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傅長熙將案卷上的內容全部看了一遍,又將案卷丟還給涂希希說:“你可不能被劉奇那番話給誤導了。胡浩源會跟他說這番話,必定是撿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說的?!?/br> 涂希希知道。 胡浩源當時和劉奇說他兒子是被脅迫后向江行主動投案告罪的,且在話中明說了尹賢卿為了這個事情親自找他,提過這件事。 但實際上了,面對江行的時候,他卻完全沒有提過這件事。 外人可能覺得胡浩源是因為尹賢卿的身份地位,為了自己而不敢聲張。既然如此,他又為何要找劉奇這個完全對他沒用的人說這些? 涂希希覺得這種行為分明就是胡浩源故意的。 第14章 側開之門 宋于新在旁邊打斷了他們,說:“這個案子劉大人問過我。我將案卷交給他,并且和他說了這個案子有確鑿的人證和物證,胡家公子也親口承認了。按照京兆府查驗沒有任何不對勁之處?!?/br> 但是,劉奇還是偏向胡浩源了。 按照劉奇在江行案子上的表現,會說這樣的話,多半是見過胡家的那位公子。 不過案件當中,最為關鍵的往往并非一個人的表現,而是這個人深處在案件發生的那種環境下,會有什么樣的反應。 涂希希在腦子里將這個案子的經過過了一遍。 在梨樹下刨出來的那具尸體,是禮部尚書家家養的戲子。平時尚書家招待客人的時候都會帶上這些戲子。兩個月尚書府上請來了內閣大學士楊明慧和內閣一干官員,商討年后國祭以及即將開始的萬國商會要事,商議之后閑暇間看了一出戲。當天,那戲子便不見了蹤影。 一個戲子失蹤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尚書府雖說押著人家的賣身契,但人是拘不住的。 誰能想到三天后人是找到了,卻成了一具尸體。 尹尚書將案子交給京兆府不到兩天,曾經上門要求過將案子撤回,說是這案子關系到了自己門下的官員,經過三思之后,覺得還是收回為好了。 一個戲子和自己手底下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得力助手,孰重孰輕一目了然。 尹尚書權衡之后的結果,江行必定不能接受,到他手里的案子查不出個水落石出,他不可能放掉這個案子。 之后兩天,便有了胡浩源的獨子上京兆府自首,坦言是自己跟隨父親前往尹府,飲酒過多,一時失手將那戲子殺死。 并且同時上交了一柄短刀兇器。 之后,江行收集了人證,隨同物證很快便定下了案子。 但涂希希卻很是怪異,她一直覺得畫在案卷上的那柄短刀和這個案子有種很強烈的割裂感。 傅長熙問宋于新。 “既然這案子各方證據確鑿,為何不送到大理寺審判?” 宋于新聞言茫然了一會,片刻后支吾說:“這點我就不清楚了。許是江大人想將這個案子連同其他案件一并交由大理寺?!?/br> 傅長熙對這個解釋沒做過多的質疑。 涂希希卻道:“不,我覺得江大人可能是覺得這案子的證據還不夠確鑿?!?/br> 傅長熙淡漠地笑了聲,說:“就知道你有不一樣的想法。說說看?” 涂希希翻過案卷,將卷面呈現在兩人面前,說:“且看這柄短刀。它身長兩尺半,實際上已經不算是很短了。這種長度的刀身有些厚重。只有練過之人,才能輕松使用他。再看這里對胡公子的描述,他身長六尺五,體重不過百來斤。身形偏矮瘦。這個身量要拿這種刀具殺人,頗有些吃力?!?/br> “按照他的供述是在府中道具庫中將人殺害,那地方趁手的兇器許多,為何偏要選這個最不趁手的?” 