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書迷正在閱讀:和影帝閃婚后上戀綜、太刺激了!滿級宿主被瘋批強制愛、我等星辰落入懷、逃離永無島[無限]、圓謊、路人甲任務失敗后,被瘋批強制愛、喪尸與狗,我越過越有、惡龍怎么不能是治愈系了、天生萬人迷、總被和諧的美人受[快穿]
一直走到背人處,才恨極了破口大罵:“她怎么敢?她怎么敢!百官還沒解決,她怎么敢跟入內內侍省宣戰?!” 一旁的內侍什么話也沒敢說,低著頭,恨不得把腦袋扎進褲/襠里。 “廢物東西,沒有一個是中用的!” 魏思進狠狠地踹了這內侍一腳,急匆匆地走了。 . 元貞剛走進去,就看見父皇坐在案后眼含薄怒地看著自己。 不是以往父女之間鬧別扭或是說笑的嗔怪,而是真的怒了。 元貞自詡還算了解宣仁帝,尤其經過虞夫人給她的洗禮,了解得更為透徹。 她這位爹爹,雄心壯志是有,但不多。為人倒也聰明,但沒點到正路子上,也是他本為閑散郡王出身,沒經過正經儲君的培養,可一上位面對的卻是千難萬難的開局。 文官勢大,此乃積病。 太皇太后勢大,拿他做傀儡,此也乃積病。 所以他一上位就是先跟太皇太后斗,再跟文官們斗,一斗就是這么多年,你說斗贏了嗎? 似乎贏了,又似乎沒贏。 反而又養出一個裴鵬海。 裴鵬海大概上位之前,就明白自身位置,知道自己是皇帝的狗,但做狗也有做狗的講究。 怎么兇,怎么咬人,都有講究。 太兇,咬得太狠,怕惹來群臣抵制,畢竟文官勢大,早已深入骨髓,若圣上頂不住群臣壓力,他就是棄車保帥里的那個車。 可咬得太輕,不夠兇,又怕圣上覺得自己不中用,換個人來提拔。 于是,他一邊幫宣仁帝辦著事,爭搶官員手中的權柄,一邊又和官員們眉來眼去,套近乎。 打得就是兩者通吃,火中取栗的主意。 而她爹爹這兒,也不知清楚還是不清楚這些事情,元貞猜是知道的,只是礙于大局所以放任了,一邊用著一邊又防著。 總結下來,雄心壯志有,但現在沒了,不夠聰明,又多疑,最最重要的是他優柔寡斷。 優柔寡斷乃帝王大忌。 不是優柔寡斷,當下局面也不會這么亂! 而此刻他又為何生惱? 不外乎他雖同意她入尚書內省,但他又不想將此事拿到臺面上來,免得惹來群臣抵制,平添煩擾。 總想著先拖著,說不定拖著就解決了,這不是優柔寡斷是什么? 元貞將被打回的奏疏放在御案上,又走到宣仁帝身邊。 別看她在外面申明自己是直筆內人身份,那是有目的的,來到這了她可不會這么蠢。 “爹爹近日心情煩悶,一些不該打回來的問安札子也打回了內省,女兒這趟來是為了送札子?!?/br> 她的聲音很柔和,語速也很緩慢,仿佛只是父女之間閑聊。 宣仁帝沒有說話,只是看著她。 眼神出奇的陌生,有猜忌有懷疑。 元貞也就佯作不知:“爹爹為何這般看圓圓,是覺得圓圓此番行舉無疑是引火燒身,沒事找事?” 宣仁帝還是沒說話,卻在元貞看過來時,移開了視線。 “那爹爹就沒想過,有些事情早晚都是瞞不住的,又何必做那掩耳盜鈴之事,風雨早些來比晚來好?!?/br> 頓了頓,元貞又說:“近日朝堂上因增援太原一事,吵得不可開交,以至于爹爹心情煩悶,圓圓在內省中也是心急如焚?!?/br> “爹爹心知太原重要,又因大臣爭吵不休拿不出章程煩悶,女兒就尋思,既如此,不如就禍水東引,將大臣們的目光都引到女兒身上來,他們都盯著女兒入內省之事,自然就不會在太原之事上面吵了?!?/br> “這是你想的法子?”宣仁帝聲音低啞,口吻意味不明。 元貞說得誠懇:“這是女兒目前僅能想出的法子。那些官員不為朝廷著想,每逢遇上大事,就為利益爭吵不休,全然置江山社稷為玩笑。爹爹憂國憂民,卻毫無辦法,只能坐視他們為派誰的人去誰的人不去而爭吵。女兒愚笨,想不到什么好法子,就覺得這法子是當下最有用的?!?/br> 宣仁帝陷入沉默中。 元貞也沒有再說話,只是低著頭似順手一般收拾著御案上的雜亂。 良久—— 宣仁帝才猶豫道:“可如此一來,你……” “女兒不怕!” 元貞抬起頭,露出一雙晶亮的眼睛。 “女兒是公主,乃帝女,為國分憂,為爹爹分憂,乃理所應當之事。只要爹爹能扛住那些言官的唾沫,女兒自然不懼一切?!?/br> 宣仁帝能扛住嗎? 