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608節
趙秋聽到白衍的話,俏臉上的慵懶頓然消失,抬起頭,美眸怔怔的與白衍對視。 屈義死了? 誰居然但敢殺屈義?要知道,屈義可是楚國屈氏族人,其父更是楚國右尹,可謂是背景顯赫,誰有膽子,居然敢對屈義下手,或者說,誰居然能殺死屈義? 還是在洛陰? 洛陰,可是白衍的封地! “好像有人要陷害你!” 趙秋輕聲說道。 這是趙秋唯一能想到的可能,就是有人殺死屈義,想栽贓陷害給白衍,只是那人后面沒想到,白衍離開咸陽后,并未在洛陰逗留,而是在擔憂雁門的情況下,連夜趕路,已經趕回雁門。 暴氏有些擔憂的看向白衍。 白衍聽到趙秋的話,沒有說什么,如今洛陰城內,不提白氏有人在照料,就是隨著三家倒臺,其他士族已經逐漸興起,那些士族都不會讓別人動他,更不會讓洛陰發生動亂。 “這件事情咸陽與白氏哪里,會派人去調查!” 白衍說道。 不過對于調查清楚,白衍也沒有抱有太大的希望,能殺死屈義的人,顯然不是一般人,而且隨著商賈越來越多聚集在洛陰,這件事情想要調查清楚的難度可不小。 如果他此時在洛陰的話,或許知道得早,還可能有一絲機會,能查出來是誰殺死屈義。 但眼下,他不在洛陰,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白氏與咸陽哪里。 “將軍,府邸外,有兩人求見將軍!說是叫做景騏、昭毋尚!” 一個侍女來到房門旁,對著白衍稟報道。 聽到侍女的話,白衍看著竹簡,眼下思索屈義的事情也無濟于事,只能放在一旁,希望白氏能調查清楚。 “我等會要去郡守府一趟,而后去一趟酒樓,估計要晚一點才能回來!” 白衍放好竹簡后,對著暴氏說道。 暴氏聞言,點點頭。 “少喝一點!” 暴氏輕聲囑咐一句,在去酒樓這件事情上,暴氏從未阻攔過白衍,她清楚,白衍之所以常常帶著其他人去酒樓飲酒,并非是因為酒樓哪里有一個個年輕的女子,貪圖那些女子的美色,而是一直都在默默的保護她,甚至是趙秋。 暴氏雖然不善權謀斗智,但也清楚,她能做的,便是在白衍尚未歸來時,給白衍準備好一碗熱雞湯。 “嗯!” 白衍朝著暴氏笑了笑,隨后起身,對著趙秋打禮后,便朝著書房外走去。 暴氏看著白衍離去,目光看向趙秋,發現趙秋一直盯著那卷洛陰送來的竹簡,怔怔失神,似乎在思索什么。 見狀。 暴氏沒有打擾趙秋。 木桌前。 對于白衍的離去,趙秋沒有留意,此刻她看著那卷竹簡,滿是疑惑。 方才她忽略掉一件事情,那便是屈義,為何要去到洛陰?是聽到嬴政把洛陰賞賜給白衍,還是說聽到洛陰發生的事情而好奇,又或者…… 他,已經見過白衍! 趙秋想到這里,瞳孔一縮,滿是震驚的抬起頭。 這未嘗沒有這個可能,不過,若是如此,這有一點無法解釋,那便是屈義已經見到白衍,知道白衍就是徐子霄,那又是誰,會殺了屈義? 誰會幫白衍,而連白衍都不知? 絕對不是白氏,或者白衍的那些人脈勢力,那些人就算殺死屈義,也有足夠的能力,把屈義的尸體處理掉。 會是誰? 趙秋思索間,美眸一直望著那卷竹簡,滿是疑惑、不解。 許久,無奈的搖搖頭。 “或許是我多想,屈義的死,應該的確是有人想要嫁禍給白衍?!?/br> 趙秋嘆息一聲,轉頭看向窗外,如今能獨自抵抗秦國的楚國大亂,趙國想要趁機復辟,如當初齊國那般,機會已經越來越少。 比起屈義的死,她眼下能做的,便是等待,等待秦國攻打齊國的那一日。 那一日,要么她死,要么白衍回齊國。 第四百四十三章:郡守楊老的話,徐師見田非煙。 與景騏、昭毋尚約定晚上在呂氏酒樓相聚后,白衍便來到郡守府。 書房內。 楊老見到白衍,忍不住笑起來。 “此番與匈奴交戰,可有受傷?” 楊老詢問道,其實在白衍沒回來之前,楊老便已經讓人去詢問,知道白衍在此番大戰中,并未受什么重傷,但眼下看到白衍,楊老還是關心一句。 “楊老!此番白衍幸得將士拼死保護,無礙!” 白衍對著楊老拱手輯禮。 楊老聞言點點頭,松口氣,對著白衍還禮后,便示意白衍過來入座。 “幸得有你在雁門,否則后果難料??!” 楊老看著眼前穿著秦國官服跪坐下來的白衍,感慨一句。 此前若不是以白衍之托,書信去咸陽,白衍也剛好在匈奴南下前回到雁門,楊老都不敢想象,此番經歷過大旱的雁門,如果再被匈奴燒殺劫掠,會是何等慘狀。 