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在農家,每一個地主富戶都會在年底請家里長工一起團年,以表誠意。 原因很簡單,這些長工就是家里干活的牛馬,就是公司里的骨干員工,聰明老板都會大方對待。 一頓飯而已,只要員工好好干,老板就能給自己買車。 吃了飯,江枝再把各家禮包和節錢發下去,兩家人這才喜滋滋告辭。 徐根慶家里氣氛有點尷尬,李老實第一次在秦氏家里團年。 今天沒有大小香,是蓮花和徐根慶下廚做的飯。 秦氏抱著孫女南南逗樂著:“半個多月沒有看到奶奶,你還認識不?” 小孩子過三月就不愿意再睡覺,隨時都要抱著東看西看,對秦氏的話也回應一個口水泡。 李老實坐在對面拘謹道:“你這時候腰不酸了?” 出門就是苦差事,江枝趕路軟得跟面條一樣。 秦氏腰不好,坐了幾天車顛得稍微一動就唉呀媽呀的叫,可這時候抱著小奶娃就不叫疼了。 秦氏聽李老實提醒,笑道:“只要回來就不累了,哎呀,以后打死都不出門,真是累??!” 徐根慶端著大盆燉雞過來,蓮花也把幾個炒菜酒擺上,好奇道:“娘,李叔,小天家是啥樣的?” 這是大家都關心的事,李老實被點名,挪一下屁股認真道:“聶家、還不錯,是商戶?!?/br> 秦氏不滿打斷李老實的話:“給他們說那么多干啥,直接給他們看就是。 蓮花,你去把我帶過來的布包打開?!?/br> 昨天晚上太遲,秦氏沒有把東西拿出來。 有婆婆發話,蓮花趕緊把秦氏的包拿過去了。 此時幾個人飯也不急著吃了,秦氏打開自己的包袱,從里面拿出一個小木盒。 里面自然也是聶家送的絨花,秦氏喜滋滋拿出一副銀鐲子和兩枝銀簪:“這是聶家二房老夫人,三房老夫人送的?!?/br> 說著又摳出一枚銀錠:“這是聶老夫人送的五兩銀子?!?/br> 她說自己奶過聶繁天,聶家就給她封了紅包。 看著五兩銀子和銀簪、銀鐲子,可把她后悔死了,走在回來的路上還念念不忘:“早知道聶家這樣大方,我就說自己還給小天刮過屁股把過尿?!?/br> 可把江枝氣得罵她眼皮淺,真那樣說,就連這錢也保不住,聶繁天說不定一腳就踹來。 此時秦氏自然不說自己還不滿意,只拿了那付銀鐲子戴在蓮花手腕:“這可是我這個婆婆掙的,以后你要孝敬我!” 蓮花知道自己婆婆沒什么心眼,笑著道:“我以后肯定要孝敬你的?!?/br> 秦氏又把那五兩銀子給徐根慶:“這錢也給你,蓮花孩子也生了,地里的莊稼你們自己安排著,以后我就不再給你們干活。 你李叔窮,以后我干活掙的錢得自己用,你李叔的工分也要留著,不再補貼你們了?!?/br> 秦氏跟李老實成親后,干活做事都在家里,用的錢和工分卻是李老實的。 此時一說,顯然是要跟兒子真正的分家了。 蓮花看著徐根慶,徐根慶看著桌上的菜,兩人都沒有說話。 秦氏才不管兒子兒媳婦怎么想,把筷子往李老實手中一塞:“吃飯,這過年就得吃雞,明年我們也修一個雞圈養雞?!?/br> 李老實又驚又喜,趕緊應聲:“好,明年我們也養雞!” 第463章 章縣令二次視察徐家村 老云崖山上,突然趕回來的小滿讓全家開心不已。 徐大柱撐著雙拐道:“還以為你會留在錦城府過年,小天的事辦得咋樣了?” 忙著殺雞的小滿爺也道:“這次小天回來,看起來比以前懂事,對你嬸子也客氣,真是出門才學得聰明?!?/br> 小滿自然是把聶家的事說了,在說到徐小蘭和杜寶林勾搭氣死聶氏,還交換孩子時,聽得一家人又氣又心疼。 小滿奶搖頭嘆息:“唉,小天是個可憐的,想二瑞爺奶一輩子也是老實人,可就偏愛小蘭,終于是寵出事了。還是老話說的好,窮家養嬌兒要出事!” 說罷又跟小滿爺開始絮叨村里那些早已經去世的人。 小滿不再提以前。 江嬸子說過,人要往前看,別老盯著離開的人和走過的路不放,那是浪費時間。 除去從錦城府帶的一些點心,小滿取出十兩銀子給春鳳:“嫂子,這是聶家給我的,你幫我存起來?!?/br> 他的錢都是春鳳在管。 之前修房時,兄弟倆所有錢都投在村里的房子上。 可徐大柱夫妻又不進村住,小滿就說以后要把哥嫂貼補的錢還上。 其實,聶家給了小滿一百兩銀子,小滿聽到聶繁天在軍中花費頗大,就把銀票借給聶繁天,事后才告訴江枝。 江枝沒有怪他自作主張窮大方,只說暫時別告訴家里,百兩銀子太多了,不是誰都能承受百兩銀子隨便借人。 要想人前當人,就要人后當狗,哪怕男主開掛也是需要銀錢撐腰的。 