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節
夜里,江邊起了大霧,明軍騎兵抵近白石江后,只能聽到嘩嘩的江水聲,看不到水面的情況。 “這咋整???”戚祥緊跟在沐英身后,抬頭看天,舉目四望,皆是濃霧,根本分不清身在何處,也不知道現在是何時。 “不要慌,一個跟緊一個,千萬別掉隊?!便逵⒌吐暤溃骸按箪F對我們渡江有利,我們沿著江南下,聽到水流聲放緩,說明就到了下游,我們便嘗試渡江?!?/br> 這就是他堅持要親自帶隊的原因,否則遇到這種狀況,將士們勢必怨聲載道,戰斗力自然大打折扣。甚至就可能直接完不成任務。 他親自帶隊,將士們就有了主心骨。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他不慌,他們就不會慌的。 …… 西平侯的話,果然讓將士們心安不少。便默默點頭,跟緊了前頭的同袍,順著江向下游行去。 差不多行了兩個時辰,耳邊湍急的水流聲終于變得舒緩起來。 “不往下走了,就在這里渡江?!便逵⑻质疽獠筷犕V骨斑M,準備第一個下水探路。 “侯爺,還是我來吧?!逼菹閰s拉住了他,笑道:“我都這個年紀了,還是個千戶,再不露臉就沒機會了?!?/br> “……”沐英知道戚祥是想替自己去冒險,不過自己的騎術都是他教的,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便點頭道:“小心點?!?/br> “放心吧。咱能活到今天,靠的就是小心?!逼菹樾π?,便緩緩催動戰馬入江,嘗試涉水橫渡。 沐英之所以敢帶著騎兵直接渡江,是因為馬天生會游泳。 當它們進入深水區域時,由于體積巨大,所以會自動浮起來,但也不會浮的很高,只能將馬頭露出水面,身體的其余部位都保持在水下。 但當它們將肺部沖足氣,浮力便會增大,甚至背上馱著人也可以游起來。 不過因為心肺在水下承受的壓力太大,馬游泳的時間比較短,距離也不能長,橫渡個白石江還行,要是換成長江湘江之類的大江就沒戲了。 而且在湍急的江河中,馬匹還會因為失去平衡,而被水流卷翻喪生。所以必須要選在水流緩慢的河段橫渡,且騎手要始終控制著馬頭,不能嗆水。 因為馬不會閉氣,一旦嗆水就很可能驚慌失控,甚至被淹死。 沐英等人緊張的注視著戚祥腰間系著繩子,策馬進入冰涼的江水中。但一人一馬很快就消失在濃霧中,只有那卷安全繩被緩緩拽出,說明一切正常。 不知過了多久,繩子不再被拽出,繼而又抖動了三下,這是一切正常的信號。 沐英松了口氣,看了下剩余的繩子,低聲道:“江面寬達一百三十丈了,怪不得水流會放緩?!?/br> 于是四千騎兵排成一線,順著安全繩小心的橫渡江面。 待到最后一組騎兵上岸時,已經過去不知多久了。 沐英約摸著,現在差不多卯時過半了。也就是臘月夜長,不然天早就亮了。 “不過天也快亮了,”他低聲對眾部下道:“我們得抓緊時間了,不然天亮之后霧氣隨時會消散,被發現了我們的底細,這招就不靈了?!?/br> 將士們便用厚厚的氈子,裹上馬蹄,以來時兩倍的速度再次沿江而上。 終于在一個時辰后,一道山嶺橫在了他們眼前,將士們不驚反喜。 因為這說明他們沒走錯路——這座江邊的山嶺,就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寥廓山了。 待沐英率眾登上山頂時,便見一輪紅日驅散了濃霧,曲靖城、白石江,還有隔江對峙的兩方大軍,都盡收眼底了。 不過沐英沒有馬上行動,而是令部下將帶來的旗幟鑼鼓都準備好,然后就地休息,吃點干糧,等待合適的時機。 第九七零章 陳兵 白石江由東向西穿回曲靖壩子南北兩翼,江流距曲靖城不足二里,就像一條寬大的護城河一樣,保護著身后的城池。 達里麻的十余萬大軍便在曲靖城與白石江之間,沿著江岸布防,決心以白石江為屏障,來阻止明軍渡江。 