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346節
魏老以及其他白衍的親信,紛紛跟在白衍身后,一起離開。 兩個時辰后。 再次回到官道,白衍跟著四名男子,來到官道上,官道上還有兩名男子在一輛木拖車旁等候著。 那兩名男子,見到同伙四人回來之時,還跟著白衍一行人,紛紛有些不解。 在為首的男子吩咐下,兩名男子還是伸手把木拖車上的干草堆弄開。 隨后三個同樣被捆綁起來的女子,便出現在白衍一行人的眼前。 看著在烈日下,那三名女子被捆著仍在草堆之中,滿是凄慘奄奄一息的模樣,白衍的目光,不動聲色的掃視眼前這些男子一眼。 在秦國,雖然有買賣,但唯有‘罪人’妻女,可以買賣,并且也是由官府作證方才合法。 其他任何方式,傷害、擼賣民女,無論搶人者,獲利者,以及購買者,全都要獲罪,連同知情者一塊連坐。 “這些都是令史之物,走吧!” 男子把方才捆來,已經被毆打得奄奄一息的女子,丟上馬車后,讓手下把草垛蓋起來,隨后轉頭看向白衍一行人。 方才這年紀輕輕的少年,看向他們的眼神,明顯不善。 男子猜測,定是這些人沒有抓到一個貨物,而他們卻已經有四人,心里不爽。 想到這里。 男子心中得意起來,在埒城周圍,就是其他地方的權貴到來,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看看是誰的地盤。 雖說他之說出是令史。 但男子可是隱約知道,還有更大的大人在背后撐腰。 …… 埒城! 白衍一行人來到埒城之時,天色已經變得昏黃,若非是酷暑之際,恐怕天色早已經漆黑。 在人來人往的城門處,白衍與魏老頭都看到,數名男子在與看守城門的秦卒打招呼過后,所有秦卒連馬車都不檢查,直接讓幾人入城。 “看到了?可還要繼續跟去看看!” 入城之后。 男子轉過頭,看向白衍以及白衍身旁的魏老頭。 或許是到了埒城,到了自己的地盤,男子說話的語氣,明顯硬氣起來。 白衍看著男子,沒有說話。 白衍自然清楚男子想表達的意思,方才的舉動以及表明身份,若是繼續跟下去,真要令史站出來,那就是徹底撕破臉皮。 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走!” 男子看著白衍一眼,隨后露出笑容,冷哼一聲,轉頭囑咐道。 伴隨著男子的話。 木拖車再次移動起來,白衍看著這一幕,沒有再繼續帶人跟上去,直到木拖車走了挺遠。 “這幾日盯著城門,注意別被發現!” 白衍對著親信吩咐道。 親信聽到白衍的話,紛紛點點頭。 “小子,此行你若是要監管到底,恐怕會得罪無數人??!” 魏老頭在一旁,聽到白衍的命令,眉頭皺了皺,隨后知曉白衍的目的后,忍不住勸說起來。 連魏老頭都忍不住有些擔憂,白衍胃口太大,會不會得不償失。 方才白衍一直沒有管,明顯是要一抓到底。 而如今來到埒城越沒有管。 明顯是要順著線索,全部查出來。 但只要明眼人就知道,若真是全部查出來,背后牽扯到的絕非僅僅是一個埒城的官員,到時候,白衍恐怕就會得罪一群人。 不知雁門郡內,多少士族、官員都會被牽涉其中! 甚至可能還會有一些秦國的將領。 “若是怕得罪這些人,白衍怎敢領兵滅韓入趙!怎敢面對這天下!” 白衍聽到魏老的話,笑了笑:“滅國都敢,其余之人,白衍何懼之!” 魏老聽到白衍的回答,老邁的臉上,忍不住露出笑容。 “你小子倒也是已經有資格說這話!” 