自己把那五百兩銀票交給聶繁天時,已經看出他的窘態,哪怕心里想不要,手還是收下了。 把百兩銀子借人,小滿就從江嬸子這里借了十兩給了家里,以后再想辦法補上窟窿。 這錢就當聶繁天給的,免得家里人問起自己挨了一刀,聶家有沒有賠些湯藥錢時不好回答。 此時見聶家給十兩,小滿爺他們就滿足了,其他沒有多想,只要小滿順利回來就好。 一家人就在山上過了年。 和去年相比雖然走了二瑞一家,也少了李老實,但初二時,田貴和田桃不怕山路濕滑就上山來拜年了,比二瑞還早上一會,也是熱鬧。 這次過節,佩奇雖然沒有等到江枝回山,但依然吃完一大盆糊糊,一點不影響它在溫暖木屋里舒服睡覺的心情。 唉,孩子大了,不黏人! 大年三十一過就是新的一年,按照之前約定,正月十五各村就要派人來學習。 可因為今年雨水多,從臘月二十開始,淅淅瀝瀝一直下到正月初五沒有停。 又冷又濕,到處泥濘難以下腳,如果到正月十五還有雨,學習班就需要推遲到二月中旬,到時候正好學肥球育苗技術。 正月初五,那些大學生還沒有來,章縣令卻先提前來了。 對這個“高官爺”,徐家村的人印象深刻。 一看到他高高個子在村里走動,皮氏就躲進屋里,生怕縣令老爺要到自家吃飯。 去年章縣令只看到徐家村二十棟土墻房就感覺新奇,今年徐家村又有變化了。 村里鋪了一段石子路,雖然雨水濕漉,這石子路走起來卻沒有泥,只是鋪得短,只有一小段。 就跟縣衙前面那條街一樣,也只有一段石板路。 “江村長,你們怎么舍得費這樣多的勞力鋪路?”章縣令問,貪圖享樂魚rou百姓可不好! 江枝看一眼在旁邊捧著小本本準備記錄的書吏,笑著道:“這事還得感謝宋亭長。 去年服徭役是清理河道漕泥,宋亭長允許我們村在每天服役時把這些石子帶回來,大家辛苦鋪成這條路,圖的就是走路不粘泥?!?/br> 章縣令很滿意:“宋俊衡這次徭役做得很好,幾個鎮里梨花鎮第一?!?/br> 他經過梨花鎮時已經去看過,清理干凈的河道現在正蓄水,想來夏天時能更抗旱,宋俊衡這個亭長可以當得表揚。 此時見徐家村能把那些卵石利用起來妝點田園,襯著道邊青綠麥苗和規整有序的菜園,還有那些整潔的竹林土屋籬笆,章縣令忍不住想賦文一篇。 如今有人要來學習,道邊這些菜地和房屋籬笆都是特意安排的顏面,好看自不必說了,夏秀才的竹籬墻被刷白后,他自己還用墨汁繪了蘭花,更是上逼格。 煙雨蒙蒙,竹籬青瓦,蘭草濃淡,只要看見的人都要腳步慢上一分,生怕驚了在里面裝瘋之仙人。 此時章縣令想作詩,江枝可沒有站在凄風冷雨里傾聽的習慣,趕緊道:“縣尊可以再看看我們的作坊,那里也鋪著卵石?!?/br> 蚊香作坊是四月才開始建的,章縣令還沒有見過。 此時作坊還沒有開工,草棚子空蕩蕩的只有十張石臺和竹筒,很是簡陋,他也看不出一個所以然。 不過地面是村民用河灘卵石鋪成,平整光潔。 卵石精心挑選過,大小一致,踩起來比外面道路更舒服。 還有外面的水渠水溝。 溝就是一般的土溝,但溝沿用拳頭大的卵石砌成,一切看起來都是整潔,干凈利落。 章縣令自是見過世面的,早習慣那些亭臺樓閣,雕梁畫棟的庭院山水,徐家村這點小把戲他也看出來了。 這里的田地土房跟其他村不一樣,就是把各處往舒服建,往美的修。 幾十戶人家入眼能看見的茅坑都用草簾遮著,而雞圈和亂七八糟的柴堆全部搬走,一般農戶人家誰會講究那么多,顯然是刻意為之。 江村長是女性,平時打理家習慣了,對這些細節有要求很正常,章縣令這樣想。 其實他想錯了,這不是江枝要求的,至少不是現在大家勉強才解決溫飽,就強行裝逼要大家不能這、不能那。 這是徐長明的功勞。 這個老輩子在看到上次江村長賀房,來了那么多人,不光是連板凳沒有坐的,就連拉屎撒尿也擁擠,直接就在大眾廣庭之下解決。 平時農家隨便在露天茅坑邊一蹲,誰都習以為常,可這是陌生人啊,還都是男人。 村里有那么多大姑娘、小媳婦、老媳婦的,羞得連門都不敢出,徐長明只感覺徐家村在外客面前真是丟大臉了。 在聽到正月還有幾十個外村人要來學習,他二話不說,要求那些茅坑豬圈修在外面的人家,必須給加蓋一個草棚子。 誰要是再露天拉屎,他就追到人屋里指著鼻子罵丟臉。 于是,村里的茅坑全部修了圍欄房頂,再看不到那些污穢之物。 第464章 君子六藝 徐家村的特別并不只在茅坑上,當章縣令走到新修的學堂前時,才真的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