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直男穿越后,從公府嫡子成了王妃、女頻大戰男頻女主系統
“請你過來,是想跟你商量一下由誰撫養太子?!碧侍罂聪蛱?,目光又在榮貴人和惠貴人身上轉了一圈。 原來是因為這個,難怪榮貴人和惠貴人先后跑來給她請安,敢情兩人都想撫養太子,太后心說。 按理說,所有庶妃當中榮貴人的生養經驗最豐富,而惠貴人出身好一些,又生了大阿哥,兩人都可以養太子。 可……太后坐下之后環顧四周,發現皇上也在,赫舍里家的女眷也在,就連赫舍里家那位天仙似的二姑娘都在。 這時候太皇太后叫她過來,事情就很微妙了。 等眾人行禮畢,太后朝太皇太后頷首,畢恭畢敬說:“太子年幼喪母,便是太皇太后不找臣妾,臣妾也要來找太皇太后的?!?/br> “既是這樣,今日便定了吧,我想讓你照看太子,你以為如何?”太皇太后懶得繞彎子了,很想一錘定音。 太后屬于大智若愚型,蘇麻喇姑能想到的,太后自然早想到了,心思瞬間百轉:“不是臣妾想躲懶,是這身體不中用了,天氣一熱便有些氣短?!?/br> 趁人不備遞給皇上一個安撫的眼神,又道:“除去身體,臣妾只會說蒙語,滿語和漢語并不精通,也怕耽誤了太子?!?/br> 曾經的不足,反而成了救命稻草。 今天這一個個的都反了不成,太皇太后沒好氣地說:“你身體不好,大可讓榮貴人和惠貴人幫忙,她們都精通滿語漢話?!?/br> 榮貴人確實想撫養太子,上個月她的長華落地便夭折了,她很想再養個孩子,以慰藉自己的喪子之痛。 再者她常聽人說,孩子都是手拉著手一串一串來的,也許她撫養了太子,能很快再次遇喜。 三來太子身份貴重,皇上必然另眼相看,若她撫養了太子,皇上也能多來鐘粹宮幾回。 最最重要的是,她撫養過太子,有了這一層關系,將來自己的兒子也能多得些太子的倚重。 榮貴人才要上前一步表忠心,只覺有一道冰冷的目光射向自己,順著那目光看過去,正好對上皇上的眼睛。 雖然皇上很快收回了目光,可警告的意味不言自明。 榮貴人腳一縮,終究沒邁出那一步。 作者有話要說: 皇上:朕頭暈,扶朕一下。 郝如月:梁公公快扶皇上,傳太醫! 皇上:…… 第22章 留下 惠貴人也很想撫養太子,可當她看見赫舍里家的女眷都在,尤其舍赫里家大奶奶身邊還站著一個天仙似的姑娘,當場改了主意。 赫舍里家長房攏共只有兩個姑娘,大姑娘如蘭送進宮當了皇后,二姑娘如月癡戀皇上,為情所困,被關進盛心庵。 盛心即圣心,這位二姑娘一直住在皇上心里,不但攪了帝后的洞房花燭夜,也讓帝后中間始終隔著一層什么。 如今皇后薨了,她出現在慈寧宮,人家是先皇后嫡親的meimei,又是皇上心里的人,試問誰能與她相爭。 又見榮貴人被皇上警告,惠貴人將頭垂得更低了,她今日來還有另外一個目的,便是看看太子是否養在宮中。 若太子養在宮中,她倒是可以求一求,把大阿哥接回身邊撫養。 昨兒她趁著宮里忙亂派人出去打聽,大阿哥還是不會走路。 倒不是有人使壞,而是內務府總管噶祿一家將大阿哥養得太過仔細,大阿哥走到哪里都有人抱著,根本不敢讓大阿哥下地,生怕磕著碰著擔責任。 大清馬背上得天下,皇上的長子兩歲了還不會走路,傳出去被人笑話不說,皇上知道了會怎樣想。 惠貴人急得火上房,幾次給太皇太后請安的時候都提過此事,太皇太后只說小孩子晚些走路也無妨,等會走了更穩當,并不許惠貴人插手此事。 