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人無法一步登天,池驚瀾也不會這樣地去強硬地要求他人,他只會高要求自己,然后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節目,讓人們感受到一份力量與希望,在眾人心中種下一顆小小的種子,或許在未來的哪一天就能開出一朵向陽燦爛的花。 如果自己足夠強大,更是能在他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搭把手,當希望手把手傳遞,世界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池驚瀾始終認為花樣滑冰擁有著這樣的力量,也始終如一地踐行著這樣的道路。 正如這一場團體賽,若是其他人都沒有足夠的信心,那便由他身先士卒,給團隊帶來足夠的信心。 有多大的能力,擔多大的責任,僅此而已。 一段步伐結束,紅衣少年輕笑著朝著鏡頭一挑眉,一點頭,一個輕巧飄逸的butterfly便信手拈來。 深紅色的衣擺在空中劃過飄逸好看的弧度,左前外刃刀齒絲滑地切入了旋轉,少年上體前頃,浮腿向后抬起,與上身平行。 同時一只手垂直向上,舉過頭頂,另一只手輕輕置于胸前,原本緊緊扣起,凹出繁復造型的衣袖不知何時也被少年解開了,深紅色的,花紋繁雜的布料自然垂下,隨著少年的旋轉畫出了風的形狀,波浪起伏,給少年周身銳利的氣質悄然添上了一絲柔軟。 ——跳接燕式旋轉。 少年閉上了雙眼,剛才跳3a時那股要沖破一切束縛的銳利在悄然隱沒,不是消失了,只是收斂進了骨子里,外露的氣質柔軟下來,卻仍不失堅韌。 與冰面接觸的冰刀在冰面上畫出一個完美的圓圈,少年的軸心穩定到驚人,旋轉腿與浮腿形成了近乎完美的九十度,從正上方看下去,就連抬起的浮腿劃破空氣的角度,也是與冰面上刀齒畫出的圈完美平行的圓。 而后,繃直的浮腿向后盤去,置于胸前的那只手也向后伸去,穩穩地接住了浮腿的冰刀。 ——燕式旋轉變甜甜圈。 動作變換之間,少年腳下的冰刀依然穩穩地畫著完美的圓圈,不曾有一點位移。 這是多么強大的控制力,就連裁判們都暗自心驚,本有些原本打定了主意要壓一壓分的裁判,看著池驚瀾這挑不出一絲錯處的動作,扣分的按鈕是怎么也按不下去。 盡管這旋轉到這還沒有結束,但奧運會的裁判,哪個不是參加過太多大賽評分的裁判,他們只要看個開頭就清楚,以池驚瀾現在這個表現和狀態,只要不是冰面上天降一顆石頭絆倒了他,就根本不可能再出現失誤。 而現場的冰迷們在觀眾席上看去,看不到這么具體的細節,但是池驚瀾動作帶來的流暢至極的觀感,卻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的。 但此刻,這一點都顯地沒那么重要了,讓觀眾們更加驚訝的,是池驚瀾展示出來的這個旋轉的內容。 跳接燕式變甜甜圈,這個旋轉動作經??椿ɑ荣惖挠^眾們都熟悉得很,甚至池驚瀾還沒繼續變下去,他們就能猜到池驚瀾下一個接的旋轉是什么。 但正因為猜到了,所以才更感到驚訝。 觀眾們熟悉這個旋轉的原因是因為這個動作在女單中常見,而男單卻幾乎不曾見過。 沒有別的原因,只是這個旋轉對運動員柔韌性要求太高了,按照常規再變化下去,下一個旋轉就是貝爾曼。 那可是貝爾曼,花樣滑冰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最為殘酷又美麗的旋轉,很多女運動員做起來都很是費勁,遑論一個男運動員呢? 本土的觀眾們仍然不敢置信他們的猜測,但是來自華國的冰迷們,無論是在現場,還是在屏幕前看直播的冰迷,都已經不由自主地抬手捂住了自己的心臟。 果然,下一幕,冰場上深紅色的少年再一次變換了動作——抓著浮腿冰刀的手輕輕松松拎著浮腿再一次抬起,直直向上,越過了頭頂。 同時上身后仰,頭頂幾乎抵上了大腿,冰刀正懸于頭頂之上,上身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水滴狀。 更令人震撼的是,少年將腿抬過頭頂,直至形成完美貝爾曼的過程中,全程只用了一只手。 原本垂直向上伸著,在燕式旋轉中形同花蕊一般搖曳的手,此刻已經悄然放到了后背的腰間,也就是水滴的中央。 這是一個比普通貝爾曼難度更高,一個姿態近乎燭臺貝爾曼,但只用了一只手的單手貝爾曼。 男生的身體構造,要作出這樣的姿態要遭受多大的痛苦,即便是旁觀的觀眾,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但冰場上的少年神色卻看不出絲毫痛苦與猙獰,只有安靜與恬然,仿佛故事中的主角陷入了一場香甜的美夢。 燕式旋轉,到甜甜圈,再到最后的貝爾曼,配合上少年那身深紅卻由內斂穩重變得張揚恣意的考斯藤,就像一朵花兒綻放過程的倒放。 與之相對的,卻是池驚瀾由慢轉快,連貝爾曼姿態都不降速的越來越快的轉速。 明明是充滿了矛盾的動作,卻又毫無違和感。 但從花朵退回花苞,如何不是一種新生? 故事中臥軌而亡的女主角,也能在平行世界擁有新的生命,追逐到她所希望的自由與美好。 而每個人的人生也可以不常規,每個人都擁有太多的可能性,請不要害怕地盡管嘗試。 人生,有無限可能——這就是池驚瀾想要傳遞的,于冰冷的冰面中生出的熱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