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第673節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氏手足相殘的傳統 李氏皇族身體最明顯的特點便是身材高大,李治身高八尺二寸與項羽相當,根據云初判斷,李治身高至少有一米九。 武媚能獲得李治的寵愛,也跟身高體健有關系,根據云初親眼判斷,不會低于一米七五。 這兩個人走在人群中,本身就比常人高一截,因此上,史書上對這一對夫婦的評價往往是——神容綺麗,仙人之姿。 其實,男子身高一米九,女子身高一米七五,在大唐并不是一個非常高的身高,至少,大殿外把門的大漢將軍們的身高幾乎都超過了兩米。女子中也有不少身高超過一米七的,其中,虞修容身高就超過了一米七,至于云氏的老師崔瑤,更是身高超過一米八的存在。 但是呢,架不住李治夫婦實在是會打扮,武媚平日里戴上假發,弄上高高的發髻,就讓她看起來跟一米九的李治一般高。 再加上武媚又喜歡用身材嬌小的宮人,宦官伺候,有了這些低矮的宮人跟宦官的襯托下,李治夫婦走在人群里,可不就是神人一般的存在嗎? 春嬤嬤,就經常抱怨,有時候皇后頭上的簪子掉了,她需要踩一個板凳才能重新給皇后弄好,畢竟,她的身高只有一米五……至于讓皇后低頭遷就她這種事,從來就沒有發生過,哪怕是在感業寺里給皇后清理光頭上長出來的頭發茬子的時候,她也需要站一個小板凳才能幫著處理。 李弘可能是自太宗皇帝之后,李氏身體最強壯的一個皇族了。 十六歲的人,身高已經與他的父親比肩了,雙臂更是有千鈞之力,當然,這是溢美之詞。 遙想當年,太宗皇帝跟劉黑闥作戰的時候,手持五石“驚雁”強弓,搭配五尺長的神策府長箭,殺敵于五百步之外,以至于突厥人在檢查背太宗皇帝射殺的混跡的劉黑闥軍中的突厥猛士尸體的時候,驚詫的哇哇大叫。 現如今,這柄“驚雁”強弓,就在李弘手中。 只是他年歲不到,力量不全,只能勉強開三次弓,能有目的的射出一箭,至于再射的話,就保不準會射到哪里去。 還做不到太宗皇帝箭如連珠,殺敵無算的地步。 因此上,只要是李弘練習箭術的時候,雍王李賢是從不愿意靠近的,他總覺得自己的太子哥哥,總是在有意無意的在瞄準他。 在房事上,身體嬌小的裴婉瑩根本就不是李弘的對手,雖說少年人年少貪歡,女人身體條件還有優越性,可是呢,面對被云初從小就用牛奶,雞蛋,牛rou等高營養物質培養出來的李弘,裴婉瑩反倒成了最先投降的那個人。 這段時間里,裴婉瑩覺得自己過了一生中最荒yin的一段生活,可是,當月事再一次如期來臨的時候,她還是悵然若失。 事情很明顯,是她的錯,李弘跟娜哈在一起鬼混了七天,就讓那個女人帶著身孕走了,自己這段時間里夜夜笙歌的,肚子里除過太子派人送來被她吃掉的一碗果子凍之外,啥都沒有。 裴婉瑩覺得自己應該去找老神仙,問問老神仙自己何時才能懷上龍種。 寒冷的天氣里,李弘手持一柄馬槊,赤裸著上身在寒風中上下舞動,馬槊如同毒龍一般在陰沉沉的天空下四處翻攪,不長時間,就有雪花落下,雪花落在李弘健碩的胸背上,瞬間就與汗水一起混合,潺潺而下,只有頭頂的白雪,越積越多,只是隨著他的一聲爆喝,馬朔上的紅纓散開如花,頭上的束發絲帶也隨即脫落,讓他的長發滑落下來,披散在前胸后背上。 一只潔白,細膩的小手落在他汗津津的腹肌上,被李弘煩躁的拿開,又拎著那只手的手腕,把手的主人遠遠的丟開。 李思被摔了一個屁股墩,還在薄薄的雪地上滑出去老遠,慘叫聲才叫出來,云瑾的拳頭就落在了李弘的小腹上。 李弘站在當場,任由云瑾的拳頭在他的滿是肌rou的小腹上捶打幾下,然后,就抓住云瑾的手腕,也把他丟出去跟李思作伴去了。 溫歡,狄光嗣兩人將手插在袖筒里,沒有上前幫忙的打算,于是,李弘就在兩人屁股上各自來了一腳,把他們兄弟也送去跟李思,云瑾排排坐。 李弘渾身冒著熱氣,來到四個小的面前,俯下身笑吟吟地道:“聽說你們最近不少發財?” 正在看云瑾手有沒有擦傷的李思聞言就像是一只炸毛的小貓,跳起來就要去抓李弘,被李弘單手抓住雙臂再次強行按在地上。 李思怒吼道:“我們好心來看你,你還打我們?!?