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明月是武惠妃身邊的女官,品級不高,但人親和,平日李長安過來玩,多是她接待。 明月微微低頭行禮,這才開口:“娘子今日有事,囑咐奴告訴公主今日不用拜見娘子?!?/br> 盡管李長安只是一個唐玄宗自己都不記得還有這么一個女兒的公主,可明月對李長安依然頗為尊重。 二人便坐馬車自建福門出大明宮,直奔平康坊去。 長安的坊市之中,平康坊最為繁華,平日里權貴游玩,也多在平康坊。 李長安趴在馬車窗邊撩起簾子看著街上的景色。 這條街上最差的車也是牛車,牛車、馬車、輿車,還有各種用名貴木料制成、用珍寶金銀裝飾的七香車,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崩铋L安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寶馬鑾車,忍不住低吟一句。 馬車卻正好與一頂輿轎擦肩而過,輿車上坐著一個抱著琵琶的美人,像是聽到了李長安念詩,微微抬頭,眼波流轉往這邊瞧了一眼,抱著琵琶對著李長安揚唇一笑,素手輕撥琵琶,唇瓣輕啟: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卻是唱了出來,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側耳。 這是初唐四杰盧照鄰的詩,盧照鄰想留在長安為官沒能留成,可他的詩卻留在了長安。 李長安聽著樂聲越來越小,直到樂姬坐著的輿轎消失在她的視線中,曲聲也就完全消失了。 “明月,我想去書齋?!崩铋L安扭過頭對車廂中的明月說。 故本齋在宣陽坊,不在平康坊,平康坊太熱鬧,反而少了些清雅,宣陽坊雖說沒那么繁華,但是卻安靜許多。 “要是能在這買個鋪子多好?!崩铋L安看著周遭清雅的環境。 明月笑道:“若是二十九娘想要置辦鋪子,還是平康坊最好?!?/br> “平康坊的鋪面太貴?!崩铋L安嘆了口氣。 “是貴了些,可對咱們這樣的人家卻也算不得什么?!泵髟聦ψ约褐髯游浠蒎男乃歼€是了解一些的,也樂得賣李長安一個好,“貴人先前偶然和我提起過,二十九娘長大了,也該給置辦些產業?!?/br> 李長安單純眨眨眼:“我才五歲就算長大了嗎?” 明月看著面前軟軟糯糯的雪白團子,啞然失笑。 放在一般人家,小女郎都是要等到出嫁時候才給置辦一些產業,可天家就不一樣了,大唐的公主哪個不是從出生就帶著榮華富貴的? 武惠妃的咸宜公主,更是深得圣人寵愛,圣人為了這個女兒更是不顧大臣勸阻將公主封戶改成了一千戶,更不用說賞賜的其他珍寶、鋪面之類,更是數不勝數。 唯一例外的也就是自己面前這個不得帝王寵愛的可憐小公主了吧。 明月眼中帶了一絲憐憫之情。 不過等到這位小公主跟了自家主子之后就不一樣了…… “五歲自然不算大人?!泵髟聟s沒有將自己所思說出來,只是輕飄飄繞過了這個話題,心里記下此事,打算等到回宮之后再稟報給武惠妃。 只用一個鋪面就能收買人心,這可是一筆再劃算不過的買賣了。 作者有話要說: 寫在開頭,本文屬于架空歷史,是小說不是史書,所以和真實歷史相比有較大幅度改動: 安史之亂由天寶十四載提前到天寶八載(女主年齡安排原因,原本歷史節點時間跨度太長了)。 部分人物年齡改動——主要是詩人,畢竟正史里面安史之亂時候王維李白都是老頭了……我就把王維李白杜甫這些人年齡都給改了一下,改成中年青年。 —— 引用:長安古意 【唐】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第2章 九月的長安還不算寒冷。 李長安想著,她曾看過開元盛世的形成原因,有一條就是此時全球氣候溫暖,適合農作物生長,天災也不多,十分適宜農業活動。貞觀初年大唐人口只有三百萬萬戶,可如今的開元盛世人口已經有一千多萬戶了,足足翻了三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些年氣候適宜農作物生長,糧食多了能養活的人口就多了。 只是上天一視同仁,這溫暖的氣候不僅僅是給大唐的,同樣滋養了吐蕃,以前貧瘠寒冷的高原也因為氣候溫暖而變得能夠種出來糧食,從而養出了雪域帝國吐蕃。 從太宗時期吐蕃就不老實,想要挑釁大唐,然后就被武德充沛的唐太宗用五萬唐軍打他二十萬軍隊打得鬼哭狼嚎,嚇得松贊干布立即俯首稱臣,松贊干布可不是一開始就想給唐朝當兒子的,是被打懵了才忙不迭到大唐來求娶的文成公主。從太宗時期一直到現在,唐朝都還沒覺得吐蕃是個值得重視的對手。 不過攻守之勢很快就要變了。 等到安史之亂,吐蕃就會趁機控制隴西十八州和安西四鎮,還會攻陷長安,把安祿山沒殺干凈的宗室再殺一遍。 天下這么大,她該往哪跑才能躲過這道道死劫呢? 李長安收回了思緒,不再思考以后,反正還有十幾年呢,到時候她就長大了。 大人能做的事情比小孩子多多了。 “二十九娘,到地方了?!瘪R車停在了一處頗為清凈的書齋前,明月先下了馬車,而后對著李長安張開雙臂要抱她下來。 李長安臉頰一紅,嘟囔著:“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用抱了?!?