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909節
寒風之下,幾只鳥兒從遠處飛來,當看到山丘上,熟悉的一大片密林,鳥兒紛紛毫不猶豫的飛去,然而正準備落在一顆樹上的時候,幾只鳥兒突然全都受驚,匆忙飛往其他地方。 原來就在樹的下方,在山丘之后,全都是密密麻麻的秦軍將士,一個個秦軍將士全都藏在山丘后。 “將軍,項燕真的會在今日撤兵嗎?” 珪來到白衍身旁,感受著寒冷,望著遲遲沒有見到楚軍的動靜,忍不住擔心的問道。 方才跟著楊彥將軍等人閑談時,所有人都說,這塊地勢與傳言中,孫臏埋伏龐涓的地形十分相似,彼時龐涓統領魏國大軍,著急趕路,故而衣甲都放在木拖車上,齊軍進攻之時,魏卒根本來不及反應。 隨后齊軍攻打魏軍一個措手不及,魏軍死傷無數,紛紛潰逃,齊軍大勝。 珪不懷疑楊彥的話,但眼下沒看到楚軍的影子,珪有點擔心,萬一楚軍不來如何是好。 “會的!” 白衍輕聲說道。 就在白衍說完后不久,突然就看到斥候將士急匆匆的走來,稟報說,北邊出現楚國大軍的身影,速度很快。 聞言,別說白衍與珪,就是四周其他秦國將軍,也紛紛心神一稟。 密林內,在一聲聲命令中,無數秦軍將士紛紛拿起地上的長戈、利劍。 秦國咸陽。 咸陽城內,一條條大街上,依舊能看到張貼的王召,求賢令,四處都能看到來往士人、不斷交談的聲音,一些酒樓內傳來士人議論。 突然,隨著浩浩蕩蕩鐵騎聲傳來,街道上所有百姓,紛紛一愣,不管是路邊的小販,還是一些商賈、權貴,皆是疑惑的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鐵騎? 而且數量不少? 但為何會有那么多鐵騎,一同來到咸陽?這是怎么回事?莫非又發生什么事情了? 疑惑間,不解歸不解,但隨著轟鳴而近的鐵蹄聲傳來,街道上無數人,都紛紛識趣的退讓到一旁,就連很多士族的馬車、官員的馬車,也紛紛避讓。 秦國鐵騎!本就在秦國代表著不一樣的地位,更何況還是同時出現那么多鐵騎一起到來,誰都清楚定是發生什么事情。 很快。 看著密密麻麻的秦國鐵騎將士,騎著戰馬從大街上疾馳而過,數量足足上百人,街道上的行人頓時忍不住紛紛議論起來。 “怎么有那么多鐵騎?而且是朝著王宮方向趕去!” “對啊,好奇怪,莫不是發生何事?對了,你們看到一名鐵騎背著的布裹里,像是一個木盒沒有?” 無數百姓看著離開的鐵騎士卒,看向彼此議論著。 很多馬車內的權貴士族之人,看到這一幕后,也在馬車內疑惑的對視,猜測著是否發生何事。 咸陽王宮之中,嬴政一臉陰沉的在書房內,在韓謁者的陪同下,看著王翦、騰老將軍等人,依舊為破陣而煩惱之時。 突然間,一名宦官急匆匆的走來。 “王上!王上!” 第六百三十二章:老將大臣的震驚,嬴政的喜悅。 “王上!王上??!” 書房內,嬴政聽到動靜,轉過身看向那急匆匆走來的宦官,一同在書房內的王翦、騰老將軍等人,在搖頭嘆息間,也注意到神色慌張的宦官走到嬴政面前。 所有人都有些疑惑,這又是出了什么事情,讓這宦官如此著急的模樣。 “王上,大捷!大捷?。?!” 宦官跪在地上,雙手捧起一卷竹簡,嘴里不斷說著大捷二字。 “大捷?” 嬴政聞言眉頭緊鎖,愈發疑惑,何人大捷? “大捷?” “大捷??” 不僅僅是嬴政,蒙武、辛勝、王翦等人,也露出詫異的神情。 “白衍將軍大捷,于蒲隧大勝楚軍……” 宦官激動的說道。 而宦官的話方才說出口,剎那間,嬴政整個人都愣在原地,隨后神情大變,顧不得一旁的韓謁者,也不等蒙恬等人。 在書房內所有人的注視下,不等宦官說完接下來的話,身穿黑色王服的嬴政,托著黑色長服,快步從眾人身旁走過,來到宦官面前后一把拿起竹簡,打開看起來。 安靜的書房中。 王翦、蒙武、辛勝、騰老將軍、尉繚等一眾秦國大臣,足足二十多人,全都一臉詫異的看向彼此。 方才宦官居然說是白衍大勝! 這怎么可能? 昌平君明明已經準備好方圓陣,楚軍有方圓陣的情況下,他們那么多人,不,是整個咸陽,乃至更多地方的所有人,都沒辦法破解方圓陣。 白衍怎么可能勝楚軍,莫非昌平君不在蒲隧? 隨著這個念頭,幾乎所有老將軍都忍不住搖搖頭,按道理不可能才是,他們已經算過,項燕一旦分兵,留守的楚軍主將,定是昌平君。 