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711節
眼下,全城百姓,以及所有守軍,士氣可用?。?! 尸堰清楚,今日過后,在父親的安排下,待祖父被白衍囚禁的消息傳開,彼時不管是將士還是百姓,都定會知曉是白衍見到無法攻下大梁,方才做出的下策,到時候士氣定然會達到鼎盛。 “白衍,你攻不下大梁的!” 尸堰感受著馬車的移動,聽著外面百姓的交談,厲聲感慨道,過段時日,他會用言語,將大梁的事情告訴白衍,讓白衍知道何為后悔,讓白衍了解到囚禁他祖父的舉動,到底多愚蠢。 …… 厘城。 “你何時才打算放老夫回去?” 府邸內,年邁的尸埕跪坐在白衍對面,一臉無奈搖搖頭,語氣滿是不解。 尸埕就不明白,白衍為何要囚禁他這一把老骨頭。 “尸相就安心住下,魏國滅后,尸相想去那,白衍絕不阻攔?!?/br> 白衍給竹簡蓋好印章后,一邊收起竹簡,一邊看向尸埕。 尸埕連連冷笑。 “將軍就如此篤定,能攻下大梁?” 尸埕故作疑惑的問道,褶皺的老臉中,雙眼卻滿是嘲笑,尸埕根本不相信白衍能在三個月內,攻下大梁。 特別是這兩日,尸埕見到黔中哪里的秦軍將領,以及不少士卒,似乎不怎么喜歡白衍,只是礙于王命方才聽令與白衍。 如此情況。 白衍能順利領兵攻打魏國就不錯,還想著攻下大梁,真當魏國無人無將? “將軍,人來了!” 尸埕說話間,一名將士帶著一個男子來到書房。 男子赫然正是此前白衍見過的成定,也叫班定,此刻班定來到書房看到尸埕后,也是面色古怪,詫異的看向白衍一眼。 方才來到厘城之時,班定便有所耳聞,沒想到是真的。 白衍居然真的把魏國丞相尸埕,給囚禁在厘城。 “班定,拜見白衍將軍!” 班定對著白衍輯禮道。 尸埕看著班定,聽著這個名字,面露思索,想了想,最終確定他沒有見過這個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來歷,居然來白衍這里。 “魏相!” 班定向白衍打禮后,便轉過身,對著尸埕打禮。 尸埕見狀,沒有絲毫還禮的意思,畢竟如今身為‘階下囚’,自然要通過這些舉動,告訴白衍他很不開心。 “坐!” 白衍讓班定不必客套,讓班定坐下后,便側身從一旁的地上,拿起一卷早已經備好的竹簡,交給班定。 班定一臉疑惑的抬起雙手,接過竹簡,隨后看了白衍一眼后,緩緩打開。 下一刻。 班定突然瞪大眼睛,眼神之中滿是惶恐,震驚。 這般模樣,頓時讓一旁年邁的尸埕,好奇的看著這一幕,看了一眼白衍,隨后有望著班定。 那竹簡內到底寫著什么? “此番讓你過來,便是希望能替我親自跑一趟,去見見這幾人!” 白衍對著班定說道,簡內都是一些關于齊、楚交界的疆域,昔日李園、熊猶所栽培的勢力,別看齊國與楚國如今互不干擾,數十年沒有戰事,但實際上不管是齊國,還是楚國,都在交界附近的城邑,安置著重兵看守。 “將軍,此番將軍是打算攻魏,還是……” 班定看完竹簡后,一臉恍惚抬頭看向白衍,隨后又看向尸埕一眼,他不明白,眼下白衍到底是打算滅魏國,還是準備攻打楚國。 還是說,滅魏只是一個幌子,嬴政的目的,其實一開始就是楚國。 “為何不能都要?” 白衍笑著問道。 話音落下,班定聞言,瞳孔一縮,微微張著嘴,一旁的尸埕聽到‘都要’,起初還沒反應過來,待反應過來后,顯然也知道白衍的意思,頓時瞪著眼睛,一臉驚愕的看向白衍。 第五百零七章:白衍的消息 “王上,齊國傳來消息,得知秦國即將要攻打魏國,齊國之中,主張出兵援魏之人倍增,朝堂之內提議出兵攻秦的官員,已經超過半數?!?/br> 王宮書房內,隗狀站在地圖旁,看了看嬴政,又指著地上不遠處的地方,那地圖上齊國的位置,神情滿是凝重。 與隗狀一同擔憂的,還有王綰、李斯等人。 此前在同意先不打楚國,轉攻魏國的時候,所有人都已經做好齊國朝野震動的心理準備,然而當得知消息之時,事情還是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超過半數官員! 熟悉隗狀心性的人都清楚,這句話背后,隗狀已經是往好的說,實際情況恐怕要遠遠超出這個半數。 “姚賈、茅焦已經在齊國,動用所有勢力、錢財,以及到處游說那些齊國官員,如今姚賈所耗之金,遠超往日倍數有余,而且很多齊國官員見勢不對,已經婉拒姚賈所贈之財,眼下姚賈、茅焦,已經在臨淄城內,疲于應付?!?/br> 隗狀說到最后那幾個字的時候,小心翼翼的看向嬴政一眼。 一旁王綰、昌平君等人,甚至連年邁的王翦,以及年輕的李信,此刻都沉默不語,誰都清楚姚賈和茅焦為何在齊國,無非是嬴政日思夜想,想要見到那傳言中的騎牛老人,故而連楚國局勢都棄之不理,而讓姚賈、茅焦直奔齊國。 