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但怡嬪和麗嬪不一樣,封嬪后,沒過多久弘歷就將兩人的娘家入旗了,其父兄還在內務府有職務,理論上講是有可能動手的。 至于純妃。 弘歷到不是懷疑,養心殿后殿宮女體寒的事情和純妃有關,他是懷疑毒書和純妃有關。 表面上看,孝賢皇后、皇后、舒妃,那里都有毒書,慧賢皇貴妃、庶人金氏和容貴妃的嫌疑更大一下。 可如果這幾人都倒了? 那豈不是顯了純妃母子出來? 至于其他人。 之前弘歷就讓人調查了。 死了的慧賢皇貴妃都沒有放過,更何況是或者的皇后、容貴妃和舒妃。 也就庶人金氏那里,因為全家早就完蛋了,沒辦法查了。 又過了幾天,暗衛那里查到了一些線索。 “主子,我們之前查到有人在監視陳太醫家里,經過這幾天的調查,發現是納蘭家的人?!卑敌l稟告道。 “納蘭家?”弘歷皺眉。 是舒妃嗎? 可把這事捅出來,對舒妃有什么好處? 相反,如果不同處理,讓皇后也不知不覺間中了慢性砒霜之毒,反而更有利于舒妃。 因為皇后薨逝后,容貴妃是不可能成為三繼后的,但舒妃卻有可能有資格成為三繼后。 別扯什么父兄官職之類的,就一點理由,足以。 什么理由? 葉赫納喇氏出過大清皇后。 太.宗皇帝的生母孟古哲哲。 也就是說,現在坐龍椅的這一支,身上都留著葉赫納喇氏的血脈在。 這么一想,是不是毒書的事情是納蘭家干的,但養心殿后殿宮女體寒的事情不是納蘭家干的? 可這也說不通,如果毒書的事情真是納蘭家干的,他們沒必要監視陳太醫家。 “繼續查!”弘歷皺著眉說道。 現在只能確定一點:想要把毒書這事爆出來的人,就是接觸陳太醫的人。 但想要把這事爆出來的人,卻未必真動了手,或許只是無意中發現了這事。 本則,讓弘歷厭惡了別人,自己就能多得些寵愛的想法,把這事捅出來,也是很有可能的。 頭疼! 這事是真的不能去多想,因為越想越頭疼。 就目前來看,很有可能是兩方,甚至于是三方人,在里面,自然難以理清。 不過弘歷的暗衛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沒過多久,就查出來了一件事——怡嬪的兩個哥哥,在乾隆九年的時候在內務府任職,有機會接觸到書籍,并且那一批書籍,的確是送到了孝賢皇后、皇后、舒妃的宮殿里,余下了一些,在麗嬪封嬪后送到了她那里,其他的都被毀壞了。 怡嬪! 結合陳太醫的口供,怡嬪知道自己體寒不能有孕,那么心生報復是非常有可能的。 但因為涉及到后妃的親屬,暗衛不能私自行動,就來稟告了弘歷。 弘歷對柏家的討厭程度更盛怡嬪本人,尤其是現在怡嬪已經死了,弘歷對柏家更沒了什么好感,直接就讓暗衛抓人。 柏家兩兄弟沒什么骨氣,刑一上,就招供了。 毒書的確是怡嬪讓他們干的,目的是為了報復孝賢皇后,因為據怡嬪說,她在乾隆元年就已經發現自己體寒了,那個還是很能有本事有膽子伸手到養心殿的人,只有孝賢皇后。 至于皇后、舒妃和麗嬪那里,并不是怡嬪的主要目標,這三人純粹就是被孝賢皇后連累了。 因為只有把一批書全部都搞鬼,才能確保送到孝賢皇后那里的書是毒書。 只是從麗嬪那里偷書的人,并非柏家人,也不是怡嬪安排的。 如果柏家人和怡嬪能有這樣的能耐,他們早就去把儲秀宮的那兩本毒書偷了出來,銷毀證據。 但柏家和怡嬪都沒有那樣的能耐,所以那兩本毒書才會一直留在儲秀宮。 真相大白了一半。 誰又是在麗嬪那里偷書,捅出這事的人了? 弘歷心里已經有了想法。 那人不是皇后就是舒妃! 肯定皇后或者是舒妃,意外發現了《詩經》和《花間集》有問題,所以想要借麗嬪的死捅出來。 至于是誰。 從證據上看,舒妃的可能性大一些。 不然舒妃讓納蘭家的人監視陳太醫做什么?還不是為了確定陳太醫被皇上的人帶走了。 但從感性上看,弘歷覺得皇后的嫌疑大一些。 為什么? 不是弘歷看不順眼皇后,覺得她是壞蛋。 其實弘歷的想法非常理性。 因為皇后是真·才女! 這后宮里,真拿著書本看書最多的人,不是孝賢皇后,也不是慧賢皇貴妃和舒妃,而是皇后。 所以如果論發現概率的話,弘歷覺得皇后發現書有問題的概率比舒妃大。 還有如果是舒妃發現的。 那她干嘛不直接捅出來,或者是偽裝成皇后干的,以此來搬到皇后了? 除此之外了,弘歷覺得這事應該沒發現多久,不然早就捅出來了。 但這幾年舒妃忙著養十阿哥,拿著書本看書的閑情心少了很多。 這事表面上看是大事。 可仔細想想,現在后宮眾人誰“傷”到了? 沒誰。 慶嬪今年也三十五歲了,早就絕了有孕的想法。弘歷也沒有了讓對方有孕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