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694節
這一幕讓四周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秦綏瞳孔一縮,邰敬更是瞪大眼睛,張著嘴巴,還沒反應過來。 “死!” 鄠邑幾乎就是頃刻間,便要沖到白衍面前,鄠邑清楚,他的身份已經瞞不下去,參與叛亂的事情一旦被他人得知,等待他的就是死路一條,他好不容易才活下來,眼下他不甘心束手就擒。 只要擒住這秦將白衍,那么他就可以挾持秦將白衍,離開秦國,去楚國繼續謀求活路,秦楚交戰,想必他參與叛亂的事情,足以讓楚國那些士族敬重他。 想到日后到楚國的好日子,再也不用吃不飽,日日勞役,看著近在眼前的秦將白衍,鄠邑眼神滿是激動,即便是注意到其已經緩緩拔劍,鄠邑也不相信,以他的武藝,突然發難,秦將白衍還能勝他。 “休得放肆!” 牤大喝一聲,眼神滿是殺意的看向鄠邑,而就在牤即將來到白衍身前的時候,忽然間,五六枚箭矢準確無誤的射入鄠邑的胸口、腹部,鄠邑雙手高高舉薦的動作瞬間僵硬下來,看著胸口的箭矢,望著遠處那些手持秦弩的鐵鷹銳士,又看著面前這個‘荊默’。 鄠邑不甘心,顫顫巍巍的還想上前。 秦綏已經悄然擋在白衍前面,干脆利落的拔出佩劍,雙手全力一揮。 咻~! 伴隨著鮮血濺在地面上,鄠邑的尸體倒在地上,臉上一道猙獰的巨大傷口不斷冒著鮮血,身體插著無數箭矢。 秦綏單手持劍,看了看手中利劍上的血跡,隨后滿是輕蔑的看向鄠邑尸體一眼,轉身后,對著白衍拱手打禮,示意受驚。 “衍兄,無事吧!” 邰敬這時候也從一臉懵逼的狀態中回過神,這巨大的變故別說其他人,就是他都反應不及,等回過神后,從奪劍再到殺向白衍的鄠邑,已經是一具尸體。 此刻邰敬背后滿是冷汗,邰敬不敢想象,若是白衍因他而有個閃失,他這條小命,估計也別想再要。 “無事!有勞秦綏將軍!” 白衍對著邰敬點點頭,隨后對著秦綏打禮。 看著秦綏,以及遠處那些手持秦弩的鐵鷹銳士,這是白衍第一次直面感受到,這些鐵鷹銳士到底有多精銳,從鄠邑發難,短短數息之間,那些鐵鷹銳士便已經在遠處將其射殺。 白衍心中都有些泛起酸味,鐵鷹銳士有著整個秦國打造的精銳鐵胄、鐵甲,以及武器,更是如此訓練有素,這就是白氏鐵騎,以及邊騎,怕是正面交戰,估計都落不得好。 如今白氏鐵騎以及邊騎的裝備,除去馬鐙、馬掌釘,其余的皆是由他一人私下打造,一個人終究是比不上一國,而且鐵鷹銳士還是如此長的時間積累。 也不知道日后白氏鐵騎,或者邊騎,能不能訓練出一支這樣的精銳。 “此乃末將應該做的!” 秦綏對著白衍點頭,隨后收起秦劍,繼續安靜的來到白衍周邊待著。 而方才發生的這一幕,早已經讓四周的百姓以及秦吏、商賈嚇傻了眼,紛紛帶著一絲恐懼的目光,看向那些鐵鷹銳士。 “此人乃是參與叛亂的反賊之一,等會路通之后,吾去看看還有沒有反賊?!?/br> 白衍轉過頭,對著邰敬說道。 “好,有勞!” 邰敬此刻都還沒有完全平復下來,聽到白衍的話,自然是連連感激,邰敬不敢想象,若是沒有白衍發現這人,日后這人會不會做出什么事情,到時候會不會連累他,甚至會像方才那般,拿劍要殺他。 “將軍!” 牤一臉訕訕的來到白衍身旁,比起邰敬,牤才是最為自責的那個人,畢竟他乃是將軍護衛,方才讓將軍受驚,作為護衛,牤如何好受。 眼下的牤再也沒有方才的興奮神色,老老實實的寸步不離白衍。 “無事!” 