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書迷正在閱讀:和影帝閃婚后上戀綜、太刺激了!滿級宿主被瘋批強制愛、我等星辰落入懷、逃離永無島[無限]、圓謊、路人甲任務失敗后,被瘋批強制愛、喪尸與狗,我越過越有、惡龍怎么不能是治愈系了、天生萬人迷、總被和諧的美人受[快穿]
這下,楊變不拒絕了。 無他,最近那些馬還真讓他頭疼。 就如元貞所言,人好藏,馬可不好藏。畢竟是京畿重地,不光戍衛嚴格,百姓的警惕心也高。 他所謂的藏人藏馬,實際上就是在距離上京百十里的通許買了個莊子,人和馬都藏在莊子里。 可莊子地方就那么大,馬平時是需要活動的,即便是換著拉出來跑,也容易引起人注意。 這幾天通許莊子那正給他傳話,說是有打柴的百姓在門前窺視,說那地方不能再待了,得再尋個地方轉移。 他正尋思往哪兒轉移,如今瞌睡碰到了枕頭。 楊變也不含糊,把事情說了。 元貞一聽,這還耽誤什么,當即手書一封讓楊變拿去給蔣旻,讓蔣家幫忙想想辦法。 之后的時間就在辦這事中度過,因為不用元貞親力親為,表面上她還是每天去尚書內省,私底下則關心著藏馬之事和太原那邊的戰事。 藏馬之事好解決,蔣家果然去找了沐家幫忙。 這事對別人來說難,對群牧司的人來說卻不過舉手之勞,為了給朝廷籌集戰馬,朝廷可以說想了許多法子,除了讓群牧司在各州縣設立孳生監,用以飼養官馬外,甚至還推行過保甲制養馬法,讓百姓也參與養馬中。 可惜朝令夕改,百姓又抵制得厲害,以至于這項政策無疾而終,而專為此開辟的幾個小型飼馬場,如今也還在荒廢中。 隨便找一處荒廢的飼馬場,打著群牧司的幌子,下面百姓看到是官營養馬不敢過問,上面也不會查,足以遮掩。 至于蔣家是怎么跟沐家解釋的,元貞沒有過問,她猜蔣旻自有一套解釋的說辭。而蔣旻竟也沒有來問元貞為何要這么做,顯然如今二人已經有了些默契。 時間一天天過去。 由于元貞乞巧節次日就去找了宣仁帝,那些暗中猜測她是否有奪嫡之心的人,不管心中如何想,倒是沒讓人再來試探她了。 表面上也沒什么動靜,元貞也就置之不理。 值此之際,太原那邊終于有消息傳來,而且還是好消息。 是個捷報。 雖只是暫時擊退清源一地的北戎軍,只是個小捷報,但這消息已足以讓屢吃敗仗的朝廷為之鼓舞,大肆宣揚,甚至擺下慶功酒犒賞群臣。 元貞也松了口氣,又見捷報上沒有提到權中青,不禁有許多猜測,更是關注太原相關戰事。 與此同時,就在遙遠的太原,戰事卻并不如朝廷所以為的那般順利。 裴鵬海和權中青在到達祁縣附近時,就和兩路援軍會和了,分別是駐守遼州的平定軍,和駐守隆德的威勝軍。 這兩地位于太原之南,一旦北戎軍突破防線,首當其沖便是它們。由于還要防守戰線,兩軍也不過各抽調了兩萬兵力,供以援軍使用。 裴鵬海嫌兵力太少,又從河東路的綏德軍抽調出兩萬兵力過來,共計湊了六萬大軍,奔赴位于前線的祁縣。 此時太原以北的地方俱都淪陷,除了太原、清源、河陽三地還在據城死守外,其他地方均已失守。 太原的局勢最危急,似乎北戎軍也意識到太原對大昊的重要性,正在死磕太原,如今已經圍城三匝,暫時還未攻下。 權中青的意思是先解河陽之危。 太原與清源、河陽三地,呈一個斜三角之態,河陽在太原和真定之間,一旦河陽解危,左可支援太原,右可策應真定。 雖根據當下局勢來看,北戎軍隊主攻的是太原,次攻清源以及河陽,而河北路一帶,他們主攻的是定州,只有少量兵力盤旋在真定一帶。 