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江枝就把聶繁天跟自家關系,還有徐玉仙的事大概說了一遍。 其中也多為猜測,暗示小天身世不明跟自己無關。 對那布莊和“上門女婿”的關系她沒有細說。 這些事情已經過去快二十年,沒有人證、物證,自己說出來就是胡謅。 而且自己和劉氏能想到的,向德金也一樣能想到。 果然,向德金皺眉,想了一下才道:“小天必定不是你小姑子的孩子,你家也是被蒙蔽拖累了。 那杜家若不找來,嬸子就不用管,等小天回來自然會水落石出。 要是他們想找麻煩,嬸子也不用擔心。 時間雖然過去十八年,若是想找總能找到線索,到時候我會想辦法找到小天的家人?!?/br> 這是說徐玉仙就此放手,大家就一別兩寬,若還要挑事,那就翻個底朝天。 江枝自然同意這個處理方法。 不是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和正義感。 聶家雖然只是一個獨女,總還有家族親戚,但這些年對“丟失”的孩子不聞不問,大概率也是不在意的。 既然聶繁天已經去了新軍,而且還小有成就,這里的事就暫時別動,等以后交給他本人處理。 等到那時,究竟是父慈子孝還是“子慈父孝”,就看男主自己的選擇。 在向家,江枝掏錢讓皮氏和王小菊去買菜rou回來,好好置辦一桌犒勞三軍。 使狗需要骨頭,使牛需要牛草,用秦氏就需要好酒好rou。 一頓豐盛的飯菜,讓秦氏高興得合不攏嘴:“江嫂子,以后再有這種事,你一定記得要喊上我?!?/br> 跑一趟城里打一架,不僅有一身新衣,還有好吃的,回去工分和三尺布也得給,真是賺得盆滿缽滿。 吃過飯,大家就要走。 秦氏想著家里有懷孕的兒媳婦,雖然桃兒娘說幫忙照看,根慶也說可以請假早走,她到底是不放心。 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一身新衣裙,還需要炫耀一下。 家里忙著農活,幾個婦人也不愿意多歇,不顧一夜沒睡,白天又累,非要連夜趕回去。 于是,江枝又在城里雇車,買了一應東西,趁著關城之前離開,踏著月光往回趕。 第二日,有秦氏和皮氏的嘴巴,江枝幾人在城里找到徐家小姑的事頓時在村里炸開鍋。 田貴他們外來戶不明就里,紛紛打聽。 本村知情人就事無巨細的說,把江村長家十幾年前的事都抖落出來。 于是,徐家小姑丟下孩子玩失蹤,結果是躲起來當夫人的事讓所有人都氣憤不已。 徐根生和徐根慶現在才知道,怒道:“哪有這種當娘的,丟下孩子讓自己逍遙快活!江嬸子怎么只帶你們幾個女人去,吵吵嚷嚷屁用沒有,就該帶我們,拆了杜家大門!” 徐長明拈著嘴邊一圈胡須感嘆道:“這就是女人當家,實在撐不起大事。要是換成我上,就要報官抓了那杜家人,告他一個拐帶良家婦女!” 老家伙的確心眼多,能抓住重點,打蛇打七寸,只可惜那徐小姑不會配合。 說一個心甘情愿,道一句再嫁從己,或者直接說當初已經稟明父母同意,就死無對證了。 讓徐家村人更激動的還在后面。 江枝把徐小姑給了賠償金的事也說了。 并且在城里買了豬rou油面鹽等一些用品,要分給徐家本姓幾戶人家。 徐長明、徐根生、徐根有等人都拿到物資,江枝道:“當初小天養在村里時,我家的情況大家都知道,農活多,對那孩子照顧不周,難免落下抱怨,還靠村里大家幫忙照看才養大。 現在徐小蘭要補貼這些年養孩子的辛苦,我有份,大家也有份?!?/br> 江枝話里有話,現在這是好事情,以后就難說了。 反正孩子是大家養的,有rou一起吃,有板子也一起挨。 但聽在別人耳中并不這樣的。 徐長明年紀最大,輩分最高,他出聲道:“這事說起來,的確不能說二瑞娘對那孩子照顧不好。 農家人養孩子粗野,高一聲低一聲,輕一下重一下、冷一下熱一下再所難免,沒那么多矯情?!?/br> 徐根生拍著胸脯道:“誰不是挨打過來的,親娘老子一樣動手,一沒打傷二沒打殘,還好好養大,對得起天地良心。 反正我是沒辦法像江嬸子這樣養別人的孩子?!?