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畢竟他是北宮的頂梁柱,從上林苑回來后要安撫下屬,聽人報告,然后思考如何收服老爹的密探并安插心腹。而在他把手頭的事情忙完后,奉常的人也送來衣物,催促太子天不亮就趕去祭祀,然后找家驛站換上及冠的禮服,參加下午的及冠禮。 老實說,這么一趟下來,不管是年輕力壯的劉瑞還是隨行的人都差點虛脫,但也只在驛站歇了三分之一個時辰便繼續趕場。 “陛下,太子到了?!眲⒁呀浱摰交嘏募竟澏家虾窈竦拇箅?,然后要求守夜的宮婢燃氣爐子,避免他被生生凍醒。 劉瑞的車架距離上林苑還有一里時,劉啟的殿里就已接到太子快到的消息。 假寐的劉啟從床榻上掙扎起來,任由宮婢為其換上正賓的衣物,起身嘆道:“走吧!” 去給太子完成準備親政的最后一步。 “諾?!被鹿倭顚⒎錾峡蛇M屋內的兩人轎,然后安排守在殿外的黃門拉起帷帳,避免皇帝吹到冷風。 “陛下到~” 等候已久的臣子向劉啟行禮。 看著下方的腦袋跟太陽花似的隨著他的位置偏移,劉啟的心里也升起一股被迫放棄天下大權的悲哀,終于明白始皇為何求仙問道,高祖死前為何難安。 “開始吧!”因為劉啟虛弱至此,所以他在轎子落地也也沒起身或是換個更體面的主座,擱在一眾站著的長輩里那叫一個格格不入。 即使是趕出來的及冠禮,但在重要人物的選擇上也是毫不馬虎。由楚元王的兩個兒子擔任主人,皇帝本人擔任正賓,梁王劉武擔任贊者,而劉瑞的異母兄弟劉德,劉武,以及劉寄擔任托冠的有司,眼里的哀傷與復雜令人咂舌。 同是劉啟的兒子,太子是心肝寶貝,他們是后爹養的。不過這三位還算得寵的皇子,要是看看不得寵的是什么待遇,興許就會產生一絲阿q精神。 劉武凈手后于西階就位,劉瑞在場地中間向觀禮的賓客行揖禮,然后跪坐冠者席上。由劉武為其束發,劉啟在主人(這里指年長的親屬)的陪同下凈手就位,開始加冠。 這之間,劉瑞向不同的人拜了三次,接著完成置醴,醮子,聆聽的流程后向參與者揖謝,這才算是禮成。 “瞻彼旱麓,榛楛濟濟。有志之子,干祿豈弟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有志之子,遐不得心?”劉啟在禮成后掙扎著向在場的賓客舉手,看得三個充當有司的兒子愈發苦澀。 “日后請諸位輔助太子,莫讓熒惑現于漢室?!?/br> “臣等銘記陛下囑托,不負陛下栽培之恩?!?/br> 不管這些賓客是否言行如一,但是劉啟已經做完他能做的一切,所以在強撐著回殿后,宦官令發現劉啟的體溫驟然升高,整個人更是陽氣泄露般虛得不行。 “陛下?”慌忙之下,宦官令條件反射的想叫太醫令,但卻對上劉啟的殺人目光。 是??!今天是太子的及冠禮,要是傳出劉啟不好的消息,那不是給劉瑞的名聲埋大雷嗎? 這么一想,宦官令便冷靜下來,看向皇帝的眼神也染上一份心疼。 “給朕熬一劑猛藥吧!”宦官令曾在永巷干活,親手審問過不少硬骨頭,所以知道如何吊住瀕死之人的性命。 劉啟灌下一碗猛藥后又吐了半碗,硬是撐到及冠禮后的第五日才回光返照地召來群臣,安排完新帝登基的兵力調動才陷入昏迷,直到第六日晚上在諸子的陪伴下咽下人間的最后一口氣。 得年四十有四,謚號孝景,葬于陽陵。 第210章 劉啟的去世所造成的震撼不及已故的高祖,高后,文帝,乃至在漢家顯得不尷不尬的惠帝,但對關中的黔首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不少人在聽到噩耗的第一時間就淚流滿面,尤其是上林苑的黔首與南北兩軍,他們是先帝仁政的直接受益者,所以也是哭得最狠的群體。 尤其是些上了年紀的上林苑老農。他們受過劉啟阿父的恩惠,然后看著劉啟從暴躁的太子成長為一代賢君,所以帶著“自家人”的濾鏡唏噓道:“天不作美??!?!?/br> 高祖以亭長之身起家,打了十幾年的仗也活了六十有二。文帝不受先帝寵愛,但也是在高祖登基后出身的,過得再差也是皇子之身,藩王之尊??杉幢闳绱?,卻是比高祖少活十五年。 而劉啟更慘,四十四歲就去世了,還不如幼時頂著皇子名頭,但卻過得緊巴巴的文帝。 也正因此,榮升為太皇太后的竇太后在得知噩耗的那一刻就暈了過去,醒后也是摟著過來照顧她的館陶大長公主痛哭不已:“孤的啟兒……孤的皇帝……” “他才四十出頭??!老天為何如此殘忍,讓孤兒時喪父,中年喪夫,晚來喪子……”太皇太后捶著胸口后悔不已,搞得原本沒那么悲痛的館陶大長公主都不由自主地想起幼時姐弟相依的場景。 那時文帝還沒冊立他們的阿母為后,而劉啟又是庶長子,身份敏感,所以先帝不好優待于他。 而館陶大長公主就沒那么多限制了。 她是文帝的第一個女兒,長得討喜又不會引得呂氏妒忌,所以文帝打著疼女兒的借口給竇氏母子不少好處。也正因此,劉啟對這館陶長公主無比包容,一直記得對方曾在弟弟遭到呂氏王子的欺負時挺身而出,把代王子間的沖突胡攪蠻纏成兄長對meimei的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