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書迷正在閱讀:不氪金你修什么仙、穿成貍花貓后我靠裝幼崽茍活、尊上,靈植還結算嗎、鼴鼠的綠寶石、靜水微瀾、香煙與警槍[刑偵]、第一向導(NPH)、低級向導不能強制愛嗎(NPH)、生存游戲[無限]、全世界唯一的人類
全縣的生豬,都要從他手里過! 馬屁誰都愛聽。 生意談成,對賭協議之期沒到,彩虹屁先安排上。 李屠戶早就飄了。 他看江家的養殖場好順眼。 又大又干凈,井然有序,絲毫不亂。 豬圈里一點臭氣沒有,種豬母豬小豬都分欄養,又給它們曬太陽,又給它們看病喂飼料。 這場子,氣派!有面兒! 孫知縣:“……” 什么迷魂湯,把人迷成這樣。 私訪才剛剛開始,等他下鄉,巡過鄉村,看著百姓們干農活時,都笑容滿臉的精神面貌,不由更加驚奇。 這一奇,他才知道,江家提供了肥料。 第一年,同樣不收費。根據各家取用量,到收成之后,他們可以以糧抵價。 費用和雞鴨豬崽一樣,很低很低,絕對在承擔范圍之內。 用肥料是件大事,種地的人都知道用肥。少了不頂用,多了容易爛根燒根,得不償失。 江家的肥料是豆肥、蚯蚓肥。 豆肥是一代產品。 蚯蚓肥是二代新品。 蚯蚓肥,說粗俗一點,就是蚯蚓拉的屎。 種地的人熟悉蚯蚓,知道這小蟲子的好處,對蚯蚓肥的接受度更高。 各村都有驢車、騾子車來接人,接上老莊嫁漢,會種地,現在又種不動的人,去江家農莊看實際用肥情況。 農莊上,他們跟農戶聊一聊,便知真假。 也看了發酵肥料的場地,知道確實是江家生產的,不是隨便什么地方鏟一堆土、潑點糞,就來糊弄他們。 正值農忙,農田耕種,他們還看見別人在地里下肥料。 這也要看看。到時還得知道用量呢! 等他們回村,多的不說,只講所見所聞。 江家農莊都在用的肥料,莊上的農戶,用了都說好。 多數人保守,暫時拿了兩大包回來,湊兩百斤,用在菜地、邊緣旱田,少量良田上,第一年,試產用。 少數人才追肥到良田里,也沒全加上,最多一半一半。 只這樣,在孫知縣看來,也足夠大膽。 他看得透,這是因為江家的預養殖計劃給了百姓信心。 養死了雞鴨豬崽不用賠錢,養活了就是白掙的。 比著豐收時節來,他們用肥也就有了抗風險的能力,愿意賭一把,也是愿意相信江家。 孫知縣逛完村里,再回縣衙,就對縣城的大小商戶進行暗訪。 比方說,江家這般招搖,對他們生意可有影響? 又比如,江家雜貨鋪,連活物都賣,遲早把他們生意搶光,可有對策? 縣里除了李家,其他商戶,都被謝星珩找過,提供了兩種合作方式,任他們選。 只有黃、王兩家是供貨商,其他都是進貨的買賣關系。 他們不敢冒險,起初怕謝星珩不靠譜,后來怕江家胃口大,把他們都吞了。 江家搞這么一出白給活動,反讓他們有了信心。 滿縣百姓作證,江家但凡不厚道,縣里都容不下他們! 所以再問影響與對策,這些老板們,都是樂呵呵一句話:“打不過就加入嘛!餅子大了能掙更多!” 孫知縣:“……” 好的。 江家果然有奇才。 他當即回府,提筆寫信,把豐州的變化,寫在了信里,送往府城的廣平王府。 同時附帶了李家的生意現狀。 百姓只知道,李家生意受挫,門店里客人稀拉。 他作為一縣之主,江家的小動作,卻瞞不住他。 明面上是那個贅婿當家主事,四處出風頭,實際上的管事,應是江家小少爺江知與。 縣里熱鬧,他聲名不顯,低調行事,暗里把李家油坊的人,挖了個遍! 連李家的族親都沒放過! 這是要把李家油坊,逼到絕路,輕松易主。 商業之爭,孫知縣不管。 只要不影響縣內經濟,是合規經營,他支持有能者上。 但王爺重點提了江家,他就不能漏給消息。 這封信寄出時,江知與正在加強挖人力度。 先動搖的,帶動后動搖的。 假真情的族親,帶動真重情的族親。 從內部打散,逐步向核心擴散。 是親戚沒錯,是受了李家多年照拂沒錯,可李家倒了,他們難道要跟著餓死不成? 不養家糊口了,不過日子了,跟著上街當乞丐去? 家里妻兒怎么辦?上頭雙親怎么辦? 退一步說,他們受了李家的恩情,就更該保住自己。 他們有活干,就能掙錢。李家那堆人,說不定還要他們接濟呢。 族親之間的關系有多脆弱,江知與最是明白。 大恩又如何。 能翻身做主,誰想當奴才? 他懷孕以后,有了新的習慣性動作——無意識摸肚子。 摸著肚子,他的心總會變得柔軟。 搞垮李家,是大快人心之事。 他要開開心心的辦。 江知與長得好,孕夫的形象更讓他純然無害。 他輕聲細語,眉眼間似有憂愁,滿口都是為他們打算。 “我們家不缺人手,你們知道的,放個招工消息,多的是人愿意來。江家油坊不比李家,可多給兩年時間,江家油坊發展起來,有了規模,有了貨量,李家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