/br> 可她的腿的確夠不到地面,只能紅著臉任由明月把她抱下馬車。 面前這座書齋名為“故本齋”,是長安最大的書齋,來來往往的多是文人墨客和富家子弟。 書可不便宜,普通百姓買不起,也沒心思看。 李長安年紀小,大搖大擺走進書齋倒是引來了幾道好奇的視線。 這個年紀的小娃娃,能認幾個字都說不準,竟還逛書齋來了,也不知是哪家的女郎。 不過來此處的人多是投詩而來,也沒人有閑心來管閑事。 故本齋入門就是一個廣闊大廳,廳中擺放著許多木架,木架邊放著小桌,桌上擺著筆墨紙硯。有一部分木架上已經懸掛好了詩篇,還有一部分卻是空空如也,等著自覺有才氣之人寫下自己的詩篇掛上去。 這些詩篇會在這里掛上十日,真正驚艷之作會經由來此的文人墨客口口相傳,一詩成名,而寫的太差的詩也會被文人們圍觀嘲笑。 美名亦或罵名,就在一屋之中。 詩作之間有不少人在穿梭評鑒,李長安也拉著明月的手鉆入了詩海之中。 明月任由李長安拉著她的手到處亂看,這已經不是李長安第一次來此了,半年前那一次出宮她本是帶著李長安逛一逛廟會,可逛著逛著不知何時就逛到了這故本齋外,順勢就進來看了看,可誰知李長安來了一次就相中了這個地方,往后再出宮,倒是次次都要來此一趟。 不過經過明月仔細觀察,這位小公主對詩詞內容不在意,只是喜歡寫得好看的字。 這才讓明月舒了口氣,她是知道這位小公主年紀雖小卻已經識字還會背許多首詩詞的,若不是真有些聰慧在身上,武惠妃也不會對這位沒有帝王寵愛的小公主有那么半分上心,可識字背詩還能說是聰慧過人,若是五歲就能品評名家詩句了,那可就太了不得了。 當大唐的公主,有點小聰慧就夠了,用不著太聰慧。 李長安不知道明月此時的心中想法,她自己心里也沒這些想法。 她來這家書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再薅些大師筆墨。 前面幾次來,她摸出了一篇顏真卿的書法,一篇王維的詩作,這不比玩游戲開寶箱驚喜刺激多了? 雖說王維寫的那首詩她沒背過,想來應該是隨手一寫才會流落在此齋中,畢竟此時王維已經有了不小的名聲,也用不著來此靠寫詩起步,可畢竟是王維親手寫的詩作??! 她現在這個年紀,下馬車都得靠女官抱著,談什么天下大事對她還太早了,倒不如先把安史之亂那些事扔到腦后去,痛痛快快先玩個幾年。 等以后她有權有勢,左擁李白,右抱杜甫,顏真卿寫字給她看,王維彈琴給她聽……嘿嘿嘿。 “二十九娘可是餓了?” 李長安回過神來,把自己的昏君想法按了回去。 “沒有,沒有,我們接著看吧?!?/br> 明月卻覺得莫不是小公主臉皮薄餓了不好意思說出來,方才那個如狼似虎的眼神仿佛要吃人一般,可不像是沒餓的樣子。 可惜不是每次都有好運氣撿漏的,這次李長安就沒有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名出現在此廳中。 好在她這次出宮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來故本齋不過是個由頭罷了。 李長安隨意逛了一會就耍賴拉住了明月的胳膊:“我們去平康坊吧,我餓了?!?/br> 明月沒察覺出異常來,這么大的孩子要是真能沉下心品鑒詩詞才奇怪呢,本來她帶著李長安出門也只是帶她玩一玩。 就在二人一前一后往外走的時候,走在前面的李長安忽然停下了腳步,她盯著一副角落里的詩幅目露震驚。 明月跟在李長安身后沒能看到李長安震驚的眼神,她詫異李長安為何忽然停下了,抬頭一看,一句詩映入眼簾。 她輕念出聲:“繡戶夜攢紅燭市,舞衣晴曳碧天霞。韋莊?!?/br> 這句詩倒是不錯,可惜只有一句而非全篇。 “詩寫得倒是不錯?!泵髟轮锌显u價,“不過我卻是從未聽過長安有韋莊這個人?!?/br> 李長安心想,你當然沒聽過長安有這么一號人了。 韋莊他祖宗韋見素現在都還沒什么名聲,距離韋莊出生還有一百年呢。 “明月,我想認識一下這位韋莊先生?!崩铋L安扯扯明月衣角,仰頭看她,“這字真好看?!?/br> 明月認真看了看字,“字寫的確實好看?!?/br> 清雅俊秀,看著就很沉穩。 明月跟在武惠妃身邊多年,也曾沾光看過張旭的草書,只是明月并不喜歡,她覺得張旭的草書太亂了,和那個糟老頭子一樣狂傲,她不喜歡。 武惠妃也不喜歡,所以那個張旭到現在都還只是一個豆大小官。 這個“韋莊”的字看著就舒服多了。 明月仔細想了一圈,倒是想出了一家高門大姓的人家姓韋,卻不知道這個韋莊是不是那個京兆韋家的子弟。 “二十九娘若是對此人好奇,不妨問問書齋掌柜?!?/br> 李長安示意明月拿著詩篇跟她走到柜臺前,鑒于李長安現在還沒柜臺高,所以只能明月拿著詩篇詢問柜臺掌柜。 “寫這首詩的韋莊是何人?” 掌柜看了眼署名,又低頭翻開一本名冊查了許久。 “咦?!狈税雰悦麅赃€沒找到韋莊這個人,掌柜疑惑一聲,皺皺眉,轉瞬又松開眉心,“應當不是本名,齋中從未有名韋莊之人來留過詩?!?/br> 也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在詩作上留下本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