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741節
“對對,當真以為世上會有君王,賞識她外孫,當真可笑!哈哈哈哈?!?/br> “就是,一個殮尸之人,雖然有些錢,但終究還是只能做殮尸、埋尸的活……” 昔日那些婦人的話,一字一句在茅焦腦海里浮現,茅焦能想象到,當初那個年幼的少年,在這個村子里,從小到大面對著什么。 這時候,茅焦余光也注意到,遠處村子內,有一戶人家有喜事,這不禁讓茅焦想起,在來的路上,便聽到其他村的村民趕路閑聊時,說過水村有一個年輕人,在臨淄當了一個官員的門從。 那幾個百姓都在羨慕感嘆的說,水村那年輕人日后不得了,能跟在官員身邊。 “茅大人!” 田鼎安靜片刻,聽著茅焦的話,自然清楚茅焦言外之意。 方才,即便是見過無數世面的田鼎,從村婦口中聽到那些話時,都有些難以相信,婦人口中的那個少年,當真是他在洛陰,見到的那個白衍。 是在上郡高奴,那個救了一城百姓的人。 想到當初,白衍還在閼與、雁門,上書給嬴政,為趙國百姓求糧! 對比白衍從小到大的經歷…… “田鼎!已悔之晚矣!” 田鼎雙眼滿是復雜,許久后,方才深深搖頭嘆息,說不后悔是假。 越是了解白衍,田鼎越是后悔,一個人的才能,會讓人器重,但一個人的品行,方才是最能打動人心。 特別是見過朝堂勾心斗角,見過世間無數人攀權附勢,見過太多太多骯臟的事情,田鼎比任何人都清楚,齊王需要什么樣的賢良大才之臣。 可惜當初在他眼里,一個斂尸的小子,怎么能靠近他與亡妻僅有的一個愛女。 “此番田鼎,會親自去見白衍?!?/br> 田鼎一臉惆悵的說道。 剛好次子田濉的兵馬,也都在齊國邊境,田鼎也不擔心什么,在田鼎眼里,既然當初是他把白衍趕出齊國,如今他自然要親自去見一見白衍。 不過一想到,方才費棱說過,白衍兄長的腿,居然是被田假給命人打斷的,田鼎便有些擔憂。 值得慶幸的是,愛女非煙一直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白衍。 眼下只能等白衍離開秦國,回到齊國,再想辦法平息白衍的怒火,在此之前,絕對不能讓白衍知道這件事情。 故而也決不能,讓其生父母,此時知道白衍的事情。 “田大人要親自去?” 茅焦有些意外,不過也意識到,田鼎這次是真下決心,要想盡辦法拉攏白衍回齊國。 但想了想,茅焦卻又搖搖頭。 “恐怕田大人要無功而返!” 茅焦勸了一句。 茅焦身子,嬴政如此寵信白衍,以白衍的心性,想拉攏白衍回齊國,絕對沒有那么容易。 “事在人為!” 田鼎回答道。 樹蔭下。 田濉、田賢都知道茅焦是齊人,聽到父親與茅焦交談,都安靜的聽著。 聽到父親要親自去見白衍的時候,兄弟二人都沒有意外,也沒有太過擔心父親的安全,對于白衍,別說本就被白衍救過的田賢,就是田濉,此刻也說不出什么話來。 比起白衍在中牟城坑他的事情,似乎一開始,白衍就不是依靠他田濉才能去的中牟城,后面白衍不僅私下放過他,連他最好的好友陳盱,也都因為他而得以離開,外加上,如今又清楚的知道,是父親在四年前,把他白衍趕出齊國…… 怎么算,都是他田濉理虧! 特別是本就理虧的情況下,今日來到這里,聽到那些婦人,說起有關那白衍的事情。 “大人!大人?。?!” 片刻后,遠處一名扈從急匆匆的跑來田鼎面前,隨后把一卷竹簡,交給田鼎。 在田濉、田賢、田非煙,還有茅焦的目光中,田鼎打開竹簡后,看著里面的消息,隨后便皺起眉頭。 “九鼎!” 田鼎看著竹簡內,楚國哪里傳來的消息,田鼎也沒想到,楚國居然能想到這般謀劃,思索一番后,田鼎立即明白楚國那邊的目的。 顯然此番楚國目的不僅僅是讓白衍離開大梁,前往泗水,也是在設局讓白衍與嬴政有嫌隙,逼白衍最后不得不離開秦國! 此為陽謀,與當初圍魏救趙,有異曲同工之處。 “妙!不知是何人之謀?!?/br> 田鼎想到這里,眼神閃過一抹激動,若是事成,他何必再苦惱如何讓白衍回齊! 緩緩收起竹簡,將竹簡交給扈從。 嬴政對茅焦有提拔之恩,這件事情盡量不能讓茅焦知曉,更不能讓女兒知曉。 想到這里。田鼎轉過頭,沒好氣的看向愛女田非煙,雖說女兒也是在許久后才知道,白衍便是他趕走的衍,但在知曉后,女兒居然依舊把這件事情,瞞著他那么久,還有說是太早說出來,他也未必會重視,齊王也不會重視,不如等他與齊王重視的時候,再說出來! 