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書迷正在閱讀:撒嬌精如何攻略道系大佬、小漂亮在修羅場被欺負[快穿]、天災囤貨日常、快穿:穿成渣男的我卻成了萬人迷、Halo之下[雙重生救贖]、箱子里的大明、我的后宮全性轉[快穿]、我是保安亦是流氓、東歐阻街女郎公路擺大排擋、開局一木筏,海上求生
此琴為東漢樂師蔡邕所制,《后漢書·蔡邕傳》記載:“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br> 焦尾琴更神妙之處在于——彈奏時音色悅耳空靈,飛鳥聞聲,停翅棲于枝頭;百獸聽音,駐足靜臥綠草。常人聽聞琴聲,歡喜靜怡中莫名升起一絲愁苦。 據傳,東漢末年,董卓、李傕等作亂關中,匈奴趁機劫掠,蔡邕之女蔡文姬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塞外生活十二年,孤苦無親,唯有父親手傳的焦尾琴陪伴左右。 她日夜思鄉,念及亡夫,將愁苦之情賦予琴聲,創作出《胡笳十八拍》。每每彈奏,情不自禁,淚水滴于琴身,十指沾血,故焦尾琴身有類似于淚痕的斑點,更在烏黑中透出隱隱血色。 此等悲苦之琴,所奏音樂再多歡樂,也難掩樂聲中的哀傷,無怪乎“聞之落淚,聽之掩泣”。 曹cao一統北方,念及蔡邕之恩,更傾慕蔡文姬才華,重金將其贖回,焦尾琴也得以回歸中原。 后幾經戰亂,再出現時已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第一名妓所有。問其琴之來歷,此女閉口不言,只說是兩個奇裝男子深夜翻窗入屋所贈,并傳授一曲。 自此,焦尾琴皆為歷朝歷代青樓名妓擁有。究其原因,竟是“琴雖名琴,卻是殘軀”,倒也暗合妓女的身世命格。 奇得是,此琴無論落入哪位名妓之手,縱是傾國傾城,才情書畫拘束無雙,必在三年內飽受顛沛流離,負心拋棄之情傷。最著名的當屬隋朝第一名妓,被負心人誤了終生,半生凄苦伶仃,含恨而終。 坊間言傳,當年奇裝二人贈琴時,與此琴下了詛咒,方彈奏他們所傳之曲才能破解。而南朝第一名妓,直至臨終,也始終未曾將此曲流傳于世,只是嘆息苦笑:“很多事情,你們不懂。不是主人尋琴,而是琴尋有緣佳人?!?/br> 縱是如此,焦尾琴依然是富貴浪蕩公子哥趨之若鶩之物,不惜千金購得,贈與青樓名妓,只求魚水之歡。 說來慚愧,月湖琴臺,此情此景,事關諸多未解之謎。我想的竟然是:“他媽的是誰舍得花這么多錢,送小九這把曠世名琴!也不知道倆人到底做了什么?指定沒好事!” 越想越覺得不爽,居然涌起一股酸到牙根的醋意:“不知道千年前的我和月餅,有沒有弄死那個送琴的小兔崽子?!?/br> “別胡思亂想了,吃這千年老陳醋,起碼也要古墓里出土的唐朝餃子才行吧?”月餅摸了摸鼻子,目不轉睛地盯著海燕。 我老臉一紅,心說兩個男人關系太好也不是什么好事,完全沒有秘密可言,比肚子里的蛔蟲還可怕。 再看海燕,捐了捧湖水清洗雙手,擦拭著略施淡妝的臉龐,整理好衣衫,盤膝端坐于巖石,將焦尾琴橫置雙腿,揚手欲彈:“我剛才的話,你們都記住了么?” 說這句話時,海燕依然沒有回頭,只是癡癡盯著湖面,背影說不出的蕭索寂寞,竟有種訣別的意味。 焦尾琴有五不彈——疾風驟雨不彈,塵市不彈,俗子不彈,不坐不彈,衣冠不整不彈。 而海燕彈奏前的舉動,正是彈奏焦尾琴的儀式。 我心里突然一動,隱隱約約有種不祥的感覺。忽然,想起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頓時冒了一身燥汗,拔腿就要沖過去,阻止海燕彈琴。 “曉樓,你才想到么?”月餅揚揚眉毛,眼中映入的月色,閃著濕潤的光亮,“如果生命還剩最后一天,你還有五千字才能把《文字游戲》寫出大結局,你會怎么選擇?等死?還是繼續寫書?” “可是……”我猶豫了,卻不愿接受這個事實,“她會……” “讓她彈吧。很多人,畢生都不會明白,承擔的使命遠遠超于生命的意義?!痹嘛灴嘈χ鴩@了口氣,“如果有一天,你我選擇完成使命,才能領悟她此刻的心境吧。