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這就足以說明,這一條路不對。 那么自然要試一下另外一個選項——把這病告訴弘歷。 這個結果是未知的,但以黃令曼的立場來說,未知也比上輩子的結果強。 也因此,黃令曼才讓袁忠干了這事,把這事捅出來。 她能不能如愿以償,還真不好說,因為主動權在別人手上,不在黃令曼手上。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事才不容易被人懷疑。 懷疑她在里面做了手腳。 不然,恐怕這個時候,第一個死的人就是她了。 黃令曼可是知道,弘歷是真干得出去母留子的事來。 所以她現在要做的就是維持住自己的人設,讓弘歷不覺得她會是一個威脅。 不會第一時間想到,她會做出和兒子里應外合之類的事。 *** 弘歷血尿的事,并沒有因為弘歷露面就落下帷幕,相反這才只是一個開始。 等和親王弘晝等人離開皇宮后,這事一下子就擴散了開來,然后——但凡是有資格上奏折的臣子,都開始寫奏折,然后第一時間送去軍機處。 做什么? 當然是請皇上立太子呀! 別管現在形勢一片大好的容貴妃母子,是不是皇上中意的人,但請奏立太子這事,在弘歷生大病的情況下,是肯定沒什么問題的。 若是弘歷真立了,這位皇子又真順利登基成為新帝,那么自己上了請立太子的奏折,雖說不能說擁有了從龍之功,可也表明了自己擁立的態度,比旁人多了一點情。 聰明人自然不止一個,應該說在官場上能混得好的人都是聰明人,所以不久后,雪花一般的奏折送到了軍機處。 這種折子,軍機處是不敢自行批閱的,只能將其單獨放著,然后告訴弘歷,看弘歷的意見處理。 弘歷是什么意見了? 一個字:拖。 留中不發。 奏折留中不發有不少含義。 但大家覺得皇上面對這一次大臣們請求立儲的奏折,是留中不發,而不是大發雷霆,明顯能感受到皇上態度的軟化。 也是,畢竟當年端慧皇太子病逝,弘歷還不到三十多歲,現在已經五十歲了,這年頭都能稱老頭了。 是該考慮一下接班人的事了。 弘歷現在也的確是這樣的心態,感情上不甘心自己要死了,都理智告訴他立儲有利于大清江山社稷。 心里不痛快。 第317章 有好有壞 弘歷將請奏立儲的奏折全部留中不發,這反而讓這些人上奏得更加頻繁。 畢竟誰也沒被罵不是。 自然這種事情不能落于人后,不然小心新帝登基后,給你穿小鞋。 不過這些人也不好天天都上立儲的奏折,所以在最初那幾天之后,數量就少了不少。 弘歷的態度也十分曖昧。 他沒有罰這些人,但也沒有立儲。 黃令曼轉了轉眼珠子,就明白了,弘歷現在怕是還在等太醫那邊的治療手段,能不能生效。 所以她還是如之前一樣,天天窩在房間里給弘歷抄寫佛經。 皇后那邊也免了眾人早上請安的事,讓眾人為弘歷祈福。 永璠和永瑾已經有了兩次經歷了,這一次也不敢疏忽大意,沒事都老老實實的握住阿哥所抄寫佛經。 尤其是永璠,黃令曼的話他都記在腦子里——汗阿瑪一天不斷氣,他就一天是皇帝,能隨便處罰了自己。 再想到當年三哥被汗阿瑪派人監視的事,更是一點小動作都不敢做。 時間就這么一天天的過去了。 其他病,好隱瞞,但血尿這事不太好隱瞞。 沒人知道還好,誰也不會故意去看尿??捎腥俗⒁獾搅?,那檢查起來可就太方便了。 那尿,放久了會臭。 所以弘歷不可能一直把尿放在養心殿,但只要運出了養心殿,甚至就在養心殿,也有人能勘查到實情。 這事得第二個高峰,是在一個月后。 因為一個月后,弘歷的病情并沒有什么好轉,他還在血尿。 老實說,這事有好有壞。 好事就是,這不是一個立馬就會讓人暴斃的病,而是一個慢性病,弘歷不會立馬死了。 壞事就是,這病不好醫治呀! 這下子,不少人又坐不住了,再一次雪花一般的請奏立儲的奏折送到了軍機處,送到了弘歷的面前。 一個月了,弘歷沒覺得自己身子怎么樣,還是和之前差不多,也就腰疼稍微好了一點點,但不多,頭發還是依然往下掉。 但也就是沒什么變化和之前差不多,讓弘歷心里更加明白,自己真的老了,也有病在身了。 沒辦法心存僥幸下去。 對,之前弘歷其實一直都有些心存僥幸,僥幸太醫能治好自己。 所以雖然理智上知道這事,但感情上弘歷卻故意把那些事情拋到了腦后,不聞不問,裝聾作啞當做沒那事一般。 但現在弘歷沒辦法裝了。 因為,不單單是大臣,就連宗室,也在某一天聚集起來,然后一同進宮求見弘歷。 目前就是為了讓弘歷重視這事,讓他把立儲之事放在心上。 連75歲高齡,現在已經無事一身輕的履親王允裪也被這些人拉來了。 倒也不是這些王爺狗改不了吃屎,而是大清特色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所以這些身為議政大臣的人,是有資格說大清繼承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