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節
“那誰知道呢,”宋訥搖搖頭道:“不過胡相今年以來,確實像換了個人一樣,處處跟皇上保持一致,再也不跟皇上杠了?!?/br> “這不是好事兒么?”羅貫中笑道:“胡惟庸的影響力太大了,那些部堂高官,基本都是他提拔起來的。他要是鐵了心跟皇上杠,殿下改革的阻力就大多了?!?/br> “還真是?!崩狭唤嘈Φ溃骸罢鏇]想到,還有靠胡惟庸的一天。當然他沒安好心是一定的……” “管他好心歹心,”羅貫中一臉蛋疼道:“能讓殿下的改革少些阻力,就謝天謝地了?!?/br> “哎,要對本王有信心嘛?!崩狭牧伺牧_老師的肩膀道:“咱們的事業終將大獲成功的!” “學生只求不要被讀書人刨了祖墳,我就謝天謝地了?!绷_貫中摘下眼鏡,用中單袖子擦了擦苦笑道。 “羅老師,別這樣?!崩狭Φ溃骸澳憧此嗡緲I就很淡定?!?/br> “我家祖墳已經被刨過了……”宋訥便淡淡道:“卑職本來就是士林共棄的厭物了,不然也不會跟殿下搞改革的?!?/br> “好吧……”老六打個哈哈道:“凡事要往好處想——只要改革成功,新一代的讀書人,會把你當成圣賢崇拜的?!?/br> “先成功再說吧……”宋訥嘆口氣,他心里一點底都沒有,其實還很悲觀。 只是殿下一意孤行,他又能怎么辦? 另一邊的羅貫中差不多也是一樣的情緒,好在他馬甲多,到時候大不了不要羅本這個身份,改用李貝里就是。 …… 辰時,參加開學典禮的三千六百名新入學的國子大學生,列隊進入了辟雍,在眾文武身后密密麻麻的站定。 吉時一到,樂聲齊鳴,皇帝升座。 四面韶樂和八佾之舞之后,由楚王殿下親自宣讀了國子大學正式開學的圣旨。 特殊的擴音和回聲設計,讓他的聲音可以傳遍辟雍,讓所有人都能聽清。 百官和大學生們凝神聽著圣旨,聽著停著,就又炸了鍋…… 圣旨的前半段,自然是那些堂而皇之的套話,不提也罷。中段開始說重新設立國子大學的目的,是因為眼下的官員好逸惡勞、因循茍且,滿身前朝帶來的毛病…… 第七四三章 驚天大改革 “因這咱命楚王重建國子學,遍請名師,定些新課程教與大學生。效仿唐制,國子大學設六學一館。 “六學者,一曰經學、二曰律學、三曰算學、四曰計學、五曰工學、六曰科學。一館者,廣文館也……” 聽到這里時,百官雖然滿腹疑惑……他們知道前三個和最后一個,都是古已有之的。 計學也勉強能明白,宋朝有專理財政的計相嘛,所以應該是關于度支、戶部、鹽鐵方面的。 但工學是個什么東東,他們就只能猜測了,莫非是工部營造工程、水利建設的學問? 至于那勞什子科學,是個什么東東,直接猜都沒法猜了…… 可圣旨后面的內容,他們卻明明白白,只聽楚王念道: “咱已定在四年之后,重開科舉、非大學生不能應舉??婆e分七場,經、律、算、計、工、科、廣文。大學生可選二場應試。 “其中,試經、律合格者,授律學進士,入吏部、刑部、大理寺、御史臺觀政。 試算、計合格者,授戶學進士,入戶部觀政。 試算、工合格者,授工學進士,入工部觀政。 試經、廣文合格者,授禮學進士,入禮部觀政。 試算、科合格者,授科學進士,入大都督府、海政衙門、兵部觀政……” 老六在上頭沒念完,整個辟雍中已是一片嘩然了。 乍一聽,要恢復科舉,官員們本來還挺高興。然而接著往下聽,皇帝居然搞了個分科取士不說,還要授予分科進士。 這下滿堂皆驚!文官們打心眼里不能接受——從唐朝開始,進士就是國家最頂尖人才的代名詞!