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節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炮灰靠戀愛綜藝洗白、豪門棄夫意外揣崽了[穿書]、我和我那美強慘貼身侍衛、重生在死后十年[娛樂圈]、漂亮乖乖失憶后被大佬強制入懷、炮灰靠發癲爆紅豪門[ABO]、都說不是中二病了啊[穿書]、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
以前從村里山里弄點東西到縣城去賣,在這邊好像也不太合適,主要是找不到可以經常去賣的好東西。 一開始方青青就明說了:“二哥,這個具體的我也不知道你適合做什么?!?/br> 黎二郎還有點不滿意,覺得弟妹這是在敷衍他。 結果方青青又接著說道:“每個人都要去探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路。這邊不種地的人多了去,也不是每個人都當官讀書做學問的,二哥不妨好好地觀察觀察人家都是在做什么?!?/br> 就是方青青說了這話,于是黎二郎才受到啟發,留心觀察生活的。 還真別說,這幾個月黎二郎收獲蠻多的。 果然是在外面跑得多見多識廣了,眼界也就開闊,知道自己動腦子去做事了。 黎二郎其實心里已經隱約有了初步的打算,不過也還在計劃著,并且想著要等過年和爹娘三郎還有弟妹商量過了再去具體做事。 目前嘛,這個賣春聯的主意也是他和弟妹一起想出來的,而且這地方還是他找到的。 在鑼鼓聲吸引了許多村民過來圍觀之后,黎二郎就開始吆喝,說家里幾個讀書人寫了春聯大家都可以討個好彩頭。 雖然幾個孩子還不顯,可黎修平的名頭是最好用的,狀元郎的子侄寫出來的能不好嗎? 不好也得好啊,就像那位郎君說的,討個好彩頭。 狀元郎家里的讀書人肯定多,等以后他的子侄下場,肯定也能考取好名次。 大毛二毛三毛四毛也都齊齊被拉出來溜了,端得那個溫文爾雅的笑容。 叫方青青說啊,就是好一副衣冠禽|獸的模樣,?;R话愕睦习傩找策€是可以的。 反正方青青自認也是良心宣傳,三毛四毛的字兩年來練得也還可以啦,關鍵是這個紅紙墨水的質量都是真心的好。 五文錢一副,買的多還有搭頭,也非常劃算的。 平日里還好,過年嘛,總有許多人舍得花些個小錢讓家里更喜慶一些。 有了這個宣傳,買的人還是挺多的。 甚至還有一些村民打算多買幾副,給隔壁村的女婿/娘家/大舅哥家也送過去。 還是那話,狀元郎的子侄啊,肯定也都是讀書好的。 他們寫出來的春聯,寓意好帶著好彩頭啊。 結果他們帶出來的五百多副春聯和福字,竟然不到一個時辰就給賣光了。 方青青在心里計算了一下,紅紙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無非也就是費一些墨水還有人工。 出來這一趟可也掙了將近二兩銀子,還順帶讓公婆都跟著出來逛逛,挺好的。 結果眼看著他們這邊賣的非常好,黎二郎又有了主意: “要不,爹娘你們帶著孩子們回去接著寫,我去前頭幾個村子也看看?!?/br> 距離過年還有好些天,肯定不能就做這一回生意,黎二郎甚至想著到附近其他的縣鎮也去看看呢。 結果就這么著,因為人多大家分開行動,也是老黎家人聽話又齊心。 結果一天下來,跑得熱乎乎的完全不覺得冷。 關鍵是掙了差不多十兩銀子,那個大家的心里火|熱熱的,過年差不多可以多買兩頭豬啦。 第244章 管吃管住還發錢 咳咳,這也只是一個比喻,老黎家過年并不需要買豬。 三郎當官就是好,據說過年皇上還會給文武百官發一次年禮,意思是讓大家的年過得更愉快一些。 雞鴨魚rou算什么,方青青還想著會不會有牛羊rou,來點不一樣的吃吃看。 黎老頭則是一再叮囑兒子,皇上對你那么好管吃管住還發錢的,你要好好為他老人家辦事。 這話怎么聽起來怪怪的? 黎修平和方青青面面相覷,但是略微一思索,也沒毛病。 只能說,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大的。 接下來的時間,黎大郎他們就不能繼續摻和賣春聯的事情,食鋪還要繼續打開門做生意。 按照家里人的想法,最起碼是要到臘月二十以后才關門休息,年后大概過了正月十五再重新開張。 之前主要是才到京城對這邊的環境不熟悉,而且他們是外來的也怕被欺負。 所以黎大郎黎二郎兩家人齊心協力的一起打理食鋪,實際上鋪子小并不需要這么多人。 關鍵是,那怕不開月錢也不劃算啊,把人都給耽擱在店里。 實際上并不是每天生意興隆高朋滿座,特別是大毛二毛都沒讀書了在鋪子里做賬房跑堂的,黎小妹妞妞在后廚幫忙。 