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910節
騰老將軍感覺到四周所有同僚的目光,此刻別說王翦、李斯等人,就是騰老將軍自己,都一臉錯愕,有些凌亂。 回想此前與白衍接觸,白衍的確親口說過,沒讀過兵書,況且這件事情,白衍完全沒必要隱瞞。 “王上!” 騰老將軍回過神,本想詢問嬴政,白衍可否在竹簡內,記載著如何取勝的經過,是否碰到楚軍的方圓陣。 不過還不等騰老將軍說些什么,就看到幾名宦官,帶領兩個卸去佩劍的鐵騎將士來到書房,其中微微靠后的鐵騎將士手中,還端著一個精致的木盒。 “不更談羿!拜見王上!” “簪裊栗信!拜見王上??!” 連日奔波,讓這兩個鐵騎將士的臉上,都有些許疲憊之色,不過能親眼見到嬴政,依舊讓兩人無比激動。 看到韓謁者上前,粟信便把手中的木盒,小心翼翼的交給韓謁者。 騰老將軍、王翦、蒙武等人看到這兩個鐵騎將士,想到很多事情,特別是一些詳細的經過,可以問這些鐵騎將士,所有人都紛紛松口氣。 “命人將其掛在刑車之上,游街三月!” 嬴政在韓謁者打開木盒后,看到木盒內的首級,赫然便是昌平君的首級,另一顆已經看不清模樣,但書信中白衍已經交代其來歷,赫然便是昌文君。 長久積壓的憤恨,以及二十萬秦軍士卒的死,都讓嬴政決定,要把昌平君與昌文君的首級,游街示眾。 嬴政要讓所有人,讓整個天下的人都看看,背叛他嬴政的下場。 “諾!” 韓謁者連忙領命,隨后把木盒蓋回去,雖然已經處理過,但惡臭的感覺,依舊讓韓謁者有些受不住。 馮去疾、王綰聽到嬴政的話,想了想,猶豫間最終都沒有開口。 他們二人知道,嬴政的舉動,會給天下士人,口誅筆伐的機會,但考慮到昌平君、昌文君的地位,背叛秦國的舉動以及影響,或許游街,倒也有些用處。 或許這也是嬴政給秦人的一個交代。 “汝二人,升爵兩級,隨行護送的將士,皆升爵一級!” 嬴政看著韓謁者離開后,對著這兩名將領說道。 “謝王上!” “謝王上??!” 談羿、粟信聞言,皆是一臉激動的拱手謝恩,這次升爵,可是嬴政親自給他們升爵的,日后怕是其他將士都要羨慕得緊。 “說一說,楚東之事!” 嬴政得知這二人都是白衍的親信后,便親自詢問白衍在蒲隧領兵的經過,如今白衍那里的情況如何。 書房內。 在嬴政以及馮去疾、王翦、李斯、尉繚等一眾秦國重臣的目光下,談羿、粟信這才把白衍在楚東領兵的事情,一件件說出來。 直到這時候,別說王翦、蒙武、騰老將軍那些領兵的老將軍,就是嬴政以及馮去疾等人,這才清楚的知道,白衍昔日的處境,到底有多兇險,稍有不慎,便會全軍覆沒。 而當聽到蒲隧一戰的經過,雖然不在戰場,但從粟信二人的描述中,王翦、騰老將軍、蒙武等老將,依舊紛紛吸口涼氣,露出震驚的模樣。 特別是對于白衍的果敢,毫不猶豫的把側翼暴露給楚軍,讓楚軍進攻。 別說王翦、蒙武,就是騰老將軍都忍不住搖搖頭,戰場勝負,稍有疏忽便萬劫不復,他們領兵皆是穩中求勝,從不會像白衍這般涉險,或許,這也是白衍能破解方圓陣的原因。 可惜,這兩名將領當時都把目光放在戰場上,對于白衍的命令本就記得不多,加之簡單的描述又有些偏差,想要知曉如何破解方圓陣,恐怕還是需要等白衍回來,親自詢問白衍,方能解惑。 在騰老將軍、蒙武、辛勝等人遺憾之時,一旁的嬴政,卻從這兩名將士的話里,除去得知白衍面臨的兇險外,也聽出白衍為求糧粟,已經傾盡所有。 此前所有的賞賜,洛陰封地所有的錢財,甚至是府邸……皆是全部置換糧草,以供秦軍將士飽腹。 得知這些。 嬴政不由得想起,昔日章愍呈送的罪書里,曾提及齊國公子升,不惜冒險離開齊國臨淄,與田鼎親自去楚地,去到遂陽城請白衍回齊國的事情。 面對楚國大軍的包圍,身處險境,面對公子升不惜屈身涉險,滿心赤誠的舉動,白衍從未有過離開秦軍的念頭,更沒有一絲絲離開秦國的想法。 章愍后面不解,問白衍為何不走,白衍親口回答章愍。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白衍三尺之身以許秦國,再難歸齊?。?! 書房內。 大仇得報的嬴政,心中本就輕松、愉悅,不過得知白衍的舉動,依舊忍不住為止觸動。 嬴政閉上眼睛,腦海里再次不斷重復這句話,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這讓嬴政不由得回想白衍昔日領兵沙場,為秦國開疆拓土…… 而三尺之身以許秦國! 嬴政想到的是,李信兵敗,王賁無奈撤兵,項燕、景騏不下四十萬楚軍,勢要把白衍以及所有秦軍,圍在楚東,盡數殲滅!而面對齊國公子升,還有田鼎的再三邀請,爵位、地位等等那些比秦國更好的許諾,白衍依舊選擇留下,繼續為秦國統領秦軍,哪怕身處險境,隨時會有戰死的可能。 “寡人,終了天意!為何蒼天示衍!” 嬴政緩緩睜開雙眼,輕聲嘆口氣。 