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書迷正在閱讀:不氪金你修什么仙、穿成貍花貓后我靠裝幼崽茍活、尊上,靈植還結算嗎、鼴鼠的綠寶石、靜水微瀾、香煙與警槍[刑偵]、第一向導(NPH)、低級向導不能強制愛嗎(NPH)、生存游戲[無限]、全世界唯一的人類
走路間,他聽路邊的人說話,看街上小攤、街邊鋪面的主要貨品是以道士、和尚用品居多后,也有了基礎了解——古代版cosplay。 百姓們為表虔誠,會在特定的日子里,穿上道服、僧衣,齋戒數日,在街上游行,跟“同伴”匯合,“道士”們去道觀,“和尚”們去寺廟,然后祈福還愿。 謝星珩來得巧,趕上百姓們拜水神的好日子。 他在街邊找了個茶攤歇腳,喝著澀口劣茶,吃米香濃郁的米餅,好奇望著街上的行人。 好些小孩子還會鬧騰,也想參加。大人根本不帶他們一起,怕小孩子口無遮攔,說錯話,惹怒了水神。 謝星珩看他們是拜水神,就不由疑惑,水神也有派系吧?怎么兩頭都能拜? 趕上了日子,沒人敢議論。 謝星珩帶著滿腹疑惑,找了間客棧歇腳,今天休整,泡澡過后補覺,天黑之前起來,趁著落日時分,氣溫涼爽時,出街問路。 他要去孟府拜訪。 孟培德是大儒,在當地很有聲望,一問便知。 謝星珩估摸著腳程,快步疾走,宵禁前跑了個來回。 次日清早,他收拾妥當,換上書生打扮,拎上幾包薄禮,出門叫了架小轎,坐轎子去孟府。 路上搖搖晃晃的,謝星珩閉目養神,默背著孟培德給他的贈書里的批注們。 到了地方,他付過轎子錢,下來理理衣衫,就拿上林庚的介紹信,去敲門。 門房回應快,開一道門縫,拿了信件去通傳。約莫一刻鐘后,謝星珩被領進了孟府。 孟府很大,各處簡樸文雅。 所用器物都很別致,謝星珩識貨,知道它們本身的價值不會高,但能收羅來這么些“不值錢”的雅物,孟家人,或者說是孟培德的學生們,真是有心了。 給老師送禮物,尤其是給剛正不阿的老師送禮,需要加倍謹慎。沒有合適的,寧愿不送。 謝星珩這次帶來的幾樣薄禮,都是農作物加工品。 果干、果醬、蜂蜜、苦芽茶,這是津口縣的特產。 豐州縣的特產,他沒拿。距離太遠,路上捎帶的幾樣,都在津口縣送完了。 路上他寫了一份“拜師貼”,以策問的格式來寫。寫他鄉試之后,在家鄉都做了什么。此去津口縣,又能為津口縣的百姓做什么。 津口縣的事,他不貪功,以“合作”來寫。 若江致微有志科舉,或許也能來嘉源省碰碰運氣。 他過堂屋沒停留,被小廝領著去了書房。 孟培德的書房,放置了很多書架,不如圖書館規整,書架的格子都錯落有致,看著高低有序,很有律感。 謝星珩來時,孟培德正拿著雞毛撣子給書籍們除塵掃灰。 看見謝星珩時,他手指正好碰到《孟子》。 孟培德頓了頓,將書抽出來,帶謝星珩到書桌邊坐。 他把《孟子》遞給謝星珩。 “我幼年啟蒙時,因姓孟,對《孟子》一書,總有多的關注。后來研學多年,別的書看再多,還是《孟子》得我心。不同裝幀版本的書籍,我收藏了很多。這是我送給你的第二本?!?/br> 謝星珩鄭重收下。 孟子有名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民貴君輕的思想,也是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 孟培德開門見山的提出來,也有“道不同,不相為謀”之意。 但謝星珩與他想法一樣。 他把書本放好,也不客氣,先把他的“拜師貼”遞過去,等孟培德收下了,他才逐一取出他帶來的幾樣禮品。 謝星珩撿取糕點,空出一個小碟子,給孟培德放了些各樣果干。 “孟先生,這是果干,是在津口縣,取用當季的水果,經過三蒸三曬完成的產品。制作果干的流程簡單,費些人力和柴火,但水果的保質期能延長半個月以上,加以冰藏,可以保質一個月以上。而果干更利于運輸,不怕顛簸。這個工序,能讓當地百姓的收益增加三成以上?!?/br> 余下七成,一半是人力足夠,鍋也不夠,總有浪費、損耗。 一半則是目前市場沒有打開,果商們進貨少,而謝星珩也給不出好價錢。 所掙銀錢,都是加班加點,一個果子一個果子做出來的。 孟培德抬眸看他一眼,拿起一個果干吃,淡淡點評道:“比蜜餞的甜度差些?!?/br> 他開始看拜師貼了,謝星珩不再說,輕手輕腳起身,叫人拿一壺不加茶葉的白水來,再多幾個杯盞。 孟培德看帖子時,謝星珩就給他沖制了多樣口味的飲品。 孟培德抽空回了他一句:“你別忙了,我早看過你給你同年們寫的信了?!?/br> 謝星珩:……? 他記得他寫了糖制品滯銷,求哥哥們幫幫小弟的信。 沒人跟他說,這信還能轉送到孟培德這里啊。 他想問,又不敢問,坐這里熬時間。 孟培德翻開謝星珩的拜師貼,就有驚嘆之感。 他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很少見到筆鋒樸實鋒利的文章。 謝星珩的文采,講實在話,還算不錯,中上游。但在見慣了才華橫溢的進士們,也收過狀元學生的孟培德面前,就不夠看了。 孟培德最是欣賞謝星珩的才干。 這個才干,在真正推行之前,都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