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747節
“去帶他們過來!” 白衍看到蕭何后,對著牤說道。 “諾!” 牤點點頭,起身朝著蕭何哪里走去。 片刻后。 蕭何跟隨蕭氏老者來到白衍跟前,待老者打過招呼后,蕭何便上前,對著白衍拱手。 “蕭何愿隨將軍前去彭城,還請將軍不嫌蕭何才學平庸!蕭何愿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蕭何看向白衍,面色嚴峻,十分誠懇的對著白衍打禮道。 劍是昨晚,已年過半百,頭發白了的父親所贈,得知白衍的邀請,不提蕭氏一族的人讓他效力白衍,就是父親也讓他把握這次過后再也沒有的機會。 想到自己三十余歲,一事無成,蕭何在收下父親的劍后,在夜里也想了許久,最終決定今日要跟隨白衍一同去彭城,不管白衍此番去彭城做什么,即使是需要他上戰場殺敵,即使是有危險,蕭何也認了,當做向白衍表明的決心。 “吾要彭城交戰,若馳馬殺敵不是汝之所長,可直接去雁門見楊郡守即可,無需涉險,此乃白衍信物!” 白衍看著輯禮的蕭何,說話間,從懷中取出一個小印,上面是他白衍的名字,雖然這個沒什么效果,更沒什么權利,但是蕭何拿著它,足矣讓楊端和在沒有見他前,給蕭何一個好的安排。 白衍的舉動,這些讓蕭文豸,蕭山子等人,是徹底的知道,白衍這是真的賞識蕭何。 鳩這時候走過來,站在白衍身后,也忍不住看向蕭何,仔仔細細的打量蕭何一番,這還是繼荀朔君子后,鳩第一次見到,將軍如此賞識一個士人。 然而讓所有人意外的是,尚未放下手的蕭何,看了看白衍手中的印章,并未拱手去接,反而看向白衍。 “將軍可曾聽聞,一個見危,而離去的人,是得不到他人的信任,一個連涉險都不愿意的人,是難以成就大事,若將軍覺得蕭何不足成事,蕭何又有何顏面,在將軍的引薦下,去雁門入仕!” 蕭何看著白衍,輕聲說道,那有些斯文古板的臉頰上,眼神卻是出奇的沒有心虛,而是第一次,直視白衍的眼神。 “白衍有失所慮!還請勿要見怪!” 白衍見到蕭何的舉動,聽著蕭何的話,看著蕭何的眼神,似乎明白,為何劉邦會愿意,把后背交給蕭何。 看著蕭何是鐵了心要去彭城,白衍便不再婉拒,同意蕭何一同前去。 片刻后。 在與蕭文豸,蕭山子等人客套一番后,等蕭何與蕭文豸,蕭山子等人說完話,白衍便翻身上馬,看著所有鐵騎將士,都已經準備妥當,一個個騎著戰馬看著他。 白衍看著鳩、牤后,目光看著同樣翻身上馬的蕭何,便駕馭戰馬,慢慢朝著彭城出發。 “將軍此番可有多少兵馬,攻打彭城?” 離開蕭縣后,蕭何最后看了一眼蕭縣,便騎馬緊緊跟隨在白衍身旁,想了想,還是忍不住看向白衍問道。 雖然沒有讀過兵書之類的,也沒上過戰場,但既然決心跟隨白衍,蕭何還是想看看,能不能想到什么,為白衍出謀劃策。 “三千多人!” 白衍聽到蕭何的詢問,輕聲說道。 聞言,蕭何一臉懵的轉過頭,整張臉頰上的表情,都一片僵硬,雙眼不可置信的看著白衍,似乎懷疑自己的聽到的話。 就只有三千多人?。?! 三千多人去打彭城? …… 彭城內。 當初軒轅氏坐上帝位的時候,把彭城作為都城,也就是天下有名的黃帝,而后面堯封篯鏗于彭城,建大彭氏國,故而篯鏗又稱彭祖,后大彭氏國歷經夏代,至商末為武丁所滅,紂王封其臣崇侯虎,改建為崇國,而周代,又在此建呂國,之后經歷宋、齊,如今屬于楚。 可以說彭城雖比不上天下最為繁榮的洛陽、臨淄、陶邑,但在文化底蘊上,卻是有著獨屬于彭城的色彩。 而如今彭城西連大梁,南下便是楚國肥沃之地,而東可去齊國,故而在彭城那堅固高聳的城墻內,街道上滿是行人商賈,馬車來往絡繹不絕,沿途商鋪的叫喝聲更是嘈雜不休。 彭城城門下,一個楚國士卒騎馬急匆匆的駛入城門,顧不得街道百姓,飛速迅馳著,在街道上百姓連連避讓之下,朝著城守府趕去。 片刻后。 就在城守府邸內,四十來歲的楚將黃冶,正與幾名楚國將軍商議著數日后,要面對的情況。 黃冶,來自楚國黃氏,也是如今彭城內的守將。 此刻黃冶興致勃勃的看著地圖,在楚國的時候,黃冶便聽過無數次白衍的名諱,也聽過其無數次事跡。 正巧,黃冶領兵以來,也從未有過敗績。 故而黃冶內心中,早已經想要與白衍交一交手,看一看白衍有多大的能耐,此番雖說兵馬僅有三萬多,但對于固守彭城,黃冶心中還是有信心的。 “報,將軍,蕭縣方向傳來消息,發現秦軍鐵騎,正在朝著彭城趕來!” 一名楚國士卒滿臉驚慌的來到書房內,對著黃冶稟報道。 秦軍鐵騎! 