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書迷正在閱讀:不氪金你修什么仙、穿成貍花貓后我靠裝幼崽茍活、尊上,靈植還結算嗎、鼴鼠的綠寶石、靜水微瀾、香煙與警槍[刑偵]、第一向導(NPH)、低級向導不能強制愛嗎(NPH)、生存游戲[無限]、全世界唯一的人類
根據錦衣衛私訪調查的奏疏,他們知道豐州縣并未實現全縣“脫貧”。 “脫貧”是這位舉人的口號,但當地距離這一步不遠了。 豐州縣的稅收也相當漂亮,以一縣之財,可抵中型府城的稅收。 可惜,豐州縣隸屬昌和府。 昌和府是廣平王的封地,稅務上交王府,不會上繳到國庫。 這位舉人叫謝星珩,表字謝敬之。 他的文章跟當下文人的風格都不同,在策問上尤甚。文章言語辭藻沒多華麗、激烈,而是言之有物,讓人閱之便知此人是有真才干,并非書生意氣,空中樓閣。 時隔三年,他再次下場科舉了。 會試取中,到了殿試上,鋒芒畢露。 這是天子點名要的人,可他的試卷,實在難批。 留卷不批的卷子,最終會交給天子親閱。 他們不管了。 此時此刻,謝星珩跟著他的“進士同年”們,剛從國子監領完進士巾袍出來。 進士巾袍是圓領袍樣式,顏色猩紅,跟官服的區別是上面沒有補子。 考完殿試,便算穩了。同年們想約著去聚聚。 過后還要領成績,這回便是茶會,不喝酒。 組局的人主要是約謝星珩。 近幾年科舉的人,有幾個沒聽說過他的名頭? 他們還聽說,有一批進士在上任之前,還去豐州縣取經過。 人才啊。早年也是以才干和人品聞名,跟他交友,不虧。 同年之間,本也會互相幫扶,是進入官場后的首個“小團體”。 他們在朝中無依無靠,這是第一批人脈。 盛情難卻,謝星珩答應聚。心里則好可憐他們,他們哪知道現在熱情結交的人,可能會坐好幾年的冷板凳? 謝星珩想著,就當給他們上一課好了。 入仕第一課,人生有起落。 名聲在外,不一定飛得高。 中試舉人們,如謝星珩這般老油條的經年少見。 謝星珩這么多年,也就認識一個顧慎行。其他人多有拘謹,努力放開了,也像趕鴨子上架,不得不笑。 謝星珩就照顧他們臉皮,選了他們更加適應的話題和聊天方式。 說說學問,聊聊抱負,談談理想,再講講他們最最關心的“才干”。 謝星珩沒什么好說的,一個豐州縣,說死說活的,像在反復自吹自夸。 他提出一個新概念——去到當地,如果拿捏不準當地的經濟作物和發展方向,可以進行商業大摸底。 搞錢嘛,哪能不跟商業掛鉤?看看當地商人,尤其是大商人,都在做什么生意。 再從這些生意里,尋找機會。 他們便提出疑問,據他們所知,豐州縣從前是“油料”“布莊”最富,謝星珩所在的江家,是鏢局發家,跟這些不沾邊。 謝星珩笑了:“江家現在在做油料生意了?!?/br> 肯學這些東西的人,有概率為百姓做些實事。謝星珩便跟他們更加細致的說。 “你們應該知道我還整合了很多手藝人,讓他們統一接訂單,生產制造,再出貨售賣?一樣的道理。你們先看大商人做的生意是什么,能不能跟當地經濟聯系起來。江家是鏢局發家,鏢局是根基,最大的商鋪是雜貨鋪,這些手藝人匯聚,日用百貨就包圓了。這一條生產鏈,可以帶動原料生產、成品加工、手藝興起,他們得到了錢,就會去消費,再帶動其他領域的售賣額?!?/br> 不要怕事小錢少,一件事做到極致,就能掙大錢。同樣,當地沒有出挑的手藝、經濟作物,就算商人都是東貨西賣,沒有個支柱產業,這些都沒關系。 他們可以學。百姓不方便大批量的出去學,也沒那個資金,縣里可以出力扶持。 縣里還能自己去做生意嗎?顯然不現實。 縣里扶持幾個商戶,給他們便利,條件就是要在當地做某些事。條例可以談。 謝星珩覺著,今年科舉結束,就會有響應的政策出臺。 他們不想動,朝廷都會催著他們動。要培養一批跟官府合作的商戶。 合作的方式…… 謝星珩不敢保證。 肥羊們,哪有人權。 但當地縣官們有很大的cao作空間,只要他們仁善一些,就能救很多人。 今天的聚會,謝星珩不想搞成扶貧討論會,差不多就會轉移話題,頂不住人多,繞來繞去的說,說到暮色降臨,他嗓音也啞了。 散會后,他回家穿新衣服給江知與看,跟他說:“以收集癖來說,我應該奔著狀元朝服去,再來一套,書生之路就到巔峰了?!?/br> 江知與給他理衣衫,又讓他坐桌邊,給他重新梳頭束發。 “你真是適合紅衣?!?/br> 謝星珩平時很少穿紅色,江知與給他制衣,也少用紅色。紅色在日常穿著里,太過張揚。 現在的記憶,都還在成親時的喜服上。 江知與說:“能不能點中狀元,都沒關系。反正成親時,你就是狀元打扮?!?/br> 江知與給他束好頭發,又繞到前面來看他的樣子。 他們才二十多歲,成長的變化都在眉眼間,臉上沒留歲月痕跡。 謝星珩的外貌像水墨畫,單調的色彩,有極強的對比感。膚白,唇紅,眼睫黑。 他有雙微挑的丹鳳眼,因氣質疏懶,笑一笑,眉眼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