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綜漫] 我靠馬甲系統組成了祗王一族、[綜漫] 原來我是湯姆蘇、[柯南同人] 偵探總懷疑我是嫌疑人、[咒回同人] 是六眼未婚妻又怎樣、[火影] 章魚小丸子、[原神+星鐵] 誰還不是條龍了、灰燼【西幻NP】、完美世界•神裔傳說
不過,事情也無絕對。 他們的祖輩也的確見過一兩次類似的情形,否則也不會有蚩尤血之說了。 將此事問過,李好問又帶了李賀葉小樓去了拜訪了城里的吐火羅行商。但是那些行商對外說是吐火羅人,李好問一問之下,對方立即老實交代,說他們是從龜茲來的商人,那里距離吐火羅王庭還有不小的距離。至于吐火羅貴族之間的傾軋,他們一來離得遠,二來身份天差地遠,就實在不得而知了。 李好問微有些失望,但正好路遇秋宇那一隊,發現秋宇他們還在干勁十足地尋訪著曾經見過無首民的目擊者。 秋宇簡單與李好問交流了兩句,告知他們已經打聽到了不少關于無首民的消息。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此前敦煌城中出沒的無首民盡數是溫馴無害的。 這些人有些在百姓家中翻找剩下的食物,有些是來借工具的,而且借了真的會還,只不過歸還的周期委實是長了些。 沒有人能說清楚這些無首民是從哪里來的,但遇見他們的敦煌居民大多覺得他們對此地很了解,就像是祖祖輩輩生活在此一樣。 在李好問聽來,這些人的證詞也印證了他們昨夜的猜測:這些無首民暫時是無害的。 只是這些人的來歷成迷:按照張義潮所說,無首民是刑天后裔,被放逐在玉門關外的蠻荒之地。 可是現在看起來,這些無首民卻對敦煌城中的生活相當熟悉,不像是久居蠻荒的樣子。 比秋宇那個小組提前完成了工作,李好問便提議出城去莫高窟看看。 李賀一聽說這個,雙眼便亮了,拍手叫好。 葉小樓聽說那什么窟只是在石頭上鑿出的一個一個洞xue,便覺沒什么興趣,但是閑著也是閑著,索性一道。 而張義潮聽說李好問等人想去莫高窟看看,當即命一名河西軍中的士兵當做向導,將他們引去。 一行人騎快馬前往,李好問遠遠地便看見了那座標志性的九層樓。當然了,九層樓乃是后世所改建,如今的木樓其實只有四層,但是依山而建的宏大氣勢,完全不輸于后世。 是的,那就是北大像。為他們引路的士兵好心地解說。 九層樓在唐時又稱北大像,因為這座木建筑內,依山崖塑有一尊高達十丈的彌勒佛像。 當李好問親眼見到那尊塑像時,其震撼不亞于后世他親眼所見九層樓時的感受。塑像坐落于上小下大的錐型洞窟里,自下而上仰視時,那佛像便顯得格外莊嚴神圣。 置身于九層樓中,李好問竟有一瞬感到格外安靜,仿佛有一股佛前香花的清新氣味在自己鼻端幽然縈繞。 在他身邊,李賀與葉小樓也似被這肅穆的氣氛震住了,連大氣也不敢出。 反倒是引他們到此的那名士兵向導輕笑一聲,道:這里本就是僧侶們參禪打坐的地方。若是郎君們追求心靜,不妨來這里一坐。 然而令李好問沒想到的是,這竟然是一座正在維護中的塑像。高高搭起的腳手架上,一名畫匠模樣的人正在為塑像表面重新調色彩繪。 那名畫匠并不怎么在意李好問等人進來打擾,顯然在他這份工作中找到了寧靜恬然的心境,并且自得其樂,唯一回應李好問的,便是自言自語般地說道:已經建成百五十年嘍!可不是該重新彩一回了嗎? 李好問一想,也是:按照敦煌文書的記載,這座北大像建于武周后期,公元695年,他現在是在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可不是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嗎? 離開北大像,李好問一行人一路穿過了無數畫匠、石匠,來到數座正在新開鑿的石窟跟前。 按照那名士兵所說,歸唐之后,這里的石窟就又可以繼續開鑿了。聽說張義潮的家門會資助這里,開鑿更多石窟,為沙州百姓積攢更多功德。 恰在此刻,一名上了些年紀的僧人緩步走來,看著李好問的模樣,以及他身上那件顏色鮮亮的官袍,不由得略感吃驚。 這名僧人容貌消瘦清癯,眉眼慈和,目光清澈,氣質中卻自有一種端嚴肅穆,顯然不是個簡單人物。 吃驚之下,這名僧人上前一步,對李好問合什行禮道:老僧洪辯,不敢請教郎君高姓大名。 豈料李好問聽見這個名字之后頗感吃驚似的睜圓了眼,提高聲音問道:你就是洪辯? 洪辯頓時怔住了。 這位大德高僧地位尊崇,本地還沒有人在聽到自己的法號之后,如此驚訝,又如此無禮,反過來直呼自己的法號。 但看他的神情,卻明明又是滿懷欣喜,甚至有一點點不敢相信的樣子。 但李好問馬上就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禮,連忙拱手行禮道:請恕在下太過驚喜,原來您就是洪辯大師。 隨即他又指指洪辯身邊正在開鑿的一座石窟問道:這里是正在為您修建的影堂嗎? 洪辯身邊跟著一名年輕的黑衣僧,剛開始時聽見李好問直呼法號,覺得對方雖然大小是個官兒,可是也忒無禮。 但是此刻,這名黑衣小僧忍不住驚訝道:你怎么知道這里會有一座影堂? 剛剛開始開鑿的洞窟,對方是怎么知道它會用來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