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臣,聞永望。 李忠賢湊過來在晏玄鈺耳邊道:陛下,聞大人在朝中任左長史。 在本朝中,左長史為丞相屬官,晏玄鈺不著痕跡地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姜元化。 只聽聞永望說了一番奉承話,大意就是奉賢城能在澇災后成如今模樣都是因為陛下您啊。 晏玄鈺聽得津津有味,不用說,這個年代的話術確實能把人吹得飄飄然,讀書人吹起來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在聞永望嘴里奉賢城的今天都是因為晏玄鈺過了個圣壽節。 其他官員只見皇上聽的高興,還讓李公公在文淵閣右側靠近他的地方給聞永望賜座,讓他上前面來。 晏玄鈺一幅很高興的樣子,哦?依你所說,朕要是去奉賢城,豈不是恩澤更能遍布奉賢城? 原來聞愛卿是希望朕親自去奉賢城啊!早就聽聞奉賢城地處南方,小橋流水的景致朕還從未見過。 晏玄鈺像突然起了興致一樣:朕決定了,就依聞愛卿所說,這就南下去奉賢城! 陛下,萬萬不可啊。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出聲的竟然是姜丞相。 姜丞相起身,臉上一片擔憂之色:陛下,南下路途危險,且宮中并未準備巡游事宜,再者朝政不可荒廢啊。 晏玄鈺滿不在乎道:處理政務有你們文淵閣官員在,有韓國公坐鎮,朕有什么不放心的?朕親臨奉賢城是奉賢城之幸。 姜丞相沉默了一會,終于沒有再說什么。 袁康不日便會回京,陛下卻突然要南巡,難道是想借機將袁康留在京城? 第二日上朝,晏玄鈺說了南巡一事,自然又遭到多方阻攔,但是晏玄鈺意已決,朝堂上又沒有不能說沒有,只能說有也是極小部分是忠于皇帝的官員,各方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皇帝南巡又是順了哪一方的心思,總之無人再出來阻攔。 如今朝堂上清流、世家、文臣算是三方鼎立,大周重文抑武,武將在朝堂上幾乎沒有什么話語權,但是他們手里有兵權,這就出現了如今很矛盾的局面,武將看似是所有群體里勢弱的一方,但是只要有鎮守一方的武將心存反意,又或者與在朝高官勾結,后果將不堪設想。 晏玄鈺接下來的目標是兵權。 老師,這可是師伯的信?林復問。 是。韓元看完之后就燒了信,期間未發一言。 林復在一旁靜靜等著。 半晌后,韓元才幽幽道:你師伯下山了。 林復訝異,上一封信里師伯自稱因為窺探天際雙眼不能視物,這一封信里怎的又下山了? 你師伯話里幾分真幾分假為師是看不清楚了。韓元捋著胡子。 韓元的師兄本事是比韓元高些的,但是他一直隱世不出。此番來信突然說想下山看看,韓元總覺得師兄有事瞞他。 林復見韓元燒完信,才將皇上在朝堂上說過的話一一說與韓元聽了。 林復想象中老師的反應都沒有出現。 韓元坐在太師椅上拿起桌上的杯盞卻并未入口,只淡淡說:陛下吩咐之事,你只管做好便是,以后不必再說與我聽。 林復心中疑惑,但面上恭敬道:是,老師。 ... 晏玄鈺南下一事目前不知道順了多少人的心意,沒順李忠賢的心意是真的。 自從下朝之后李忠賢就在晏玄鈺耳邊小心翼翼地絮絮叨叨:陛下,南下之事切不可cao之過急.... 晏玄鈺打斷他的話,裝模作樣地一拱手:況且奉賢城剛經歷如此大澇,正是民心不穩的時候,您可要三思啊,陛下! 李忠賢對晏玄鈺時絕對忠誠的,所以在李忠賢面前,晏玄鈺多多少能放松下來。 李忠賢:..... 皇上都知道,為什么還要去? 陛下恕罪,這這....奴才實在不知陛下此行何意啊? 晏玄鈺冷酷道:問這么清楚做什么。你只管跟著就是。 南下去奉賢城,晏玄鈺一個后妃都不帶,更別說什么美人之類,只挑了幾個隨行官員,仿佛真要用龍氣驅散導致澇災的邪祟去了。 ... 那邊,袁康在進京途中也收到了皇上南下的消息。 袁康身邊的親信遲疑道:將軍,小皇帝此舉何意? 袁康目光如鷹:袁遜,自去領罰。 那叫袁遜的親信小聲道:是,將軍。 但他還是不服:京城已經斷了咱們的糧了,之前送來的糧草,把袋子扎破流出來的都是沙礫子!御寒的衣物一件都沒有.... 去歲冬天,他們凍死餓死的兄弟都葬在林子里,立起的木板子比林子里的樹還要多。 不要說普通兵卒,就算是袁康,拿著朝廷越來越少的糧食,也是和將士們一樣扎進褲腰帶數著吃,飯都吃不飽,還怎么守城? 這樣完全不顧及兄弟們死活的君主,他們為什么還要為之賣命?! 不止袁遜心里有氣,其他兵卒們也是一樣!看著身邊兄弟被餓死,被凍死,他們心里該是何滋味? 袁遜下去領罰了,袁康身邊換了一位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