是讀書人身份的象征,代表著他們夢寐以求的榮譽和特權! 而進士考試的內容,自始至終都在四書五經的范疇之內。這也是儒教全面控制讀書人,繼而掌控整個國家的輿論和官僚集團,乃至政策走向和國運的無上法寶。 它是儒教門徒絕對不可或缺的法寶,絕對不容任何人分一杯羹! 皇上這下倒好,居然直接把進士分成了律、戶、工、禮、科五種! 五馬分尸了屬于是! 學個工學、算學就能考進士,像話嗎像話嗎?這下進士要徹底不值錢了! 而且其余學科憑什么跟四書五經相提并論?這不是抬舉他們,貶低儒家經義么? 只能說他們看的真準……老六就是這個想法。 當年有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今日楚王殿下便要打破儒教獨大,恢復百家爭鳴! 可沒有人甘心情愿丟掉主角的位置,尤其是這驅逐韃虜、儒教復興的年代,反彈就更大了! …… “這是誰的主意,純屬迷惑圣聽,貶損圣教!”耐著性子等老六念完圣旨,馬上就有官員當場質疑道: “是本王!”老六將圣旨緩緩卷好,交給宋訥,然后冷聲道:“你從哪里看出,本王在貶損儒教了?” “讓我們儒教的學問,跟那些旁門左道并列,就是最嚴重的貶損!”臺下官員們的情緒,比剛才還激動,恨不要得撲上來,吃了老六一般。 “就是,什么歪門邪道也能授進士,這進士不考也罷!” “你能代表天下的讀書人?”老六冷笑反問道:“問問你們身后的大學生們,這種進士他們考不考?!” “考!考!考!”數千名大學生竟一起應聲,真如山呼海嘯一般,將那區區雜音徹底掩蓋。 那陡然爆發的呼聲,把前頭的官員嚇得紛紛回頭,一個個心里直打鼓……不知道楚王殿下從哪里找來這么一大幫,不把儒教當回事兒的大學生? 殊不知,這些大學生有今日之決絕,其實還是拜他們所賜! 前年江西黃冊試點成功后,朱老板龍顏大悅,曾下旨命一應參與試點工作的人員,有官身者論功行賞,白身者送入國子學讀書。 目的自然是將這些有了實際工作經驗、而且通過嚴酷考驗的工作人員,培養成正式的官員,為朝廷所用了。 然而這遭到了文官集團的激烈抵觸,國子學上下也嚴防死守,拒絕為他們辦理入學手續,不讓那些不懂圣人之言、只會寫寫算算的前賬房、經紀們踏入神圣的校園一步。 他們的動機也很好理解,一是不屑于跟這些人為伍。二是要維護國子學和官員隊伍的純潔,絕對不能讓非儒教徒,成批的混進來。 本來他們都做好鬧個魚死網破的準備了,然而那些憑著圣旨,都進不去國子學的準學生卻沒有鬧事,而是直接坐船離開了南京,順江而下,一去無蹤了。 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哪里,也沒人關心他們去了哪里,所以日子一久,滿朝官員都忘記了這群人。 更沒想到一年之后,那幫人又殺回來了。 因此一時間,沒有人把眼前這三千多名大學生,跟那幫被拒絕入學的準學生聯系起來…… 這些被國子學拒之門外,恨透了文官集團的準學生,才是老六的殺手锏,也是他跟朱老板敢搞大改革的底氣所在! 經過韓宜可跟俞通源在崇明島一年的培訓教育和軍事化管理,這幫準學生已經大變樣了。不光肚子里的墨水多了許多,而且更加的吃苦耐勞,組織紀律性也大大加強。 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 …… 在這些大學生山呼海嘯的謝恩恭送聲中,那些官員的反對聲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 待到聲浪消退,開學典禮也結束了。 