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書迷正在閱讀:發現自己是古耽文的炮灰女配后(NP)、穿為黑化男二的炮灰meimei、穿到古代轉行經營內衣店(H)、草粉gl、陽炎、非理性分析戀愛(原名fiction cold)、(稻荷崎)無望愛人、穿越廢土世界卻覺醒了18禁系統(npH)、末日:異災之端(骨科NP)、床上熱床下冷,霸總臥室出逃記
“道濟禪師見過我?”宋慈有些訝異。 居簡和尚點點頭,道:“施主請隨我來?!睂⒖醋o靈壇之事交給幾位彌字輩僧人,領著宋慈、辛鐵柱和韓絮三人,朝寺院后方的僧廬而去。 凈慈報恩寺雖然建起了大雄寶殿、藏經閣和僧廬,卻還有不少被毀建筑尚未修繕,因此道濟禪師常親自下山籌措木材,有時一連數日不歸,身在寺中的時候不多。但今日他并未下山,一直待在自己那間僧廬里。他所住的僧廬位于最邊上,與其他僧眾的僧廬都是一般簡陋,全無區別。 居簡和尚來到此處,輕叩房門。 “進來吧?!鄙畯]里傳出一個蒼老的聲音。 房門被居簡和尚推開了,僧廬里只有一床一桌一凳,一身破帽破鞋垢衲衣的道濟禪師坐在桌邊,擱下手中的筆,捧起一張寫滿字的紙,稍稍吹干墨跡,收折在信函里。他笑逐顏開地望著宋慈,那笑容之爽朗,便似滿臉的皺紋都跟著笑了起來,道:“是宋提刑到了啊?!?/br> “禪師認得我?”宋慈這是頭一次見到道濟禪師。 “宋提刑不認得老和尚,老和尚卻認得宋提刑?!钡罎U師笑道,“你在南園破案之時,老和尚我就在后面山上,看了好大一場熱鬧?!?/br> 宋慈想起當日破西湖沉尸案時,眾多市井百姓跟著去往吳山之上,居高臨下地圍觀他在南園里挖墳尋尸,原來當時道濟禪師也在看熱鬧的人群當中。他向道濟禪師行禮,道:“宋慈久慕禪師之名,此番拜訪,是想查問一事?!?/br> “你有什么事,直說就行了?!钡罎U師的臉上始終帶著笑容。 “貴寺有一位彌音師父,聽說今早交還度牒,舍戒歸俗了?!彼未缺砻髁藖硪?,“不知可否讓我看看他的度牒?”度牒是由朝廷祠部發給僧侶的憑證,上面會寫明其法號、姓名、本籍和所屬寺院,持有度牒的僧侶才能免除徭役賦稅。劉克莊趕著去尋彌音了,可彌音已經走了那么久,極大可能是追不回來的,所以宋慈想先看看彌音的度牒,知道其姓名和本籍后,推測其可能的去向,再去尋人。 道濟禪師拿起桌角上一道絹本鈿軸——那是彌音交還的度牒,一直被擱放在桌上——遞給了宋慈。 宋慈接過展開,只見度牒上寫有“彌音”和“凈慈報恩寺”,除此之外別無他字,這才知道彌音所持的是空名度牒。度牒源起于南北朝,原本都是實名度牒,但到了大宋年間,卻出現了實名度牒和空名度牒之分。實名度牒需要先成為系帳童行——年滿二十,沒有犯刑,且無文身,若家中父母在世,還須別有兄弟侍養——然后通過名為試經的考試,或是通過皇帝恩賞,又或是通過納財,才可獲得??彰入簞t不同,只需花錢購買,不過花費多達數百貫,上面可以隨意填寫姓名,大都是有錢人為避徭役賦稅而買,尋常百姓只能望而卻步??彰入旱膬r格每年都有變化,役稅低時價格低,役稅高時價格也會跟著上漲,過去這幾年的空名度牒已賣到了八百貫一張。雖然空名度牒上沒有彌音的姓名和本籍,但從彌音能買得起空名度牒來看,其出家之前絕非尋常百姓,而且這么貴的度牒說交還便交還,可見彌音離開時有多么急迫。 道濟禪師見宋慈盯著度牒若有所思,猜到彌音之所以突然歸俗離開,只怕是牽涉了刑獄之事,否則身為提刑官的宋慈不會來此查問。他道:“世人皆有苦衷,走投無路之際,方來皈依佛門。若肯放下過去,改過自新,宋提刑又何必追問既往?” “不是誰都能放下過去,也不是誰都能改過自新?!彼未葘⒍入汉掀?,交還給了道濟禪師,“眾生蕓蕓,假意向善之人,求佛避禍之輩,那也不在少數?!?/br> 道濟禪師道:“雖如此,然禪語有云,‘放下屠刀,可立地成佛’?!?/br> “放下屠刀,也要看是怎樣的屠刀。若是惡言妄念,放下自可成佛,但若是殺戮呢?”宋慈搖了搖頭,“倘若放下屠刀便可成佛,那些刀下枉死冤魂,又該去何處求佛問道?” 道濟禪師聽罷此言,頗為贊許地點了點頭。他的目光從宋慈身上移開了,拿起那封收折好的信函,交給了居簡和尚,道:“你差人將此函送往少林?!?/br> 居簡和尚有些驚訝:“師叔,你當真要請少林寺的長老來住持本寺?” “本寺欲再成莊嚴圣地,須仰仗本色高人?!钡罎U師笑著揮揮手,“去吧?!?/br> 尋常小寺小廟亦不乏住持之爭,更別說是名聞天下的大寺院,道濟禪師明明可出任凈慈報恩寺的住持,卻一直只是暫代,而且在花費了一年時間將寺院重建大半后,選擇去請少林寺的高僧來住持。居簡和尚過去不太認同道濟禪師這個所謂的癲僧,如今卻是漸漸有些信服了。他合十受命,手捧信函去了。 居簡和尚走后,道濟禪師笑道:“一封書信,倒是寫了大半日。從前口無遮攔,想說什么便說什么,而今住持一寺,變成了該說什么才能說什么。說到底,老和尚還是勘不破啊?!彼掌鹆诵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世上的僧侶,說起因果善惡,大都以這般禪語相勸??衫虾蜕幸詾?,因即是因,果即是果,善即是善,惡即是惡,再怎么改過向善,作過的惡都在那里,種下的因也都在那里?;鞛橐徽?,豈不糊涂?”一雙深沉的老眼,向宋慈望去,“彌音是松溪人,本名何上騏,曾從軍旅,殺戮過重,因而出家。他說宋提刑總有一天會來找他,也知道宋提刑是少有的正直之士,因此舍戒時托老和尚轉告一言,也好給宋提刑一個交代:‘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辉冈俣噙B累人命,意欲遠避山野,了此殘生,請宋提刑不必再去尋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