真得很了不起?!?/br> “?!焙Q噍p撥琴弦,空靈清澈的琴聲,于空曠的深夜飄搖縈繞。似小溪潺潺,晶瑩的水花纏綿頑石;又似空谷幽蘭,芬芳的花香眷戀自然。 片刻,海燕雙手撫琴,手指如蝴蝶穿花,又如暴雨疾下,輕巧地撥彈琴弦,天籟之音從指縫間飛舞而出。如展翅欲飛的蝴蝶,撲閃著靈動的翅膀,清亮亮地流淌著;又好像塞外悠遠的天空,遼闊著千載悠悠,沉淀著清澄的光。 那一刻,我才懂得,“余音繞梁”這個成語的含義。一時間竟忘記身處何地、所做何事,不知不覺地陶醉于絲竹之聲。 “這首曲子是關鍵,一定要記好每一個音節?!痹嘛災樕珡奈从羞^的凝重,側耳傾聽著,“古曲再晦澀難懂,也離不開‘宮商角徵羽’的范疇?!?/br> 想到海燕為彈此曲所付出的代價,我猛然醒悟,收回心神,哪還有半分“月夜賞樂”的雅興。 月餅說得對,雖然還不明了彈奏此曲的確切意義,但卻是整件事情最核心所在。 尤其這是首幾千年前秘而不傳的古曲,根本無從參考,不能有任何遺漏。 然而,聽了幾十秒鐘,曲子大約過了前奏部分,我和月餅面面相覷——這曲調越聽越耳熟,壓根兒不能用“似曾相識”形容,只能以“耳熟能詳”來比喻。 偏偏,如此熟悉的曲調,我死活想不起是哪首歌! “咱們車里好像就有,我還經常聽?!痹嘛炞チ俗ヮ^發,眉頭緊鎖回憶著。 有時候,人的記憶就是這樣。明明是很熟悉的人和事,卻在某種不關聯的環境,突然間想不起來了。 就像當前的情景,我們本以為是首古曲,誰知卻是首曲調高亢激昂的現代歌曲?這種違和感實在太強。 “誰在懸崖沏一壺茶……”海燕清亮的嗓音極具穿透力,伴隨著曲調唱了起來。 “千年之戀?”月餅右拳輕擊左掌,“居然把這首歌忘記了?!?/br> 是的!這首歌正是方文山作詞,戴愛玲、阿信2006年演唱的《千年之戀》—— 誰在懸崖沏一壺茶,溫熱前世的牽掛。 而我在調整千年的時差,愛恨全喝下。 歲月在巖石上敲打,我又留長了頭發。 耐心等待海岸線的變化,大雨就要下。 風,狠狠的刮。 誰,在害怕。 海風一直眷戀著沙,你卻錯過我的年華。 錯過我新長的枝丫,和我的白發。 蝴蝶依舊狂戀著花,你卻錯過我的年華。 錯過我轉世的臉頰,你還愛我嗎。 我等你一句話,一生行走望斷天崖。 最遠不過是晚霞,而你今生又在哪戶人家。 欲語淚先下,沙灘上消失的浪花。 讓我慢慢想起家,曾經許下的永遠又在哪。 為什么會是這首歌? 我瞬間回憶起全部歌詞,想起我和小九三生三世的愛恨別離,愈發覺得此歌萬分貼合,心中悲苦不能自已,忍不住淌下兩行熱淚! “南瓜,湖面,快看?!?/br> 海燕置于雙膝的焦尾琴,蕩漾出一圈圈有形的音波,洋洋灑灑鋪滿月湖。燈光月色璀璨如銀沙鋪灑的湖水,本是微微起伏的波浪,受到音波震蕩,如同煮開的沸水,剎那間翻騰不止。 湖心位置——像是丟進一塊巨石,雪白的水花四濺;又像是噴泉翻涌,冒出一股半米多高的水柱。 突然,海燕停止歌唱,凝望月湖,專心彈奏著副歌部分。 “海風一直眷戀著沙,你卻錯過我的年華。錯過我新長的枝丫,和我的白發……” 凄絕美絕的哀怨女聲,由湖心響徹。噴涌不息的水柱里,一叢濕漉漉的黑發,任由水波飄散于湖水。 月色,越發朦朧溫柔。月光似紗,輕輕覆蓋著,從湖水里浮出,沾著剔透水珠,清麗脫俗的絕世容顏。 我飽含熱淚的雙眼,如月色般朦朧,模糊又清晰地,看到了,她! 我從未真正謀面,卻在一次次關于曾經過往的傳說中,不知不覺已經深愛的女孩—— 小九!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第88章 昔人黃鶴(二十三) 盡管有泰山一面,這卻是我真正意義上,見到了在我過往經歷,出現過無數次,相親卻不能相近,引起此后諸多詭異經歷的女孩。 那一刻,我不知是喜是悲,心臟沒來由地痛著,嗓子如同塞了一團火,啞澀著輕聲呼喊:“小九,真得是你么?” 然而,小九空洞茫然的瞳孔,映像著站立不穩地我,卻仿佛看不到我一般。只是幽幽地漂出湖水,赤裸的雙腳如履平地,踩著水紋起伏的湖面。櫻桃小口微啟,雙手擺出極為優美的姿勢,唱著那首足以斷腸的《千年之戀》,宛如凌波仙子,飄飄欲仙于月湖中央。 