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直男穿越后,從公府嫡子成了王妃、女頻大戰男頻女主系統
這樣的人曹家巴結還來不及,又怎敢得罪! 那是半點都不敢得罪的??! 若皇后當場發作出來還好,怕只怕當面不說,卻將此事記在了心里,等要命的時候推上一把,就夠曹家喝一壺的。 自從這事鬧出來,孫氏一直派人暗中觀察皇后的反應。聽說皇后身體不適,要了湯婆子的時候,孫氏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就知道李氏不能留了。 思及此,孫氏看向曹寅,斬釘截鐵:“你現在就寫一封休書來,連夜帶上李氏和休書去李家,把這事說清楚。咱們曹家廟小,盛不下李家這尊大佛!” 這回不光李氏傻眼,連曹寅也愣住了。他以為關幾天,或者跪跪祠堂就能揭過,根本沒想把李氏休回家。 畢竟李煦才是始作俑者,李氏頂多算幫兇。 對上李氏乞求的目光,曹寅腳下像生了根,看得孫氏牙根麻:“好好好,兒大不由娘是吧,今天我就打死你這個不孝的東西!” 看起來好像小題大做,可孫氏不敢賭皇后是個好性兒的,更不敢拿曹家全家老小的未來去同情李氏這個吃里扒外的兒媳。 若這一回饒過李氏,天知道還會不會有下一回。這一回曹家僥幸躲過了,下一回能不能有這樣的幸運也很難說。 曹寅見額娘真急了,把孝字都抬出來了,又怎敢繼續袒護李氏,只得按孫氏說的去辦。 所以等康熙用過晚膳傳曹寅說話的時候,曹寅正帶著李氏和休書往李家趕呢。 曹寅不在,孫氏帶著曹宣過來請罪了,給曹家定下的罪名是僭越和沖撞圣駕兩條。 康熙沒想到曹家對這事如此重視,郝如月倒覺得孫氏很精明,看出李家是個禍害趕緊切割。 歷史上,曹家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由盛轉衰,直到被抄家奪爵的,郝如月并不清楚。 可從雍正皇帝的區別對待,她猜其中應該有李家的一份功勞,甚至李家的罪過可能比曹家更大。 曹家趁著這個機會,及時甩掉李家也好,沒準兒能保住這一世的榮華。 只是不知道曹大家這一世沒有經歷磨難,還能不能寫出曠世名著《紅樓夢》來。 但愿賈家不倒,大觀園不散,寶玉和黛玉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鬧劇收場,郝如月窩在男人懷中,由著男人給她暖背揉肚,在沉沉睡去之前,如是想。 第一回 南巡就微服私訪,前朝后宮雖然都安排好了,不會鬧出什么亂子來,但也不能在外面待太久。 從曹家離開,一行人便踏上了回程的道路。去時帶著任務,歸來一身輕松,把沿途風景看了一個遍。 “皇上,這條不是回京城的官道吧?”走著走著郝如月就發現不對來。 彼時康熙正在車里教兩個女兒算術,馬車顛簸怕燙到兩個小的沒敢點燈,只將車簾撩開引進自然光。 視線轉向車窗外,康熙笑道:“臨時想去五臺山看看?!?/br> 小七很快用康熙教的方法解出一道題來,就伸長了脖子去看小六的,發現小六也快解出來了,用的卻是自己的方法。 “六姐,汗阿瑪教的方法步驟更少?!毙∑吣闷鹱约旱拇鸢附o小六看。 小六掃一眼,指著自己的答案:“你看清楚了,這里才是這道題的答案,后面是下一道題的?!?/br> 小七仔細一看還真是,又仰頭去看康熙:“汗阿瑪,六姐只用了四步,她把下一道題也解完了?!?/br> 康熙:“……” 康熙拿起小六的答案一看,可不是比自己的解法更巧妙,卻不是很好理解。 他指著其中一步問:“怎樣就想到這里了?” 小六喜靜,最討厭自己做事的時候被人打斷,也不回答康熙的問題,提筆在紙上直接寫下一個數字。 “這是?”康熙問她。 小六面無表情:“這是再下一題的答案?!?/br> “……” 好吧,他才疏學淺,教不了,根本教不了,回去得請個專門的人來教了。 就在康熙震驚的時候,小六又說:“汗阿瑪,給我找個外語師傅吧,我想學外語?!?/br> 小七好奇:“怎么又想起學外語來了?” “我想學國外的算術,可惜語言不通?!毙×J真回答。 “……” 小七愣了一下,笑起來:“你早說呀,外語師傅還不是現成的?” 郝如月和康熙都驚了,感嘆小六到底是什么天才兒童。 宮里只阿哥們有學堂上,小格格們識字一般是跟著自己額娘學。 宮里的妃嬪們出身不俗,幾乎都認字,可也僅限于能看懂書信和賬本什么的。偶爾寫寫詩,陶冶一下情cao那都算是才女了。 郝如月能寫會算,也都是實用型的,完全沒料到自己能生出一個學者型的閨女來。 小六是從什么時候喜歡上算術的,郝如月想不起來了,好像還是皇上親自給啟蒙的。之后是皇上、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誰有空誰教,可以說是吃“百家飯”成長起來的。 等小六識字了,就開始自己找書看,一天當中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看書,如癡如醉。 