對此,田鼎是一點都不相信女兒的話,女兒是什么性子,他這個做父親的怎會不知道,田鼎清楚,這件事情若非逼不得已,女兒絕對會只字不提,繼續瞞下去,不然也不會把費棱都安排在此。 第五百二十六章:九鼎的消息,魏國降 大梁城外,秦軍大營內。 “將軍,所有渠口都已經填補好幾遍,絕對不會被水沖垮?!?/br> 封年、懷、珪三人來到營帳內,對著白衍稟報道。 此刻距離白衍與魏王宗室交談,已經過去半個月有余,期間對于城內的情況,不管是尸家,還是魏王宗室的人,都常常向他告知。 如今城內已經嚴重缺糧,不管是魏國士族還是魏人百姓,都已經怨聲四起,對于魏王假皆已愈發不滿,還差一些時日,城內的所有士族、大臣,便可在魏王宗親的率領下,向魏王假逼宮。 魏王假終究是魏國名正言順的君王,這不像后世,眼下逼迫魏王假,稍有不慎出了差錯,便會被后世所唾罵,畢竟此番是降秦。 秉承民意,順承天道,這是所有士族,都需要的正當借口。 “好,嚴加看守城門,若是有魏國百姓出城,便送去潭湖旁的營地?!?/br> 白衍對著三人囑咐道。 說起來這段時日最讓白衍驚訝的,還是昌平君,這半月多以來,昌平君似乎一直沒有什么舉動,也沒有不斷派遣親信入城,安安分分的在秦軍大營內,就連對他接觸魏國士族,似乎都無動于衷。 這讓白衍不得不保持幾分警惕,白衍始終不相信,昌平君此次,真的什么都不做。 “將軍,咸陽的那些新卒,看著敞開的大梁城門,一個個都鬧騰著想要殺入城內!” 懷上前對著白衍拱手稟報道。 “命人去傳令,嚴禁任何人擅自殺入城,違令者斬!” 白衍聽到懷的話,毫不猶豫的下令道,如今大水退去,大梁城門又是敞開著,加之城內魏卒毫無交戰之力,那些新卒都沒上過戰場,如今看著大梁,都想著去砍人頭。 白衍親身經歷過新卒,是一步步走來的,所以白衍清楚那種渴望得到敵將首級,徹底改變自己與家人命運的念頭。 但眼下魏國士族與宗親都已經降了,若是這時候秦軍入城殺人,別說逼得魏卒不得不魚死網破,就是日后所有魏人,都會恨秦人入骨,假以時日,必成大禍。 “張貼布告,令各都尉傳令下去,再有喧嘩入城者,立斬不赦!” 白衍想到昌平君有些不放心,繼續囑咐道。 “諾!” 懷聽到白衍的話,拱手領命。 這時候。 營帳外,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隨后就見到楊彥急匆匆的來到進入營帳。 白衍看著楊彥一臉匆忙慌張的模樣,有些疑惑,一旁的封年、珪、懷也都滿是好奇,不過三人還是連忙對著楊彥打禮。 楊彥對于封年三人也都不陌生,點頭后,便拿著一卷竹簡交給白衍。 “彭城、陶邑,還有齊國,甚至連焦城王賁將軍哪里,都傳來消息,據說在泗水,已經有人發現九鼎,楚國、齊國皆已有動作,似乎都派遣暗探還有士卒悄悄去調查?!?/br> 楊彥看向白衍,感覺心跳個不停,那可是九鼎,就是不知道消息是真的還是假的,若是真的,那對于秦國而言,可就太重要了。 “九鼎!” “真有九鼎?” 珪、懷聽到九鼎,一臉詫異的看向彼此,隨后看向楊彥與白衍。 九鼎對于他們二人而言,并沒有什么意義,在他們眼里,不過是一口鼎而已,唯一的不同,便是當初很多諸侯王,都想從周王室哪里得到它。 “你們先下去按照命令行事!” 白衍看向珪、懷、封年說道。 “諾!” 三人聞言,連忙拱手退下,營帳內頓時只剩下楊彥與白衍。 楊彥看著白衍讓封年等人離開,其實也有些意外。 “將軍是否是在懷疑,這消息是假的?可如今大梁已經準備出城降秦,這時候楚國與齊國,弄出這個消息,也救不了魏國!” 楊彥看向白衍,詢問道。 其實一開始楊彥也懷疑這消息的真假,然而不管楊彥如何分析,都感覺不像是假的。 “九鼎!” 白衍放下竹簡,緩緩起身,隨后來到地圖旁,看著地圖。 “是救不了魏國,但是卻能讓我離開大梁!” 白衍嘆口氣。 直到這時候,白衍方才終于明白,昌平君為何這段時日,如此安靜,一直都不見有何動作,原來是早已經想好,要如何引他離開。 “離開大梁?將軍是說,昌平君!” 楊彥聽到白衍的話后,面露思索許久,隨后這才想起,一旦白衍離開,大梁的事情便會全部交給昌平君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