為此他還利用這兩個月時間,在江邊挖了綿延十余里的壕溝,每隔百步建起一座射樓,還有鹿柴拒馬,一應俱全。 但達里麻還是難言放心,接連丟失普定堡、普安寨、羅山城,尤其是勝境關,已經讓他明悟,如今明軍之強大,元軍之拉胯。雙方的差距太大了…… 前日斥候來報,明朝大軍終于入關,兵鋒直指曲靖,他便開始失眠。 這才五更天,他就早早起床,開始沿江巡視防線。 其實主要是叫早。今日大霧彌漫,他十分擔心明軍會借著迷霧的掩護,搞什么鬼名堂。所以得提前讓部隊進入戰斗狀態。 “傳令兵已經知會過了,平章沒必要親自來一趟?!必撠煼谰€的額爾敦趕忙出營迎接。 “不放心啊?!边_里麻嘆了口氣,這才幾個月時間,他便蒼老了許多:“我們現在只剩這條江了,要是白石江也丟了,昆明就危險了?!?/br> “平章放心吧?!鳖~爾敦忙安慰他道:“我們不止有白石江,還有這十多萬大軍,一定能阻止明軍過江的?!?/br> “對面的明軍也有十萬……”達里麻說完,兩人便陷入了沉默。他們都知道彼十萬與此十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十萬明軍是足以滅一國的力量,而十萬元軍什么都不是…… “他們再強,過河時也處處受制,我們半渡擊之,何愁不敵?”額爾敦沉聲打氣道。 “嗯?!边_里麻也意識到,這時候不是說喪氣話的時候,還是要以激勵為主,便對簇擁在面前的眾將提高聲調道: “一百三十年前,世祖薛禪汗親率大軍,自陜西經四川,揮軍直入數千里,沿途招撫吐蕃首領、喇嘛,借助他們的力量,深遠迂回,出奇制勝,攻占大理國!為子孫后代打下了這片世外桃源?!?/br> “現在,輪到我們來保衛自己的家園了!”達里麻動情道:“遙想當年,我們的祖輩是何等的威風八面,銳不可當。漢人也好,蠻夷也罷,在他們面前不過是土雞瓦狗!我們絕對不能讓祖先丟臉,要讓漢人回憶起,被成吉思汗支配的恐怖!” “嗷嗷!”一眾蒙古將領被鼓動的熱血沸騰,紛紛抽出兵刃大聲發誓絕對不讓明軍跨過防線半步。 但就在不遠處的士兵們卻仿佛事不關己,就像在看熱鬧一樣。 這很正常,因為元軍中的蒙古人只是少數。尤其是普通士兵,大半都是從本地土著中征召而來,還有一部分是拿錢打仗的雇傭兵,聽都不聽懂他們在說什么,更別說跟他們共情了。 不過達里麻也有激勵他們的辦法,只見民夫趕著沉重的牛車,一輛接一輛緩緩駛入營中。 達里麻招招手,親兵便將車上的箱子盡數敞開,露出滿箱的銅錢。 達里麻隨手抓了兩串錢高高舉起,大聲宣布道:“擊退明軍一次,所有將士賞錢一貫!擊退幾次賞錢幾貫,當天賞給,絕不拖欠!” “嗷嗷嗷!”搞懂平章的意思后,這下士卒們也終于激動起來。 達里麻這才滿意的點點頭,將手中銅錢拋給士兵。見他們你爭我搶沒出息的樣子,他暗嘆道:‘果然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幸虧還有能力重賞……’ 他就這樣一路打氣,一路撒幣,來鼓舞官兵的士氣。 過了良久,不知不覺眼前清朗起來,整個世界也明亮了。 “霧散了……”達里麻才發現,現在已是白天了。 話音未落,便聽箭樓上的將士們,發出陣陣驚呼。 “明軍,明軍來了……” 達里麻趕緊就近爬上一座箭樓,舉目眺望對岸,然后便看到了讓他終身難忘的一幕——只見江對岸,出現了一支數量龐大的軍隊! 雪亮的刀槍,鮮明的衣甲,林立的戰旗在朝陽的照耀下,光芒四射耀眼奪目,令人不敢逼視。 此時的明軍真就如這初升的紅日一般,噴薄而出,無可阻擋。他們只是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對岸,就對元軍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達里麻好容易鼓起來的士氣,一下子便冰消雪散了,尤其是那些土著兵和雇傭兵,全都露出驚恐之色。