而一旦雁門失守,他楊端和身為雁門郡守,就是不死在匈奴人手中,怕也會降罪。 所以楊端和所說的話,沒有絲毫作假,他真的慶幸白衍提前歸來。 “勝匈奴,白衍無非也是倚仗邊騎將士不懼死!” 白衍謙虛的回道,想到云中山脈中邊騎將士那血戰不退的模樣,即使是統領白氏鐵騎的白衍,都不由得感嘆。 “經此一戰,白衍也終于明白,為何昔日李牧,能以同等大軍數量,全殲吾秦國大軍,邊騎之勢,其銳不可擋!” 白衍看向楊端和,說出那日在云中隘口,五千邊騎將士,無一后退,無一生還的事情。 書房內。 白衍在訴說著,楊老認真聽著,不斷點點頭,眼神滿是贊同,當初楊老可是親自見到王翦率領大軍,都不敢與李牧硬碰硬,其最大的原因,便是邊騎之勢。 楊老清楚王翦將軍領兵的習慣,有秦國龐大的大軍,以及秦國源源不斷的補給,若非十分忌憚,怎會不戰而退。 而私下里。 王翦也曾經說過,天下諸國之中,最忌憚的,便是李牧麾下的邊騎,邊騎之精銳,甚至連號稱兵甲百萬的楚國,都遠遠不及。 門外腳步聲傳來,一個侍女端著茶水,緩緩來到書房內,給楊老與白衍倒茶。 “趙將猗坊,曾經便以勇猛揚名,如今戰死在云中山脈,實在可惜!” 楊老聽著白衍訴說經過之后,緩緩點頭。 趙將猗坊名字,楊老并不陌生,是當初李牧麾下為數不多的將領之一,如今好不容易歸降秦國,效力于白衍,卻與匈奴戰死,當真令人惋惜。 “猗坊戰死,那如今邊騎之中,可有頂替之將選?” 楊老抬頭看向白衍。 白衍聽到楊老的話,腦海里思索一番過后,搖了搖頭,猗坊、惠普、虞和,這三人曾是李牧麾下三大將領,降秦后都已經被降爵,但比起其他人,這三人至少還有秦國爵位,此戰過后,蒯進、管壽等人,依舊還不到主將之爵。 這段時間以來,白衍一直都在思考著這個問題,該如何填補這個空缺,避免‘楚系將領調任’這個最壞的結果。 思來想去,白氏鐵騎將領之中,也沒有人選,白衍只能把目光放在冉氏身上,聽白裕此前就說過,冉武的家族冉氏可以信任,而除了冉氏之外,其次就是如今留在潁川的勞振與馮滄。 那二人倒是可以相信,畢竟當初殺死一同殺死韓陵的,便是他們二人參與其中。 “楊老可有推薦?” 白衍看向楊老。 眼下楊老既然詢問這件事,那或許楊老是有人選推薦給他。 “卻有!” 楊老聽到白衍的話,笑著點點頭。 看到白衍疑惑的目光,楊老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出說一個人。 “吾兒楊彥!” 楊老說到這里,再次深深的嘆息一聲,目光看著白衍。 當初在閼與城那一戰,楊彥差點犯下大錯,甚至差點死在閼與城外,幸得白衍率領白氏鐵騎,以鐵騎沖陣方才得救,故而白衍可以說是楊彥的救命恩人。 后楊彥雖然活下來,而且因為王上念在并未鑄成大錯,加之念及楊氏忠心,故而沒有降罪,但也因此,降爵調去函谷關擔任守將。 函谷關雖然是天下雄關,秦國最大的保障,但楊老卻清楚,如今秦國接連滅韓、趙,如今攻燕,日后定是會攻魏、楚。 嬴政宏圖中原,期四海歸一,天下歸秦,此時是立大功之際,而楊彥卻在函谷關駐守,這讓作為父親的楊老,如何安心。 要知道,他與兄長楊憲都已經很大歲數,即使楊氏留有人脈,但更需要的,還是楊氏頂梁。 “老夫此番,也是想為吾兒楊憲,謀求一職!” 楊老看著白衍,抬起手,輕聲說道。 楊老的語氣很輕,而說話之時,完全是如同普通百姓那般,是一個為兒子好的老父親。 在楊老眼里,如今整個秦國大將之中,他最希望的長子楊彥跟著的,并非是楊彥跟著王翦、辛勝、蒙武、李瑤等一眾大將,而是跟著尚未是大將的白衍,眼前的這個人白氏子弟。 其一,無論是王翦、還是蒙武等人,那些家族依附勢力太多,楊彥去,機會不大,王翦、蒙武等人就算給機會,也要照顧其他士族的人,楊彥過去,機會也不會有多少。 其二,白衍對楊彥有過救命之恩,楊彥一直銘記在心,二人關系十分好,不必擔心楊彥不會受重用。 其三,如今白衍爵位雖低,白氏經歷沒落后此時也比不上蒙氏、王氏,但白衍的能力,不管是在伐韓,還是滅趙,亦或者與匈奴的兩次交手,楊老都能從白衍身上,看到果敢、膽識,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