面對女兒孺慕信任的眼神,即使扛不住也要說能扛住。 宣仁帝一時有些悵然,也有些復雜。 “圓圓你長大了,長大得爹爹都快不認識你了?!?/br> 元貞卻是一笑,繼續低頭收拾御案。 “但凡是人,總會長大的,幼時爹爹護著圓圓,等圓圓長大了也想護著爹爹,哪怕身為女兒身,有些事情力所不能及,但圓圓也會傾盡自己所能去做?!?/br> “那你可知曉,你如此這般,以后怕是——” 元貞最后將一疊札子收拾好,這才抬頭看向目光復雜的宣仁帝。 “知曉,早就知曉,也早就想好了?!?/br> . 元貞公主以公主之身入主尚書內省,如今竟成了直筆內人。 這一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遍整個朝野內外。 得知消息的官員俱是驚疑不定,一邊質疑這到底是什么時候的事,一邊又大罵荒謬。 而后相熟的官員聚合在一起,言官又與言官聚合在一起,甚至三五成群紛紛找上幾位執政的相公。 也不過天黑之前,就聚集起一群人,直入皇宮。 是的,他們甚至不愿等到第二天。 垂拱殿正殿,站滿了前來勸諫的大臣,殿里站不下,門口門外站得都是人。 “圣上,此舉萬萬不可,女子涉政,此乃大忌,貽害無窮……” “臣早勸諫過圣上,皇女當謹言慎行,恪守女德,圣上不知教女,如今竟鬧出這等荒謬之事……” “可不是荒謬,萬萬沒有公主涉政的例子……”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前朝的例子,還歷歷在目,公主涉政,禍亂朝綱,攪得社稷不穩……” 一眾大臣,或是苦口婆心,或是直言怒斥,當然也有袖手站在一旁,多是幾位執政的相公。 不過他們就算不言,光是站在一旁,就足以說明態度。 楊變和權中青也在人群里。 本來權中青是不愿前來,他對什么公主做了女官,一點興趣都無,全副心神都在太原之事上。 但楊變聽到消息要來,他怕義子惹事,就跟著來了。 來后,卻是站在人群里,一言不發。 首位上的宣仁帝也是一言不發,換做以往,鬧成這樣他早該說話了,可今日卻是異常的沉默。 這異常自然引起一些明眼人的警惕,當即不再言語,只看著前頭那幾個頭鐵的繼續駁斥。 “圣上,此舉有違體統……” “諸位大人,可是說完了?” 一個女聲驟然響起。 隨著聲音,元貞從御座后走了出來。 以往她總是一身華裳,裝扮極盡奢華。此時一身合身的緋色官袍,襯得她身量纖纖,卻是腰直背挺,頗有一番不卑不亢之態。 “元貞竟不知,入尚書內省做女官之事,竟引得諸位如此激憤?!?/br> 一位胡子都白了的老官員不避不讓,上前一步斥道:“女子涉政,本就有違體統,公主勿要拿朝政大事玩笑?!?/br> “有違體統?那有違的是哪門子體統?”元貞緩緩道,“若是我沒記錯,黃諫議乃熙和十八年的進士吧?” 這位黃諫議一愣,抬起老花的雙眼,有些茫然地看著元貞。 “公主提此事又是為何?” 熙和乃憲宗時的年號,憲宗駕崩于熙和二十三年,若是十八年的進士,說明這位黃諫議是在太皇太后打理朝政時當的官。 他不光是在這個時期當的官,后來太皇太后歷經兩朝,他也算是三朝老臣,既如此鄙夷女子,該當時中進士時就拂袖而去才是,又或是本就不該去考這個進士。 畢竟女子當政,有違體統。 很多人都反應過來了,無奈這黃諫議年紀實在太大,反應遲緩。 直到他身旁有個官員看不下去,偷偷扯了下他的官袍,又附耳說了兩句,他才終于反應過來了。 “你——” 黃諫議抖著手指,指向元貞。 元貞嘴角含笑,面上平和,說出的話卻分外氣人。 “黃諫議,您這年紀也實在太大了些,雖我朝官員致仕無定數,但《朝野類要》上說:士夫七十而致仕,古之通例也。您如今早已過了七十吧,若實在不行,就退去榮養,可千萬別倒在這,反倒賴上我,我可什么也沒說?!?/br> “你——” 這下黃諫議倒是不抖了,臉卻被氣得通紅。 元貞也不給他說話機會,揚聲道:“來人,將黃諫議扶下去坐著,通通風,現在天氣炎熱,這么多人堵在這,可千萬別中暑了?!?/br> 劉儉當即哎了一聲,上前來了,帶著幾個小內侍七手八腳將黃諫議扶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