但誰知敵軍會不會繞過定州,先拿下真定? 一旦真定被拿下,太原失去策應不說,真定前方的定州將成為一座孤島,而下面的慶源、邢州,由于駐兵不夠,怕都是螳臂當車。 是時敵軍完全可以繞過太原,從東路長驅直入一路向南。 可裴鵬海卻不同意,覺得敵軍主力如今在太原,不如先解清源之危,再直接推進到太原,援軍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太原上,而不是分神去想暫時無事的真定,真定完全可以等到太原解危后,再分兵過去。 為此,這次援軍的主副兩位將領,首次因意見不同爆發爭吵。 最終因負責監軍的文官,以及下面的將領都支持裴鵬海的意見,暫時定下先擊退清源附近敵軍的計劃。 這次進軍很順利,處在清源的敵軍只有三千之數,根本不是六萬大軍的對手。 哪怕是以步兵對上騎兵,很快也被打得丟盔棄甲,被斬了一千之數,其他敵軍仗著馬利落荒而逃。 裴鵬海很是志得意滿,嘲諷了權中青一番不說,還向朝廷發去捷報。 可值此勝利之際,權中青卻再次感到不安。 根據各路情報,北戎這次大軍有四萬之數,即使分兵幾地,清源也不可能只有三千兵力,還這么容易就被打得落荒而逃。 若是北戎鐵騎如此無能,之前代州、忻州怎么丟的? 可惜他的分析根本沒人聽,整個軍營從上到下,全都以裴鵬海為馬首是瞻。 那負責監軍的文官,一改文官監軍時的吹毛求疵故意唱反調,竟跟裴鵬海甚是和睦,雙方甚至還在一起喝了慶功酒。 權中青自是氣憤不已,卻根本無法。不過他也沒被怒火沖昏頭,而是再次向裴鵬海請命,這次他沒說要分兵河陽,而是以追剿敵軍潰軍為由,要走了一萬兵力。 裴鵬??紤]到馬上要推進去太原,若是那些潰軍不除,又都是騎兵,唯恐是時對方繞到大軍背后生亂。 再加上若是權中青去追剿潰軍,不光無法跟自己搶功,臟活累活也有人干了,他自然樂見其成,便同意了。 私下,他又把一個心腹將領派過去,讓對方盯著權中青一舉一動,如此一來雙保險,就放權中青帶著人離開了。 二人并不知曉,此時北戎大軍主力根本不在太原,也不在河陽,更不在定州,這兩邊的局勢不過是北戎故作迷障,主力其實早已悄悄轉移至真定。 而領軍的人正是慕容興吉。 此時北戎主力軍里,一眾將領也甚是不解。 不過自打進攻大昊以來,三皇子皆是如有神助,算無遺漏,北戎能這么快打下代州、忻州以及保州、定州,皆因三皇子用兵如神。 本來這次進攻大昊,北戎皇帝天佑帝是派出了兩個兒子,大皇子慕容興運,和三皇子慕容興吉。 可在保州一戰時,大皇子數次失利,反倒被三皇子搶了風頭,并被奪了領兵之權。 而三皇子在拿下保州后,就開始兵分兩路,一路繞道去攻打太原,一路攻打定州。如今定州打下來了,本來繞道去太原的主力又被調往真定。 若非三皇子因之前數次用兵如神,不光避免了大量傷亡,還輕而易舉拿下大昊數座城池,早已獲得一眾將領臣服,恐怕這會兒都要跳出來質疑他這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用兵之法。 此時北戎軍距離真定還有半日路程,但天色已黑,不適宜漏夜行軍,便就地扎營下來。 北戎人有篝火飲酒之習,外面皆是歡聲笑語,可在軍營正中的一處王帳之中,卻甚是安靜。 王帳正中放著一張鋪著虎皮的大椅,其上坐著個身材高大的男人。 他穿一身黑色金繡暗紋的窄袖長袍,腰系蹀躞金玉帶,腳踩高筒皮靴。從衣著上來看,似乎與大昊男子穿著打扮別無不同,只是他身上多了許多造型奇特的黃金裝飾。 