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里伴崽行 第22節
書迷正在閱讀:燕譚枝、欺負惡劣小美人[快穿]、炮灰攻逆襲計劃[快穿]、全球災變:我成了世界樹、恐同直男聞到了我的信息素、暴躁小羊誤入野獸訓練營、祇園花見、變成弟弟的侍寵(骨科年下雙性)、碧霄(NPH)、[綜英美] 慕強批來到哥譚以后
安春風回院關門,心中暗道一聲僥幸,那金指揮使雖然看起來冷漠無情,倒是個明白人,沒有像辛捕頭那樣將人不分青紅皂白一股腦送進大牢。 也沒有為難自己,只是粗粗詢問幾句何時何地搬來此處,又看過自己的戶籍和牙行租賃合同就放過。 有街坊鄰里的舉證,她雖然不是很擔心自己的安危,可也不愿意無端受這場苦。 這一晚真是一波三折。 隨著各坊門的關閉,偌大的京城瞬間安靜下來,就好像一只龐然大物陷入沉睡。 只有青樓勾欄還鶯歌燕舞,酒醉金迷,百花樓的競技也到了高潮處。 高聲喝彩聲中,一枚枚代表銀錢的合歡扣都丟在身穿吊帶裙,激烈轉圈的杏娘腳下。 若是被安春風看見定是要被嚇住,杏娘裙下用蕾絲花邊接成的褻褲,裙擺飄飛之間,那遮擋效果堪比丁字褲還要勁爆…… 嗨!難怪幾個獸血沸騰的男子已經在流鼻血了。 跟北城的喧囂歡樂不同,城里還有數戶此時正受著煎熬。 順安坊唐家。 劉氏坐立不安,時不時就到門口探望。 好不容易聽到有腳步聲過來,忙又迎過去,一看到汗水淋淋的二兒子回來,急問道:“二郎,可找到月熙?” 唐二郎撲到桌邊,抄起茶壺就猛灌,等干得冒煙的喉嚨得到滋潤,他才啞著聲音道:“沒有找到,我跟爹爹已經帶人將樾湖到順安坊的路找過兩遍,還問過沿途所有商家,他們都沒有看見meimei……”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劉氏已經眼睛一翻暈死過去。 唐月熙失蹤了,一起失蹤的還有婢女鴛鴦。 唐家是在亥時正才發現不對的。 按照以往約定,祭月儀式是在戌時正開始,也就是晚上八點半,那時候月上柳梢頭,正是祭月的好時機。 等祭月結束各家女娘回家,也應該是亥時之前。 唐月熙遲遲未歸,初時劉氏以為是馬車要先送孫如意,再送唐月熙。 劉氏還暗自高興,只道女兒能跟孫家多走動是好事,遲一點回來無妨,可隨著時間過去,她也漸漸不安起來。 只能去找了已經跟萍姨娘歇下的唐品山,說女兒尚未歸家的事。 唐品山一見時間已經到亥時正,還有半個時辰就要閉坊門,頓感不好。 也顧不得罵這個只想攀高枝的女人,急忙跟同樣被從床上叫起的二兒子一起出門找人。 這一找,就到了閉坊的時間。 唐二郎急匆匆回來給家中報信,唐品山則留在孫家,等待孫家下人在坊中尋找。 劉氏昏迷的時間不長,剛被人扶回榻上就醒轉過來,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唐月熙是她的心肝寶貝,要是出個好歹,她也不活了。 不顧此時閉坊,只鬧著要唐二郎馬上去孫家要人。 在她看來,自己女兒是孫如意帶走的,現在人失蹤了,孫如意脫不了干系。 唐二郎也是氣惱,他跟著唐品山去過孫家詢問情況,那孫如意沒有露面,只讓婢女出來回話。 說的是meimei在樾湖水榭獻巧果時,跟幾個王府侯府和兵部侍郎家的小娘子起了爭執,沒有跟其他人說,自己賭氣離開的,還害得孫家小娘子和眾人在水榭一通好找,差點誤了貴女們祭月。 這樣一來,不僅孫如意沒有錯誤,還是唐月熙自己不懂事,連王府侯府的女娘都得罪了。 孫員外初時還催促人四下尋找,也留他們在孫家等消息,可在聽到唐月熙是惹得廣安伯府大房嫡女不高興,他就懈怠下來,讓唐品山在廳堂枯坐,自己則回房睡覺。 唐家正院里塌了天,隔壁跨院一無所知,秦氏臥床休息,秦牧練字結束,也早早歇下。 一直到第二天,萍姨娘跟送飯的婆子過來,才說家里出事了。 秦氏一聽這種事,驚得張大嘴,半天都合不上。 被這一刺激,倒是精神抖擻,病都去了大半,直嚷嚷要去正院陪劉氏說話寬心。 萍姨娘拗不過,只好帶她過去。 秦牧聽這消息,很是呆了片刻,他不記得前世這個名義上的小姑是否發生過此事。 只記得小姑月熙所嫁非良善,那是一個微末小吏,好酒爛賭,還每次喝醉就打人。 在出嫁后每每登門都會哭一場,后娘孫氏會貼補些舊衣銀錢表示安慰,等人走后,又哈哈大笑很是開心。 秦牧捏緊拳頭,以前不知道是出什么事,現在他已經知道了,應該就是被掠受辱。 一想到孫氏以后會為小姑的不幸而開心,他就不開心。 雖然那個小姑月熙也不是好人,但說到底沒有做對不起自己母子的事。 在她出嫁之前,見到自己也是笑意盈盈,還給過一次壓歲錢。 等自己出府后,對唐家人恨之入骨,就再未見過唐月熙,也不知道后續如何,以他所想,也不會過得幸福。 