/br>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是這個理,人說外甥是條狗,吃飽就要走,養大也是別家姓。 你看現在小天長到十五六歲,正該出力就不回來了! 農家沒有隨便賣孩子的,最多就是苛扣飯食,打罵幾下。 在這些人心里孩子都是磕磕碰碰長大。 況且以前死去的茂萬和他爹娘對小天也偏愛得緊,那時候并沒有受多少苦。 江氏這個舅母能把小姑子丟下的孩子養大已經是了不得。 第327章 徐家基金 江枝聽著這些話只微笑不語。 成王敗寇,話由兩邊說,歷史從來都是由成功者撰寫。 之前原身只是普通農婦,無名無利自然也無人幫忙說話,更多的是隨大流踩上一腳。 現在的江枝就不同了,有名有利有靠山,那話頭風向也就變了。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腦子有了油水滋潤、個個靈光起來,面對事實真相也能深層考慮。 江枝不缺錢,但缺社會輿論。 哪怕面前只有這幾戶人家,也都是看著男主長大的鄉親,更是本姓本家,以后他們說的話就是“真相”。 徐家本姓能各自分到幾百文錢的油鹽rou,那些外來戶也沒有失望。 江枝把剩下的幾十兩銀錢存進錢莊,直接宣布這就是徐家基金。 規定第一條:以后誰家有讀書的孩子,只要學業優秀,村里出束脩,考試第一的有獎勵。 規定第二條:無論是嫁出門的女兒,還是娶回來的媳婦,生孩子有三個月的補助,每月領十斤米糧蛋外加一只大肥母雞。 這些米糧數量雖然不多,但能宣示出一種態度,這是徐家村的女性專屬福利。 前兩條已經讓村里人怦然心動,送孩子上學最貴的就是每年束脩。 現在只要孩子上學用心,就能用村里出錢,這可是大好事了! 還有生孩子坐月能白得一只雞,就連嫁出去的也有,那就更讓人歡喜。 以后誰還敢說一句女兒媳婦吃閑飯,弄不好一家人跟著沾光。 孩子,女人能得好處,男性自然不能落下。 第三條是每年到年底工分最多的家庭,村里有獎勵。 除去各家互相抵扣的工分,多余剩下的部分折算成金銀發放。 至于工分怎么掙,那就是除去各家互助干農活之外,還要修水渠,修堰塘,修各家門口的路。 這就是男人們的福利了,讀不進書又懷不了孩子,那就憑體力干活去。 干活就是工分,干活就有錢! 這消息一出,人人摩拳擦掌,再沒有一個愿意偷懶的。 就連生孩子都提到日程上,家里人多就能多掙工分,而且連媳婦坐月的雞都不用買了。 把這筆錢拿出來用,江枝一點不心疼,這錢可是徐小姑給的封口費。 無論自己拿與不拿,在聶繁天眼中都視為同謀。 既然背一個名,那就大大方方拿了,借雞生蛋養著一村人。 有大家作證,自己全家都是被騙,徐小姑才是罪魁禍首。 想法很好,只有那五十兩當基金的本金,顯然也不夠折騰幾年的。 江枝除會自掏腰包繼續注入資金外,還想用這些錢為本金做一個小產業,以后也是資金來源。 對這筆錢的安排,二瑞沒有任何異議,他現在徹底懵了,也傻了。 江枝帶著人出門去看“鬧鬼”回來已經三天,他還沒有緩過神來。 在得知小姑就在城里吃香喝辣,放任自己一家在村里吃苦受累。 從小,爺奶和爹的教育都是要對“表弟”好,要照顧“表弟”,要把“表弟”當親弟弟。 此時這話說的觀念崩塌了。 或許是以前聽的都是“表弟”孤苦無依很可憐,小姑生死不明很可憐,徐二瑞對小天很是同情。 哪怕親生大哥的死亡,他也沒有怪罪到表弟身上去。 可現在才知道,小天不僅有富裕的爹娘,有寬宅大院,有奴仆下人,而且還有可能不是小姑生的。 表弟不是親表弟。 親小姑騙了爺奶一輩子。 害得大哥夭折,害得爹落下病根,一遇陰雨天就疼得整夜無法睡覺,家里常年熬煮著草藥。 二瑞敲著自己腦袋,十幾年來,他無數次聽到娘對小姑的抱怨和謾罵,只感覺是娘脾氣不好。 他已經記不得小姑長啥樣,只知道爺奶說,小姑長得好,是個有福氣的。 就連爺奶和爹臨死時,都說要自己一定找到小姑,要對她好,還要給小姑養老送終。 現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