除了昌平君,沒有第二個人選,畢竟方圓陣的事情無一人所知,連姚賈都不曾得到細作消息,這足以證明知曉方圓陣的人,在楚國寥寥無幾,況且以昌平君的地位,也是不二人選! 可若是昌平君在,怎會傳來白衍大捷的消息。 “善!善!善吶?。?!彩!大彩!先王擁武安!寡人有武烈!傳令……” 正當所有老將軍思索之際,嬴政看著竹簡,顫顫巍巍的雙手滿是激動,雙眼微微泛紅,看過兩遍后,突然轉過身,看向韓謁者。 “白衍歸來之日,寡人要去灞上相迎!不,寡人親自前去武關,迎白衍歸秦!” 嬴政輕聲一字一句的下令道,整個人都處于亢奮的神情,滿是激動。 書房內的所有大臣,聽到武烈二字,就立即知道嬴政說的是白衍,昔日滅魏后,白衍承天受夢,尋得九州鼎,獻于嬴政。 立如此大功,自古無二,即使朝中文武百官、秦國大臣、嬴氏宗親,幾乎所有人對于嬴政要為白衍封君的舉動,都無法反駁。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業曰烈! 為贊譽在上郡高奴的舉動,以及閼與、雁門掠賣之事,武烈!便是在秦國所有侍郎,以及文武百官的商議下,在嬴政最終決定后,給白衍封君后的君稱。 不過因白衍領兵滅魏后,就繼續帶著秦國大軍攻打曲阜,進而南下楚國腹地,不管是給白衍的賞賜,還是君稱,都還沒有親自封給白衍。 “武關?” “武關?。?!” 聽到嬴政要去武關迎接白衍歸秦,別說王翦、蒙武等人,就是李斯、馮去疾,以及回到咸陽的贏侃,全都愣住了,滿是吃驚的對視一眼,繼而紛紛看向尉繚。 這份待遇,即便是當初尉繚、以及那逃離秦國的魏轍都不曾有過。 白衍大捷,嬴政要親自去武關相迎?這…… 不對。 若是簡單的大勝絕不至此…… 思索間,一個念頭緩緩浮現在眾人心中,看向嬴政手里拿著的竹簡,所有人的眼神,瞬間出現變化,一個讓所有人震驚的念頭悄然出現在眾人腦海里。 所有人吃驚之余,又滿是不解。 “諾!” 韓謁者聽到嬴政的話,連忙領命。 “王上,白衍將軍大勝,莫不是……” 王翦看著韓謁者接令后,忍不住看向嬴政開口詢問,隨后與其他人對視一眼。 嬴政聽到王翦的詢問轉過頭,興奮之余,目光掃視著所有人。 “白衍統領秦軍,與楚軍于蒲隧交戰!楚軍敗,秦軍大勝!” 嬴政在眾人的注視下,一臉感慨的說道:“叛臣昌平君,不愿降秦,白衍斬,另斬楚將十余人!” 嬴政說這句話時,心中滿是痛快,整個人仿佛卸下千斤重擔一般,心里一直憋著的那口氣,終于吐出去,可以輕輕松松的呼吸著。 昌平君,這個曾經背叛秦國的秦國右丞相,讓嬴政曾經活生生氣暈過去的人,也是讓嬴政受辱,讓二十萬秦軍戰死,讓白衍以及麾下秦軍精銳,差點全部死在楚東的人。 如今,昌平君終于死了! 嬴政無數次想到昌平君,便渾身顫抖,若非白衍,嬴政不敢想象,若是當初李信兵敗,二十萬秦軍被殺后,白衍以及麾下秦國精銳,盡數被楚軍圍殺在楚東一地。 嬴政要如何面對秦人,要如何繼續坐上王位,在朝堂上,又如何面對秦國文武百官。 幸好,白衍沒有最壞的后果出現,更沒有讓他嬴政為難,不僅僅砍下昌文君的首級,如今更把昌平君的首級,也送來咸陽。 “秦之大仇,寡人之恥,皆報之!” 嬴政說道。 說完后,嬴政微微仰頭,突然露出莫名的笑意,似暢快,似解脫,亦是感激。 “昌平君被白衍斬殺!” “什么,昌平君……” 聽到嬴政的話,即使心中已經有猜測,但王翦、蒙武、辛勝、李斯等人,還是一臉吃驚,隨后與尉繚、馮去疾等人一樣,紛紛疑惑的轉頭看向騰老將軍。 之前,在得知項燕分兵后,一定是昌平君統領楚軍,防范白衍,故而嬴政便問過所有人,若是白衍與昌平君交戰,勝算幾何。 所有人無一例外,都不看好白衍,畢竟他們那么多人都無法破解方圓陣,而在他們之中,騰老將軍更是親口與嬴政說過,白衍從未讀過兵書。 陣法與謀略最大的不同,便是在于兵書! 這也使他們愈發堅信,白衍不碰到昌平君還好,不正面交戰還好,若是正面交戰碰到昌平君,恐怕十分危險。 結果眼下…… 白衍勝了!不僅僅大勝,還斬殺昌平君! 書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