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綜漫] 我靠馬甲系統組成了祗王一族、[綜漫] 原來我是湯姆蘇、[柯南同人] 偵探總懷疑我是嫌疑人、[咒回同人] 是六眼未婚妻又怎樣、[火影] 章魚小丸子、[原神+星鐵] 誰還不是條龍了、灰燼【西幻NP】、完美世界•神裔傳說
李好問只要稍許聯系一下張義潮的前后態度,便能明白這位白天的時候應當是有所隱瞞。 于是李好問帶上了秋宇、章平和直接目擊者卓來,四人一起出門,徑直去了張義潮的節度使府。 張義潮聽聞李好問一行人夤夜來訪,衣冠都還未整理妥當,便匆匆出來相見。 李好問伸手便拖出刑天的歷史影像給他看,請他解釋。張義潮那張臉頓時便紅一陣白一陣的。 是的,自從今年春天起,沙州一帶便時不時會有沒有頭的人出現。本地城中和城外的人都有見過,時常有消息報到府里來。但我們沒有證據,沒法兒向李司丞解釋。所以,所以 張義潮如今被天子封為河西節度使,節制十州,是此地最有權勢的人,可是他在詭務司這些比他年輕的人面前,依舊感到壓力山大。 世人都有私心,張義潮知道大唐天子喜歡聽好話,怕有這種謠言傳到天子耳中,認為沙州此地不祥,令歸唐之事再生破折。所以見到李好問之時便隱瞞了此事,見到李好問時只用蚩尤血之事來搪塞。 話說蚩尤血的成因,張義潮也知道是前日里多雨,雨水浸到了鐵礦的礦脈。 然而這長得形如刑天之人頻頻在沙州城中出現,才是令他頭疼無比的。 好較李司丞得知,本地故老相傳,刑天被皇帝斬首之后,卻有繁衍后代,生出了一個部族,整個部族都是無首之人,被稱為無首民。 無首民? 是的,相傳因為肢體殘缺,因此整個部族都被流放至玉門關外蠻荒之地。久而久之,我等有首之人也漸漸忘記了有這樣一族,盡管讓他們在不知名的荒野中自生自滅。 就我所知,歷年來本地百姓極少遇見無首民,只是城外修葺石窟的畫匠和石匠偶爾能遇見一兩個。 但不知為何,今歲自元日之后,遇到無首民的機會突然就多了起來。不止是城外和往來商路上,甚至城內也時不時會遇到。 原本想著他們沒有膽子侵擾天子所遣之人的宿地,所以沒有事先告知 這張義潮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盡是在拐彎抹角地向李好問解釋,他為什么事先隱瞞。 可是他萬萬不會想到:自己眼前的這一群人,既沒有把大唐天子放在眼里,也從不將朝廷臉面看得有多重。 他們唯一關心的,莫過于這些無首民突然頻繁出現的原因。 李好問好奇地問:張節度,你確定,是今年元日之后,無首民突然開始頻繁出現的? 張義潮努力回想了一下,道:確切地說,是初六之后。 李好問皺了一下眉頭。 他記得很清楚:正月初六,女媧得到了那枚太歲。 第 177 章 從節度使府回來之后, 李好問自己盤算了一下,他在敦煌城中總共有三件重要的公事: 第一是去查看那口涌出蚩尤血的水井。 第二是去察訪那些曾經見過無首民的人,問清楚他們在什么時間, 什么地點見過什么樣的無首民,發生了什么嘗試分析出這些異族出現的原因。 第三件事是去尋找敦煌城內的吐火羅人, 向他們打聽有關圣子的消息。 最后, 他還有一件非常想做的私事:去看一眼尚在營建中的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自從五胡亂華時已開始逐步開鑿,在南北朝時已初具規模。隋唐時, 由于絲綢之路的貿易興盛,敦煌的地位日益凸顯,而莫高窟也進入全盛時期。 安史之亂后,敦煌為吐蕃所占。吐蕃贊普也是佛門信眾,因此并未干涉莫高窟的發展。倒是因為距離中原王朝太過遙遠,莫高窟避開了武宗時的會昌法難, 并在張義潮率河西十州歸唐之后繼續發展,直至元代才漸漸衰落。 李好問的想法是, 若這時去參觀莫高窟, 應該能看到隋唐及之前的大部分洞窟, 甚至還能去看一看后來名噪一時的敦煌藏經洞。 作為一名穿唐的考古學生, 李好問無比渴望能夠見證這個時代的莫高窟,這個機會他絕不能錯過。 雖然他有些許私心,但案子還是要好好查。 李好問便將詭務司的人分作了兩隊:一部分人由秋宇帶隊, 去察訪城中那些曾經見過無首民的人。這隊里有卓來和章平, 河西軍那邊大概會把張淮深和李好威都派過去幫忙。 由秋宇帶隊,而且沒有葉小樓這么個成天抬杠的家伙, 李好問判斷這隊應該是穩妥的。 另一隊則是他自己帶上了李賀和葉小樓。 葉小樓昨夜睡死了沒趕上見到院里出現的無首民,今早聽說了便死活不信, 直到李好問給他看了歷史影像才沒話說了。李好問索性不讓他去秋宇那隊搗亂。 至于吳飛白,這家伙最近迷上了天女魃送給李好問的那只圓臉雞,成天喂食,一人一鳥嘀嘀咕咕。李好問便索性留他和老王頭看家。 李好問一行人先去了那口涌出蚩尤血的水井,親眼看了看從地底涌出的鮮紅色鹵水,有問了幾個熟悉地方的老人。 這幾個老人答說附近確實有鐵礦山,但是礦山地勢較高。除非下大雨或是下雨的時間比較久,那邊山上的水不會流到城南邊來。因此他們以前也極少見到這井的鹵水變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