聽到這四個字,書房內其他四名楚國將軍紛紛一臉詫異的看向彼此,心神一稟,誰都明白這四個字背后的含義。 但他們都沒想到,白衍的動作那么快。 “為何鐵騎那么快便出現在蕭縣,莫非魏國已經降了?秦軍有多少人馬?” 黃冶也是皺眉起來,聽到這個消息有些意外,背對著士卒,目光望向地圖上蕭縣與大梁的位置。 “稟報將軍,據說有三千余鐵騎!” 楚國士卒稟報道。 話音落下,黃冶直接轉過身,一臉懷疑的看向那名士卒。 “多少?三千?” 黃冶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三千鐵騎!便敢來彭城,三千鐵騎來彭城能干什么,如今彭城內,他至少有楚軍三萬。 “為首的將領可知曉是何人?” 一旁楚國將軍,丘甲先,忍不住看向士卒詢問道。 其他三個楚國將軍以及黃冶,也紛紛看向那名楚國士卒。 “并未有消息傳來,不過聽細探稟報,為首的將領年紀十分年輕,與……與傳言中的白衍,十分相似!” 楚國士卒不敢隱瞞,不過說到白衍的名字時,連楚國士卒都有些不敢相信。 事實也是如此,隨著他的話,連同黃冶在內的所有楚國將軍,全都一愣,緊接著便是不可置信的搖頭。 “不可能是白衍!” “三千鐵騎,白衍率領三千鐵騎來彭城是為何?” 四名楚國將領說到這里,紛紛看向主將黃冶,要知道此番便是黃冶主動請命,要來彭城這里,與白衍交一交手。 “不可能是白衍,立即命人去查清楚!” 黃冶凝神說道。 “諾!” 楚國士卒聞言,連忙拱手接令,隨后轉身離開房間。 “將軍,若真的是白衍,吾等應當如何?” 看著士卒離開,丘甲先看向黃冶,皺眉問道。 在其他三個楚國將軍的目光中,主將黃冶聽到丘甲先的話,頓時感覺心中一緊,若真的是白衍,統領三千鐵騎來彭城。 雖然尚不清楚白衍的目的,莫非他要在城內? “將軍,白衍用兵有道,絕不可能輕易前來彭城,定然有詐!更何況白衍麾下的鐵騎,乃是秦軍精銳,不得不防!” 一個楚國將軍這時候看向黃冶,開口諫言道。 彭城內。 “荀君子,萬一那楚將黃冶不出城,或者并不派調遣所有大軍出城該如何是好?” 在一棟酒樓之中,逑站在雅間內,看著荀朔好奇的問道。 自從逑被白衍任命統領死囚營之后,逑便一直命人在城外看守,而絕大多數都已經潛入城內,眼下想到彭城內的楚軍,逑不擔心自己會死,逑只是擔心,會讓將軍拿不下彭城。 “且寬心!將軍早已經算準黃冶的心性,黃冶領兵以沉穩而著稱,后聞將軍攻打魏國,特請命領兵到彭城,顯然心中對將軍,頗有不服,曾就有傳聞,黃冶一次醉酒后,言兮無緣與李牧交手,平生憾已,這樣的人,在得知將軍僅有三千騎后,心氣高傲定然不會允許其在城內固守,你家將軍在決定奪彭城時,便徹底了解過黃冶,并且也定然得知這件事,故而方才設謀引其出城!” 荀朔跪坐在木座后,拿著酒爵,一邊飲酒一邊面露思索。 原本荀朔是在齊國好好的,突然收到白衍的書信,意識到白衍可能有麻煩,并且預測到白衍可能要攻打楚國后,荀朔在命人去辦白衍交代的事情,便立刻動身離開臨淄。 后面恰巧通過人脈,得知九鼎的事情,加之此前秦國‘魏龐罵秦’的消息,荀朔已經意識到有人在利用這件事情,這才轉而來彭城,原本是想調查一番,隨后告訴白衍。 不曾想,碰見逑。 作為白衍的幕僚,荀朔自然見過逑,荀朔雖然記不起逑的名字,也僅僅只有模糊的印象,但并不妨礙逑認識他。 也是如此,荀朔這才知道白衍的謀劃。 “可有收買人把消息傳播出去?” 荀朔喝完酒爵中的酒后,慢慢抬頭看向逑。 “已經按照將軍的吩咐,收買楚軍士卒,把將軍要統領秦軍爭奪九鼎的事情傳出去,如今楚軍內,應當已經人盡皆知?!?/br> 逑點點頭,這是白衍在書信內千叮萬囑,一定要做的事情,并且還給那么多錢財,逑自然不會疏忽。 荀朔聽完逑的話后,點點頭,目光看著木桌上的酒壺。 “好!待黃冶統領楚軍離開彭城后,切記,要命人把多燒一些房屋,不需要是楚軍的糧草輜重,只需要升煙即可!” 荀朔交代道。 未免白衍的計劃有差錯,荀朔也特地囑咐逑這一點,只看到秦國旗幟,始終還是不放心,唯有讓黃冶得知城內飄煙,誤以為糧草輜重被燒毀,以黃冶的穩重,定然會毫不遲疑的選擇放棄固守彭城。 “末將記住了!” 逑聽到荀朔的話,低頭思索兩息后,想到荀朔的目的,連忙對著荀朔拱手,目光滿是欽佩。 隨后逑便轉身離開雅間,把荀朔的吩咐安排下去。 安靜的雅間中。 荀朔跪坐在木桌后,給空了的酒爵倒上酒,隨后看向窗外。 “白衍,你居然是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