可大阿哥畢竟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rou,她怎么可能坐視大阿哥被皇上嫌棄,卻什么都不做。 康熙對惠貴人的表現還算滿意,眼風只在她身上停留片刻,很快移開了。 從進屋開始,太后一直留意著皇上,見皇上警告了榮貴人,越發清楚了皇上的意思。 可太皇太后在后宮那也是說一不二的,兩個說一不二的人意見相左時,每回都是皇上妥協。 今時不同往日,前朝動蕩,皇后新喪,太子嗷嗷待哺,皇上心力憔悴,他喜歡赫舍里家的二姑娘,想讓她留下照看太子,太后覺得應該成全。 于是轉頭對上太皇太后的眼睛:“臣妾都聽太皇太后的?!?/br> 手心冒汗,心跳加速,太后頂著太皇太后的眼刀,攥緊了手里的帕子:“不過榮貴人和惠貴人是庶妃,她們的心思不應該放在太子身上,而應謹守妾妃之德,盡快為皇上多添幾個皇子?!?/br> “既如此,那便讓赫舍里如月留下,幫著太后照顧太子?!?/br> 皇上感激地看了太后一眼,這是他有記憶以來,太后唯一一次與太皇太后唱反調:“她是太子的親姨母,皇后生前曾將太子托付于她。為了方便在皇宮行走,朕封她為正三品御前女官?!?/br> 太后:只是女官么? 郝如月:剛剛……好像沒有御前兩個字。 太皇太后氣得直冒汗,風寒好了一大半,連嗅覺都恢復了。 嗅覺恢復之后,差點被屋子里的臭氣熏暈過去。 剛想問屋里為何這樣臭,便想起了鈕祜祿氏的哭訴,又把話咽了下去,沒好氣地吩咐蘇麻喇姑:“把窗扇打開,通通風?!?/br> 沒有反對,便是默認了。 在回去的馬車上,大福晉還是有些不放心,問佟佳氏:“既然皇上心里有如月,為何只封她做女官?”直接給個位份不好嗎? 佟佳氏提醒大福晉:“本朝沒有正兒八經的女官,可前朝有。據我所知,前朝不管是女官還是宮女,名義上都是皇上的女人?!敝灰噬吓R幸,隨時可以調崗。 而且皇上給如月的女官品階在前朝也算高官了,對應本朝后宮的位份,與六嬪同列。 如今皇后薨逝,最高位份的庶妃不過是七品的貴人,可見皇上對如月有多看重。 皇上孝順,每日都要去慈寧宮和慈仁宮請安,有時候一日一次,有時候一日幾次。 再加上撫養太子,如月每天都能見到皇上,何愁沒有恩寵,前途一片光明。 大福晉沒有佟佳氏想得深遠,聽她說女官也算皇上的女人,便將懸著的一顆心放下。 慈寧宮在西六宮的南面,而慈仁宮在東六宮的東邊,一西一東相距較遠。眾人從慈寧宮出來,天都黑透了,康熙要送太后回慈仁宮,榮貴人和惠貴人本就是隨著太后一起過來的,見皇上要送,她們也想跟著。 一來國喪期間,見皇上一面太難,機會來之不易。 二來皇后一死,后宮沒了主位,太皇太后病著,太后根本不管事,皇上怎么也要晉封一兩個人代管六宮。 后宮眾多庶妃當中,榮貴人資歷最老,生孩子最多,雖然只活了一個女兒,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惠貴人入宮不如榮貴人早,生孩子也不如榮貴人多,勝在有活著的兒子。 論綜合實力,兩人平分秋色,論恩寵兩人也是平分秋色,所以在這個關鍵時期,誰能得了皇上的青眼,便有可能拿到代管六宮之權,晉升高位。 郝如月不放心太子,便向太后告了罪,太后看看她,又看皇上:“我身邊這么多人伺候,丟不了的,都不必送了?!?