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節
顯金卻覺心下暗淡。 她甚至還能想起大太太段氏與她說起這件事時,神容間的自豪和歡喜。 顯金張了張口,喉嚨卻發不出聲音,又將嘴張大了一些,總算是發出些喑啞暗沉的語調,“待我們陳二郎君高中,誰還有去'冒險'的資格呢?” 第211章 不太安心 整個臘月的風都靜了。 在顯金的話里,陳箋方清晰地聽出了嘲諷的意味。 他卻只能沉默垂眸。 正如冷茶,正如站在涇縣店鋪外的夜晚,正如他翻來覆去的心緒和患得患失的踟躕,正如陳家族譜上顯金的名字,正如……這幅畫。 他不知如何解釋,更不知從何說起。 三年孝期快過,他將從閑適的水底浮出水面,父親的守孝期就像雨天撐在頭上的油紙傘,傘下的他可以以悲傷為由,做盡平時不敢做、不會做也不能做的出格事——比如夜闖私宅,比如端著素湯面等候一整晚,再比如放肆自己靠近那團耀眼的光暈。 三年馬上到期。 秋闈征戰在即。 他的生活將回歸沉悶的、孤寂的……充滿別人希望的一潭死水。 世人所熟知的規則,似枷鎖般如約上銬。 在麻木地戴好手銬腳鐐的同時,他卻只希望,死水之上的漣漪,可以停留得久一點,更加久一點。 幾個瞬息后,陳箋方將握緊的拳頭緩緩松開,五指麻木,輕聲開口,“母親她并不知道我將畫買回來了,她仍舊沉浸在賣出畫的喜悅中——母親依然歡喜,隱患被扼殺在微時,并沒有人失落,這難道不夠嗎?” 顯金深吸幾口氣,低頭來回踱步,雙手攥成拳,刻意壓低聲音,“是是是!你最厲害!你權衡利弊——你縱觀全局——眾人皆醉你獨醒……” “但你知不知道,你加價買回大太太的畫——這件事本就在給你母親難堪??!” 這件事,有很多種解決方法。 先不提,畫究竟能不能賣,只提在木已成舟的局面下,如何挽回影響…… 是協商解決要回? 還是請大太太落一個筆名,而非真名? 還是模糊掉作畫的時間? 這么多解決辦法,他偏偏選了一種透露著凝視與倨傲的! ——至少應該提前告知大太太段氏吧?畢竟是她的畫,她的想法,她的決定! 而不是打著“不冒風險”“不立于危墻之下“的旗號,隨意處置了大太太段氏的心血之作??! 從根上講,這就是不尊重! 再挖深一點,這就是希望之星的“信我”俯視主義在作祟——他的意見與想法比他不認同的其他人都高級、都正確。 所以他可以擅自代替別人做主。 就像那盞涼茶。 可這世上,并非他以為的好,才是好;并非他所認清的真相,才是真相。 所有人都有想法,有偏好,有情緒,有夢想,有目標,更有為之奮斗的勇氣——而不是,只有你,你的信念、你的理想、你的認知,才高尚。 顯金前世在病床上躺了人生大半的時光,她迫于無奈被病魔規勸,當身體與精力都無法支撐她的理想時,她只能垂手放棄,還要裝作毫不在意。 這一生,都是撿來的,重活一輩子,就算她的決定幼稚且狂妄,那也是她的,她自己的! 就算失敗,那也是她自己的。 任何打擾她的人,都請走開。 顯金胸腔中涌現出五味雜陳的情緒,目光移到陳箋方青筋暴起的手背,深深吸了口氣,“‘不冒風險’,你說清楚,到底是冒了什么風險?你如此警醒,究竟是因為會敗壞大太太的名譽,還是因為阻礙了你陳家二郎的青云路???” 陳箋方挺背,正欲高聲言道。 窗欞外的灌木叢“細簌”搖晃兩聲。 陳箋方警惕地看向窗外,“誰!” 門外的小廝飛快探出頭望去,“看著像一個小丫頭的身形,往西邊跑去了!” 西邊就是內院正堂。 陳箋方低下頭加快收拾硯臺與筆墨,低聲與顯金道,“等今日后再說吧!宴上的人恐已等急了?!?/br> 陳箋方埋頭朝外走。 顯金卻如腳下生根,立在原地。 陳箋方回過身,眉梢眼角處似有無助,口吻溫和卻帶有一絲哀求,“顯金……” 顯金低著頭不知在想什么。 隔了片刻,終是長且緩地呼出一口大氣,抿唇將放置紙張的竹籃拎起,從陳箋方面前的窗欞快步走過,待拐過墻角,終是抬手側眸,將眼角包含的那滴淚藏進了掌心。 宴上確實等急了。 兩人一上席,扮演項羽的二太太許氏直呼,等他們等得,扮作胡子的海帶都快變成干貨了! 