白衍看著牤,輕聲說道,讓牤不需要太過自責。 …… 秦國咸陽。 在王宮書房內,依舊是那塊巨大的地圖旁。 嬴政指著地圖上魏國的位置。 “既然決定伐魏,那要如何攻伐魏國?魏國雖小,卻也擁兵十余萬之眾,并且背依齊國?!?/br> 嬴政眼神看著地圖上寫著魏國的地方,語氣之中既是凝重,也是激動,如今楚國的舉動,無疑是給秦國滅魏最好的機會。 只要滅掉魏國,日后穩定齊國,便可立即舉全國之兵,滅楚?。?! 天下,近在眼前。 歷代秦王先君夙愿,再過不久,就可以在他嬴政手中實現。 “大將軍,若是滅魏,大將軍所需多少兵馬?” 嬴政目光看向王翦,對于王翦,嬴政自然是無比器重,畢竟秦國數百年來,最強大的對手趙國,便是在王翦手中覆滅,并且燕國與代地的大軍,也是在王翦手中潰敗。 故而在秦國攻打諸國的謀劃中,一直以來,王翦都是嬴政心中最能倚重的將軍。 “回王上,至少需要十五萬大軍!” 王翦聽到嬴政的話,想了想,對著嬴政拱手說道。 地圖另一旁,尉繚、李斯、隗狀、昌文君、王綰、李信、蒙恬等人,皆是安靜的聽著,當聽到王翦口中的十萬兵馬時,他們紛紛都看向地圖,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除去這十萬,還有王賁率領的大軍,在南邊牽制魏國、楚國。 十五萬大軍,加上王賁麾下的那支大軍,王翦大將軍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穩重。 “十五萬?” 嬴政聽到王翦的話,略微沉思,目光看向地圖。 “眾位上卿,以為如何?” 嬴政輕聲問道。 李斯、王綰對視一眼,紛紛沉默下來,他們都不是善戰的將軍,兵者,生死之地,他們善于謀,給秦國大概方策便可,至于如何攻伐,這是將軍的事情,而不是他們擅長的事情。 昌文君、蒙恬等人也陷入沉默,雖然有王賁那支大軍在楚、魏兩地的邊境,但若是楚國一但有異動,沒有十五萬大軍,還真可能不一定能攻下魏國。 畢竟同等數量的兵馬,去攻打城池,本就無比吃虧,損傷巨大。 正當所有人思索間。 書房外。 韓謁者急匆匆的來到書房內,走到嬴政身旁。 “王上,白衍將軍已經回到咸陽!” 韓謁者稟報道,此行鐵鷹銳士都已經調去護送白衍返回咸陽,故而對于白衍回到咸陽,王宮也是立刻便得到通報。 “白衍此行也差點陷入險境,匆匆趕回,一路奔波,便讓其先回府修養!” 看著地圖的嬴政,聽到白衍已經回到咸陽,點點頭,很早之前嬴政便知道白衍已經在趕回咸陽的路上,故而并沒有多意外。 想到白衍此行先是從最邊的雁門郡,一路艱辛感到秦楚邊境,差點被刺,幸好后面隱藏起來,又想到胡老逝世的事情,加之白衍一直在秦楚邊境隱藏,沒有什么事情,嬴政便決定先讓白衍去休息,不必著急來見他。 反正眼下在決定攻打魏國之后,無非就是商議派遣多少兵馬、準備多少糧草,何人為主將,需要防備什么,以及戰后可能出現的損傷…… 眼下有那么多大臣,足夠商議。 “諾!” 韓謁者聽到嬴政的吩咐,緩緩退下,幾步后,方才轉身朝著書房外走去。 李斯、尉繚、王翦等人聽到白衍回來,也都沒有放在心上,畢竟此前秦國與楚國,并沒有大規模的交戰,雙方都有所克制,而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戰事的白衍,想必也沒什么事情,眼下還不如去祭拜祭拜胡老。 “王上,若王上能調遣昔日滅燕大軍給李信,李信能十三萬大軍,為王上滅魏!” 