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聽了女兒的話,正在陪阿嬌玩耍的竇太后冷哼一聲,不悅道:“沒大沒小的,竟敢編排你阿母?!?/br> 話是這么說,可竇太后的語氣里沒有絲毫的怒意,更像是普通老人對晚輩的噌斥。 館陶長公主聽這話便知老母親對梁王承嗣的事情也是猶豫不決,于是放下心里的大石頭,直截了當道:“您也別嫌女兒無禮,任誰聽了您想要二弟為嗣的話,都會比表現得比女兒還要吃驚?!?/br> 明明是三十好幾的人了,但是跟母親說話時還得帶著嬌憨的鼻音:“普通人家要是讓叔叔占了侄子的爵位都得上官府鬧上一遭,最后落得個不死不休的局面?!?/br> 館陶長公主仔細觀察著母親的臉色,拍拍對方的手背,十分擔憂道:“可咱們是普通人家嗎?說句讓您不痛快的話,普通人家尚且有官府主持公道,而咱們家有誰來主持公道?這呂氏的前車之鑒,老軹侯昭公的下場可就在那兒擺著呢!您又何必去趟這灘渾水,鬧得老來不痛快?!?/br> “哼!孤也是漢家的太后,先帝的正妻,難道還不能主持公道?”話是這么說,可竇太后的語氣卻是軟了不少,更像是為了賭氣而不松口:“若不是長信宮里的太皇太后,孤何必……” 館陶長公主聽了這話也是眼睛一亮,很快找到母親的死xue:“您也知道太皇太后不好惹,要是真的鬧上宣室,您能說過太皇太后?更別提宗室功勛們誰會讓弟弟頂替兒子?這不是挖他們的命根子嗎?” 說罷,館陶長公主又慘兮兮道:“那時不僅是您,就連竇家,女兒,還有宣室殿里的大弟,都得被宗室徹侯們指著鼻子罵痛罵。搞不好連已故的父皇都會被牽涉其中,毀了之前攢下的名聲?!?/br> “您忍心讓女兒,大弟,還有已故的父皇……去遭這個罪嗎?” “別說了!”沉默的竇太后突然喝道,惹得在她膝上玩耍的阿嬌大哭不止。 館陶長公主見狀,趕緊抱過慘兮兮的阿嬌,退下時抿了抿嘴角,終于祭出最大殺器:“女兒知道這話會讓阿母很不痛快,可為著阿母著想,還是得大著膽子說上一句?!?/br> “若是阿母偏疼二弟,鐵了心的要讓二弟承嗣,就得想想如何搞定太皇太后,以及……” “太皇太后要是在病榻上當著宗室外戚的面,逼您以父皇的名義發誓維護漢家正統,不讓二弟繼位,您又該如何?” 且不談那時的竇太后被婆母搞得老臉丟盡,就說薄姬問出這話后,她要是不應,那就是不敬漢律,不孝婆母,以后還拿什么臉面教訓皇帝,發號施令?而她要是應了,那就是給劉啟現成的借口拒絕劉武,絕了后者承襲大統的念頭。 館陶長公主出了長壽殿便去長信宮里規規矩矩地認錯,然后到宣室殿里與劉啟交流下姐弟感情,順帶提到椒房殿的事。 “聽說皇后給了你不少好處,逼得你在母后那兒為朕的不孝子費勁口舌?!眲⒆屓硕肆吮P加蜜的蒸餅,看著阿嬌小口小口地吃著,難得露出溫柔的表情:“朕的幾個臭小子向來只有惹人生氣的份兒,而公主又被大王良人教得畏畏縮縮的,根本不像朕的女兒?!?/br> 館陶長公主聽著弟弟的抱怨,恍惚想起王娡入宮時,可是讓劉啟之前的寵妾吃了無數悶虧,甚至對上已經有子的薄細君也不甘示弱。然而在金王孫的事情曝光后,正所謂愛之愈深而恨之欲切。若非有王兒姁順勢頂上,失寵的王娡怕是要守著女兒老死宮中。 可即便如此,劉啟也不再光顧王娡的寢宮,更不關心王娡所出的公主。搞得幾個可憐的女孩沒少被踩低捧高的奴婢們欺辱,而對王娡來說,良人的俸祿壓根不夠母女三人的開銷。 要知道劉啟寵過一次便拋之腦后的唐姬都被封了美人,而她給劉啟生了三女,卻只有良人的位份,還是靠著meimei的接濟艱難度日。 館陶長公主對失寵的王娡不感興趣,畢竟在她未出閣時,先帝的寵妃便如走馬光花般換個不停。先是慎夫人和尹姬,再是劉揖和昌平公主的生母,真是比臺上演的還要熱鬧。 不過心里是這么想的,館陶長公主仍要做出知心jiejie的模樣:“底下的奴婢都是見人下菜的,瞧著大王良人早就失了你的寵愛,自然不會盡心服侍幾個侄女?!?/br> 說罷,館陶長公主也心有戚戚道:“阿姐記得咱們在代王宮時,阿母還未失寵,咱們也沒少被底下的奴婢們怠慢?!?/br> 彼時的代王后不僅生有四位王子,更是呂后的族人,所以對竇漪房母子也是極盡所能地折騰。 想起那段艱苦日子,劉啟也是嘆了口氣,看著館陶長公主的目光越發溫柔:“正是因為那樣的日子太難熬了,所以朕和阿姐才不想讓下一輩去吃咱們吃過的苦?!?/br> 可是為此給王娡升職也不符合劉啟的心意,所以在權衡利弊后,劉啟向宦官令吩咐道:“告訴皇后和大王良人,自今日起,便由皇后照顧信鄉公主,也算是給大王良人減輕負擔?!?/br> 放個女兒放到薄皇后身邊,底下的奴婢就算再沒腦子,也不會惹大權在握的椒房殿。況且信鄉只有五歲,比起已經九歲的陽信公主,七歲的沁水公主,她對生母的記憶不深,還有糾正懦弱性格的可能。 “有你這個慈父在,幾個公主的未來根本不愁,哪像阿姐的小女兒,到底沒有公主的名號,而且攤上兩個不成器的哥哥?!别^陶長公主愛憐地摸了摸阿嬌的腦袋,委屈道:“阿姐活著時還好,要是哪日突然去了,我的阿嬌又能依靠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