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黃氏是耀祖二舅的小女兒,當年耀祖因為公公不肯娶居孀的九姑大鬧了一場的事情她是曉得的。 后來和耀祖成親在京里住了兩個月,柳氏待她們小兩口一直客客氣氣的,是耀祖總和柳氏過不去她也清楚。說起來,每年過年之前公公寄信與大伯,柳氏也不忘寄些衣料飾物與兒媳,面子上做的并不比親婆婆差多少。她自已在鄉下住著,不過房子窄小些,手里又有錢,又沒有婆婆管,和大伯家的妯娌比起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是以她在心里覺得柳氏還不錯,今日耀祖實在是過了些,她本想過去攔著不讓耀祖亂講話,但看柳氏和英華都是一副沒聽見的樣子,明顯是要息事寧人。她也樂得裝聽不見,指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最好。只禁著幾個孩子,不許他們出聲。 耀祖在柳氏和英華面前從來沒有好臉好話。今日耀祖說話固然難聽,可是道理就像耀文所說,耀祖蠢不可及。和這等蠢人有什么好計較的?更何況還牽扯著外甥,有客人在,越發不好發作了。柳氏不動聲色,只當沒聽見。 英華在京里上了六年女學。官家奉行有教無類,國子監女學兼收并蓄,上至八賢王家的清輝帝姬,下至大相國寺灌園叟的二妞,只要能通過考試,都能到女學做學生。女學生一多,自然分成三六九等,各有各的小圈子,免不了明爭暗斗。這種小場面,女學里哪一日不唱二三十出?英華本待和耀祖分說,然耀祖說她配不上文才,這是拉扯到她的婚姻大事了,她到底是十來歲的小姑娘,害臊的很,便不肯自己出頭,再一看母親沒有什么表示,她也就妝出沒聽見的模樣,不和耀祖計較。 王翰林聽是那些混帳話實是惱了。今日一家團聚,耀祖板著一張冷臉,他本來就想說兒子,不過在孫子面前給大兒子留面子。他還來不及發作,偏耀文又說了耀祖幾句,耀祖居然說英華不是他娘生的,言下之意不是同母所出便不認英華這個妹子了,這分明是不把他這個父親當回事。王翰林忍無可忍,怒喝道:“住嘴??煺埣曳▉?,我今日要把這個不認父親的禽獸打死!” 耀祖還道:“我哪有不認父親?!崩洳环劳鹾擦忠呀洿蠖ㄗ铀さ剿樕?,打得他一個趔趄,耀文沒扶住。耀祖一跤跌到玫瑰花叢里,扎得他哇哇亂叫。 王翰林一疊聲叫請家法,老田媽不敢怠慢,飛一般奉上鐵尺一根。王翰林掄起鐵尺,一口氣敲了二三十下,耀祖抱著頭蹲在地下直喊救命卻不肯認錯。王翰林更覺得下不來臺,命人把耀祖綁在梧桐樹上,要來了趕車的鞭子,用力抽了兒子幾鞭。 時值春暮,衣裳單薄,鐵尺打下去雖疼,不過紅腫而已,趕車的鞭子卻是不同,一鞭下去就是一條血印子。取鞭子的老田媽湊趣,還偷偷將皮鞭浸了水,這樣的一鞭子下去,耀祖的細皮嫩rou哪里禁得住。王翰林抽得幾鞭,看兒子身上鮮血淋漓,已是心軟了,停下手問:“你可知錯?” 耀祖嘴硬不言語,黃氏已是哭著跪倒在公公面前,求情道:“我們曉得錯了,我們一定改?!?/br> 她一跪下,幾個孩子都齊齊跪倒在爺爺膝下,哭聲得王翰林似鐵的心肝又變軟了,便看向柳氏,指望柳氏與個臺階下,便好收科。 柳氏曉得老爺這頓鞭子已是替她和女兒出了氣,她必要出來替老爺圓個場才好,便使了個眼色與女兒。從前二少爺在家淘氣沒少挨翰林老爺的皮鞭,柳氏和英華替二少爺求情是常有的事,母女兩個看眼色行事是慣了的。英華看母親暗示她求情,心中縱然萬般不情愿,還是咬著牙跪到父親面前,央求道:“大哥曉得錯了,爹爹莫打他了?!?/br> 王翰林素來最愛小女兒,今日英華受了委屈還要替哥哥求情,懂事的讓人傷心。老頭兒長嘆一口氣,扔掉鞭子,傷心道:“原是爹爹沒有把你哥哥教好,叫你受委屈了?!?/br> 英華本來就委屈,爹爹這般一說,撐不住就哭了,王翰林拍著女兒的背,沒口子哄她,又說與她買頭漂亮的小毛驢,又說明日帶她去縣城耍,極是慣她。王翰林這般做作,一來實是疼愛這個女兒,二來也是要教兒子媳婦并親戚們曉得:英華是他的掌上明珠,誰也欺負不得。 柳氏本來一肚子惱火,看到老爺百般哄女兒,那心頭火便消去了大半。她原本就是識趣的人,忙把兒媳婦和孫男孫女拉起來,又吩咐人把大少爺解下來背回去,又一連聲叫請個跌打郎中來。耀文背著人把耀廷好生埋怨,兩個跟著耀祖走了。王氏看哥哥疼女兒的勁頭,曉得哥哥是不會把女兒許給自己兒子的,拉著悶悶不樂的文才也回去了。 本來一頓團圓飯,只得王大少爺一人吃了大海碗筍子炒rou。柳氏叫人把飯菜重新熱過送到各人院里,才板著臉回屋。 英華坐在桌邊,猶在抹淚。王翰林坐在一邊看書,一看柳氏進來,忙問:“耀祖怎么樣了?傷的可重?” 柳氏橫了他一眼,道:“郎中還不曾來,我方才喊老田媽送了一副金瘡藥去了。你現在曉得心疼兒子了?方才下手怎么不輕些?!?/br> 王翰林被妻子嗆著了,愣了一會才道:“打耀宗打順手了,實不曾想耀祖這般不禁打?!?/br> 柳氏撲哧笑出聲來,嗔道:“都是你兒子,打耀宗你舍得,耀祖又不舍得了,偏心?!?/br> 爹娘說話有趣,英華含著淚,要笑又不好意思笑。柳氏在女兒額上彈了一下,笑罵:“今兒因為你,你大哥挨了一頓好打,明兒去瞧瞧你大哥,也省得你嫂子心里有疙瘩?!?/br>