再加上大哥大嫂他自己的媳婦,食鋪里就有周家的七個人,還有偶爾去鋪子里幫忙的爹娘老三以及三毛四毛。 黎二郎還考慮到,食鋪生意好了之后,是后廚需要有幫廚。 可是家里面除了大嫂還有弟妹,其他人的廚藝都不過關,而老三媳婦現在每天要去藥鋪也還是很忙的。 而黎二郎的性格,適合在外面跑,并不適合在鋪子里面守著。 所以一家人又坐在一起開會研究了一下,還是需要聘請一個大廚的,要不然黎大嫂一個人會忙翻了。 另外再請兩個幫廚,把黎二郎給解放出來,讓他去鉆研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現在,黎二郎則是打算繼續賣春聯,把京城周邊的幾個村落都跑遍。 更是為了考察京城周邊那些村子里人的生活情況,比方說同樣出去給人做工,可是在京城要給人的價錢絕對比在這幾個村子里的貴許多。 而且黎二郎本人就是從外地千里迢迢的進京的,太知道不同地區之間物品是有差距的,這也是為什么會有商隊的存在且能賺大錢的原因之一了。 南來北往的東西不一樣,比方說在南邊采買的物質給拉到北邊去賣,價錢絕對是要高許多。 至于說高多少,以及一南一北這來往之間需要的花費以及分工的費用,如果把這些都扣除還能剩下多少錢? 這就是目前黎二郎在思考的問題。 本來他也可以直接去問老三和老三媳婦的,但是弟妹那話說得對,他如果真的打算南來北來跑商。 將來肯定會遇到一個人在外面的情況,難不成還要寫信給三郎幫著計算一番? 所以,這些,都是黎二郎自己應該學會的。 哪怕一開始的時候困難一些,有這個決心去學,總能學會的。 距離過年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黎小妹基本上也不怎么出去了,留在家里幫著爹娘一起干活。 不管過年的物資豐富與否,家里干凈整潔那可是很重要的。 像是|床|單被罩簾子等等都要拆下來清洗干凈,屋里屋外的各個角落也都要打掃一下,過年的年貨老家人送了一些過年黎修平也會分發一些。 但是自家人,也需要準備一些的。 反正這些天黎二郎天天是在外頭跑,石氏就干脆讓他看著辦,給家里采買一些年貨。 結果到了臘月二十那一天,石氏又拿出一個荷包,里面裝得鼓鼓的。 一大把的銅錢,甚至還有散碎的銀兩,加起來居然有足足五兩銀子。 把黎修平可是嚇了一大跳,不知道親娘這是要干什么。 “這不是要過年了,也該給孩子們做新衣服啦。棉衣就算了,做了沒多久,可是還沒有褲子棉鞋也需要買一雙?!?/br> 本來應該是自己做,可是他們到這邊來之后有些東西就不齊全了。 再說了現在家里人個個忙碌,沒那個閑心時間。 青青也說了,這邊的成衣鋪子做好的衣服鞋襪都是有賣的。 反正京城里的東西肯定比他們鄉下好,還不如花錢買現成的。 石氏還細細的囑咐老二,那幾個男娃調皮買黑|色|的棉鞋就行了,但是妞妞要給她買有花|色|的。 其實按照以往鄉下的規矩,臘月二十前后,出嫁的大娘子小媳婦都要帶著節禮回娘家的。 今年肯定不行,既然黎老頭都沒想過要回去過年,老黎家的三個兒媳婦娘家都在安順縣也不可能特意跑回去。 所以上一次,他們托商隊送年貨回老家的時候,自然是把三個兒媳婦要送給娘家的節禮也都帶回去了。 以往在鄉下老家快要過年的時候,哪怕物質不是那么的豐富,也會各種各樣的東西準備許多的。 辛辛苦苦的下地干活忙碌了一整年,也就正月里頭能夠清閑的休息一下。 不但要睡好,吃好也是應該的。 但是吧,石氏看著,周圍的鄰居都沒怎么大張旗鼓的準備過年的東西,她也問過金老婆子。 這里不比在村里,拜年的人不會那么多,自家準備一些好菜再買一些糖果點心就差不多。 可是這樣的話,好歹是過年耶,會不會顯得太冷清了? 方青青看婆婆為這么個問題糾結猶豫許久,笑了笑,就直接說道: “娘,我們還是按照老家的規矩來唄?!?/br> “可那都是鄉下的習俗,我們現在可是到了京城,還保留在鄉下的習慣會不會給三郎丟臉?”石氏眉頭緊皺。 她平日里都很少出門,就是擔心,一個什么都不懂的鄉下老婆子給她那以后要做大官的幺兒拖后腿。 方青青卻很灑脫,十分自然的告訴婆婆:“娘,我們本來就是鄉下來的,三郎哥哥在外面也從來不避諱這一點。想做什么就去做,何必失了本心?” 老三媳婦這么一說,石氏豁然開朗。 對呀,從頭到尾老三在外面都沒有吹噓過自己的出身,據說哪怕是皇帝陛下都知道他原本就是鄉下人泥腿子。 而她也做了一輩子的鄉下老太婆,現在倒是扭捏起來了。 第245章 遠親不如近鄰 石氏搖頭失笑,拍了拍方青青的肩膀,說道:“確實,是我想多了?!?/br> 老了老了,不服輸真不行,都沒有年輕小娘子看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