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書迷正在閱讀:和影帝閃婚后上戀綜、太刺激了!滿級宿主被瘋批強制愛、我等星辰落入懷、逃離永無島[無限]、圓謊、路人甲任務失敗后,被瘋批強制愛、喪尸與狗,我越過越有、惡龍怎么不能是治愈系了、天生萬人迷、總被和諧的美人受[快穿]
慕容興吉并沒有多留。 他似乎也怕城外的昊國軍隊憤怒之余,不顧大局與他殊死一戰。 因此,他甚至沒有來得及命人在內城中大肆搜掠一番,也沒有來得及在大慶殿那龍椅上好生坐上一坐,更沒有來得及去抓捕那些早已混進百姓中的官員禁軍們,只按著名冊挨個點人,把所有蕭姓皇族盡皆擄掠至手下,就匆匆帶著人撤了。 這一撤,就是直接整軍出城。 自此,已淪為階下囚的宣仁帝以及一眾昊國官員,才知道原來楊變根本沒有兵敗潰逃,一切都是北戎的陰謀詭計。 無數人嚎嚎大哭,可如今哭又有什么用,已經成為階下囚了。 即便楊變沒有潰逃,也不一定能救出他們,北戎本就打著徹底滅亡昊國的主意,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蕭姓皇族之人的。 北戎的人離開,留下一片狼藉的上京城。 而緊隨著他們離去的,是數不清的百姓。 他們甚至不知道該去哪兒,唯一的想法就是趕緊離開,往南邊跑,生怕北戎人再殺個回馬槍。 值此之際,楊變也帶著人出現了。 他們沒多說什么,只說若實在想離開,就往鄧州襄州去,之后他們會退守至鄧州以及襄州,并給每一個百姓發下暫時可以糊口的糧食。 至于為何不是選擇守住這座城? 因為楊變打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要這座城。 這上京城的地理位置太差,除了方便水運外,根本無險可守,接下來必然跟北戎是持久戰,他不可能為了守這個地方,和北戎糾纏。 無數百姓涌向鄧州襄州,當然還有更多人選擇不走。 家里可以待,誰又愿意背井離鄉?誰當皇帝誰不當皇帝,與他們又有什么關系?北戎人即使再來,應該也不會殺害百姓,頂多日子過得苦些。 也是他們實在太累了,眼下根本沒有力氣去逃亡。 即使逃亡,也是以后的事。 作者有話要說: 不要罵元貞狠心無情,置父親不顧,置無辜百姓不顧。 一是顧不過來,這一計本就是她掐準了慕容興吉多疑布下的。大概就是你戰力兵力加起來100,而我沒啥人戰力只有30,我故意耍了個詐,把你嚇跑了。真打起來,就是送菜。 而所謂的清洗,‘清洗’這個念頭,很早很早之前她就存下了,之前她心寒時那句‘也許——只有破而后立,只有徹底推倒后重建,也許才能煥發生機?!男穆?,就有了這個念頭,后續又發生了那么多事,一步步將她逼到這個地步。 她太清醒了,清醒的知道只有徹底清洗,才能看見希望。 不然救了那些皇子那些官員甚至宣仁帝,等于是把原本的朝廷又挪了個地方。世家、官員們有家族有勢力,人只要還在,就又會附庸過來,到時候還會繼續上演之前那些事情。本身他們所作所為,就是根據各自立場及利益才會做下的,再來一次,依舊如此,改不了也改不掉,大概只有逢生死大恐怖才能改。 當然有人會說也可以把人救下后,然后元貞因地制宜利用權力去碾壓去拆分,但那太復雜了,這些人就相當于一個大網,你要拆掉太費時間了,還有北戎虎視眈眈呢。哪有功夫去一點點耗費時間干這個?不如讓慕容興吉打包帶走,一勞永逸。 —— 有紅包 第85章 85 楊變帶著人,在城里搜羅北戎留下的殘存。 幾處皇倉官倉的糧食,北戎沒有全帶走。也是慕容興吉太自信,以為自己穩cao勝券,便沒把糧食都運走。 只運走了不到五分之一,還被楊變搶了大半。 剩余的,這些日子北戎大軍吃用,以及賑濟外城百姓,用掉了一部分,大概還有半數不到。 估計心中實在氣憤窩火,臨走時慕容興吉命人放了把火,打算把拿不走的糧食都燒掉,卻低估了百姓視糧如命,又有楊變早先安排進外城的人,聯合詹成義那些底層官員,倒也及時把火撲滅了,發給百姓的口糧正是從中所出。 剩下的楊變也不打算要了,打算再給內城百姓分一分,至此從沒有空過的皇倉官倉終于消耗殆盡。 其實楊變看中的也不是糧食,這城里比糧食更貴重的東西還有許多。 尤其是內城,各個官衙里卷宗藏書,三省六部九寺等等涉及方方面面,所謂有rou不在褶子上,便是如此。 還有皇宮。 北戎人不可能入城而不拿,他們確實走得很匆忙,卻也在內城過了一夜。 進到內城后,慕容興吉也知曉該如何籠絡人心,便下命在明天中午出城之前,所有人搶來的東西一律都算自己的。 也因此,北戎人就像蝗蟲進了糧倉,雖不至于雁過拔毛,也是造成了很大的混亂與損失。 宅邸建得越是高大巍峨的,被搶得越是嚴重。 