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真仗著天高皇帝遠,他們在當地又關系錯綜復雜,覺得官府想清算也不能抓他們所有人,無從下手? 他們的想法真是和當初京城那批人一樣天真。 此時,晏玄鈺發出了壞老板的聲音:你不做,有的是人想做。不要以為你自己很特別! 至于鹽?晏玄鈺知道方法啊! 他拿起筆思索起來,他知道一種傳統的曬鹽方法,好像是叫板曬法? 先挖一個蓄水池,然后讓漲潮時的海水淹沒進去,浸泡其中的泥沙,待退潮后泥沙曝曬,干后再鋪墊干茅草,夯填入鹽泥池。 將海水倒入鹽泥池以湮浸泥沙,海水慢慢滲漏到鹽泥池底后,透過石縫流入旁邊的鹽鹵水池 按照此等工序,次日下午即可結晶成鹽。 晏玄鈺寫完后停筆,滿意地看了兩遍。 他已經把自己前世看的科普中能想到的都寫下來了,至于其他遺漏之處,就交給專業人士來看吧。 他目光下移,突然又想起來一件事,待手腕的酸意減弱了一些,繼續寫道:在地面上按照格子狀平整出很多淺池子整成鹽田,池底鋪上碎瓷片的方法,可以提高鹽的潔凈度和產量 晏玄鈺勾唇一笑,不是覺得皇帝的手伸不開這么長嗎? 那就讓他們看看自己的手能伸多長。 李忠賢老神在在地接過陛下手里的密折,唉,陛下又露出這種三分神秘三分不屑三分盡在掌握的笑了! ... 都快點!今天必須把這塊鹽田給弄好,不然誰都別想拿工錢了! 哎,好鹽民們唯唯諾諾地彎腰道。 他們是生活在這一帶的百姓,也是為老爺們弄鹽的鹽民。 因為長時間與海水打交道,雙手每日浸泡在海水中,他們之中大多數人的雙手幾乎都不能看了。 這一帶不管是鹽田還是鹽井,都被豪強們攥在手里,再由鹽商銷往各處。 而生活在大周沿海的鹽民們,靠著極少的工錢過活。 巡鹽使曹肅之所以對豪強如何處置猶豫不決,也與當地這種情況有關。 沿海百姓們在豪強手下討生活已經成了祖輩的習慣,如果曹肅貿然出手,其實不用豪強們有所反應,這些鹽民們首先不樂意了。 這是要砸他們的飯碗啊! 他們如果不制鹽,又能去哪里過活呢? 雖然他們制鹽辛苦,能得到的錢也極少,但至少能讓他們吃口飯。 一旦形成了這種習慣是很難更改的,沒人覺得豪強們這樣做哪里不對。 他們人數眾多又認死理,一動起手來還真怕有無辜的人受傷。 曹肅與當地太守房立群商議,房立群自然無不同意。 巡鹽使可是從京城調來的,那是直面天顏的人,雖然曹肅比他官位低,但他可不敢拿身份壓曹肅! 不僅不敢給他穿小鞋,曹肅做什么事他還要全力支持。 有了太守支持就等于官府的人任他調用了。 一場圍繞豪強的風暴正在開始醞釀 只可惜當事人并不知情,不但不知情,還正為了新巡鹽使不敢動他們而沾沾自喜。 ... 劉府。 這茶不錯,可是當季新茶?程宏業瞇著眼,美滋滋喝了口茶。 劉固捋著胡子,呵呵笑道:還是程兄善品茶,昨日那姓李的來我府上,上好的茶到他嘴里牛飲。 他們口中姓李的便是鹽商之一,與他們打交道許久,昨日來就是為了販鹽之事。 官府想要鹽,他就能拿走嗎?程宏業放下茶盞。 劉固收起臉上的笑意,坐直了身子:曹肅又想做什么? 自從巡鹽使被抓,他們就一直留心著官府動向,但好像也就處置了巡鹽使,再將他的財產充公,再多的動作就沒有了。 看上去也不過如此。 總歸成不了什么氣候。程宏業不屑。 他們這些靠鹽發家的人,哪個人簡單了?他一個小小巡鹽使說來動就能動了? 更別說他們之中有人可是和京城那邊的官員有聯系的,逢年過節都會進禮的,若是真有什么事,他們送的禮可就該發揮作用了。 豪強們在這邊不動如鐘,殊不知時代早就變了 現在的皇帝可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你保他?好,一并抓起來。 那就是后話了,眼下這些人正得意著。 比如程宏業和劉固二人,品著當季新茶,聽曲賞景好不快活。 上次魯肅帶人來鹽田,堂堂巡鹽使被護衛保護著退了出去,鹽民們拿什么的都有,總歸就一件事趕他出去! 是了,盤踞在此地多年,想動他們,甚至不必他們出手,也得先看看鹽民們同不同意! ... 得意的豪強們卻忘了,他們百般欺壓,鹽民為什么還這么護著他們? 如此過了幾日,得意的豪強們傻眼了。 什么?今日來上工的人怎么這么少?!他們是不想干了嗎!劉固頭上青筋暴起。 鹽田領事的摸了摸汗津津的腦袋:老爺,您息怒啊。這幾日不知怎么了,來的鹽民人數越來越不對 他還沒說完,有個在這干了十幾年的老鹽民都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