宋于新很是意外,說:“你的意思是……這案子不是他做的?” 傅長熙當下說:“不,這并不能證明不是他做的?!?/br> 涂希希點頭道:“確實不能證明,但案發的情景可能比案卷上所交代的情況要復雜很多?!?/br> 宋于新松了口氣,沒好氣地說:“那既然這位胡公子無法擺脫罪名,想必這點疑惑之處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br> 涂希希道:“話不是這么說的,許多不起眼的小細節,往往最后帶出來的更加讓人驚奇的結果。我想江大人一直猶豫的,就是擔心這案子背后可能牽扯到的真相會更加可怕。他大約是想多查出點內容,所以一直沒將案子轉遞到大理寺?!?/br> “畢竟這案子里面,有提到了當時不少朝中重量級的官員都出現在了尹府?!?/br> 宋于新聽到這,一時啞然。 傅長熙這時候說:“這案子暫時不提。殊途,我讓你去找宋巡捕是為了什么,你沒忘記吧?!?/br> 涂希希一頓,“??!” 宋于新冷笑:“我也有些納悶,叫我過來,應該不是為了胡大人這個案子才是?!?/br> 涂希希理虧,忽略了宋于新的冷嘲,當即切入正題道:“那個……主要是為了問宋巡捕,京兆府府衙除了正門之外,還有其他偏門,側門或者后門之類,平時可以供人進出的地方嗎?” 宋于新當即道:“有。離大堂不遠的拐角,有一道偏門。不過這門平時都是鎖著的,安全起見,鑰匙都在江大人手中?!?/br> 涂希希問道:“有沒有被他人復刻走的可能?” 宋于新搖頭。 “沒有這種可能。江大人對自己保管的東西十分謹慎。平時別說是我,大約連夫人可能都不曾見過那把鑰匙?!?/br> 涂希希又問道:“那門什么時候會開?” 宋玉新略微回憶道:“依照我的印象,這門除了夫人給我們大人送飯之外,大人從不曾給別人開過?!?/br> 涂希希相當意外。 “夫人送飯從側門走?” 宋于新當即解釋道:“我們大人對公事和私事分得非常清楚。不管誰來找他,一律從前頭走,私事從不帶進京兆府衙。夫人是個例外?!?/br> “畢竟夫人是關心大人的吃飯,老是讓守衛帶進來。一來不讓夫人看一眼,夫人會擔心。二來老讓守衛見到這副光景,對大人的威信也不好。所以,這偏門便是給夫人專門準備的?!?/br> “平時夫人都是自己一個人過來嗎?身邊不帶護衛嗎?”涂希希問。 傅長熙詫異看了她一眼。 宋于新搖頭說:“平時夫人都是大人親自安排的人送到偏門門口,夫人下馬車后,大人開門?!?/br> 涂希希納悶道:“那就奇怪了?!?/br> 傅長熙問:“哪里奇怪?” 涂希希側頭看他,說:“之前在大堂外面的院子里和應明遠翻找線索的時候,確實有見過那扇上鎖的門。但是那門外面種了特別高聳繁茂的常青樹。枝葉幾乎蓋住了大半,像我和夫人這種矮個倒是沒什么。但要是高個點的人,譬如宋巡捕和少卿這樣的,就要彎腰?!?/br> 傅長熙尋思了下,說:“確實,因為那片樹,我都沒注意到那邊還有門?!?/br> 涂希希忽然斂了臉上神色,認真道:“我當時在那邊查看的時候,發現樹枝上方有一枝細枝被折斷了?!?/br> 說完,她轉頭又問宋于新。 “宋巡捕,案發前后,有人曾經從偏門走過嗎?” 宋于新斷定道:“沒人。我剛說了,那扇門除了江大人和夫人之外,沒有人會走的?!?/br> 涂希希這才定下了心中疑慮,說:“那說明案發的那天晚上,有一個身高差不多剛好夠到那一根枝葉的人,從偏門走過了?!?/br> 宋于新思索了一會,說:“……但是尋常人是不可能從那邊走的?!?