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103節
那些對白裕動手的勢力,絕對會想盡辦法,尋找機會對他動手。 有可能是在陽城等待機會,也有可能是下一次鐵騎大軍去南陽護送糧草輜重。 這一日,白衍正在書房內,撰寫竹簡。 送去咸陽的竹簡,應當就在這一兩日內到達陽城,到時候就能知道此次他能升幾爵,咸陽哪里對他的任命又是什么。 白衍說不期待是假。 畢竟立下戰功,哪怕不能破例,升爵之后也是公乘。 這爵位可比大夫高出很多很多。 權利也不是大夫可比。 “大夫,司馬將軍讓即刻過去見他?!?/br> 突然業急匆匆走近進來,對著白衍拱手說道。 聞言。 白衍有些疑惑,司馬興為何突然這般著急的見他。 但疑惑歸疑惑,白衍還是收起竹簡,拿起劍座上的秦劍,離開書房。 來到司馬興的府邸。 白衍尚未進去,就看到府邸外,幾輛插有秦字黑旗的馬車停在門外,一名名秦吏手持秦劍,都在馬車四周等待著。 在這幾名秦吏之中,還有幾名身穿布衣,手持利劍的男子。 白衍一眼就看出,那幾名男子,恐怕并非尋常劍客。 “這到底是那個大人物?” 白衍在心中疑惑的呢喃一句。 插有秦字黑旗的馬車,一看就知道是秦國官員所專用的馬車,而能有三十多名秦吏跟隨,并且還有門客。 這官員的地位,絕對不一般。 是王氏宗親,還是那個權臣? 白衍疑惑的看著那些人。 那些秦吏與門客,同樣也疑惑的看向白衍。 府邸內。 白衍帶著疑惑,在院子內遠遠便看見司馬興與一名中年男子互相交談,那中年男子體格壯碩,身穿秦國官服,頭上還帶著高山冠。 司馬興也看到白衍,隨后與那中年男子說些什么。 隨后就看到,那男子一臉吃驚的望向白衍。 “白衍,見過司馬將軍!” 白衍走到司馬興面前,拱手說道,在沒有人的時候,司馬興都會讓他稱一聲叔伯,而在有人在的時候,便沒有什么要求。 拱手行禮,白衍余光不著痕跡的看向司馬興身旁的中年男子,男子臉上留著小胡子,此刻正是一臉‘古怪’的看著他,似乎很吃驚。 “這是上卿姚大人?!?/br> 司馬興向白衍介紹道。 一句話,把白衍搞得有些懵。 姚姓上卿,在秦國便只有姚賈一人。 這人是姚賈? “大夫白衍,見過姚大人!” 白衍對著眼前姚賈,拱手打禮。 他可是知道,與白裕、司馬興、胡進不同,這姚賈可是一大名人,就是日后秦滅六國,這姚賈,都是一大功臣。 不過與想象中的不同,姚賈的形象,是真的出乎他的意料,畢竟昔日韓非罵姚賈的話,傳遍天下。 世監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 字字誅心說的不過如此。 聽恩師說過,在韓人眼中,韓非便是被姚賈與李斯害死,故而在形容姚賈長相之時,言辭格外犀利。 白衍折中,只相信一部分。 然而即使這樣,眼下親眼看見姚賈,這才發現,姚賈和之前他想象之中,還是天壤之別。 “此前在咸陽之時,便曾聽聞白氏出一少勇,今日一見,當真羞愧不已?!?/br> 姚賈拱手打禮,并沒有因為白裕的年輕而有所輕視,反而看到白衍如此年輕,心中驚嘆不已。 對比眼前少年,年紀輕輕,便已經立功獲爵,姚賈不由得想起自己這般年輕時,還在干嘛。 想到這里。 姚賈不由得感嘆,白氏終究是名門望族,底蘊非尋常士族可比。 能夠培養出眼前這般少年。 “若是姚賈晚來一日,便能在朝中,聽聞大夫戰功?!?/br> 姚賈笑著贊嘆道,表情帶著絲許苦笑。 若是晚來一兩日,咸陽哪里就能得到騰將軍的密信,他也不至于方才在得知這少年事跡之時,在司馬興將軍面前露出丑態。 “姚大人謬贊!” 白衍拱手不卑不亢的說道,臉上的表情并沒有因為得到夸贊而有半分自傲。 不過白衍很好奇。 姚賈既然來到陽城,那很可能就是去新鄭勸降,這并不難猜出。 但為何姚賈前來,司馬興會便讓他過來見姚賈,莫非是覺得不安全,想讓他率鐵騎護送? “看得出,大夫疑惑!” 姚賈說道,隨后從寬大的袖袋之中,取出一卷竹簡,交給白衍。 白衍兩手接過竹簡,緩緩打開,當看到其中的居然蓋有國尉印,為之一愣。 國尉乃是秦昭襄王時期,昭襄王在大良造之下,設國尉一職。 在秦國,國尉是掌軍政之官,曾經白起就做過國尉,后面升上去才是大良造。 但國尉居然會直接給他下令! 白衍看完竹簡,這才明白他沒有猜錯,原來此次姚賈去新鄭勸降,王上便是命他護送姚賈。 對此,白衍不難理解,畢竟姚賈是秦國上卿,也是秦國重臣,如今姚賈去勸降韓國,自然是要保證姚賈周全。 而此前陽城斬敵二十二人,自然會被看重。 “白衍此行,定會保護姚大人周全?!?/br> 白衍收起竹簡,對著姚賈拱手說道。 如今已經下令,他自然不可能抗詔不遵。 姚賈點點頭,拱手還禮。 此前白裕一事,尚未傳到咸陽,王上并不知曉白裕被刺殺一事,念及白衍此前在陽城一戰,故而方才讓白衍護送。 眼下,他來到陽城,在知道白裕被刺殺中毒一事之后,心中自然明白那些勢力的目的。 而白?;杳灾?,是眼前少年,率領鐵騎大軍先斬韓將,后奪韓城,立下大功。 故而他敢說,白衍此行陪他前去新鄭,恐怕有危險。 第九十六章:父親、仲兄,當初不該退婚??! 秦國境內,一條通往咸陽的官道上,百名鐵騎士卒護送一輛馬車緩緩前進。 馬車雖無秦字黑旗,然而路過的商賈、行人依舊紛紛讓開道路。 在商賈與行人眼中,那百名騎著戰馬的鐵騎士卒,可比秦字旗,更能看出馬車內之人身份不一般。 官員乘車,很多時候,并不能通過秦字旗看出官大小。 但能讓秦國鐵騎護送的馬車,官,一定不小。 咸陽城。 在城門處,十余名秦吏正在城門檢查進出的百姓、商賈。 秦吏盤問之間,目光都時不時的望向一旁,幾名醫師裝扮的老者以及護衛。 身為咸陽城的秦吏,常年駐守城門,自然都能認識,為首的那兩名老者,乃是少府內的太醫令,太醫丞,往日里都是掌王上醫藥之官。 按道理,他們只聽從王上調遣,為王上掌醫藥。 眼下為何會來城門這里。 此刻別說這十余名秦吏,就是進出的百姓、商賈,也都紛紛側目看去,心里尋思著,到底是哪位大人生病,居然能讓當今秦王遣王宮醫師為其治病,甚至太醫令、太醫丞都一同前來城門等待。 莫約過了半個時辰之后。 在城外遠處,一支百余人的鐵騎士卒出現在秦吏眼中。 正在檢查的秦吏等人,已經城門進出的百姓紛紛轉頭看去。 片刻后。 鐵騎護送的馬車緩緩來到城門前。 馬車內,白伯連忙掀開車簾,從馬車下來,對著太醫令、太醫丞以及其他醫師拱手打禮。 “有勞醫令!醫丞!諸位醫師!” 白伯此刻眼睛有些通紅,隨后對著太醫令等人,做一個請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