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李老實諂媚跟在向德金后面:“向軍爺,小的一個老實人,說的都是老實話,以后真心實意替軍爺們跑腿辦事?!?/br> 向德金煩不勝煩,只能答應留下:“得,你連小嬌妻都不要也跟到山上來,那就留下吧! 不過先要記住,要有被我發現有什么鬼心思,別怪我送你去張軍頭那里充數!” 李老實連連保證:“向軍爺放心,我是老實人,肯定老實?!?/br> 他可不愿意被送到張軍頭那里。 自從幾天前自己認出山中這個女人就是跟胡老大失蹤的那個,還沒有等他想好是否去張軍頭那里告發,就被列入“流匪”名單抓起來。 李老實又氣又怒,他可是該得獎勵的大功臣。 若不是自己,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流匪”,張軍頭怎么會有這樣大的功績。 在山上,自己還幫著打了一石頭的。 可這話他不敢說,要是讓流民知道自己在里面煽風點火,肯定要剝了自己的皮。 更讓李老實絕望的是,在他被抓起來的一天時間里,跟著他三天餓九頓的“小嬌妻”終究還是進了別人的窩棚。 是向德金幫他說了幾句話才放出來,還領到十斤糧食的獎勵,于是李老實就賴上向德金。 李老實感覺養女人實在太麻煩,還是找一個靠山養自己才合適。 終于磨到向德金點頭答應,李老實也就留下了。 第103章 土法雜交水稻 向德金幾人雖然要住在山上,卻是要單獨搭一間窩棚,不漏雨,不漏風,能住兩月就行,傷好之后就要走。 他們在外面,什么風里雨里都一樣能過的,不嬌氣。 在山中要找一個好點的宅基地不容易,如果搭窩棚也就不用那么講究。 窩棚位置沒有跟兩家靠近,他們不喜歡住在高大的青岡樹旁邊,而是選了向陽坡地上。 因為那里是被火燒過,少了灌木雜草,幾個傷兵覺得那里才敞亮,免得接下來的日子見不到陽光。 十幾個雜工齊動手,在坡地上又挖又墊,弄出兩間房的平地。 上面就簡單了,用木頭綁在樹桿上,搭上油布,半天就搭建出兩間窩棚。 到天快黑時雜工下山,窩棚里已經可以住人了。 余下的修繕改造,就是徐二瑞和小滿他們自己慢慢來。 只需要再用茅草鋪上棚頂,那就什么都不擔心了。 雖然能住人,但沒有床。 還好現在尚在秋季,白天艷陽高照,晚上也不算太冷。 雜工背上來幾張門板,鋪上小滿爺給他們用蓑草編的墊子,再鋪上被褥,比起醫棚的大通鋪還好一些。 向德金他們把糧食交到小滿家,大家一起吃,李老實既然要留下,自然是做洗衣伺候人的事。 山中多了人氣,也熱鬧起來,接下來幾天小滿跟徐二瑞搬來茅草蓋好,又砍木頭在窩棚外做些圍欄木凳,還搬石頭鋪出小路方便人行走。 有徐二瑞他們盯著,李老實也變得老實聽話,每天勤勤懇懇跟著干活。 因為不干活他就沒飯吃。 向德金幾人住在山上倒也規矩,每天只在小滿家吃飯,吃燉藥rou湯,其他時間就在山坡上閑玩養傷。 有了這些人在,最開心的還是小滿和徐二瑞。 兩人每天干完活,晚上打著火把就會過去聽人說外面的故事,再練練拳腳。 這對于兩個沒有接觸過社會的農家少年來說,這就是一個難得的大課堂,比之前的識字課有趣多了。 最不開心的應該是小野豬佩奇。 山上多了陌生人,小野豬剛開始還很是警惕,幾次跟著徐二瑞過去偷襲。 雙拳難敵四手,對方是一群人,它一頭小豬,每次都被人按住動彈不得,氣得嗷嗷叫。 最后為了報復,它就把自己的糞池搬到窩棚邊,每天都去那里上廁所。 豬是很愛干凈的動物,排泄物都有固定位置。 佩奇以前的廁所就在雞欄外漚肥的地方,現在換成傷兵窩棚旁邊,害得徐二瑞天天跟人道歉。 每次他扯著豬耳朵把佩奇拖回家,就跟拉船一樣,人豬都累得不行。 這只是山上的小插曲而已。 …………………………………… 秋意更濃了,山坡上的雜樹全部落下黃葉,只有青岡林還是郁郁蔥蔥。 小滿爺跟江枝在梯田邊看稻子,這些時日兩人都提心吊膽的。 稻子種得太遲,按照季節應該在2月就開始育種的,如今整整推遲一個多月。 