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室嬌軟 第144節
書迷正在閱讀:夫人,世子他蓄謀已久、你老婆被你兇沒了、直播算命,準到被全網警察盯上了、缺失協議、身心淪陷(骨科 1v1)、嫡姐非要和我換親/被迫和孿生jiejie換親后、室友他總想黏著我、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輔掌上明珠、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輔掌上明珠!、同學,你越界了
賀老夫人沒有達成自己的目的,賀煜璋也沒能夠說服得了母親。 雙方之間的成見,就像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讓他們彼此之間的關系漸行漸遠,這也讓賀老夫人的心中十分不好受。 離開了兒子的房間,賀老夫人長吁短嘆的返回賀老侯爺的房間。 大病初愈的賀老侯爺心情還算不錯,此時面前正擺放著幾個小菜,正在吃飯。 畢竟昏迷的這段時間,一直都餓著肚子,現在好不容易有了胃口,自然要大快朵頤一番。 見到賀老夫人回來,賀老侯爺這才喝了口魚湯,開口問道。 “和兒子談的怎么樣了?關于那門親事,依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門當戶對,這次可絕對不能夠重蹈覆轍,要不然咱們整個侯府可就真的成笑話了!” 賀老侯爺說完之后等待著賀老夫人的回應,卻怎么也等不到,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怎么?難道煜璋現在連你這個當娘的話也不聽了嗎?不應該吧,一直以來煜璋不是最聽你的話嗎?” 賀老夫人苦澀一笑。 “以前是,但并不代表現如今也是?!?/br> 賀老夫人抬頭看向賀老侯爺,猶豫了一下。 “老爺,要我說,實在不行的話,關于孩子和宋菀凝的那門親事,咱們就……” 話還沒說完,賀老侯爺立馬開口打斷。 “你在胡說些什么!這件事情絕對不可能!” 賀老侯爺猛的站起身,來到了賀老夫人的身邊。 “我讓你去和孩子談談,是為了能夠打開他的心結,讓他重新考慮,我們再從中斡旋,就可以促成我們家和永安伯爵府千金的聯姻之好!” “你可倒好,怎么這次去了一趟之后,連你自己的觀點都變了!到底是讓你去勸兒子還是讓兒子來勸你!” 賀老夫人面露為難之色,嘴角抽動了好一會兒,這才無奈的嘆氣開口。 “我真的沒有辦法去勸他,畢竟兒大不由人,現在的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你總不能讓他這一輩子都活在我們兩個人的安排之下吧?” “那又能怎么樣!我這么做還不都是為了他好!我也是為了整個侯府未來的發展考慮!如果再任由事情繼續這么亂來下去,以后的侯府相比那丞相府應該也好不了多少!” 賀老侯爺,來來回回的走動,顯然對于這突然之間出現的變故,心里面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就在他們兩個人還在房間當中爭吵討論的時候,已經有一名侯府的下人急匆匆的前去了賀煜璋的院子,并交給了賀煜璋一封書信。 “這封書信是誰托你送來的?” 看著面前的無字信封,賀煜璋皺眉詢問。 面前的下人唯唯諾諾:“回少爺,這是宋姑娘在臨走之前,托小的交給您的,說是等到她離開之后,就讓小的把這封書信私底下交到您的手里?!?/br> 聽到了宋姑娘三個字,原本還十分頹喪的賀煜璋,立馬來了精神,連忙轉身,迫不及待的從桌子上拿起了那個信封。 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賀煜璋這才輕輕點頭。 “好了,你下去吧?!?/br> 下人離開之后,賀煜璋這才突然感覺到手掌的劇烈疼痛,一邊為自己涂著金瘡藥,開始包扎,一邊迫不及待的將那無字信封打開,拿出里面的信件讀了起來。 整個書信的內容不多,但是所透露出來的信息確實不少。 