/br> 涂希希問:“為何?” “因為我們大人曾經身為武將,耳目要比常人要清晰許多,這點少卿大人應該知道?!?/br> 第15章 胡宅尋人 傅長熙確認道:“是。江大人習武出身,當年還在我爹手下之時,洞察力便十分突出?!?/br> 宋于新欣慰道:“平時夫人送飯,也不需人通報。只要夫人到側門了,江大人便會親自來開門。有一回我有事陪同夫人一起過來,江大人開門都不曾看到是我頭一句話便訓斥夫人,下次不能隨意帶人過來?!?/br> 涂希希心道,真是個好嚴格的人。 “所以,若案發當晚,當真有第三人,包括劉罡在內,兩個兇手應都是江大人自己將人放進來的?!备甸L熙出聲總結道。 宋于新:“……這?!?/br> 涂希希見他一臉難以置信,便道:“除了這個之外,沒有其他可能性了?!?/br> “但,”涂希希又說道,“若是如此,那胡浩源胡大人的嫌疑就小了?!?/br> 傅長熙看她。 她便解釋說:“因為之前劉大人不是說,胡大人近段時間來拜訪江大人,江大人都拒絕見他。案發當晚,守衛也證實胡大人來過了,但江大人不見,最后還是走了不是嗎?” 傅長熙扭頭問宋于新:“守衛證實胡浩源直接回去了嗎?” 宋于新道:“京兆府大門前除了偏門那條小道,沒有適合走馬車的街道。而且守衛也說過當時并非看到胡大人有下過馬車?!?/br> 傅長熙沉吟道:“去胡宅確認下胡浩源回去的時辰,就能確定他嫌疑大還是小了?!?/br> 胡浩源的宅邸在東市左側,算是比較繁華的地段,宅子并不小。涂希希先前看過胡浩源牽扯進去的那案子,上面有提起胡家除了胡浩源這一脈走了仕途之外,其余都是從商。家中全都巴結他這一家,因此家境還不算不錯。 馬車在胡宅門口停下,三人下車之后,宋于新吩咐車夫先停在一邊,自己緊跟在了大理寺一行人之后。 應明遠帶著一個比涂希希高不了多少,裝似少年模樣的男人。 “大人?!彼蟻?,小聲在傅長熙耳側嘀咕了幾句。 傅長熙凝神聽了片刻,期間往大門口看過去一眼。涂希希順著他的視線也看了過去。 胡家的宅子和盛京其他官員家不一樣,他家日常進出并不是從大門,而是右側小巷內的小門,此時比人略高一些的小門門外,零星站在幾個身穿粗布長衣的下人和一個身穿長衣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縮著脖子,正在和將門口團團圍住的大理寺吏們費勁地解釋著什么。 看樣子應該是胡家的管家。 涂希希略微怪異,大理寺這么多人來了,甚至連傅長熙這種身份之人都到了門前,出來迎接的竟然是管家。 胡浩源以及胡家能說得上話之人都不在嗎? 傅長熙低聲說了句:“先進去再說?!?/br> 說完他大步過去,應明遠落在他身后,和另一個小哥一左一右跟在了她身側。 右側的小哥挨近她說:“殊途,好幾天沒見了,你怎么瘦了這么多?!?/br> 涂希希本能往應明遠那邊躲。應明遠伸手扶了她一把,仰頭和小哥說:“秦茂,殊途這幾天受驚了,你別忽然靠近嚇唬他?!?/br> 秦茂撓了撓頭,往邊上站了點,狐疑地打量涂希希說:“是嗎?” 之前離得遠還沒發現,這位叫秦茂的小哥長了一對十分機靈的大眼睛,盯著自己的時候,就像看透了自己,讓她心底忍不住發慌。 她放慢了腳步,往秦茂身后跨了一步,伸出一只手,推著他往前走說:“看我做什么。跟牢大人?!?/br> 應明遠幫腔說:“就是說啊,我和殊途勞累了一天了,也該是你出力的時候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