魏老頭點頭。 這也算是魏老頭難得承認白衍的地方,如今趙國未滅,但接觸過嬴政,知曉嬴政的魏老頭清楚。 嬴政優劣之中,有一個優點特別突出,那便是知人善用。 縱觀此前白衍的一件件事情背后,魏老頭能清楚的感覺到,嬴政對白衍到底有多寵信。 而有嬴政撐腰。 以白衍這小子的能力,其他的就不需要擔憂、顧慮太多。 埒城內。 白衍聽到魏老頭的話,轉過頭,看向天際另一邊,最開始變黑的東邊。 “況且,白衍答應過一個人,日后她再來,我要給她看看雁門的美景!” 白衍心里呢喃一句。 魏老頭轉過頭,看向白衍一眼。 當順著白衍的目光看向東邊,發現白衍似乎在想什么。 東邊??! 很快,魏老頭便想起,此前聽說過前段時日,有個名叫田琮的齊國大夫,帶著其妹來到雁門善無拜訪過白衍。 在齊國混跡大半輩子的魏老頭,怎么可能不知道田琮是何人! 當初在白衍在離開齊國前,還是魏老頭讓白衍拿那塊玉佩去呂氏要了一匹馬,故而魏老頭也是為數不多,知道白衍身上有一塊玉佩,是來自何處! 想到這里。 魏老頭也大致猜測到白衍在想什么,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揚。 隨后魏老頭又忍不住可惜起來,彼時自己尚未到善無,否者田琮那小子見到自己,別看田琮已經是齊國大夫,但自己順手開口幫白衍提個親,田琮也不敢當面反駁一個字,只能乖乖的回去告訴田鼎。 可惜了!只能等下次看看有沒有機會。 魏老頭搖搖頭。 這一日。伴隨著日落! 白衍與魏老等人,便在埒城住下。 第二百八十七章:任命,破城的消息 埒城居住一日,一日的時間,幾個親信將士在喬裝打扮之后,根本不引起他人的注意,隨后就把城內窩藏女子的地方,給探察得差不多。 白衍沒有久留。 留下幾名親信在埒城監視,白衍則一邊命人回善無城調人,一邊帶著魏老繼續前往下一個城邑。 平城、崞、劇陽、武州、樓煩。 白衍沿著一個個城邑,慢慢調查著雁門郡內的具體情況,從真正的‘百姓’口中,上至城守縣令,下至鄉長秦卒,全都打聽清楚。 史書古籍上的盛世,以及記載著的的百姓,白衍心中清楚,不說其中都是虛假之做,但至少那些‘百姓’,并非是真正的耕民。 古簡之中的百姓,是百家之姓。 能在這個世道擁有姓氏,追溯起來,祖上都有來歷。 故而其百姓,未必真的是耕民,要想通過這些人,詢問一個城內的情況,得到的結果,往往并不真實。 真正想清楚一個地方的具體情況,唯有真正從耕農入手。 上至耕種、收成、稅收,下至村里鄰間瑣事,只要去到縣、鄉,有耐心多問,總能問個明白。 昔日商鞅入秦之后,在制定秦律之前,亦是深入秦國鄉、亭,一步步見過秦國的人文,問過老秦人、耕農之戶。 如此。 最終商鞅方才撰寫出,其一針見血的秦律。 白衍也是準備如此。 對比后世的圣賢能臣,白衍要求也不高,眼下能管理好一郡即可。 樓煩城內。 魏老看著打聽情況往回走的白衍,忍不住微微皺眉。 也就在這時候,另一個方向,一名二十多歲左右的男子,跟著一名布衣男子,來到白衍面前。 “將軍,人帶來了!” 布衣男子來到白衍面前,拱手說道,看到白衍點頭后,便站到一旁。 “白將軍!” 而那名二十多歲,身著官吏服飾的男子,見到白衍,面色有些誠惶誠恐,來到白衍面前后,連忙拱手輯禮。 “不必多禮!” 白衍簡單的還禮后,放下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