這一世自己來了,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不能讓小姑再嫁給小吏,而是要比孫氏嫁得好,過得好。 唐玉書雖然是自己的親爹,秦牧還是沒心沒肺的假設了一下,要是孫氏能嫁給乞丐就好了。 暗爽一把,秦牧開始使勁回想前世聽到的消息,終于他想起曾經聽到的一個流言。 有一年的七夕節,發生賊人用戲班拐人的事,因為牽扯到幾戶官家娘子,當時被隱瞞下去,還是多年后才被人提起。 難道就是現在? 戲班……哪里的戲班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辦,自己若是說出去,一個小孩子的話有誰會相信? 而且,他也不想告訴劉氏這群唐家人,最好讓劉氏一氣之下撅死過去。 第35章 唐家亂了 秦牧心中如同貓抓似的在跨院轉了幾圈,終于等到秦氏從正院回來,忙問道:“姑祖母,發生什么事了?” 秦氏聽了一陣劉氏的哭訴,又陪著流了淚,也替唐月熙擔心起來。 她不管才六歲的秦牧是否能聽懂,只喋喋道:“一個小娘子深夜落在外面,要是被歹人污了身子可怎么得了!” 秦牧仰著臉,瞪著眼,露出天真神情:“姑祖母,我們去街上找人吧!說不定小表姑貪玩,就住在哪個客棧里不回家呢?” 秦氏拂了拂衣袖,撇嘴不置可否道:“說啥話呢,外面你二表叔都找遍了,肯定也找過客棧?!?/br> 秦牧抱著秦氏的胳膊撒嬌:“二表叔是男人,哪里會細心,姑祖母不如再找一次,等小姑躲起來就找不到了?!?/br> 秦氏聽他說得真切,不由面露疑惑,都說小孩子未染凡塵時都能通靈,說不定唐月熙昨天晚上關坊無法回家,就住在客棧里等人去接,或者夜不歸寢不敢回家! “對,牧哥兒說得對,姑祖母這就去給大太太說,讓她找人去看看?!闭f完急匆匆又去了正院。 秦牧臉一白,想要阻止也已經不及了。 他現在被禁足在家,出門不易,想的趁著出門找小姑的機會,還能找親娘安氏。 現在被秦氏干巴巴到正院一說,也不知道劉氏會不會放人出門。 過一會,秦氏果然悻悻回來,說早已經有人在各處客棧尋找了。 其實是劉氏回絕了她,說家里有男丁在外,不用女人拋頭露臉,也就是不放她出門。 現在已經是白天,各處消息都集聚到負責北城西城的萬年縣衙,縣衙內外已經哭聲震天。 因為前一晚家里女兒失蹤來報案的居然達到十個。 除了普通平民的女兒,還有三個官家女子,唐月熙就是其中一個。 鬧得最厲害的還是前朝退下來的梅閣老,他的孫女也失蹤了。 其他人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梅小娘子身邊跟著一個會武的丫鬟。 丫鬟護主,被打傷逃脫,等天亮在陰角處找到時還活著,但人已經昏迷只剩半條命,暫時問不出話來。 梅閣老對這個孫女最是疼愛,從聽到出事就傷心欲絕。 一方面寫了奏書上報皇帝,另一方面則到了負責地方案件的萬年縣衙,要求趕快找人。 萬年縣衙大概在京中是最受氣的衙門,平時負責小攤小販、平頭百姓的日常還不打緊。 一遇到大事,涉及官員家屬,小小七品縣令就不夠看了。 這時候萬年縣令正在奮筆疾書,按照慣例上請案件移交給京兆府衙門。 如此大案,皇帝很快就發下圣旨,要各城兵馬司協助京兆府盡快查出此事。 一個白天就在衙門之間的文書來去中度過。 距離唐月熙失蹤已經一天一夜,劉氏躺在床上滴水未進,嘴邊起了一圈燎泡。 現在唐二郎在外四處奔走打聽消息,在國子監上學的唐玉書也回來了,他第一時間去孫家對受到驚嚇的未婚妻表示關心安慰。 唐品山沒有去公房,而是心力交瘁在家里坐等消息。 劉氏一倒,唐家就亂了。 唐品山心情不好,已經罰了幾個婆子,弄得家里人都惶恐不安,飯食湯水不周正,癱瘓在床的老太太也跟著發燒。 中午萍姨娘又到跨院送飯,秦牧突然道:“萍姨奶,現在大太太病倒,只有大老爺在撐著,飯菜都不好了。 家里女眷你是長輩,不如你幫大老爺打理中饋,讓大太太好好休養,她以后會喜歡你!” 萍姨娘詫異:“你一個小娃娃怎么知道這些?” 秦氏尷尬:“萍姨娘,小孩子不懂事,他是胡亂說的?!?/br> 秦牧歪歪頭,無辜淡定道:“這些都是我姑祖母平時說的,萍姨奶,這話不對嗎?” 秦氏:“……!” 她的臉燒起來。 秦氏被錮在跨院孤獨無人說話,就對秦牧叨叨不停。 說安氏的薄情寡義,說萍娘和劉氏的妻妾之爭,她只當秦牧聽不懂就暢所欲言,沒想到秦牧這個孩子現在直接說出來。 萍姨娘垂了眼簾,她不是蠢的:劉氏是客棧里長大的商女,性格強勢。 她身為妾室,又從小跟著秀才爹讀書寫字,沒有經歷過爭吵斗心眼,心有諸多不甘也無可奈何,只能在唐品山面前哭,從來沒有想過cao持中饋,奪下正妻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