一頭黑發也披散在腦后,細看竟是由許多細細的辮子組成,辮子上穿著金線和各色寶石,左耳上戴著一只魚龍形鑲綠松石的金環。 他本是粗獷英俊的長相,這耳飾太過絢麗,竟為此人增添了幾分俊美的味道,同時也昭示著他異族人的身份。 此時他腳下,正跪著兩個人。 這兩個人俱都穿著大昊的官袍,卻并未戴官帽,發髻有些凌亂,甚是狼狽。 “給本王講講你朝元貞公主的事情?!?/br> 作者有話要說: 啊,男配登場了。 不用質疑,就是他,兩輩子都是他。 打仗不會細寫,一筆帶過算是讓大家知道什么情況局勢。 有紅包。 第56章 56 跪在慕容興吉腳下的,正是定州經略使施建義和觀察使秦云鵬,而副使兼定州守將習兆已戰死。 這個消息大昊朝廷至今未知,還以為河間一帶只是小有戰事,北戎主要攻打的是太原。 殊不知定州這里,本是計劃兵分三路掃清擾邊之敵,習兆為主,這二人為輔,三方互相策應。 計劃是挺好,無奈施建義和秦云鵬未經歷過戰場,也沒想到北戎是詐他們的,早已在外面埋伏了大軍,一見北戎鐵騎氣勢洶洶襲來,當場便帶著人望風潰逃。 習兆失去策應被圍攻戰死,這二人也接連被俘。 如今跪倒在敵人腳下,這二人也聽說過北戎三皇子的名聲,驍勇善戰卻殘忍嗜殺,幸得被俘后,北戎倒也沒怎么為難他們。 不光以禮相待,好吃好喝的供著,還告訴他們北戎正是用人之際。北戎攻打大昊,占下這么多城池,也是需要有人管的。用生不如用熟,只要二人識趣,以后榮華富貴少不了。 就靠著這時而恐嚇,時而大棒加大棗,施建義和秦云鵬倒也服服帖帖。 就是見到北戎貴族就要跪的這個規矩,讓二人有些難以適應。畢竟大昊官員可從不興跪這一套,哪怕秦云鵬是個內侍,這些年跪的次數也屈指可數。 如今總算見到這位鼎鼎有名的三皇子,他竟什么都不問,只問元貞公主? 對于這位公主,施建義因際遇關系,只遠遠瞧見過一眼,到底長什么樣都不知,只得求助去看秦云鵬,畢竟秦云鵬是宮里出來的內侍。 見此,秦云鵬不禁松了口氣,忙捋了捋思路開始說起來。 “要說咱這位元貞公主,那可是容貌絕世,說是傾國傾城也不為過?!?/br> 也不知是懼怕,還是想到什么,說到這個傾國傾城時,秦云鵬下意識抬了抬頭,卻只看到對方靴子和袍擺上的金繡。 “繼續,本王要聽她本人的事,而不是聽這些傳言?!?/br> 秦云鵬抹了抹汗,忙道:“元貞公主從小受陛下寵愛,哪怕是一般皇子都不及,陛下曾不止一次說過,此女肖吾。元貞公主不光精通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也擅長,還會插花、烹茶……對了對了,元貞公主騎術極好,馬球打得那叫一等一的好,每年都會……” “騎術極好?”慕容興吉突然意味不明道。 秦云鵬也鬧不清他為何這么一說,忙點頭補充:“公主馬球也打得極好,每年都會帶著內廷女子擊鞠隊參加金明池盛會。公主的字也寫得極好,尤其擅長陛下的天骨鶴體……” 礙于心慌,秦云鵬亂七八糟說了一通,幸虧慕容興吉倒也沒說什么,只是默默聽著。 突然—— “那你可知楊變此人?” 聞言,秦云鵬一愣:“楊變?大王指的可是原西北環慶經略使,現忠武將軍兼神衛軍都指揮使楊變?” “應該是他,你可知他的事情?” 秦云鵬搖頭道:“不知,小的也只是聽說過這個人,畢竟他入京時,小的已出京多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