入秋天氣說變就變,兩家人最擔心的稻子遇上寒霜減產,現在心里終于可以定下,只等著幾天就可以割稻了。 前段時間稻子揚花后需要管理水,徐二瑞每天不敢分心。 結果山上鬧得人仰馬翻、雞犬不寧,安穩下來又忙著種小麥,大家都忽視稻田,現在再看時,稻田已經干了。 小滿爺蹲身摸摸田里低垂的稻穗,又抬頭看看天上的太陽,欣慰道:“可算是熬過來了!已經滿漿,再曬幾個太陽,今年應該不會減產的?!?/br> 灌漿初期保證稻田蓄水三厘米,中期保持濕潤,末期田里可以放干防止倒伏,這段時間需要精心呵護水濕。 這一處梯田是第一年插秧,土層厚度不夠,種旱地植物還行,種水稻就吃力了。 因為滲水嚴重,最熱時,早晚需要往田里放水。 只靠上方的溝渠蓄水不夠,兩家人的泉水也得節約著用,盡量滿足田里的水。 現在稻米能順利收漿,就能保證產量。 江枝此時最關心的還是其中一道梯田里的稻子,看著跟其他無差別。 其中秘密只有巧云和自己知道。 這里大概近百株稻子,是被做過“除雄”手術的,也就是人工雜交改種。 那時候還是“流匪”上山之前,剛收完棉花,又趕上水稻揚花期。 因為對小麥和玉米產量不滿,江枝就想到高產的雜交水稻。 只不過人人都知道有雜交品種,知道具體技術就少之又少,就連老農民也習慣到專業的種子公司購種。 藥學里同樣有人工工業化種植藥材的技術,江枝學得不上心,對那些標準化的溫棚技術早忘得差不多了。 但她懂水稻的“父本”“母本”,還有“趕花”“人工授粉”。 于是,為了以后吃白米飯,她就想用最遠古的雜交技術培育良種。 那幾天里,白天她要采藥,早晚就跟巧云悄悄蹲在田坎上,用專門削刮過的竹片,把綠色稻殼中每朵稻花頂頭最高的花絲拔出來。 稻子是雌雄同體,自花授粉,平時看見的蕊須都是雄花,而下面的才是雌花。 在開花的時候,同穗雌花只能接受它自身的雄花授粉。 如果要雜交,就必須要趕在太陽出來之前,將本穗的雄花去掉,防止自行授粉。 這時剩下的雌花可以作為母本,并與其他父本進行雜交,進而產生雜交稻種。 當江枝給巧云講解時,巧云不懂還老是問,逼得江枝放大招:“這就是殺了自家男人,然后出去借種生孩子!” 巧云蒙了,三觀震碎,只感覺天雷滾滾再不敢多問一句。 江枝感覺好笑,這算什么,若讓單純的巧云知道各種美味柑橘的培育,其實就是一部大型“luanlun”史,那才是最炸裂的。 說笑歸說笑,這種技術江枝不想說出去。 巧云是自家兒媳婦,自己作為家庭食物鏈頂端可以對她完全管控。 說出的話,巧云就是想不明白也不敢反駁。 若是這些話讓小滿爺他們這樣的老人聽到,只怕再是通情達理,也要將自己視為邪門歪道。 而且自己一個農婦會的東西太多,一次次超出小滿爺他們承受能力,會出麻煩的。 只有等大家溫水煮青蛙般接受現實,甚至脫離不了,才不會有太多疑問,甚至還會幫忙洗地。 除過雄蕊的稻子做下標記,江枝會將這些水稻作為種子單獨收割存放。 稻子揚花只有10天左右,早晚除蕊,中午時還用細樹枝趕花授粉。 婆媳早晚緊趕慢趕搶花期,累得江枝腰酸背痛。 不過想想幾代雜交后,能吃上飽飽的白米飯,這點累也值得。 第104章 烘稻 時間在期盼中過去,終于到稻谷金黃,也是秋雨綿綿時,不能再等天晴了。 趁著雨停間歇,稻草上的水汽稍干,趕緊將谷子收回去。 割稻成了兩家人的大事,比起割麥,這次還多了幾位觀眾。 向德金帶著幾個傷兵過來幫忙,李老實也一臉羨慕的站在旁邊。 嘖嘖,到處都是在逃荒,這里在收糧! 江枝和徐二瑞早先將自己做過記號的稻種割下稻穗掛到檐下,剩下都是吃糧的米。 又有糧食了,每個人都開心,就連帶著稻葉劃過皮膚的微痛都是癢癢的格外舒服。 小滿爺摘了一顆稻粒在嘴里咬開,感受一下米的含水量,面上露出笑容,然后吐出稻殼,把里面的米嚼碎咽下去。 女人們都在割稻,其余人則是搬稻草,人多,這點活干得像是在玩。 “嘭,嘭嘭,嘭嘭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