在場的人都是秦國重臣,手里都有獨屬于自己的人脈、權利、勢力,對于傳言中的竹簡,或多或少,他們也都暗地里打探到少許。 故而他們能理解嬴政,也清楚那老人的才能,到底有多高。 但,這不代表他們真的希望那老人出現在秦國,真的有朝一日,出現在秦國廟堂。 對于他們所有人而言,如今他們都是已經是秦國重臣,僅在嬴政一人之下,無論是秦國朝堂中的權力,還是朝堂外大營的兵權,都已經在他們這些人手中,誰都不希望秦國再生什么變故。 為此,他們支持嬴政,支持嬴政攻滅其他諸侯國,并且紛紛參與進來。 誰都希望,如同嬴政的血脈會繼承嬴政位置那般,待他們老去之后,他們的兒孫乃至家族勢力之人,都會相繼進入秦國廟堂之中頂替他們的位置,循環往復,直至日后千秋萬代。 如蒙氏蒙驁、蒙武、蒙恬,如李氏李崇、李瑤、李信…… “王上,若是齊國出兵,白衍將軍那里,恐怕有變,而且微臣更擔心的是,齊國一旦出兵,楚國定然也會趁機發難,到時候齊、魏、楚聯盟抗秦,秦恐怕一時間,無法攻滅任何一國?!?/br> 王綰皺著眉頭看著地圖一會后,側身對著嬴政拱手說道。 昌文君聽到王綰的話,略微沉思兩息,想了想,也抬手看向嬴政。 “王上,眼下當務之急,還是應當早些派遣使臣前往齊國,安撫齊王!” 昌文君建議道。 隗狀聽到昌文君的話,眉頭不經意間微微一皺,看了昌文君一眼后,沉默下來。 “眾位上卿以為何人出使齊國,方才合適?” 嬴政思索一番后,目光掃視眾人一眼。 “王上,斯,愿意出使齊國!此前斯蒙得恩師荀子所授,數次游離齊國,識得諸多名士,由斯出使齊國,定能游說名士,說服齊王?!?/br> 李斯回答道,對著嬴政彎腰打禮。 昌文君聽到李斯的話,目光不經意的看向李斯,隨后對著嬴政抬手輯禮。 “王上,臣以為,李斯大人貴為廷尉,如今潁川、邯鄲郡、巨鹿郡時有動亂,諸多事宜皆需廷尉李斯做主?!?/br> 昌文君有理有據的述說道。 李斯雙手打著禮,聽到昌文君的話,頓時瞳孔一縮,雙眼睜大,呼吸都有些紊亂起來,這無不在表示,李斯心中已然有些慌亂。 “王上……” 李斯還想反駁,然而話在嘴邊,卻是無法再說下去,昌文君的理由實在太好了,此前攻滅韓、趙之后,拋開白衍治理過的雁門郡之外,其他郡縣的地區治理,一直都是大問題,涉及秦律的案件更是多到數不過來,很多情形連郡縣下的官員都無法做主,只能上書咸陽廷尉府定奪。 書房內。 昌文君見到李斯沒有說下去,等了幾息后,便把目光看向嬴政。 “王上,攻打魏國,乃是國之大事,事關齊、魏、楚,如今齊國朝野動亂,不得不慎??!” 昌文君說到這里,深吸一口氣,低頭輯禮道。 “王上,秦國有左右丞相,臣以為,此番為表仁信之意,都應派遣其中一位丞相,出使齊國,代我王,安撫齊王!” 昌文君說完,再次深深的彎腰下去。 昌文君的話讓王翦、尉繚、王綰等人,全都沉默下來,昌文君已經把話說得如此明白,在場的眾人都清楚,昌文君是想借這個機會,讓昌平君再次返回咸陽,而昌文君的理由,誰都難以反駁。 “王上,昌文君言之有理,老夫既為秦國丞相,此番無論如何,都應出使齊國!” 隗狀站出來,對著嬴政打禮道。 昌文君的心思隗狀懂,但隗狀更懂嬴政的心思,他這個左丞相去齊國,不管是嬴政,亦或者李斯,至少還有時間或者尋找借口,讓昌平君繼續留在潁川,然而一旦昌平君出使齊國,日后作為使臣,昌平君就一定會回咸陽。 更別說,昌平君是楚系官員,眼下這個局面,怎么可能會讓昌平君作為秦國使臣,出使齊國。 隗狀若是不明白這些,他這個丞相,早就被嬴政取掉。 “善!” 嬴政點點頭,正準備說話之際,忽然書房外,一個宦官急匆匆的來到書房大門,對著韓謁者說了兩句,隨后便把一卷竹簡交給韓謁者,韓謁者轉身來到書房內,走到嬴政面前。 “王上,白將軍命人日夜兼程送來的密信!” 韓謁者雙手捧起竹簡說道。 聽到是白衍命人送來的竹簡,書房內所有人紛紛看過去,眾人都清楚,眼下若是沒錯的話,白衍應當已經在攻打魏國,而眼下送來竹簡,并且還是命人日夜奔襲,恐怕是發生什么變故。 嬴政接過韓謁者手中的竹簡,眉頭微皺,今日從上朝之后,一直到現在,嬴政便沒有得到過一個好消息,眼下這突如其來的密信,讓嬴政擔憂,又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畢竟此番是他嬴政,不顧朝中文武百官的反對,直接下令讓白衍攻打魏國。 深深嘆息一聲。 本就心情有些陰郁的嬴政,打開竹簡看起來,然而看著看著,嬴政的神情便逐漸嚴肅起來,看了看竹簡,又連忙看向地圖上魏國大梁的位置,反復數次,呼吸逐漸氣促起來,滿是激動,神色之中更是露出今日難得一見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