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您的妻妾兒女大都可以留在關中,只是您的庶長子得隨臨江國相與內史,中尉前往封地以安民心?!?/br> 說是安民心,實際就是搞個名頭遠程cao控臨江國。不過在以劉濞為首的老牌藩王一一伏誅后,無論藩地的王位上坐著成年藩王還是少兒王,都不過是關中架起的傀儡,毫無威脅力。 第200章 過繼? 劉榮的腦子宕機了會兒,然后笑道:“如此甚好,甚好?!?/br> 過繼到梁懷王膝下,他便不再是劉啟的庶長子。如此一來,就算有人想借著他的名義叛亂,那也是師出無名。畢竟作為先帝之母的薄姬,劉氏的大宗皇帝,以及劉榮本人都同意這個過繼方案。 那些想鼓動劉榮叛亂作案的又把劉啟的其他兒子至于何地? 先帝切割齊國,分裂淮南國,把各地的小宗撈到京中做官,讓藩王難聚同族之力后,在關中的底層沒反前,反叛的既得利益者多了只會增加叛亂成功的難度。 可以說,劉濞用生命驗證了先帝的高瞻遠矚,同時也讓劉瑞有了參考對象。 拋開栗姬這個定時炸彈和立場上的被迫對立,劉瑞與劉榮其實沒有生死大仇。 嫡庶之別在天在地在劉啟,壓根不是他兩能決定的。 至于關系…… 劉啟是太子時,劉瑞在宣室殿,劉榮在北宮;劉啟當皇帝后,劉瑞先住椒房殿偏室,再去北宮開門立戶,而劉榮則住長樂宮群殿和藩王府邸。兄弟二人別說培養感情,估計在假日之外都難以碰面。 “太子仁善,居然為我這沒用的兄長殫精竭慮至此?!眲s曾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說過劉瑞的不少好話,但是沒有任何一次像今天這樣感情真摯。 就連見過不少惡人的宦官令都好言勸道:“有太子這樣的兄弟,確實是您的幸運?!?/br> “幸運嗎?”感動過后的劉榮猛地想起尸骨未寒的栗姬,立刻被撲面而來愧疚感擊倒在地:“孤這一生,哪里談得上幸運二字?” 然后便是淚流不止。 瞧著陷入崩潰情緒的劉榮,宦官令也是難得善意道:“不聾不啞,不做家翁。不愚不鈍,難做長子?!?/br> 宦官令將哭倒在地的劉榮扶起,苦口婆心道:“生在皇家,不為吃喝發愁就是福分。事已至此,您又何必做個清醒人呢!” 劉榮抹掉臉上的淚痕,看著一副慈愛面容的宦官令,也是嘲道:“是??!糊涂點好?!?/br> 糊涂點過,才能謀得平安順遂。 ……………… “栗姬一死,大兄也不再是個大麻煩?!彪m說劉啟允許劉瑞在代政時暫住宣室,但是那些服侍劉啟的又沒走光,美名其曰是留下看家,所以比起宣室殿,劉瑞更喜歡北宮。 畢竟一些“大逆不道”的話只能在安全的環境里偷偷說。 “臣還以為殿下會贊同陛下的提議?!辈恢獮楹?,比起張湯這個萬能工具人,劉瑞更愛與文黨聊天,后者也能適時給出劃時代的建議。 “那你覺得孤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劉瑞盯著咕咕作響的茶壺,輕笑道:“不少人罵孤婦人之仁,孤還以為家令也是這么想的。 “某以為,家上并非是婦人之仁者,而是不愿把事做絕?!蔽狞h知道北宮里的不少人,尤其是法家對太子放過臨江王的行為感到難以置信,就差說出“豎子不足為謀”的狠話。不過在以儒家,黃老家為首的學派里,太子的行為雖不得當,但也值得他們贊揚:“畢竟家上也說了,家和萬事興吶!” “家和萬事興?”劉瑞用沒的感情的音調說道:“應該是家丑不可外揚吧!” 對于劉啟而言,平息藩王之亂自然是值得驕傲的攻擊,可在各大學派與黔首眼里,這只是老劉家無聊掀起的一場內戰,并且要全天下都為其買單。 文黨沒法接下這話,只能伸手去拿茶杯,借著喝茶的動作掩蓋表情:“家上的嘴真是一如既往地不饒人?!?/br> “是不饒人吶!還是說了你們不敢說的話?!眲⑷疝D著重新盤上的手串笑道:“所謂的叛亂其實就是自家人打自家人的笑話?!?/br> 末了,還笑容消失,滿臉陰沉道:“孤曾聽一智者言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情不立事,善不為官?!?/br> 文黨的神情微微一變,咀嚼了下劉瑞的話便起身拜道:“敢問這是何等高人?竟能說出這番言論?” “無名之士,何以追溯?”自知失語的劉瑞轉移話題道:“第二次科舉準備得如何?雖是大災大難后的重要活動,但也不能馬虎了去?!?/br> “關于這點,還請殿下放心?!蔽狞h作為歷史上的公學鼻祖,能在教育資源貧瘠的巴蜀一帶廣辦學堂,給關中送了兩千名學者就知此人在教育上與組織上確實不是一般人。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所推舉的學生里不乏一些前來學習的百越人與西南夷地貴族??梢哉f是直接促進了中原一帶與武帝新郡的文化融合,所以把科舉的事交給文黨,劉瑞那是相當放心。 畢竟學雜家和黃老家的儒生也就這位。 要是按魯儒的標準,文黨豈止是欺師滅祖,那簡直是比子夏之儒還要過分。 “這次的科舉,若是有品德不錯的農家子弟,無論其成績如何都要把名單呈上?!笨紤]到許行以一己之力拉高了儒家對農家的仇恨值,所以為了自己的長計劃,還是要先探探文黨的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