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書迷正在閱讀:和影帝閃婚后上戀綜、太刺激了!滿級宿主被瘋批強制愛、我等星辰落入懷、逃離永無島[無限]、圓謊、路人甲任務失敗后,被瘋批強制愛、喪尸與狗,我越過越有、惡龍怎么不能是治愈系了、天生萬人迷、總被和諧的美人受[快穿]
攔不住,根本攔不住。 “上午她婢女去了一趟……” “那就把她的婢女拿來!” “沒有用?!睓嗪唶@了口氣,“此女并非謝成宜軟肋,他只會坐著看戲,隨便你處置。他既然留下這個漏洞,就說明他根本不在意這個漏洞?!?/br> 其實楊變何嘗不知沒有用,只是氣怒之下難以自制。 “其實你昨天說謝成宜沖著元貞公主去的,卻未能成事,我便知曉結局快要來了?!?/br> 只是沒想到謝成宜會這么狠,下手這么快,而那如煙又如此癡情,根本沒給他們回旋的余地。 “此事到此為止吧?!睓嗪営行o力道。 也只能到此為止。 “那不行,我得去審刑院鬧一場?!睏钭兂吨湫Φ?。 . 就在楊變在審刑院大鬧一場,以至于楊準這個知院官實在無法,只能進宮告狀時,宮里這邊有關元貞落水之事,也落下帷幕。 那內侍死了,查過他本人,無親無故,沒有任何異常。 事發當時確實是他當值,本是在廣成殿服侍,跟著吳皇后及一眾宮妃們來到升仙臺,也是為了在一旁服侍之故。 至于他為何會往元貞的方向去,又為何突然摔了一跤,誰也不知道。 事情似乎就這么無疾而終了。 只有福寧殿的人知曉,圣上發了多大的怒。 福寧殿里杖斃了好幾個內侍,據說是因御前失儀。 因為此事不大也不小,次日朝堂上還有言官勸諫,說圣上乃仁君,當以仁治國,大概意思就是內侍不過是御前失儀,怎么就把人打死了,圣上你實在太不對了。 只有劉儉馬福安等人知道發生了什么,卻因為這幾日宣仁帝盛怒,所有人都噤若寒蟬。 而元貞這邊,她只在金華殿養了三日,就再度去了尚書內省。 她的理由是她已經沒事了,還剩些許內傷,御醫說這個急不來,得慢慢養,可她實在閑不住。 虞夫人來藏書閣探望了她。 這次沒讓元貞烹茶,而是蕙娘在一旁烹茶。 “公主,你可明白了其中的艱難險阻?” 作者有話說: 哈,不要嫌棄謝成宜如煙占了戲份哈,謝成宜是渣但也是個挺復雜的人,后續他還有點戲份,算是個配配配角吧。 第42章 你輸在輕敵,輸在瞧不上她 元貞的臉還有些蒼白, 明明是盛夏,卻穿了幾層衣裳,捧著茶盞的玉手白到讓人覺得頃刻就會消失, 一絲血色都無。 “明白?!?/br> 怎會不明白。 之前因那夢, 元貞到底隔著一層, 料想尚書內省并不是什么清凈之地,萬萬沒想到其中竟如此險惡。 有一股力量在針對尚書內省, 所以夢里虞夫人才會一直不敢榮養,而等她死后尚書內省樹倒猢猻散。 如今見她來到尚書內省,也許對方看出她想做什么了,也許并沒有看出,但顯然不想看見出現她這個變數,所以設了個局, 想將她趕出尚書內省。 “那公主可會怕?” 怕?什么比國破家亡,淪為敵人禁臠更讓人怕? 對方使了如此迂回的手段, 不就是因為不愿正面與她對上?既如此, 說明形勢還沒有嚴峻到讓她不能力敵的程度。 “為何要怕那些蠅營狗茍之輩, 若好人都被這些人驅離,那天下豈非沒有好人容身之地?” 虞夫人笑道:“看來公主是明白其中的險惡?!?/br> 元貞垂首喝著茶:“只是我不懂,為何入內內侍省竟如此仇視尚書內???只是因尚書內省有代帝批閱之權?” 之所以會元貞會直接點名入內內侍省, 而非內侍省, 是因為她對內侍省還算有些了解。 幼時不懂,只覺得這些人都是內侍,沒什么區別, 等長大后才知曉內侍與內侍之間也有不同。 入內內侍省的門檻高, 需是幼年入宮, 并在內書堂讀書成績極其優異, 才能被選入入內內侍班。而那些讀書成績不夠優異的,抑或毫無天賦者,則被歸回內侍班,留作服侍人之用。 而從這時起,內侍就被區別開了。 虞夫人垂目,掩下目中復雜之色。 她端起茶來喝了一口,徐徐才道:“入內內侍省脫胎于內侍省,卻又凌駕在內侍省之上,其本身不過是歷代官家培養出來,用來幫襯自己的人手?!?/br> 既是幫襯,自然不限于皇宮,不免和朝臣有些交流,時間久了,內外通聯,互通有無,這其實并不是什么秘事。 官員看待內侍如同皇帝鷹犬,可有時候為了升官,不免也會有求到內侍的時候。 畢竟若論和皇帝親近,怕是連后宮妃嬪皇子公主們,都比不上這些成日服侍在皇帝身邊的人。 而于內侍而言,既然是幫圣上辦事,自然少不得和官員打交道,你態度太過強硬,就會遭來官員抵制。 輕則事情辦不成,重則官員群起逼到圣前,指不定會被棄車保帥。 由此可見,便能想象出這雙方相處時的曖昧。 