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阿啟真是太過分了?!别^陶大長公主一邊為太皇太后拭淚,一面哭道:“他怎么能扔下我們自己去了?!?/br> 親弟弟與親侄子終究是不同的。 劉瑞雖然照例安排奉常的人給薄姬,太皇太后,薄太后與館陶大長公主進行加封,但是跟劉啟登基時的大張旗鼓相比,劉瑞顯得很沒誠意,甚至沒像已成先帝的劉啟那樣賞田賞地,給長輩們做足面子。 心情平復的太皇太后點了點頭,十分贊同女兒的話:“誰說不是呢!” 雖然知道館陶大長公主的難過點與她不同,可是除了這個女兒,她沒有別人可以訴說傷痛。 劉啟生前并不是個討人喜歡的孩子,可是當他真的離開了,太皇太后才想起劉啟的好,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為至于劉啟而言絕對稱得上令人頭疼。 無論是對梁王的無條件偏愛還是想讓皇帝施恩于竇家的事,至于劉啟而言都是踩在他的死xue上。也就是漢家打出以孝治國的頭號,否則依照先秦的作風,絕對干得出滅了舅舅一家和囚禁阿母的事,哪像劉啟這樣不厭其煩地進行敲打,最后還是為給劉瑞清除障礙而痛恨狠手,但也辦的十分提案,沒讓阿母與竇家的名譽受損過大。 “皇帝呢?他還在先帝守靈?”哭完兒子的太皇太后想起準備登上皇位的劉啟2.0,不免感到心里打鼓:“如今正是多事之春,他總不能守著先帝過一輩子吧!” “誰說不是呢!”太皇太后對劉瑞只是不熟的尷尬,而館陶大長公主對之子則是徹徹底底的恐懼。 是的,你沒看錯,是恐懼。 畢竟她曾干了什么可是去年的事??!之后雖然“放血”獲得劉瑞原諒,但是里頭有沒有劉啟的隱晦暗示,有沒有劉瑞的不得已而為之。館陶大長公主心里有數,劉瑞的心里也有數。 和太皇太后突如其來的恐懼一樣,劉啟活著時,館陶大長公主還沒覺得有什么不妥,可劉啟死后…… 越想越驚悚的館陶大長公主欲哭無淚道:“他怎么就……這么快地去了?!焙么踉侔編啄?,至少讓太子淡忘他們間的齷齪的??! 而跟長壽殿里的母女痛哭相比,長信殿里足以稱得上靜悄悄。 薄姬的狀況之糟與劉啟只在伯仲間,早就不是神仙丹能拉回來的程度,所以跟上林苑的離宮一樣,長信宮里也是籠罩著不安與死氣。不僅是往來的宮婢,就連一直照顧薄姬的薄太后都步子輕的快要飄起,內心也是苦惱著如何告之劉啟駕崩的消息。 “太上太皇太后的狀態如何?”薄太后看過薄姬后召來宮里的老黃門小聲問道:“還是一日里有大半日都昏睡不醒嗎?” “嗯!”相較于先帝的宮婢,薄姬的宮婢里最年輕的也四十好幾,擱在這里早就是做來世打算的人,所以對未來稱得上十分佛系。 “是嗎?”薄太后的臉上滿是擔憂:“孤可怎么開口??!” 如果說太皇太后是慘,那太上太皇太后是慘上加慘——因為她在少年喪父,中年喪夫(而且還是兩次),晚年喪子后又增加了送走孫子的成就。 如果不是劉瑞正在處理喪事,太皇太后與太上太皇太后因梁王一事早就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薄太后也不會被人趕鴨子上場地過來傳話。 “是皇后嗎?”薄姬雖然正在病中,但是她也極易被人吵醒:“宮里出事了嗎?” “這……”薄太后求助似地看向一旁的老黃門,后者也是突然來了驚世之語:“太上太皇太后,您現在該稱這位為太后了?!?/br> 薄姬露出困惑的表情,但也在反應過來后臉色平靜道:“是嗎?先帝的身體竟沒熬過孤這活得只剩骨頭的糟老婆子?!?/br> 平日里的老黃門肯定會說“您這事兒哪兒的話”,然后說些討喜的俏皮話??墒窍鹊蹌倓側ナ?,他也不好說些什么,只能拜道:“還請太上太皇太后節哀?!?/br> “節哀?”薄姬笑著淚流滿面:“孤都已經哀不出來了,還能節誰的哀?!?/br> 薄太后沒有回話,只是陪在薄姬身邊等她好過。 已經有了皇帝之名的劉瑞在劉啟的的靈堂里公布了先帝的遺詔,毫無爭議地繼位后便一直守在先帝的梓宮前。期間雖有薄太后和北宮的官吏過來勸說,但是皇帝只在休息時短暫地離開會兒,其余時間還是在這兒繼續守著。 劉瑞此行無疑得到宮內外的贊揚。 對于幼時已經有過強撐的cao作的劉瑞而言,這樣不僅能為自己爭個孝順的頭銜,更是能借靈堂凈地避開那些煩人的“蚊子”。 “先帝一去,這宮里宮外除了先帝的家眷與近臣,竟無幾人感到悲傷?!睒s升夫人的衛穆兒給劉瑞送飯時悄悄說道:“您是清閑了,但北宮……” 衛穆兒拖了個長音,轉而說道:“現在該稱原北宮的官員們可是忙得腳不沾地??!” 先帝登基時立刻封了太子家令為晁錯,舍人周仁為郎中令。而到劉瑞時,雖不能讓二十出頭,撐死也就虛歲三十的北宮屬官當上九卿,但是將其安插在九卿的麾下分攤權力還是綽綽有余的。 更別提在周丘主導的遇刺案里,不好控制的官吏要么如周仁,周亞夫般體面地自裁,要么就是承下劉瑞的不殺之恩,日后必須戰戰兢兢地為他效力。 “我收到太后的消息,說是太上太皇太后已經知道先帝去世的消息?!毙l穆兒在靈堂旁的宮殿里看著劉瑞與其說是喝粥,不如說是心不在焉地把菜粥攪成520,于是為其夾了一塊腌蘿卜:“太上太皇太后大為悲痛,而太皇太后則是與館陶大長公主哭了許久,然后說是想在先帝的喪期結束后搬到甘泉宮安度晚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