小七想拉著她一起玩,反被小六壓著做題。什么時候聽見小七揪著頭發嗷嗷叫,不用問,肯定是被小六出的題目難住了。 不過小七也是個鬼靈精,嗷嗷叫著慘烈,卻每回都能連滾帶爬地把題目做出來。 康熙自詡文武雙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術、歷法、外語、醫學無一不通,也沒想到能生出小六這樣一個算術狂魔。 他凡事求全,小六專攻一項,直接通玄。 要多玄,有多玄。 剛剛那些題是他閑來無事出給兩個女兒解悶兒用的,畢竟旅途漫長,總要找點事做。 小七性子跳脫,哪里坐得住,只看一會兒就煩了??纯催@兒,摸摸那兒,一會兒指使指使五阿哥,一會兒跟太子說說話。 不過康熙隨手指點一下,小七還就真把題目給解出來了。 康熙很滿意,又看小六,只見她把三道題目都看了一遍,然后才開始解題。 相比小七的靈活跳脫,小六明顯沉靜許多,也不用他指點什么,下筆從容,字跡工整。 小六長得像他,性格也像,果然還是比小七更聰明一些。 然而等小六解完,看過小六的答案,康熙就有些笑不出來了。 小六的解法比自己指點小七的步驟更少,也更巧妙,是他從來沒想過的一種簡便方法,只是對算術的思維要求更高。 等閑不會朝那個方向去想,但看到答案的瞬間會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被醍醐灌頂之后,又看見小六想也不想直接寫出了最后一題答案,康熙感覺腦殼都給人給撬開了似的。 這不是夸一句聰明就能形容的。 正在郝如月和康熙兩臉震驚的時候,小七毛遂自薦要給小六當外語老師。 第125章 看破 乾清宮的南廡房有安排外語課,還不止一種外語。小六每天醉心算術,沒有機會也沒有精力學,倒是小七總纏著五阿哥,動不動就喬裝成五阿哥的伴讀,跟去旁聽。 沒錯,五阿哥在小六和小七兩姐妹的聯手督促下,前年通過了皇上的考校,終于有資格去南廡房讀書了。 由于學生的年齡跨度比較大,南廡房早早分了班,太子和大阿哥一個班,由大儒授課。三阿哥、四阿哥一個班,由翰林院侍講授課。七阿哥、八阿哥和最晚入學的五阿哥一個班,雖然也是由翰林院侍講授課,但進度明顯要慢很多。 七阿哥身體不好,學一段便要休養一段,八阿哥年齡小,即便如此,也沒耽誤五阿哥的學業吊車尾。 索性七阿哥和八阿哥從前就與五阿哥相熟,倒也沒人笑話他,還會盡量幫助他。 當然給五阿哥幫助最多的,還是小七。 別看小七跟五阿哥一樣入學最晚,平時學習也不認真,還是個旁聽生,但學業幾乎可與慢班學霸八阿哥比肩。 有她幫忙補習,五阿哥仍舊還是掉在車尾,卻勉強能通過皇上的考校,不會輕易受罰了。 五阿哥學主科是個渣渣,但外語出奇地好,背單詞比背儒家經典快多了。更難得的是,聽力和口語也是出類拔萃。 海晏河清之后,皇上再一次力排眾議重開海禁,在沿海建港口,鼓勵海上貿易。 赫舍里家長房順勢成為了第一批海上貿易撈金人,沒錯第一批就是撈金,不存在難度,誰干都能掙錢。 八旗貴族保守派居多,在平原跑馬跑慣了的人,你讓他下海,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剛開海禁那會兒,前朝反對的聲音不小,郝如月在后宮都有耳聞。 聽到最多的抱怨是:“咱們旗人都不會游泳,萬一船翻了掉水里,還不得淹死!” 郝如月哭笑不得,無力反駁,只傳了赫舍里家長房的人過來說話,問她們想不想做海上貿易。 不出預料,大福晉也擔心不會游泳掉水里淹死的問題,佟佳氏還好些,說不會游泳可以去學,烏雅氏在旁邊一頭黑線:“海船都是大船,輕易翻不了?!?/br> 終于遇上一個懂行的,郝如月問烏雅氏有什么打算,烏雅氏笑著說船她早備好了。 郝如月驚訝:“禁海令才解除,你把船都準備好了?” 造船可不是小事,花費多就不說了,工期也長。以古代的工藝,造海船怎么也要一兩年時間。 走海上貿易一去一回不容易,不可能只一艘船上路,怎么也要三艘以上組船隊才保險。 特別是頭一回出海。 對上皇后、大福晉和佟佳氏同時投過來的震驚目光,烏雅氏輕咳一聲:“朝廷收臺灣之后,臣婦記得皇后娘娘提過一嘴,說臺灣回歸了,朝廷下一步可能會開放海禁。臣婦從那時候就開始準備了,只等禁海令解除?!?/br> 果然是個有眼光的,自己沒看錯人,郝如月熱切地看向烏雅氏:“船都準備好了,打算什么時候啟程?” 朝廷的禁海令剛剛解除,沿海已經動起來,八旗貴族們卻仍然在擔心不會游泳掉海里會不會淹死的問題。 不僅郝如月,皇上也是一個頭兩個大,甚至動了朝廷組建船隊出海的念頭。 畢竟明朝有鄭和下西洋,康熙也想弄出一個鄭和來。奈何宮里的太監都不識字,文化水平太低,給鄭和提鞋都不配,實在無人可用。 大清的根本是八旗,八旗都不支持,海禁怎么開還得怎么關上。 歷史上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