吳太監高唱一聲:“退朝!” “臣等恭送皇上!”胡惟庸馬上高聲應道。 “臣等恭送皇上……”眾官員也只好跟著說道,但聲音參差不齊、有氣無力。 好在皇帝根本不在乎。 他跟太子一起下了寶座,然后親手扶起胡惟庸道:“胡相,陪咱一路?!?/br> “遵命?!焙┯贡阒糁?,跟著朱老板出了辟雍,登上御輦。 “起駕回宮……”吳太監拖長音,御輦緩緩啟動,在楚王和百官相送下,離開了國子學。 這邊圣駕一離開,眾官員馬上呼啦一聲,包圍了老六,義憤填膺的討伐起來。 第七四四章 朱老板的決心 回宮的御輦上。 朱老板對胡惟庸笑道:“今天多虧了胡相,不然真要下不來臺了?!?/br> “皇上言重了,老臣只是略盡綿薄之力而已?!焙┯故軐櫲趔@的笑道: “還好有汪相他們,還有幾位部堂盡力配合?!?/br> “別提他們了?!敝炖习宀凰溃骸疤澰圩蛱焯崆鞍阉麄円粋€個叫去,跟他們說好今天配合一下,不要讓場面搞得太難看?!?/br> “呵呵,皇上,恕老臣直言……”胡惟庸笑道:“幾位部堂今天沒有站出來反對,還壓著屬下官員不讓他們開口,就已經難能可貴了。畢竟……” 頓一下,他苦笑道:“畢竟他們都是孔孟門徒,今天的事情對他們沖擊太大了。最后沒站出來反對,回頭就要被士林罵個狗血噴頭的?;噬暇蛣e太強人所難了?!?/br> “聽胡相這話,你不自認孔孟門徒?”朱元璋瞥他一眼問道。 “老臣攏共沒念幾年私塾,連縣學的門都沒見過,實在不好意思濫竽充數?!焙┯棺猿耙恍Φ溃骸斑€是一心一意效忠皇上吧?!?/br> “哈哈哈哈……”朱元璋便爆發出一陣杠鈴般的大笑道:“你個老東西,真是越來越討人喜歡了!” “皇上對老臣恩重如山,不離不棄,老臣唯有肝腦涂地,舍身以報了?!焙┯拐f著長嘆一聲道:“只是恕老臣德薄鮮能,這次怕是沒法徹底替皇上排憂解難,此事恐怕還遠不能了結?!?/br> “知道?!敝煸包c點頭道:“老六甩了他們的文廟,又動了他們的科舉,算是捅了讀書人的馬蜂窩,今天雖然糊弄過去,回頭他們肯定還要瘋了一樣蜇人的?!?/br> “皇上有心理準備就好?!焙┯诡D一下,遲疑道:“不過恕老臣直言,儒教的三綱五常,是垂憲萬世的好法度,也不能由著楚王殿下,就給孔夫子的牌位撅了吧?” “誰說老六要撅孔夫子牌位的?放心,他就是想,咱也不會由著他的?!敝煸皵[下手道:“孔夫子那套能安定人心,讓老百姓懂規矩,咱肯定得用的?!?/br> 說著他一臉不悅道:“再說另加的五學一館,都是致用之學,跟他儒教的經學,并不沖突嘛。干嘛一個個要這么激動?就跟刨了他家祖墳似的?” “呵呵,皇上明鑒,還真跟刨了那些孔孟門徒祖墳似的?!焙┯箍嘈Φ溃骸爱敵跛麄冑M了幾百年的功夫,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家獨大了慣了,這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一家獨大慣了?也太沒數了吧!”朱老板哂笑一聲,尖酸諷刺道: “他們在早年能干得過佛道兩教?也就是在宋朝過了一段說了算的日子,還干的一塌糊涂。到了元朝,又讓喇嘛教壓下去了,都‘人分十等、九儒十丐’了都,還一家獨大?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