二十好幾,孩子都能開個小班的劉非都難以置信道:“衛良娣……啊不!應該說是衛夫人沒有勸勸?” 雖說劉非以大丈夫自居,不愛打聽女兒家的八卦,可是因為劉瑞的薄皇子出身,加之生得聰明伶俐,容貌俊美,所以在小娘乃至少婦圈里大受歡迎。尤其是在衛穆兒嫁進北宮,不出一年就賞賜拿到手軟,還被托以財政大權后。關中的小娘與婦人們那是羨慕嫉妒恨到成天拿自己的夫婿與劉瑞相比,明里暗里地表示自家的夫婿不如劉瑞。 哪怕劉非身為劉瑞的異母兄長,又是藩王之尊,也沒少在妃妾乃至王后那兒聽其對衛夫人的嫉妒之語,然后用一言難盡的眼神看著自己。 對此,劉非表示他這弟弟如若不是妻管嚴那就是那方面有點問題。 而看薄太后與先帝的態度,劉瑞是妻管嚴的可能性好像不大,所以…… “人家倒是想勸,可勸人總得見得到人吧!”薄太后不知劉非的奇妙聯想,實話實說道:“他在當上太子后不是往宮里跑,就是往彭城郡和蜀郡跑,再不濟便是成天呆在思賢苑里搗鼓那些木頭架子?!?/br> “就這情況,衛夫人怎么勸?她有機會勸嗎?”如果薄太后是衛穆兒的阿母,一定會哭自己的寶貝女兒真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霉才會嫁給一塊木頭。 劉非覺得自己的猜測可能是對的。 而劉寄劉越則是對劉瑞肅然起敬。 第223章 薄太后這邊有三個藩王鍥而不舍地勸著,劉瑞那邊也有老臣苦口婆心地做著皇帝的思想工作:“陛下……后嗣乃國之根本。如今陛下已虛歲雙十,膝下猶空。如若不盡快立住國之根本,只怕再現殷商的九世之亂,衛宣公的五世之亂吶!” 率先規勸的是接任梁王為宗正的楚元王之孫劉棄。不同于兩位叔叔是儒家的鐵桿擁躉,劉棄生長于黃老學濃厚的豐沛二縣,在被叔叔舉薦入京后與田叔,汲黯交好,所以被章武侯推舉為宗正。 既是宗正,那么在這種問題上第一個出頭是名正言順的。而在身為宗正的劉棄開口后,衛綰石奮乃至充當透明人的丞相陶青(申屠嘉在劉啟的葬禮后辭官還鄉了)才敢跟上:“陛下,宗正所言亦是臣等所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