所以這一夜也是內城有史以來最難過一夜,金銀財寶玉石擺件等等等等,但凡被北戎兵看中的,皆被他們搶走。 還仿佛刮地皮也似,刮了一層又一層,這一波兵卒走了,下一波又來了。 這一夜,哭喊聲盤旋在內城上空。 但無人敢反抗,都怕丟了性命。聰明點的人家,早已把家中女眷藏起來了,那些不聰明的人家,家中女眷也遭了殃。 楊變入了城來,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副場面。 大街上空無一人,不少人家門前都掛著白,哭泣聲不絕于耳。 等到了皇宮,皇宮也是一片狼藉。 北戎人把宮人內侍帶走了七七八八,只剩一些老弱病殘和提前藏起來的,如今這些人或是抱著包袱匆匆離去,或是在皇宮里收刮東西,甚至還有普通百姓混進來四處收刮搶奪的。 一個朝廷的轟然倒塌,影響得豈止一人兩人。 楊變嘆了口氣,分外唏噓。 對于這些趁亂偷搶的,他并未懲罰,只是讓手下把人都攆出去后,派兵將幾個重要地方守了起來。 蔣家的女眷都去了田家的莊子,幾個男人沒走。 權家也是。 權簡穿著一身布衣,帶著幾個家將,匆匆來找楊變。 “準備怎么辦?這城真不要了?” 楊變苦笑道:“倒想要,可惜哪有這么多人守城?” 一旁的蔣旻想了想道:“昨天我就跟爹私下聯系了不少禁軍底層將領,與他們約好若你進城來,就帶著手下來見。不過經過這么一場事,怕是許多人都不愿意再從軍了,估計會順勢利用百姓的身份就此隱姓埋名,所以來的人應該不會多?!?/br> 二舅蔣林卻不贊同:“再是朝廷沒了,日子總要過,有些人一輩子從軍,就算隱姓埋名,也得有營生的手段,如今又是兵荒馬亂,背靠大樹好乘涼,這個道理懂的都懂?!?/br> 蔣拯沉吟道:“不是說七皇子在襄州?完全可以利用朝廷名義,將剩余之人統合起來,不光是禁軍,還有那些官員……”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看向楊變。 楊變倒也沒遮掩,道:“我的想法是聽憑去留,不用勉強,總是跟著朝廷遭了一場劫難,權當死了一回,實在不用借著名義又把人攀扯回來?!?/br> 蔣拯還想說什么。 蔣旻卻拉了他一把,找了個話頭與他說話,轉移了他的注意力。 這邊,權簡才不信這想法是楊變想的,他下意識想到元貞,不過他什么也沒說。. 防止北戎殺個回馬槍,楊變并沒有多留,把收拾殘局的事都交給了蔣家人和權簡。 用他的話來說,能帶走的都帶走,這以后都能用上。 另一邊,虎威軍在收到楊變的消息后,就迅速往上京開拔而來。 果然一到汲縣,慕容興吉在扔掉負累后,就帶著四萬兵馬殺了個回馬槍。 雙方在上京城外,開啟了一場大戰。 北戎兵強馬壯,騎兵又多。 楊變這邊,兵是湊來的,馬也是良莠不齊,良馬只有兩千多騎。但楊變早已在心中預設了這場戰斗,因此他早有準備。 這些日子看似虎威軍在管城和通許,實則每日cao練都沒落下。 他們使用了楊變自創的疊陣法,就是幾個步軍戰陣疊在一起。最前方的是鐵刺猬一般的鹿角拒馬,正中方陣第一排是盾手,盾手后面是長槍手,再往后是弓弩手。 左翼和右翼是同樣的布置。又在左右翼后側設兩隊精銳騎兵,以便隨時能夠策應。 兩軍交接之際,見到楊變竟使用這種戰陣,慕容興吉只覺得他是瘋了。 這種大型戰陣機動性差,以守為主,攻為輔。 確實難啃,一時半會拿不下來,哪怕是用上騎兵。但他們也跑不掉,就是個木頭樁子,只能任憑敵人一直攻擊,遲早都是敗亡的下場。 慕容興吉幾乎能想象,大概不要一個時辰,就能屠盡這些人。 “戎國的勇士們,你們一雪前恥的時候到了,殺掉這些人,再進那昊國國都搶一遍!” 聞言,北戎騎兵宛如打了雞血也似,紛紛嚎叫起來。 令旗揮下,第一波沖鋒開始了。 隨著沖鋒,還有密密麻麻的箭矢直往方陣而來。 “盾!” 見到后方令旗揮下,立于四角專門負責傳達戰令的兵卒大聲喊道。 一陣鐵器的摩擦聲,方陣正前方豎起一排厚盾。 高約有一米半,整體呈長方形,又厚又重,單憑一個人根本舉不動這種厚盾,不過這里也不用舉,只用將之豎起來即可。 “弩!” “回射!” 見第一波箭矢紛紛撞擊在盾牌上,趁著北戎騎兵再抽箭搭箭的空檔,前排盾手順勢仰躺,前排長槍手紛紛蹲下,后方弩手給予還擊。 一波箭矢射出,盾手迅速在身后槍手的幫助下,又把盾牌豎起來,這時北戎騎兵第二波箭矢也來了。 雙方各有傷亡。 畢竟這么多的箭互射下來,總有倒霉蛋被流矢射中。不過楊變這邊情況要好一些,畢竟有盾,而北戎那邊就是硬生生挨著了。 當然,北戎人也不蠢,他們早已開始變幻方向,從中分為了兩股洪流,借由馬的機動性從兩翼包抄而來。 一般這時候就該左右翼騎兵動了,可疊陣之所以叫疊陣,就是因它可以自動變幻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