瞿老夫人看了二人一眼,收回了目光,讓人將筆墨紙硯擺好。 陳箋方埋頭寫春聯。 顯金埋頭吃冷菜。 陳敷挑起右邊眉毛,疑惑地看向閨女——這丫頭情緒明顯不太對。 “咋了?”陳敷彎腰俯身輕聲問。 顯金吞下年糕與蠶豆,搖頭,“無事?!憋@金將情緒一點一點收斂回來,扯開嘴角笑了笑,“剛給您種了片菊花田,等明年秋天,您可賞菊寫新書?!?/br> 陳敷:?他已經懶得追究閨女的執行力和戰斗力了,只能砸吧砸吧嘴,雖然他很喜歡菊花,但是,出于某種文化因素,被人送菊花,好像也不是什么大吉大利的事? 陳敷的關注點被輕易岔開。 瞿老夫人卻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人。 除夕鐘聲響起,萬國寺的頭香裊裊燃煙。 瞿老夫人認真注視龍川溪邊的煙火飛騰。 瞿二娘步履匆匆,“夜黑天涼,您別站在風口?!?/br> 瞿老夫人緩緩轉過身,“都看清楚了?“ 瞿二娘點點頭,雙手抬起在耳邊拍了拍,“進來吧?!?/br> 一個面生的小丫頭躬頭彎腰入內。 瞿二娘心下嘆了口氣,開口:“說吧,二郎君和賀掌柜單獨出外院時的情形——是否親密?說沒說話?有沒有同居一室?” 小丫頭哆哆嗦嗦張嘴,一口地道的徽州話,“……兩個人一前一后,隔得拉遠,說了些話,先去的庫房拿紙,再去外院書房拿筆墨,拿紙的時候二郎君在外面等,拿筆墨的時候賀掌柜在外面等……沒,沒有同居一室過?!?/br> “都說了些什么?”瞿老夫人沉聲問。 小丫頭有些害怕,“我……我離得遠就聽了什么梅花、桃花、菊花……在書房,兩個人說的什么百鳥圖,買賣……說的官話,我聽不太懂就湊近點聽,結果一湊近踩到了枯木枝,我怕被發現趕緊跑了?!?/br> 瞿老夫人:……眼神望向瞿二嬸,怎么派人聽墻角,都不知道派個文化程度高點的?!至少要聽得懂官話吧?! 瞿二嬸縮了縮脖子:能力的參差,水平的差距,總要叫老板知道物有所值??!——她打聽過了,賀掌柜身邊那位鐘管事,如今一個月五兩銀子,她才多少呀!這叫一分銀子一分貨。 瞿老夫人轉過目光,“兩個人可有說有笑?” 小丫頭連忙搖頭:“沒……沒!都沒什么表情!看上去不是很熟!” 瞿老夫人松了口氣,緩緩坐回條藤椅上。 瞿二嬸朝小丫頭揮揮手,又轉身給老夫人倒了杯水,“我一早便和您說了,天差地別的兩個人,怎么會攪到一塊兒?” 卻想起她那日在績溪作坊看到的傘柄上的蘭花小刻,前幾日恰好又在二郎君的袖口上看到了如出一轍的蘭花繡樣…… 瞿二嬸張嘴想說,話都到喉嚨里,卻到底咽下了——這話要是說出口,那賀掌柜不死也要掉層皮。 何必呢? 都是可憐人。 瞿二嬸把熱水遞給瞿老夫人,“先前同您也是隨口一說,您是把二郎當作眼珠子的,當即慌了神,立刻想法子驗證……如今沒事,倒是皆大歡喜?!?/br> 第212章 陰差陽錯 瞿老夫人沒說話,但稍微松懈的嘴角暴露了她內心的如釋重負:她倒也不是不喜歡賀顯金,就算不喜歡,也不能否認這丫頭面容身量都頂好,為人也聰明,長了根好舌頭,說話知進退,著意哄人時能把人哄得摸不到天南海北——這樣的姑娘,若沖男的有意引誘,一笑一個不吱聲! 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這兩個,一個要弘陳家的名,一個要增陳家的利。 是不可能攏在一起的! 更何況賀顯金又是這樣的出身! 不不不,就算賀顯金出身清清白白的,也是不配二郎的??! 二郎他爹死得早,本已做到了從四品知府,若再干個二十載,進六部入京做官,跨過正四品這道天塹,也不是不可能的!到時二郎爭氣,父子兩人都在朝為官,父提攜子,子幫襯父,陳家何愁不發達? 如今二郎他爹死了,官場上,誰還能提攜二郎啊……? 瞿老夫人面色上頓生出極大的悲戚。 只能為二郎尋一位在朝為官的老丈人??! 官職越高越好,官位越重越好,家世越顯赫越好…… 姑娘長得好不好看重要嗎? 身量高不高挑重要嗎? 靈巧善言重要嗎? 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