而入內內侍省看不慣尚書內省是由來已久,也是膨脹后的敵視,總覺得對方分了自己的權,只是互為掣肘,誰也拿誰沒辦法。 誰也沒想到會出個虞夫人,當年在宣仁帝臨朝聽政之事上出了大力氣,因此深受皇帝信任。 而宣仁帝為了收權,也是為了對付朝中太皇太后的遺臣,以及那些總喜歡抱團的文官,又捧出個裴鵬海。 這裴鵬海早年出身內書堂,也是才智過人,才能一路做到內東頭供奉官,又轉為外官。 一開始,他是真心實意為圣上辦事,可他待在宮外的時間太久了,接觸的官員也太多,漸漸就開始有些變了。 也許這些變化早就有跡可循,反正這些年來他屢建奇功,一路從一小小的宣撫使升至入內內侍省都都知,兼殿前司都指揮使,掌三衙,封榮國公、開府儀同三司。 而多年榮寵,也致使他專權跋扈,自然看虞夫人不順眼,尤其虞夫人曾數次進言,壞了他不少好事。 總之雙方仇怨是早就注定的。 好不容易等到虞夫人身體不中用了,終于能鏟除尚書內省這個心腹大患,哪怕裴鵬海不出手,入內內侍省的那些人也會出手。 卻未曾想突然冒出個元貞公主,當了攔路虎,自然想把她攆走。 這也就是元貞,隨便換個人,怕是命早就沒了。 畢竟這皇宮之中,皇帝皇后皇子公主,看似是主人,實則人數寥寥無幾,而最多的恰恰是這些平時看起來其貌不揚的內侍們。 “此事并不一定是裴鵬海干的,但對于他們此舉,怕是裴鵬海也樂見其成?!庇莘蛉苏f。 一旦尚書內省被除掉,其代批權必然會被入內內侍省收入囊中,所以這也是權利之爭。 聽完后,元貞徐徐吐出一口氣。 此前她雖有些許了解,到底不夠透徹,此番通過虞夫人的話,她才算真真正正看清入內內侍省與尚書內省的關系,及其中利害之處。 “此人手握兵權,深受圣上倚重,公主若想入主尚書內省,此人及入內內侍省便是最大的障礙。所以老身再問公主一句,你怕了嗎?” “為何要怕?” 元貞抬起頭來,臉色蒼白,但雙目晶亮。 “說白了,他們的權力來自父皇。這一次我任憑他們設計,全然不還手,我就不信父皇看不出此舉背后的深意?就如夫人所言,他們久居高位,自視甚高,瞧輕了其他人,也渾然忘了自身根本?!?/br> 像這一回,他們就瞧輕了元貞,原以為一個公主,哪怕再受寵,也不過刀俎下的魚rou,只能隨他們擺弄。 卻未曾想元貞因楊變提醒,提前就堪透陰謀,知曉他們不敢要自己的性命,索性就聽之任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而整件事于宣仁帝,他又會怎么看? 他只會看到,他本是還在猶豫如何處置女兒的‘任性妄為’,這是父女倆私事,卻因為某些人手伸得太長,設計人竟設計到他面前來了。 尤其被設計的,還是他最寵愛的女兒。 早先對內侍之間、內侍與群臣之間,私底下的那些茍且,他礙于大局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現在手都伸到他面前來了。 于父親身份來說,此番行舉不能容忍。 于帝王身份來說,此番行舉更不能容忍! 說到底,內侍的權力全來自于帝王。 再說難聽些,他們不過是皇帝養的一群狗,以前這些狗背地里偷吃點骨頭,和別家狗眉來眼去,這都是小事,只要能辦事,可以不計較。 如今竟然反咬上主人了。 這是什么? 這是欺天!是倒反天罡! 所以當對方使出這么個昏招,元貞就知曉自己進尚書內省的事,在父皇那兒是穩了。 虞夫人笑了起來。 這是這陣子以來,她笑得最輕松肆意的一次。 突然覺得當初挑了這位公主,并非不得已下的為之,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她礙于身份,哪怕入內內侍省欺于門前,也說不得做不得什么。而這位公主不一樣,論私,她是圣上最寵愛的女兒,論公,她還是圣上最寵愛的女兒。 僅憑這層關系,她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而與之相反,入內內侍省卻是各種被掣肘,一個不慎就會被反制。怕是這會兒裴鵬海正在大罵入內內侍省那些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吧。 . 不出虞夫人所料,此時裴鵬海確實很生氣。 捅出簍子了,現在想到他了,早干什么去了?! 裴鵬海五十出頭的年紀,雖為閹人,但生得身材粗壯高大,面相威嚴正氣,隨便穿一身常服出去,若不指明他是個閹人,恐怕誰也想不到他會是個無根之人。 這些年他早已不在宮里居住了,甚至連都都知那個位置,也只是掛個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