李信突然上前,對著嬴政拱手說道。 李信的舉動讓王翦、蒙恬都不由得看過去,看著李信的模樣,他們二人心里都有些感慨。 他們二人其實心里都清楚,李信說是伐燕大軍,其實最想要的,還是白衍麾下那支白氏鐵騎,自伐燕一戰,此前李信就是率領那驍勇善戰的白氏鐵騎,在燕軍之中猶如無人之境,更是一路追殺燕王,最終得到燕丹首級,獻給嬴政。 可以說,在經過落寞后,那支鐵騎是陪伴李信重拾名譽的開始,也是李信一直以來自信的根源。 眼下,因為白氏、以及白衍的緣故,李信是無論如何,都不好開口向白衍要那支鐵騎,但卻能以伐魏的名義,繼續統領那支鐵騎,立下戰功。 書房內。 昌文君腦海里正準備盤算著,等會要不要借上次羋旌的事情,去拜訪白衍感激一番,也順便打探一番,看看能不能問出白衍此前一直藏身在何處。 一旁隗狀看到李信的舉動,又看著沉默的昌文君,心中思索一番,緩緩上前。 “王上,此前白衍將軍在云中山脈,大敗匈奴,如今匈奴元氣大傷,正值休養生息之際,雁門并無北方之患,況且有邊騎駐守即可,無需兩支精銳駐守,李信將軍既有把握滅魏,微臣認為,何不調集邯鄲、雁門、太原、燕地兵馬,讓李信將軍借滅燕之威,姑且一試,倘若滅楚,于秦國而言,乃是天大的好事!” 隗狀對著嬴政拱手說道,見到嬴政面露思索,沉默不言的舉動,又看向尉繚、李斯等人。 “王上,微臣附議!” 尉繚想了想,上前拱手說道。 其他大臣其實也都明白尉繚與隗狀的心思,白衍乃是白氏子弟,祖上白起與秦昭襄王本就有過惹人爭議的事情,如今白衍麾下除去鐵騎外,更已經盡數降服昔日趙國最為精銳的邊騎,那些李牧麾下的邊騎,可是一支完全不弱于秦國任何一支大軍的兵馬。 當初若非李牧死,導致邊騎毫無斗志之心,秦國就算要滅趙國,恐怕代價也是秦國元氣大傷。 如此情況下,兩支邊騎同在白氏出身的白衍麾下,這就極為不妥,更別說還在趙舊地,雁門! 只是昔日不管多少大臣諫言這件事情,嬴政都不予理會,眼下隗狀、尉繚顯然也是想借滅魏的理由,繼續調走那支鐵騎,其一是那支鐵騎乃是精銳,能前往滅魏,其二,就是滅魏出現損傷,對秦國而言,說難聽的,也并非壞處。 “容寡人考慮一番!” 嬴政站在地圖旁,聽著李信與隗狀、李斯的話,目光看向地圖,沒有著急答應下來。 王賁手握十萬大軍,滅趙、滅燕之后,王翦在秦國的威望僅次于他嬴政,李氏乃是秦國在隴西根深蒂固的士大族,隴西郡守是李崇,在南郡的大將軍李瑤,更是統領這南陽兵馬,還有昌文君乃是李信的恩師。 雖說蒙氏蒙武在黔中駐守大營,蒙恬麾下也有兵馬,但所有這些人,都是士族! 雁門郡雖然盡是精銳,但加起來,兵馬不到五萬人。 想到此前白衍處理掠賣一事,毫不猶豫的徹查趙地中,那些根深蒂固的士族,甚至連同秦國那些腐蟲一并除去,想到白衍的來歷,以及上郡高奴的行為,還有日夜趕往雁門的舉動。 “王上……” 身旁傳來聲音,顯然是還想說話,但嬴政卻以及抬起手,示意不必再言。 “此事,日后再議!” 嬴政深深吸口氣,輕聲道。 書房內不管是隗狀,還是尉繚,乃至李斯、昌文君等人,全都面面相覷,隱晦的對視一眼后,都有些無奈,他們素來知曉嬴政恩寵那白衍,但從未想過,護短到如此地步,他們不禁在心里想,日后若是真有人挑撥白起的事情,白衍幾乎頃刻間,就能成為下一個李牧,為秦國之患。 李信也有些不明白的看向嬴政一眼,雖是已經知曉嬴政十分器重他,但眼下依舊難免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