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可要是教多了,一是耗費精力,學起來累,二是怕學雜了,腦子亂了,急救措施給記混了,那就更完了,還不如只學一樣。 怕其他兵士誤以為他們小氣,醫護兵還解釋了一通。 其他兵士壓根就不懷疑什么,對方能教他們是他們運氣好,更何況他們也有自知之明,平時cao練戰陣什么的就耗費了精力,學一招還行,多學幾招是真能弄混。 面臨出征,趙國公也時常到軍營來,和領軍的武將商討戰事外,不免就注意到了將士的狀態。 對于出征將士的狀態,趙國公很是熟悉,蓄勢待發,鋒銳無比,但也有絲空虛,那種空虛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安全回來醞釀的。 而現在,或許是知道軍醫多了,身邊的袍澤也學過戰場急救的醫術,甚至自己也學了那么一手緊急時刻可以自救的技能,不少兵士的內心都安定了不少。 不管他們多少人能活著回來,可起碼比以往高,那就足夠了。 這種安定感出現在整體將士身上,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如山般的沉穩。 趙國公深知一點,在戰場上,越是怕死,就越容易死,而戰事也越容易輸。 如果說看到這種狀態之前,趙國公對此次的戰事有個五六分的把握,那看到將士們的狀態后,他對戰事獲勝的把握就提高到七分。 意識到這點后,趙國公內心深處對于裴清的感謝又深了幾分,之前感謝裴清,是因為裴清想辦法讓軍醫變多了,而現在,他發現裴清幫的不只是這么一點。 趙國公之前這位軍醫的事特意和裴清道過謝,這次再道謝就顯得有些沒有誠意了。 畢竟要有實際行動才能算真的道謝啊,只是行動的話,趙國公一時半會還真不知道要怎么辦。 送禮也送過了,再送禮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至于說裴清缺什么,就趙國公的觀察來看,裴清基本上沒有什么可缺的。 一直惦記著這個問題,直到看到邊軍送來的文書,趙國公發現自己能幫什么忙了。 裴清是沒有什么缺的,可是裴穆身處邊關,軍中軍醫短缺,而這一次的軍醫改制,就算醫藥院出的人夠多,可分散到邊境軍營中去,人數也不多。 所以哪個邊境軍營安排的軍醫多,哪個少,都是要靠分配的,現在是分配,等邊軍知道具體情況后,大概就是要搶人了。 趁著現在,他倒是可以給裴穆那邊多安排些軍醫過去,也算是對裴清的回報了。 趙國公把軍醫分配的名單提交上去后,皇帝看到名單之后,一下子就明白了趙國公的小心思,不由得笑了笑,不過他對這種小心思倒也沒有什么不滿。 如果趙國公沒有這么做的話,他也要偏向于裴穆一些,不說裴穆在邊關待了那么些年,這軍醫改制也是裴清的功勞,這當兒子的做了一些事,當爹的沒有享受到好處,未免也太虧待了點。 其他武將看到名單后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畢竟這主意是裴清出的,裴穆多得些好處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政令很快就通過了。 *** 趙國公并沒有刻意和裴清說這個消息,裴清還是從楊桐口中意外得知這件事。 其他將軍沒有說什么嗎?裴清詫異地抬頭。 楊桐笑著將其他將領的意見說了一遍,道:如果沒有你的建議,軍營里的軍醫也不會變多,將軍們也是想回報你吧。 裴清沉默,對于一個軍營來說,軍醫的存在至關重要,尤其是邊軍,醫療條件差,軍醫多,也像是有了后盾一般。 軍醫的重要性甚至比軍械還高,軍械還能沒日沒夜地生產,早晚能到手,這中間的時間差也不會太大,可培養一個大夫需要的時間就長了,尤其是好大夫。 退讓這么一次,耽誤的時間可能就是好幾年了。 可讓裴清謙讓,他又說不出這話來,這軍醫送過去后,裴穆那邊也要安穩些,他也放心不少。 只是就這么讓裴清收下對方的好意,毫無表示,裴清又有點過意不去。 以至于一直到回府,情緒都有些低落。 謝云煜一眼就看出裴清的情緒問題,三言兩語就讓裴清說出了原因。 謝云煜對上裴清明亮又清澈的眼睛,感覺裴清這樣的純澈并不安全,可又實在是不愿打破他內心的潔白,裴清未免把那些武將想得太好了,或許回報他是一回事,可看出皇帝的心思,順其自然又是一回事了。 想了想安慰他:這是趙國公他們的好意,若是知道你這么有負擔,恐怕也不是他們的本意,還是安心收下吧。 裴清勉強點點頭,只是內心還是惦記著這件事,以至于夢境中還想著這事,然后看到了一些他都快遺忘的內容。 從夢中醒來,裴清都來不及穿好衣服,隨手披上外衣,來到外間的書桌前,拿起羽毛筆就在紙上快速記錄起來,他要趁著還記著的時候趕緊把夢見的內容寫下來,不然待會忘記就要后悔一輩子了。 裴清這邊的動靜很快就驚擾到了謝云煜,謝云煜匆匆趕了過來,看到裴清穿著里衣,外面就披了一件大衣,還在寫東西,顯然是不適合穿衣服,趕緊讓下人多端幾個火盆過來,避免裴清著涼。 迅速寫完所有的步驟,裴清再將內容和記憶里的文字一一對比,確定自己沒有寫錯后才松了一口氣,還好他趁著忘記之前就記下來了,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