/br> 皇上也沒堅持,走到乾清門附近便與太后分開了,榮貴人與惠貴人都住東六宮,又送了太后一段,這才從內門回去。 康熙回乾清宮,郝如月回坤寧宮,兩人正好順路,都走乾清門。 才走到乾清門,邁門檻的時候,康熙腳下有些踉蹌,被梁九功一把扶住,飆高音喊了一聲皇上。 郝如月本來自己走自己的,心里想著事,被梁九功這一嗓子喊回了神,抬眸見皇上被梁九功扶住,便越過兩人繼續往前走。 “……” “赫舍里女官且慢走!”梁九功扯著脖子又喊了一聲。 吳三桂反了,察哈爾蠢蠢欲動,一南一北遙相呼應,皇上忙得心力憔悴,寢食難安,時有眩暈之癥。 再加上皇后難產薨逝,事兒全都趕在一起了,梁九功真怕皇上撐不住病倒。 說來也怪,自打赫舍里家的二姑娘進宮,給皇上喝了一碗紅棗湯,皇上就跟打了雞血似的。 早膳就沒怎么用,中午的水果點心也吃不下,到了晚上居然還有精力跟太皇太后斗智斗勇。 還斗贏了。 所以梁九功不相信,剛剛在慈寧宮抱得美人歸的皇上,才走了幾步路便要暈倒。 唯一的可能是,皇上在示弱,想讓赫舍里家二姑娘心疼,畢竟赫舍里家的二姑娘是御前女官,有義務照顧皇上的飲食起居。 誰知這位新任御前女官看見了好像沒看見,直挺挺越過去,腳步都沒停一下。 他要是揣度不出皇上的意思也就罷了,偏偏他揣度出來了,就不能不為皇上發聲。 此時不發聲,等會兒回了乾清宮皇上心情不好,包括他在內所有服侍的都得跟著吃掛落。 郝如月自然看見了康熙腳步踉蹌,可她更相信雞血草的功效,這味藥材除了能補血,還能提神,非常適合大出血的產婦服用,也能挽救長期伏案的工作狂。 康熙喝了那碗紅棗湯,應該從早到晚都元氣滿滿才對,根本不可能累到頭暈。 除非皇后的死,讓他過度悲傷,雞血草能補充氣血和精力,只針對身體,至于情志這塊……郝如月也拿不準。 不過沒關系,她依然不打算管。 她是御前女官沒錯,可皇上也說了,她的工作是照顧太子,她只拿一份薪水,不可能打兩份工。 再說康熙身后跟著一堆人,他們也是拿了薪水的,自然也要干活,她沒必要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誰知就是有人非要攀扯她,頂著御前女官的頭銜,郝如月不得不回頭:“怎么了?” 還怎么了,皇上差點摔倒,御前女官繞路走,合適嗎? 本朝雖然沒有專職女官,可按照前朝的規矩,女官也是皇上的女人,可以侍寢。 這樣好的表現機會,若是讓后宮那些庶妃瞧見了,還不趕緊跑過來表現,恨不得將皇上拐到自己宮里才好。 這位倒好,皇上給她機會,她還一臉的不耐煩。 第23章 帶娃 都說赫舍里家的二姑娘癡戀皇上,當年的光景梁九功也是見過的,怎么六年過去,皇上沒變心,這位二姑娘反倒轉了性情。 想到六年來,皇上給赫舍里如月畫了無數的畫像,每次走到坤寧宮門前總要佇立一會兒,梁九功就替皇上不值。 心里不爽,嘴上自然沒什么好話,梁九功才要給這位赫舍里女官上一課,就聽皇上低聲回答:“朕有些頭暈?!?/br> 然后聽赫舍里女官“哦”了一聲:“那皇上趕緊回宮歇息吧,多喝熱水?!?/br> 說完便要告退,梁九功睜大眼睛,還能再敷衍一點嗎?宮里從來只有后妃討好皇上,何時見皇上對誰主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