不知道這么多明軍是怎么忽然出現的? “他們不知道明軍已經來了嗎?”達里麻不悅的看著額爾敦。 “末將擔心太早透露敵情,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額爾敦訕訕道。 “說人話!”達里麻不耐煩的打斷他。 “說人話就是怕逃兵太多?!鳖~爾敦趕忙解釋道:“勝境關失守后,那些逃回來的潰兵,為了自己的面子,大肆夸大明軍的戰斗力,把他們說的個個三頭六臂,能翻江倒海一般。嚇的很多土兵還有緬兵當了逃兵?!?/br> “這要是再告訴他們明軍已經殺到眼前了,一宿還不知道又要跑多少?!鳖~爾敦也是滿肚子苦水: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平章。只能這樣連蒙帶騙維持著了?!?/br> “不過問題不大。雖然沒說明軍要到了,但咱們的防務可一直沒松懈。保準讓明軍碰個頭破血流?!鳖~爾敦又趕忙拍著胸脯保證道。 達里麻都對這種屁話免疫了,只緊緊盯著對岸的明軍道:“他們下一步應該是砍竹伐木,準備造筏子過江吧?” “是?!鳖~爾敦點頭道:“江邊的樹都被我們砍光了,他們得去十里外的沖頭垴子才能砍到樹,且得準備上幾天呢……” 然而他的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后幾乎微不可查。 因為他看到,明軍變戲法似的從馬車上卸下了一捆捆粗大的毛竹,已經開始造筏子了…… 守軍會把江邊的樹木砍光,來給敵軍制造麻煩,這是常識。 明軍在勝境關待了兩個多月,準備何其充分,怎么可能想不到這一點?人家早就提前準備好了造筏子的材料,用馬車拉著來到白石江邊。 怎么可能現場砍樹呢,要是找不到合適的木材做筏子,難道還要撤兵不成? 第九七一章 渡江 而且提前準備的材料,還可以進行預處理,大大減輕在現場的工作量。質量也是臨時取材造出來的筏子沒法比的。 只見每一組毛竹都長短粗細大致相同,還開好了口。將士們只需要將一根根同樣口徑的木棍楔進去,再用麻繩捆扎一下,一個漂亮的竹筏便制成了。 頓飯功夫不到,江邊已經排滿了等待下水的竹筏……這神乎其神的速度,看的元軍目瞪口呆,不明覺厲。而且還有點解壓…… 但最先發動進攻的卻是別處。 就在元軍緊鑼密鼓的準備防御江上來敵時,忽然聽得身后響起隆隆戰鼓聲,嗚嗚的號角聲。但很明顯不是他們的軍鼓號角。 元軍官兵茫然回頭,循聲望去。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但見南面二里外的寥廓山上,忽然豎起無數旗幟,騰起漫天的煙塵! 繼而震天的喊殺聲響起,無數明軍騎兵策馬沖出山林,沿著山坡直插他們背后! 看著漫山遍野的明軍騎兵忽然從背后殺出,元軍登時驚慌失措。他們根本沒做腹背受敵的準備,所有的防線全堆在江邊,身后空門大開,毫無防備,怎么可能不慌亂? …… 卻說寥廓山上,沐英用望遠鏡看到對岸的主力部隊,基本扎好了筏子,終于對休整完畢的將士們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明軍士兵先將帶來的旗幟全都高高樹起,緊接著便迫不及待的敲響了帶來的幾十面大鼓,還吹響了數百個號角。鼓號齊鳴、聲震云霄,驚得山林中鳥獸四散,也驚得元軍倉惶回顧! 催人奮進的戰鼓號角聲中,沐英翻身上馬,接過親兵遞上的馬槊,高高舉過頭頂,指向前方,爆喝一聲: “諸位,隨我沖陣破敵!” 眾將士轟然允諾,緊跟著沐英策馬殺出山林。 一騎當先,千騎景從,鐵蹄滾滾,勢不可擋! 四千騎兵從山上奔騰而下,卷起的煙塵遮天蔽日,隆隆的馬蹄聲甚至遮蓋了戰鼓聲,那氣勢是幾倍的步兵也營造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