對比昔日封相拜將的昌平君、昌文君,對比被楚軍領兵攻打,死傷二十萬秦軍,兵敗回秦的蒙恬、李信,對比整個秦國各個郡縣,唯有雁門轟轟烈烈的徹查過掠賣一事。 嬴政終于知道,為何蒼天在茫茫眾生之中,選擇白衍托夢,并且也由白衍,尋到埋藏四十年的九州鼎,送到咸陽。 何謂天地可鑒!何謂蒼天所受! 比起眼前的這些老將大臣,白衍種種事跡,那出生入死,視死如飴的舉動,即使白衍是年少,但為秦國甘愿付出一切的言舉,不下任何一個老臣。 “王上,白衍出身貧寒,曾不過是齊國一百姓耕農之子,從小吃著菜羮素湯,家中父母不過普通百姓,外祖母從小便勸告白衍,窮困之時不忘志,得勢之時不忘本,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再次想起當初白衍在他面前,一臉誠懇說著這番話,說話時的模樣。 再次想到那個老婦人,嬴政心中滿是感慨,那老婦人對白衍的教誨,望白衍能如屈原之輩,可那老婦人怎知曉,她的外孫…… “寡人之武烈,遠非屈原之輩能比!” 心中思索間,嬴政忍不住流出一抹笑容,心中滿是得意,整個人也是前所未有的輕松,腦海里第一次,逐漸有了對那老婦人封賞的想法。 “王上,昌平君兵敗,若是白衍駐扎在符離塞,楚國危矣!” 王翦在諸多大臣之中,站在地圖旁,開口說道。 嬴政回過神,收起思緒,隨后在其他大臣的讓路中,走到巨大的地圖旁,看著王翦所指的位置,符離塞。 “的確,符離塞乃楚國險要固收之地,若是得到符離塞,僅有項燕一支楚國大軍,根本不可能攻下符離塞,加之楚國糧草損耗嚴重,王上……” 蒙武看著地圖,說著說著,一臉激動起來,抬頭看向嬴政。 “楚國亡矣!” 蒙武此刻心中說不出的復雜,看到楚國有被滅國的可能,蒙武與其他所有人一樣,都在心中紛紛松口氣,可是想到此前與白衍的嫌隙,乃至很多數十年的好友,都敵視白衍,加之長子蒙恬之前兵敗,導致二十萬秦軍士卒被殺。 這一時間,蒙武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希望白衍兵敗。 “王翦將軍,蒙武將軍,汝二人立即領兵,進攻楚國,與白衍一同,合圍項燕,寡人另調集秦國所有糧草,跟隨二位將軍一同進入楚地!” 嬴政看著地圖,滿是喜悅的說道。 繼韓國、趙國、燕國、魏國之后,吞并天下最大的阻礙楚國,就要亡國,被秦國所得,這讓嬴政如何不開心,本就大仇得報,又看著峰回路轉的楚地局勢,嬴政恨不得立即與天下人共享這個好消息。 并且也讓嬴政十分期待的是,楚國一滅,白衍便能返回秦國,返回咸陽,一直以來埋藏在心中,那些迫切想要詢問白衍的話,終于要有機會能說出口。 “諾!” “諾??!” 王翦、蒙武聽到嬴政的命令,連忙拱手接令。 咸陽王宮。 此刻王宮守衛得知鐵騎全都是奉白衍命令到來咸陽的,本就好奇楚地的戰事,又見到那么多鐵騎到來,知曉一定發生什么大事的宮衛門,紛紛打聽起來。 這不打聽還好,當得知白衍統領秦國大軍,在蒲隧大勝楚軍,并且還斬殺昌平君,所有人都驚呆了。 而隨著宮衛換崗,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個消息。 兩個時辰后,大捷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咸陽城! 第六百三十三章:傳開消息的咸陽城,秦楚開戰 “怎么可能!白衍大捷?” “秦軍勝了?秦軍怎可能會勝,楚軍可是有方圓陣……” “連昌平君都被斬殺了?首級已經送到咸陽王宮?” 咸陽城內,大街小巷,茶鋪酒樓,全都是熙熙攘攘的說話聲,伴隨著白衍與楚軍交戰,大勝楚軍的消息傳來,所有人都震驚了,一臉不可置信的模樣。 白衍大勝? 白衍怎可能大勝…… 大街上,隨處都能看到,一個個懵逼的士人,不斷疑惑的看向彼此,似乎依舊懷疑這個消息的真假。 “假的,定是假的!那白衍怎可能破解方圓陣!” “對!方圓陣乃千古奇陣,昔日長平,白起面對此陣都束手無策,更別說白衍!” “走,去看看布詔還在否!若是白衍當真大勝,破解楚軍方圓陣,那秦王嬴政,定然會撤下布詔!” 隨著一些六國士人率先發出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多聰明之人,紛紛都朝著大街上,原本張貼布詔的地方走去。 不怪他們如此。 而是他們實在是無法接受,白衍居然大勝楚軍。 要知道他們多少人,在這段時日里,每天苦思冥想,想著如何破解方圓陣。 結果所有人都束手無策。 這可不是一兩人,也不是一兩百個人,而是整個咸陽城,數十萬人!都對方圓陣束手無策! 那白衍,怎可能破解方圓陣! 大街上。 許多年輕士人結伴而行,自然引得所有人注視,在得知那些士人的目的后,后知后覺的咸陽百姓,以及商賈、權貴,這才紛紛醒悟過來,連忙跟著一同走去那張貼布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