/br> 李弘哼哼冷笑兩聲道:“你們發財發的不亦樂乎的,會這么好心來看我,應該是遇到什么為難的事情求我幫忙吧,來汴州已經三天了,才想起來看我?你覺得我會相信?” 李思怒道:“本來有一樁五萬貫的買賣找你商量,要給你一些好處,現在,沒了?!?/br> 李弘接過宦官送上來的裘衣披在身上,把四個同樣怒氣沖沖地小的從地上拉起來道:“沒了就沒了,五萬貫而已,哪個又能看在眼里?!?/br> 見三個小少年都在沖他翻白眼,就在他們三人頭上一人給了一巴掌,繼續道:“有本事來打我啊?!?/br> 溫歡道:“有本事去跟師父打,欺負小孩子算什么本事?!?/br> 李弘冷笑一聲道:“誰要是把你們四個當成小孩子看,那一定是祖上無德,你們咬起人來比狼都狠?!?/br> 說著話把四個小的懸在腦后的兜帽給她們蓋上,轉身就走,四個小心的也就緊緊跟上,看不出有半點不愿意的事情。 等李弘洗漱完畢回到暖房,剛才那個彪悍暴烈的青年人就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神態中帶著少許倦意的文雅青年。 四個小的,端著果子凍碗,吃的不亦樂乎,李思最先吃完,把空碗往桌子上一丟,鄙夷的道:“mama就是偏心,你這里的果子凍隨便吃,我們還要定量?!?/br> 李弘直接道:“說話,別說有的沒的?!?/br> 李思就再一次湊到李弘身邊神秘的道:“一群禿驢手中有很多錢……” 李弘斜睨著李思道:“你要是敢在玄奘大師面前說禿驢兩個字,你看我怎么收拾你?!?/br> 李思道:“禿驢兩個字還是玄奘大師先說的,玄奘大師還說,他平生最討厭的就是禿驢?!?/br> 李弘回想一下玄奘大師這些年的變化,忍不住嘆口氣,一個原本寶相莊嚴的高僧,如今正在急劇的向頑童進化,他也不知道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說吧,和尚們的錢是怎么回事?” “父皇,母后逼迫少林寺的和尚們出錢買……” “閉嘴,父皇,母后啥時候跟和尚們討要過錢財,我大唐朝廷很缺錢嗎?” “反正少林寺的大和尚們準備出一大筆錢出來,賑濟百姓,現在,就是不知道這么多的錢怎么用,總不可能見到百姓就發錢吧?” 李弘冷笑一聲道:“李義府招供了,說當年辯機和尚跟高陽公主私通的時候呢,涉及到了謀反事宜,高陽公主與她們的同伙已經伏誅,唯有跟此案子有牽連的少林寺逃脫了法網?!?/br> 李思瞪大了眼珠子道:“辯機和尚是玄奘大師的大弟子,怎么又跟少林寺有牽連了?” 李弘道:“玄奘大師是佛門領袖,又是大唐十大德高僧之首,他老人家不容玷污?!?/br> 李思點點頭道:“所以,就拿少林寺背鍋?” 李弘活動一下修長的手指道:“少林寺養了八百僧兵,還有甲胄五十領,是他們太過分了,如果他們不拿出實際行動盡快打消父皇,母后的疑慮,薛仁貴就會帶兵去跟少林寺講講別的道理,師父跟少林寺有舊,不好動手,薛仁貴可沒有?!?/br> “聽崇玄署的人說,父皇準備收緊僧道度牒數量的發放,還要重新在禮部下邊設立一個新的部門,專門管理僧道以及其它出家人的事宜,以后,和尚們想要正式的度牒就難了,我還聽說,父皇還準備下令,以后十二歲以下的人不得剃度出家。 這可是要掘和尚們的祖墳啊?!?/br> 李弘瞅一眼李思道:“所以,誰拿了和尚們的錢,就要幫和尚們度過這一次的難關,個人建議,和尚們送上門的錢不好拿不說,還會惹怒父皇跟母后,這筆錢,不拿也罷?!?/br> 李思點點頭,把嘴巴湊到李弘耳邊道:“我知道,消息已經傳給了李賢?!?/br> 李弘瞅著李思道:“這是佛門的反擊你看不出來?” 李思點頭道:“知道啊?!?/br> 李弘坐直了身子道:“知道?知道你還干這種吃里爬外的事情?” 李思理直氣壯地道:“我啥都沒干?!?/br> 李弘想了一會嘆口氣道:“李賢也是皇族,也是父皇的兒子?!?/br> 李思笑道:“玄奘大師幫助過我無數次,我幫他一次也不算什么稀奇事,再說了,要不是少林寺的和尚們太蠢,玄奘大師也不會想到我?!?/br> 李弘點點頭道:“這也說的過去,不過啊,你如果要做,就做的徹底干凈,別被人抓住尾巴,另外,五萬貫少了點,不足以引起李賢更大的貪心?!?/br> 李思笑吟吟地道:“所以,我說的是二十八萬貫?!?