原來宋菀凝此次離開,并不是打算永遠的離開侯府,而是要帶著垚垚陪同著弟弟,一起出去暫住一段時間,大概一個月左右。 在信件之中,宋菀凝也三令五申的,告訴賀煜璋自己和垚垚肯定會回來,并表示,他們到了地方之后,會在寫信告知他們的落腳點。 賀煜璋如果忙完了手頭上的事情,也可以過去找他們蕓蕓…… 原本還無比失落的心情,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多少放松了一些,畢竟宋菀凝的這封信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他并不是不告而別,也并不是要帶著垚垚永不回來。 就僅僅只是這句話,就給了賀煜璋無限的希望。 再往下面接著看。 在信件中宋菀凝也提到了關于自己父親被調查的事情,無非就是希望賀煜璋能夠在調查的過程當中酌情考慮,多少照顧一下? 雖然宋菀凝和宋丞相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勢同水火,但畢竟還是有血緣關系的親情在那里擺著,如果對此事真的能夠做到不聞不問,恐怕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讀完了信件之后,賀煜璋小心地將信折疊起來,貼身放好。 “早讓下人把這封信送過來,會怎么樣?害得我現在手上還受了傷,你又不在身邊,只能我自己來涂藥,這又是何必呢……” 低聲的抱怨了一句,但賀煜璋嘴角勾起來的笑容確實怎么也隱藏不住。 另外一邊。 兩輛馬車已經停在了吏部大牢的門前。 經過了一番通柄和好處費,宋菀凝好不容易這才進入到了吏部大牢之中。 充斥在鼻尖的是一股淡淡的腥臊味道,連帶著空氣當中隱隱出現的潮濕發霉的氣味,讓人不由得皺緊了眉頭。 耳邊喊叫冤屈的聲音此起彼伏,再配合上此時里面明明滅滅的火光,甚至讓人一度以為自己已經來到了陰曹地府。 “姑娘跟我來,宋丞相在最里面的那間牢房?!?/br> 收到了好處費的老頭對宋菀凝也特別客氣,一邊對著她點頭哈腰,一臉微笑的在前面帶路。 對于周圍的喊叫之聲絲毫不介意,仿佛這些人就像是空氣一樣,根本不值得被注意。 順著狹長的走廊繼續往前走,總算是走到了頭。 而老頭此時也用手指了指里面蜷縮在一堆枯草當中瑟瑟發抖的身影,對著宋菀凝說道。 “姑娘,您可得抓緊時間,不要把時間拖得太久,要不然如果被上面的人發現小的可吃罪不起!” “辛苦牢頭了?!?/br> 對著獄卒輕輕點頭,等到對方離開之后,宋菀凝這才將目光看向了里面。 聽到外面傳來熟悉的聲音,蜷縮在茅草堆當中的身影突然動了一下,下一秒,兩只帶著驚恐表情的眼睛向宋菀凝的位置看了過來。 “是你?!” 第198章 色厲內荏的丞相 在宋丞相認出了宋菀凝之后,一雙眼睛開始慌亂的四處張望。 可是宋菀凝的身邊除了那名獄卒之外,再也沒有別人,這讓宋丞相的眼底閃過了一絲不悅。 “好你這個小賤人!跟你娘一樣的德性!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分不清楚,輕重緩急!” “你此次前來探視我,為什么不把宋晉之也帶來!宋晉之如果來了,你來不來都行?!?/br> 宋丞相哪怕現在身在獄中,卻依舊還是硬著頭皮裝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他此時身穿囚服,卻對著宋菀凝頤指氣使的樣子看上去,讓人感覺到有些好笑,又有些可悲。 宋菀凝并沒有把宋丞相的話放在心上,畢竟自己對于他的死活,真的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在意。 “丞相大人,你可別忘了,你現在正身在牢獄之中,你是有罪之身,怎么到現在還是改不掉你身為丞相那段時間積攢下來的臭毛??!” 眉頭皺了皺,宋菀凝的語氣當中,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對方的厭惡。 提起了早就為對方準備好的飯食,放到了牢房的門前。 “宋晉之是不可能來的,就算是我讓他來,他也不一定愿意給我這個面子,所以我勸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br> “你在胡說八道!” 宋菀凝話音剛落,宋丞相立馬沖到了牢門前,就要伸手從縫隙中抓住宋菀凝。 就好像是宋菀凝才是造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一樣。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宋菀凝也被嚇了一跳,下意識的向后展開了一段距離。 獄卒似乎對于這樣的情況,早就已經司空見慣,不慌不忙的走了過來,用手中刀柄敲了敲牢房的門。 “丞相大人,我勸你還是老實一點,可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再生枝節,關于您的罪如何定罪,吏部還在審,具體是好是壞尚未可知?!?/br> 說到這里,那獄卒看了一眼旁邊的宋菀凝。 “可是如若您在牢房之中出手傷人,這件事情如果被捅上去,那事情可就大了,數罪并罰,可是要比現在正常判罰的結果還要重上一分?!?/br> 如果是放在往常,身居高位的宋丞相,甚至連看都不愿意,正眼看面前這個獄卒一眼。 可是眼下自己的身份是階下囚,就算是心中不爽,宋丞相也只能夠強行將心中的不滿咽了下去,冷哼一聲,重新回到了牢房的角落里坐下。 “宋菀凝,你到底要我如何?你才能夠讓宋晉之過來見我?我真的有特別重要的事情要交代給他!宋佳能不能夠在未來再次騰飛,可就全靠他了!” 不提這件事情還好,再次聽到這種話,從宋丞相的口中說出來,宋菀凝甚至都有些懷疑宋丞相的精神狀態是否穩定。 她又重新來到了牢房門前站定,深深的看了一眼宋丞相。 “你是不是春秋大夢做的太多了,所以有一些分不清楚現實和虛擬?你可曾知道自己以前曾經對我們姐弟二人做過什么,你的記憶到底對于我們二人成長的經歷知道多少?” “你但凡是在內心當中,對于我們姐弟二人所遭受的苦難,有哪怕一丁點的了解,也絕對不可能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 “這些年以來,你以及整個丞相府帶給我和弟弟的夢魘和苦難已經夠多了,我不希望他重新步入泥潭,而他自己自然也是不愿意的,所以我勸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好好的準備接受最終的制裁吧!” 剛才還是一副很是淡然模樣的宋丞相聽到這里,心中突然之間一陣慌亂。 又連忙來到了牢房前,兩個人隔著牢房的木頭柱子攀談起來。 只不過相比于剛才宋丞相的高傲,現在宋丞相的語氣明顯緩和了不少,應該是剛才宋菀凝的一句話,讓他多多少少看清楚了一些目前的形勢。 “女兒啊,不管父親以前曾經做過什么,對不起你們姐弟兩個的事,現在父親在這里給你們兩個道歉了!” “我知道,你們兩個人的內心當中一直都十分恨我這個父親,你們認為我沒有照顧好你們,也沒有照顧好你們的母親,這件事情我的確有失職之過?!?/br> 宋丞相嘆了口氣,眼底深處的落寞,怎么也掩飾不住。 聽到母親兩個字,宋菀凝的心中不由得狠狠一抽。 再一次看向宋丞相的時候,眼神當中除了淡然冷漠之外,又多了一絲恨意, 是啊,如果不是因為宋丞相的得過且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果不是因為他內心當中對于自己母親的輕視,包括自己的母親以及自己的弟弟,又怎么可能會從小就遭受這些苦難? 說到底,這些苦難全部都是被宋丞相一個人所賜! “可是不管怎么說,我也是你們的父親,我們之間是有骨rou親情相連,我相信以后的日子,我定能好好的彌補你們姐弟兩個,絕對不會再讓你們過以前那樣的生活!” “而至于宋晉之,作為我唯一的兒子,他的身上也必須要肩負起,重新振興宋家的責任,如果連他都不愿意幫助宋家一臂之力恐怕宋佳以后真的要落幕了?!?/br> 再次抬起頭時,宋丞相的眼神當中多了一絲乞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