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排兵布陣(51)
張桐鳳把《無錫靈山梵宮考察報告》初稿寫出來后,沒再組織討論,岳順祥也沒怎么改,就直接給了尚濟民。 尚濟民作了幾處改動,主要是對原稿進行升華潤色: 開頭一段,他增加了“盡管我們籌建的國學館項目在功能、定位等方面同梵宮很不相同,但其規劃、施工及建后運營等方面積累的經驗,仍很值得我們重視與借鑒”。 在第一部分“靈山梵宮總體情況”中,他增加了“在梵宮籌建過程中,確定了精品之作、傳世之作的目標定位”一句。 第二部分“梵宮對國學館籌建工作的啟示”里,他增加了“國學館項目有條件、有責任全面超越梵宮,成為集國學之大成的標志性建筑和精品工程”一句。 重新打印出來之后,按尚濟民要求,不用紅頭,直接送給分管副總理。 紅頭是比較正式的公文,有單位對單位、公事公辦的意味。白頭則是下級給上級的匯報,有運作時間短、個人對個人、急事快辦、彼此很信任的意味。 果然,副總理當天就批了:“報請總理批示。已商濟民同志,可以借鑒其可取的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理念,但一定要把握國學館項目的功能定位”。 四天后,總理批示:“要堅持面向國學研究者、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方針和高雅、樸實、節儉、美觀的原則,為國學研究、推廣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這個批示內容被簡稱為“兩個面向、八字原則”,成為國學館建設的指導思想。 總理的批示,確實使籌建工作有了明確方向和增加了政治推力。 第一件事,是在新版《項目建議書》里,把這段話印在扉頁,并作為項目指導思想,加以貫徹落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