/br> 第一百三十六章 無處不在的太子教 玄奘大師準備花七萬貫想要擺平的事情,現在被李思抬價到了二十八萬貫。 所以,玄奘大師原本想要節省二十一萬貫,現在,則沒得省了,智深大師還是要掏出二十八萬貫,才能免去這一次的災難。 事實上,這二十八萬貫錢,并非是少林寺一家出,而是整個鄭州境內的寺廟,道觀,以及波斯教,大食教等等宗教門派都要出的錢。 這一次李治沒有用拉攏一個打擊一個的法子來做事情,相反,他對天下宗教使用了非常公平的策略——那就是每家都需要被抑制,誰都休想逃脫。 只是少林寺屬于鄭州境內最大的寺廟,被選出來當發言人了。 就在太子李弘帶著四個小的,在駐地廚房煮rou吃的時候,李賢滿懷信心的開始游說自己的父親,跟名義上的母親,希望他們能夠抱著慈悲以及教化天下人,安定天下人的心態,來面對宗教,繼而不要收緊限制宗教的口子。 “……老子,亦孔氏之遺流也,下得以相抗,又況楊墨申韓,刑名縱橫之說,其迭相訾毀,抵牾而不合者,可勝言耶?然皆有以佐世。太史公沒,其后有釋氏,固學者之所以怪駭舛逆,其尤者也……” 李治,武媚兩人端坐在錦塌上,聽著李賢之乎者也的進言,良久之后,李治對李賢道:“兒且歸,朕自有論斷?!?/br> 李賢見父皇面目慈祥,以為自己的進言有了效果,就得意洋洋的離開了。 李治瞅著武媚道:“你方才聽明白他說的話了嗎?” 武媚道:“不難,雍王賢很有見地,他認為老子、孔子以及楊墨申韓,刑名縱橫,皆有補于世,并不相矛盾,不同之處則仁者見仁而已。至于佛教,也是同理,且佛教并不完全與儒家相違背,其教人,始以性善,終以性善,不假耘鋤,本其靜矣,與儒家孝義根本相通,所以,他規勸陛下莫要對佛門道門,乃至天下好的宗教不要一概視之,應該區別對待,比如對于佛門就該大開方便之門云云?!?/br> 李治又道:“你說他明不明白朕這樣做的大義所在?” 武媚敷衍的道:“大概是知道吧,畢竟,只要不太笨,就能看出來陛下這樣做是在為李氏獨尊天下做的一些準備?!?/br> 李治呲著牙齒道:“朕以為他不知道呢?!?/br> 武媚嗤的笑了一聲道:“被二十八萬貫錢給迷住了心竅?!?/br> 李治瞅著武媚道:“你沒有誤導他嗎?” 武媚搖頭道:“沒有?!?/br> 李治又道:“太子也沒有誤導他嗎?” 武媚搖頭道:“此時此刻,太子正帶著李思,以及云初的兒子弟子,在駐地用大鍋煮牛rou吃呢,以他的性子,應該做不出這樣的事情?!?/br> 李治道:“那就是受身邊小人蠱惑?!?/br> 武媚搖頭道:“他身邊的張大安、劉納言、格希元、許叔牙、成玄一、史藏詰和周寶寧等人都算得上是一時之選,有些人就連太子的東宮都沒有邀請到?!?/br> 李治皺眉道:“這個孩子已經讀了《尚書》、《禮記》、《論語》,背誦古詩賦十多篇,一看就能領會,也不會忘記。我曾叫他讀《論語》,他讀到‘賢賢易色’,再三誦讀。我問為什么反復讀,他說自己內心特別喜愛這句話,我才知這孩子的聰敏出自天性。 既然這個孩子很聰明,為何干出來的事情卻總是不合人意呢?” 武媚驕傲的拍拍自己的肚子道:“如果這個孩子是從妾身的肚子里爬出來的話,就應該不會干這樣的忤逆陛下的事了?!?/br> 李治霍然站起身,指著武媚道:“你一定要逼我處罰這個沒母親的孩子嗎?” 武媚同樣站起身道:“除非陛下放棄逼迫佛門的舉動,就像雍王賢說的那樣,佛門教義導人向善,對大唐沒有惡意?!?/br> 李治額頭的青筋暴跳,指著武媚道:“你也不同意朕處置佛門是吧?” 武媚笑道:“現如今雍王賢不同意,他還拉攏了不少的臣子,跟著上奏折,希望陛下能多講講理,看在佛門已經俯首稱臣的份上,給他們一條活路?!?/br> 李治重新坐下,有些呆滯的道:“雍王賢說的那些話,其實是為你為佛門求情做的鋪墊吧?” 武媚笑道:“臣妾只是覺得雍王賢說話,說的極有道理。就在剛才,陛下也說會好好的思慮雍王賢的進諫呢?!?/br> 李治瞅著武媚道:“我們才是一家人?!?/br> 武媚笑道:“這是自然,您的兒子雍王賢不說這樣的話,臣妾必定會閉口不言,不論做陛下做什么事情臣妾都會夫唱婦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