她春筍般嫩白的雙足,輕輕柔柔地點著湖水,漾起一圈圈纏綿往事的漣漪,且唱且舞著一曲魂繞千年的曠世舞蹈。潔白的長裙隨風漫飛,婀娜的腰肌勾勒出完美的身姿。雙手抬起時,云朵般的長袖滑落,露出玉藕似的雙臂。烏黑的長發傾瀉而下,如花笑顏卻掩不住雙眉間那抹輕山淺水的哀怨。 激昂的曲調似乎不愿專美于如此曼妙的時刻,輕緩溫柔著小九美麗清雅的寂寞舞姿。月光匯成一道絲滑的光柱,像是聚光燈般籠罩著小九。 整片月湖,則是華麗舞者獨舞的舞臺。 那一刻,時間仿佛停滯了,我清晰地聽到了時間斷裂的聲音。只因小九的舞動,如一只悲傲的黃鶴,振翅欲飛,乘風歸去…… 終于,焦尾琴悲愴凄涼的曲調,如同即將失去生命的垂垂老者,漸漸消歇了。小九也停下了讓我如癡如醉的舞蹈,仰首望著那輪明月,如白玉雕像般立于湖中。 “小九,你……”我近若癲狂地嘶吼還未喊出口,“嗶”的一聲輕響,小九吹彈可破的臉龐繃起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皮膚,像花瓣似的飄向空中…… 接下來的幾十秒,我經歷了人生中,感覺最無能為力,最殘酷面對的時刻。 “嗶嗶”聲密如蜂群飛舞,仙子般的小九,周身散著柔和的白色熒光。一片片瓷器般溫潤的肌膚迸裂、飄舞、飛散,任由夜風卷裹成一團,如九天落下的星沙般,飄飄漾漾于夜空。 小九,就這樣,化成一片片亮閃閃的碎片,消失了。 我突然感覺到,心臟忽而不動了,堅硬如冰,在溫暖的胸膛里,一點點的迸裂,破碎。 很痛!撕心裂肺般地疼痛! 忽而,那團飄蕩在空中的亮光又化成小九模樣,虛虛幻幻地閃著熒光,沖著我們莞爾一笑,揮手作別。 我癡癡地凝望著那團圣潔光芒里的小九,直至她的容顏再次模糊,消逝不見。漆黑的夜空只有星星點點的亮光閃爍,終于也被黑暗吞噬。 “小九,我的好姐妹,我的使命,完成了?!焙Q啾緛砬辶恋纳ひ舢惓In老。 冰涼的寒意直透雙腿。我才察覺,不知何時,已經半截身子走進湖中。 “南曉樓、月無華,接下來的事情,該你們去做了??瓤取焙Q嗟穆曇舯绕鸱讲?,好像又老了十多歲,劇咳里透著即將垂死的“嘶嘶”聲。 我沒有回頭,因為我知道,她的生命,即將走向終結。 她準備彈琴時,我想起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幾乎要阻止她這樣做。接下來發生的這些事證明,我猜對了。 在古城圖書館,我曾經讀過一本詳細記錄著“八族”各種奇技yin巧的古籍。尤其對其中一條,關于“文、蠱”兩族聯手制作“信人”的秘術,印象尤為深刻。 自周朝以來,古人為了保存家族秘密、財富能為后代所享,可謂是煞費苦心。 方式大抵分為兩種——世代口口相傳;文字地圖記載。 前者雖說更具體清楚,然而誰能保證掌握秘密的人臨死時腦袋瓜子清不清楚?隨便含含糊糊禿嚕嘴,說錯幾個字,可能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再者萬一得了心梗、腦血栓或者暴斃,這家族秘密、財富啥的,也就就算是徹底成了秘密。 至于后者,看上去更靠譜記錄在紙上的東西總不能平白無故消失吧?可是,古代對于竹簡、紙張的保存技術尚未完善,很有可能家族族長臨死前,顫巍巍伸出手指著存放寶典的位置,眼一閉咽了氣。 后人或鑿墻或挖坑,總算把放寶典的匣子找到了,興沖沖打開一看,得!氧化了,腐爛了…… 還有一種方式是把秘密銘刻在銅器或者玉器上面,這樣一來,問題都解決了吧? 故此,自古以來,“銅玉藏秘”的說法。許多小說,往往也是以偶然獲得千年銅玉器,破解線索秘密為開篇。 中國自古至今,諸多銅器、玉器鐫刻的文字,若是細細研究破譯,十有八九能有更多的收獲。 但是,銅器笨重,玉器貴重。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但凡敢以這兩種物件保存秘密的家族,必是百年以上的名門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